发电机动态特性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隐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测量方法及评定Measurement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vibration on stator end windings of cylindric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GB/T 20140-2016代替GB/T 20140-2006发布日期:2016年2月24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0140-2006《透平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试验方法及评定》。
与GB/T 20140-200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的名称(见封面,2006年版的封面);——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对转速为1500r/min、1800r/min的4极发电机的评定准则(见6.1);——增加了响应比的测试方法和用响应比评定动态特性的准则(见6.1);——增加了对通频(频率范围为大于或等于转频)的振动限值和评定准则(见6.2);——增加了附录A的内容(见A.3、A.4和A.5)。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阙广庆、陈昌林、胡建波、钟苏、白亚民、王健军、王劲松、阮羚、刘全、李祚滨、顾俊果、孙树敏。
机甩负荷试验方案一、试验的目的与要求1、试验目的:甩负荷试验是机组在带负荷工况下进行的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甩负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取机组甩负荷时DEH调节系统的动态过程,考核DEH调节系统的动态性能,应达到《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规程》的标准。
并检验机、炉、电各主机及其配套辅机系统在甩负荷工况下的适应能力。
2、试验要求: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且DEH 控制系统的动作过程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维持空负荷运行。
2)根据记录,各部件的动态特性应能符合要求。
3)锅炉不超压,汽包、过热器安全门不动作,发电机不过压。
4)机、炉、电相关辅机及系统工作正常,厂用电切换正确、可靠,抽汽逆止阀的动作正确、可靠。
二、试验条件1、机组经过整套试运试验,性能良好,机、炉、电各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各运行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2、DEH系统功能正常,能在各种方式下运行。
3、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开关动作灵活无卡涩,关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4、抽汽逆止门连锁动作正常,能关闭严密。
5、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可靠,超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汽机主保护试验正常。
6、TSI系统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7、甩负荷试验前应试转交、直流辅助油泵、高压油泵及盘车,连锁动作正常,油质合格。
8、高加保护试验合格,水位运行正常。
高、低压加热器投入运行。
9、热工和电气各种保护连锁功能正常,切除一些不必要连锁(如发电机主保护)。
10、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SSS)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11、交、直流厂用电源可靠,能确保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供电要求。
12、发电机主断路器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13、DAS系统记录和追忆功能正常。
14、甩50%负荷试验时6KVⅣ段、400VⅣ段,由工作分支改为备用分支带。
甩100%负荷试验时由本机带厂用电。
甩负荷试验前机组厂用电已试验合格,切换正常,否则应不允许带厂用电做甩负荷试验。
发电机试验检查项目明细表北极星电力论坛/portal.php 火电论坛520201515XX02*3DQ01% 技措项目2015*电气凝结泵变频器功率单元维修供货时间2015年1月18日到货凝结泵变频器功率单元维修一、发电机温升试验1)了解发电机运行时各部分的发热情况,核对所测得的数据是否符合制造厂的技术条件或有关国家标准,为电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依据;2)确定发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因素和额定冷却介质温度、压力下,机端能否连续输出额定功率值,以及在上述条件下最大出力;3)确定发电机在冷却介质温度和功率因数不同时,P与Q的关系曲线,为发电机提供运行限额图;4)确定电机的温度分布特性,即测量出电机各部分的温度分布,找出规律,为评价和改进电机结构设计和冷却系统提供依据;5)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温降,研究其绝缘温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绝缘的老化状况;6)测量电机检温计指示温度、铜导体温度及绕组平均温度,从而确定该电机监视温度的限额。
