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 第14章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9
同步发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一、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同步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所谓电磁感应就是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能产生感应电势,将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就有电流通过的现象。
导体镶嵌在铁芯的槽里,铁芯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定于(静子)。
磁极是转动的,称为转子。
它是由励磁绕组和铁芯组成的。
励磁绕组通过滑环与外部励磁回路相连,定子和转子是发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那么,三相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呢?直流电通入转子绕组后,就产生了稳恒的磁场,沿定于铁芯内圆,每相隔120度,分别安放三相绕组A-X、B-Y、C-Z。
当转子被汽轮机拖动以3000r/min旋转时,定子绕组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方向可由右手定则来确定。
由于转子产生的磁场是旋转磁场,所以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的方向不断变化,在其中感应的电势方向就不断变化,因而形成交变电势即交流电势。
交流电势的额定频率为f,它决定于发电机的极对数P和转速n,其计算公式为:f=np/60HZ,我国规定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即:p=1,n=3000r/min交流电势的相位关系:转子以3000r/min的转速不停地旋转A、B、C三相绕组先后切割转子磁场的磁力线,所以三相绕组中电势的相位是不同的,因为定子绕组在安放时,空间角度相差120°相序为A-B-C。
何为同步呢?当发电机并列带负荷后,三相绕组中的定子电流(电枢电流)将合成一个旋转磁场,交流磁场与转子同速度,同方向旋转,这就是同步。
二、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一般是指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负载特性、外特性和调整特性等五种。
其中,外特性和调整特性是主要的运行特性,根据这些特性,运行人员可以判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调整,保证高质量安全发电。
而空载特性、短路特性、负载特性则是检验发电机基本性能的特性,用于测量,计算发电机的各项基本参数。
1、外特性所谓外特性,就是励磁电流、转速、功率因数为常数的条件下,负荷变化时发电机端电压U的变化曲线。
电机学实验报告实验四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三相同步发电机对称运行特性的方法;2.掌握用实验数据获取同步发电机稳态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取发电机的空载特性;2.测取发电机的短路特性;3.测取额定电流条件下发电机的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
三、实验接线图测取三相同步发电机对称运行特性的实验线路图如图4-1所示。
其中发电机G的转子与直流电动机M的转子机械连接,转子励磁绕组接励磁电源,电枢绕组为Y形连接。
图4-1 三相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接线图实验过程中,测定三相同步发电机空载特性的时候,将开关S2打开,这样同步发电机处于空载状态。
测定三相同步发电机短路特性的时候,将开关S2的右侧的三个端口短接,这样同步发电机处于短路运行状态。
测定额定电流条件下三相同步发电机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的时候,将开关S2闭合,X L 为一个三相饱和电抗器,忽略电阻,则它的功率因数为零,这样来测定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
四、实验设备1.G同步发电机P N=2kW、U N=400V、I N=3.6A、n N=1500r/min;2.M直流电动机P N=2.2kW、U N=220V、I N=12.4A、U fN=220V、n N=1500r/min;3.变阻器R1:0/204Ω、0/17A,励磁变阻器R f1:0/500Ω、1A;4.X L三相饱和电抗器;5.直流电流表30A(电枢);6.直流电流表4A(励磁);7.直流电压表400V;8.交流电压表500V;9.交流电流表10A;10.功率表500V 10A。
五、实验数据1.测定发电机的空载特性:0AB AB CA2.测定发电机的短路特性:表4-2 发电机的短路特性实验数据n=nk A B C3.测定发电机的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表4-3 发电机的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实验数据n=nAB AB CA六、特性曲线、参数计算及问题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特性曲线U0=f(I f),如下图4-2所示:图4-2 发电机空载运行特性曲线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同步发电机的短路运行特性曲线I k=f(I f),如下图4-3所示:图4-3 发电机短路运行特性曲线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同步发电机的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曲线U=f(I f),如下图4-4所示图4-4 发电机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曲线4.利用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确定同步电机的直轴同步电抗X d(不饱和值)以及短路比:计算直轴同步电抗X d需要在取同一个I f值的情况下,计算空载电压U0和短路电流I k 的比值。