二(1)、发电机定子绝缘电阻及吸收比;1.在同一次试验中,用2500V的摇表测得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测量吸收比的目的是发现绝缘受潮。
吸收比除反映绝缘受潮情况外,还能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
3.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当R60s(60秒时的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
——发电机为什么绝缘吸收比要大于1.3?——国标有规定DL/T 5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容量为6000kW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这一项在机组运行时间每次小修、大修前后,正常运行每一年都要测定:1)绝缘电阻值自行规定。
若在相近试验条件(温度、湿度)下,绝缘电阻值降低到历年正常值的1/3以下时,应查明原因2)各相或各分支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3)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3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1.5;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6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2.0;水内冷定子绕组自行规定附加说明1)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采用2500V兆欧表,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MΩ2)水内冷定子绕组用专用兆欧表3)200MW及以上机组推荐测量极化指数二(2)、发电机定子直流电阻检测;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包括线棒铜导体电阻、焊接头电阻及引线电阻二部分。
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汽轮机从启动到带满负荷要进行哪些试验呢!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1、阀门传动试验阀门传动试验是通过在DCS上操作与人员就地核对的方式来检验系统中阀门接线是否正确,就地开关状态与DCS是否一致及开关是否灵活,有无卡涩现象,排查出问题及时处理。
阀门传动试验对于不带调节功能的电动,气动和液动阀门只进行开关状态试验,判断其开关位置与DCS一致和开关灵活、无卡涩;对于带调节功能的阀门还需进行相应刻度的校核试验,一般是从0%到100%开度内进行开关试验,首先从0%开始,以5%开度为一个阶段进行开操作,直到100%,再以5%为一个阶段关到0%,进行校核。
所有阀门以一个系统为单位按照清单逐一进行传动,将问题如实记录,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辅机设备联锁保护试验。
主要针对汽机侧辅机设备进行联锁保护动作试验。
联锁保护试验在单体试运完成后系统具备试验条件后进行。
针对低压辅机设备则进行动态联锁保护试验,通过强制保护跳闸或者短接测点及手动停止检验备用设备是否联启。
高压辅机设备则将开关打至试验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从而检查联锁逻辑的正确性。
汽机侧高压设备有:电动给水泵电机,凝结水泵电机,开式循环水泵电机和闭式循环水泵电机及循环水泵电机。
低压设备有:真空泵,定冷水泵,密封油主油泵,密封油循环油泵,给水泵供油泵,辅助油泵,轴加风机,EH循环油泵,EH主油泵,润滑油输油泵,润滑油回油泵及密封油排油烟风机,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及密封油直流润滑油泵等。
3、DEH静态试验DEH静态试验是汽轮发电机在初次起动前和大修后必须进行的试验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检验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的可靠性。
DEH静态试验主要试验内容为汽轮机主保护在达到动作条件时能否进行正确动作,试验由运行和热控人员配合完成,具体要求根据试验清单和操作票执行。
4、汽轮机挂闸和打闸试验。
1 / 4附件主要施工方案—发电机组特性试验QF-25-2发电机组特性试验方案1编制说明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有关规定,对三和热电厂1# QF-25-2发电机进行特性试验,制定本方案,提请参加试验人员遵照执行。
2静态试验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各种试验用仪表、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
2)已完成本机组的继电保护校验,计量仪表及线路已校验。
3)主回路开关已作过试验,控制、保护、信号二次线正确无误。
3.1试验项目及步骤1)测量发电机定子线卷的直流电阻。
所测电阻值应与厂家出厂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各相间的差别应小于百分之二。
2)测量定子线卷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在现场进行干燥后,绝缘电阻值应与出厂试验值相近,各相不平衡系数小于2,吸收比应≥1.3。
3)测量转子线卷的直流电阻。
所测电阻值与出厂值比较,误差不大于百分之二。
4)测量转子线卷的绝缘电阻,使用500 V兆欧表测量,应不低于0.5兆欧。
5)励磁机单体试验a)测励磁线圈的直流电阻b)测励磁线圈的绝缘电阻和测电枢绕组的绝缘电阻,注意:应将整流桥接后进行测定。
6)发电机定子线圈直流耐压试验(泄漏曲线)a)试验电压为3 V=3 x 6300 = 18900 V (直流)。
Hb)试验时按0.25试验电压阶梯上升,每级停留一分钟,并测泄露电流。
各相的泄露的电流差别应不大于最小值的50%。
(若漏线电流不大于20 μA时,不作规定)。
7)定子线圈的交流耐压试验a)试验电压: 0.75 (2UH+1000)=10200V。
b)当电压升至6300 V 时,记录泄露电流值。
c)遇到下列现象立即终止试验,查找原因:电机内部有放电现象泄露电流急剧增长绝缘有冒烟或有气味保护球间隙放电2 / 4附件主要施工方案—发电机组特性试验d)放电球间隙应调整在试验电压的1.05倍左右。
8)转子线卷的交流耐压。
转子交流耐压值应根据额定励磁电压的大小计算而定9)测量转子在发电机膛内、膛外的交流阻抗及功率损耗,施加电压不得超过225 V10)测量发电机前后轴承,励磁机对地绝缘,使用1000 V兆欧表,绝缘值应≥0.5M11)测量发电机各种故障,检查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此时各继电保护应正确动作,开关分闸,各种信号(声、光)正确。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模态的测量1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及所受电磁力发电机绕组端部的结构设计随着发电机冷却方式以及制造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固定方法基本上可分为绑线式、压板式、绑线和压板相结合式等。
由于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处在复杂的端部漏磁场中,而且结构上类似于悬臂梁,不易固定得像槽内线棒那样牢靠,因此无论是在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端部绕组尤其线棒鼻端处振动最大,绝缘容易受伤,特别是槽口绝缘可能出现击穿和接地现象。
因此,各制造厂很重视端部结构设计,以防止发电机因绕组端部振动过大造成绝缘损伤而引起突发的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事故。
实践表明,发电机大量的事故源于其端部绕组的振动,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某发电厂安装了4台相同型号的500mw汽轮发电机,其中3台于1981年的8个月里都发生了汽侧定子绕组端部磨损引发的短路事故,剩下的1台运行到1982年不得不更换了整个定子。
再如,石横电厂某300mw全氢冷发电机,是上海电机厂引进西屋公司制造技术的第一台产品,由于定子绕组端部固定结构不合理,接连两次发生定子绕组端部短路事故。
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端部复杂的漏磁场,进而算出在稳态运行和系统发生故障时端部绕组各点的受力情况。
各点受力可用下式表达:=f0+f2cos(2et+以一台1000mva汽轮发电机为例,图1、2、3给出了额定运行时(满负荷、功率因数0.95)端部绕组上、下层线棒出槽口处三个不同时刻沿周向的径向受力分布情况。
.tfi图1f时■上、F层絃*出槽口处轻向受力沿周向分布情軌图1中®t=0°时,ia=0,a相相带绕组线棒各点受力为0。
因为磁密沿周向近似正弦分布,b、c相受力沿相带也近似正弦分布。
由于n 维线性系统响应{x }可用下式计算: 图2中血=30。
时,上、下层线棒受力沿周向近似椭圆分布,两椭圆主轴基本垂直。
图3中rot =60°时,ic =O ,c 相相带绕组线棒各点受力为0。
电力工程试验方案电力工程试验是为了检测和验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和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为电力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对象本次实验以一个小型电力系统为对象,主要包括电源部分、负载部分和配电部分。
其中电源部分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负载部分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负载,配电部分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
三、实验内容1. 对发电机进行静态参数测量,包括端电压、端电流、励磁电流等。
2. 对发电机进行动态特性测试,包括启动试验、短路试验和负载试验。
3. 对变压器进行参数测量,包括绕组电阻、短路阻抗等。
4. 对负载进行功率测量、功率因数测量等。
5. 对配电线路进行电压降测量和短路电流测量。
6. 对配电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断路器的动特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动特性等。
四、实验原理1. 发电机静态参数测量:发电机的端电压和端电流是发电机最基本的参数,通过对发电机的端电压和端电流进行测量,可以确定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和输出功率。
2. 发电机动态特性测试:通过对发电机进行启动试验、短路试验和负载试验,可以了解发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3. 变压器参数测量:变压器的绕组电阻和短路阻抗是变压器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了解变压器的电气特性。
4. 负载功率测量和功率因数测量:通过对负载的功率和功率因数进行测量,可以了解负载的用电情况和用电质量。
5. 配电线路电压降测量和短路电流测量:通过对配电线路的电压降和短路电流进行测量,可以评估配电线路的电气性能。
6. 配电设备性能测试:对断路器的动特性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动特性进行测试,可以了解配电设备的开关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
五、实验方法1. 发电机静态参数测量方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发电机的端电压和端电流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和输出功率。
东北电网一次调频及电网频率动态特性测试试验方案批准:审核:会签制定: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9月东北电网一次调频及电网频率动态特性测试试验方案一、前言1、试验目的1.1为进一步推进东北电网一次调频工作,掌握全网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现状,检验三省一次调频工作的实际效果,以明确今后一次调频工作重点。
1.2测试实际电网频率动态特性,研究呼辽直流工程投产后直流系统事故情况下电网频率特性。
2、试验依据2.1 《东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调度管理暂行规定》2.2 《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3、基本参数和技术指标定义3.1 一次调频由于系统内机组跳闸或大用户发生跳闸时,电网频率发生瞬间变化,一般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在10秒到1分钟之间,要求网上机组的负荷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快速地调整,以弥补网上的负荷缺口,保证电网频率稳定的过程,称为一次调频。
3.2 调频死区机组一次调频频率死区是指系统在额定转速附近对转速的不灵敏区,为了在电网频率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提高机组稳定性,一般在电调系统设置有频率死区。
3.3 一次调频动态特性一次调频特性是汽轮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基本特性之一,它是指电网负荷变化引起电网的频率发生变化后,机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地增加(电网频率下降时)或减小(电网频率升高时)自身的功率,从而限制电网频率变化的特性。
3.4 功率补偿量功率补偿量(ΔP)是由机组速度变动率δ和转速偏差Δn等相关参数计算出来的,公式如下:ΔP=P0/n0×(Δn-Δ)/δ其中:P0:为机组额定容量;n0:为机组额定转速;Δn:为转速偏差(包含死区的机组转速与3000转之差),即: Δn=n-3000;Δ:为转差死区;(Δn-Δ):为刨除死区后能够贡献电量的实际转速偏差,以死区Δ=±2r/min为例,即:当电网频率高(机组转速大于3000转/分)时(Δn-Δ)=n-3002; 当电网频率低(机组转速小于3000转/分)时(Δn-Δ)=n-2998。
800T浅海原油运输船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大纲编制:审核:审批:日期:工艺科一、总则1.1试验应按本大纲内容,并在船检、船东和船厂质检人员参加的情况下进行。
1.2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文件及订货设备明细表核对全船电气设备的规格数量、配套和备品备件的完整性,检查各设备附带的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维护使用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等的完整性。
1.3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标准、工艺检查各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及线路连接的正确性。
1.4检查全船电缆敷设质量,包括:电缆剥线、包扎封头、接地、水密穿孔及防油、防高温、防机械碰伤等措施。
1.5各配电板(包括:主配电板、充放电板、电力和照明分电箱)、控制箱(包括:磁力起动器等各种控制箱)等设备,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电气线路图。
装在面板上的转换开关、仪表和指示灯等必须有表示其作用和工作状态的铭牌。
1.6除注明要求外,其它均按GB/T3471-1995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进行试验。
二、系泊试验2.1发电机2.1.1单机负荷试验对两台120KW柴油发电机分别作负荷试验,以水电阻和电抗器作为发电机的试验负荷(功率因数0.8-1.0),试验工况与时间按规范要求进行。
试验时将各种负荷下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转速等数据记入表格,100%负荷试验时,每1小时记录1次。
2.1.2电压特性试验在额定负荷下,将电压和频率调至额定值,然后按顺序100%→75%→50%→25%→50%→75%→100%改变负载,同时测量各负荷点的电压和频率,发电机的静态电压调整率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5%2.1.3发电机的动态特性试验(突加负载或突卸负载试验)发电机在额定负荷运转时,突然将负载全部卸去,检查柴油机转速的变化情况。
在空负荷状态下突加50%额定负荷,稳定后再加余下的50%负荷,观察转速变化情况及稳定时间。
连续进行3次。
发电机的动态电压调整率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5%,电压恢复到与最后稳定值相差3%以内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1.5S2.1.4在电站正常运行工况下,起动机舱最大功率电动机(消防泵)应不使运行中的交流电动机失步、停转和电器自行脱扣。
发电机及调相机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发电机及调相机的静态试验方法一.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各项绕组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2※吸收比: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1.6;1.工具选择2500V兆欧表2.步骤⑴断开发电机出口电源开关;⑵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所示;⑶解开中性点接线;⑷分别摇测出线侧U1、V1、W1对地绝缘电阻: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⑸分别摇测出线侧U1对V1W1、V1对U1W1、W1对U1V1的地绝缘电阻: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⑹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
二.测量转子绕组和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1.转子绕组※测量前将发电机大轴处的接地电刷提起(电刷离开大轴);※转子绕组、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0.5MΩ;※水内冷转子绕组选择500V的兆欧表或其它仪器,绝缘电阻≥0.5MΩ;※当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已符合启动要求,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0.2MΩ时,可以投运;※转子绕组额定电压>200V时,选择2500V兆欧表;≤200V时,选择1000V兆欧表。
2.励磁回路※将回路中的电子元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路。
三.测量轴承座的绝缘电阻※选择500V的兆欧表,测量值≥0.5 MΩ;※分别测量轴承座与薄铁板、薄铁板与基础台板、轴承座与基础台板之间的绝缘电阻。
四.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灭磁电阻的直流电阻※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在冷态下进行,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在±3℃内;※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数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差值≤2%。
※测量灭磁电阻数值与铭牌数值比较,其差值≤10%。
1.电流、电压表法※ mV表的连线不应超过该表规定的电阻值,且应接于靠近触头侧2.平衡电桥法(电桥用法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P320※测量时,电压引线尽量靠近触头侧;电流引线在电压线外侧,宜分开不宜重叠※直流双臂电桥法:1~10-5Ω及以下※单臂电桥法:1~106Ω五.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定子直流耐压的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试验电压按0.5倍的额定电压分阶段升压试验,每段停留1min;※在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最小值的5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差值与出厂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差别;※水内冷电机,宜采用低压屏蔽法;※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量在3%以下时进行。
发电机特性试验要点发电机特性试验是对发电机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发电机特性试验可以了解发电机的各项参数,验证其设计和制造质量,为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发电机特性试验的要点。
一、试验目的发电机特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发电机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包括发电机的电压调整性能、电压回差、电压波动、频率稳定性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评估发电机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检验发电机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能。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发电机特性试验需要准备以下仪器和设备:1. 频率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2. 功率因数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功率因数。
3. 涡轮仪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转速。
4. 电流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流。
5. 电阻箱:用于调节发电机的负载。
6. 稳定电源:提供恒定的电压和频率信号。
三、试验过程1. 准备工作:检查试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电源供应稳定。
2. 先导试验:将发电机按额定容量运行,记录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频率和功率因数。
3. 零功率试验:调整电阻箱,使发电机处于空载状态,记录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频率和功率因数。
4. 负载试验:逐步增加电阻箱的负载,记录发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和输出电流。
5. 额定负载试验:将电阻箱负载调整到发电机的额定负载,记录发电机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和输出电流。
6. 降负荷试验:逐步减小电阻箱的负载,记录发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和输出电流。
7. 恢复试验:将发电机恢复到先导试验的参数,并进行再次测量,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试验数据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发电机的电压调整性能:通过比较各负载下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差异,评估发电机的电压调整能力。
2. 发电机的电压回差和波动:通过观察电压的变化曲线,评估发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稳定性。
3. 发电机的频率稳定性:通过比较不同负载下的频率和额定频率的差异,评估发电机的频率调整能力。
防止交流电串入直流回路引发不安全情况防范措施:1.1现场交直流回路共存的设备有:1.1.1 带马达保护器的400V电机控制回路,马达保护器电源为直流,接触器控制部分为交流;1.1.2保护屏:交流回路包括打印机电源和照明电源,采用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的部分设备(如载波机、逆变器、GPS、交直流转换电源),试验插座;直流回路包括保护装置电源、操作箱控制电源等;1.1.3试验电源:同时输出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供保护人员试验用;1.1.4主变风冷端子箱:冷却器电源一般采用双交流供电模式,冷却器控制回路采用直流供电模式。
主变过负荷启动风冷回路、过负荷闭锁调压回路,主变有载调压箱:有载调压电源为交流电源,主变档位遥信回路为直流回路,主变绕组温度补偿回路为交流回路,绕组温度高跳闸和报警回路为直流回路;1.1.5开关、刀闸端子箱:交流电源回路包括电气五防、刀闸操作电源、断路器储能电源、加热器电源;直流电源回路包括断路器操作电源、跳合闸回路、刀闸切换回路(含母差切换)等。
1.2发生交直流互串的原因有:1.2.1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根电缆;1.2.2交直流电缆破损、端子排潮湿凝露、雨水侵入;1.2.3误碰、误接线等,且多数原因为人员误碰、误接线导致的。
而发生交直流互串多发生在主变风冷端子箱、非电量回路中。
1.3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交直流互串:1.3.1将交直流电源回路进行隔离,可在交流电源回路与直流电源回路加装备用端子进行隔离,并做好标示。
二次接线线号要清晰。
因我公司二次回路接线时均使用记号笔标记线号,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线号会模糊、无法识别。
建议各分公司购买一套打号机,进行二次回路改造时使用打号机对线号进行打印,防止回路改造后线号无法辨认的情况出现;1.3.2加强人员管理,进行二次回路工作时必须带图纸,工作前应认真核对现场设备接线是否与图纸一致,防止误碰、误接线导致交直流电源互串;1.3.3对重要回路电缆应选用带钢铠的,防止电缆绝缘受损雨水侵入导致交直流互串;1.3.4对室外配电箱,应做好防雨措施,并定期投入控制柜加热器进行驱潮,防止端子排潮湿结露导致交直流互串。
近期我公司#1发电机测温元件对地电压异常升高(最高达380V左右),经联系电科院进行端部动态特性试验,现将具体实验过程介绍如下:
3.1试验目的:检验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特
性,发电机运行中是否避开了100HZ的共振频
率。
一般发电机在设计制造时,端部绕组的结构
均避开了100HZ,但在运行时因线棒绝缘、绑绳、
垫块、支架等绝缘材料受电、热作用,绝缘和机
械性能逐渐降低,因振动磨损、绑扎紧固件之间
连接紧度也会改变,故端部振动特性也随之发生
变化,其端部固有频率呈下降趋势,逐渐接近
100HZ,导致端部绕组处于谐振状态,即使很小的激振力也会诱发较大的振动,导致端部绝缘磨损,发生发电机绕组短路、断线、断裂等事故。
所以对于大型发电机进行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3.2试验方法:一般多采用一点激振多点响应法,在发电机励端、汽端、中部分别进行测量。
即用力锤定点敲击定子绕组端部上的某点,向绕组端部提供一个瞬态冲击力,动态信号分析仪拾取端部绕组上各测点的振动响应值,再经模态分析软件分析处理,便得到定子绕组端部模态参数:频率、振型和阻尼等模态参数。
具体方法为:将试验用仪器(AZ804-A、AZ308)接好线后,先在发电机励磁侧定子绕组端部任选一点,将带有数据线的加速度计用橡皮泥或其它粘性物体固定在定子绕组端部,注意固定时尽量靠近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以不下滑为宜。
用另一带有数据线的橡皮锤在临近加速度计的发电机定子端部进行敲击,每个线棒敲击4次取平均值,之后按照顺序每隔一个线棒敲击4次,每个线棒敲击后取平均值,待沿发电机圆周敲击一遍后便得到每次敲击时的振动值和频率,取每次敲击时的峰值,由测试软件
便自动生成一动态图形(见下图),根据测试数据便可进行数据分析。
用上述方法在发电机汽端再进行一次试验。
发电机动态特性试验仪器发电机动态特性试验图片
3.3试验后的数据分析:①已运行发电机,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 范围内,且振型为椭圆,应采取措施对端部进行处理;②已运行发电机,端部整体模态频率虽在94~115HZ 范围内,但振型为椭圆,应结合发电机历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若端部磨损严重或松动,应尽快处理并复测。
通过山东电科院试验结果看Z6电#1发电机动态特性试验合格,但对发电机进行检查发现定子线圈内部有多处发热变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