第14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4.1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对电机有哪些影响?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1)引起转子表面发热。
这是由于负序电流所产生的反向旋转磁场以二倍同步转速截切转子,在励磁绕组、阻尼绕组、转子铁心表面及转子的其它金属结构部件中均会感应出倍频电流,因此在励磁绕组、阻尼绕组中将产生额外铜损耗,转子铁心中感应涡流引起附加损耗。
(2)引起发电机振动。
由于负序旋转磁场以二倍同步转速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倍频的交变电磁转矩,这种转矩作用在定子、转子铁心和机座上,使其产生Hz 100的振动。
可以看出,这些不良影响主要是负序磁场产生的,为了减小负序磁场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是在发电机转子上装设阻尼绕组以削弱负序磁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发电机承受不对称负载的能力。
14.2 为什么变压器中-+=X X ? 而同步电机中-+>X X ?答:由于变压器是静止电器,正序电流建立的正序磁场与负序电流建立的负序磁场所对应的磁路是完全相同的,所以-+=X X 。
而在同步电机中,正序电流建立的正序磁场是正转旋转磁场,它与转子无相对运动,因此正序电抗就是发电机的同步电抗,它相当于异步电机的励磁电抗;而负序磁场是反转旋转磁场,它以二倍同步速切割转子上的所有绕组(励磁绕组、阻尼绕组等),在转子绕组中感应出二倍基频的电动势和电流,这相当于一台异步电机运行于转差率2=s 的制动状态。
根据异步电动机的磁动势平衡关系,转子主磁通对定子负序磁场起削弱作用,因此负序电抗就小于励磁电抗,所以在同步电机中-+>X X 。
14.3 试分析发电机失磁运行时,转子励磁绕组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什么性质的?它与定子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转矩是交变的还是恒定的?答:发电机失磁运行时,转子转速n 略大于定子磁场转速n 1 ,同步发电机转入异步发电运行状态,其转差率0<s ,此时定子旋转磁场在励磁绕组中感应出频率为12sf f =的交变电动势和交变电流,由于转子励磁绕组为单相绕组,因此励磁绕组将产生一个以2f 频率交变的脉动磁场。
一、实验目的5-1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1、用实验方法测量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负载下的运行特性。
2、由实验数据计算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运行时的稳态参数。
二、预习要点1、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负载下有哪些基本特性?2、这些基本特性各在什么情况下测得?3、怎样用实验数据计算对称运行时的稳态参数?三、实验项目1、测定电枢绕组实际冷态直流电阻。
2、空载实验:在 n =n N 、I=0 的条件下,测取空载特性曲线 U 0=f(I f )。
3、三相短路实验:在 n =n N 、U=0 的条件下,测取三相短路特性曲线 I K =f(I f )。
4、纯电感负载特性:在 n =n N 、I=I N 、cos φ≈0 的条件下,测取纯电感负载特性曲 线。
5、外特性:在 n =n N 、I f =常数、cos φ=1 和 c os φ=0.8(滞后)的条件下,测取外特 性曲线 U =f(I)。
6、调节特性:在 n =n N 、U=U N 、cos φ=1 的条件下,测取调节特性曲线 I f =f(I)。
四、实验方法1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55-4、D44、D33、D32、D34-3、D52、D31、D51、D41、D42、D433、测定电枢绕组实际冷态直流电阻 被试电机为三相凸极式同步电机,选用 D J18。
测量与计算方法参见实验 4-1。
记录室温。
测量数据记录于 5-1 中。
4、空载实验R LS 1I AAR LCO ** VVA X Y ZR LS 2aAX y bBY图 5-1 三相同步发电机实验接线图(1)按图 5-1 接线,直流电动机 DJ23-1 按他励方式联接,用作电动机拖动三相 同步发电机GS旋转,GS的定子绕组为 Y 形接法(UN=220V)。
R f2 用 D41 组件上的 90Ω 与 90Ω 串联加上 90Ω 与 90Ω 并联共 225Ω 阻值,R st 用 D44 上的 180Ω 电阻值,Rf1 用 D44 上的 1800Ω 电阻值。
同步电机知识点
同步电机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其动态性能对全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有极大影响。
以下是关于同步电机的知识点:
1. 同步电机是电力系统的心脏,它是一种集旋转与静止、电磁变化与机械运动于一体,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变换的元件。
2. 同步电机的特点包括:稳态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和电网频率之间有不变的关系;若电网的频率不变,则稳态时同步电机的转速恒为常数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
3. 同步电机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
4. 同步发电机的转矩方程为T1=To+Te,其中T1为原动机的驱动转矩。
5.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以外特性为主U=f(I)。
6. 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包括:发电机的相序应与电网一致;发电机的频率应与电网相同;发电机的激磁电动势与电网电压大小相同、相位相同。
7. 投入并联的方法包括:准确整步法、自整步法。
8. 同步电机的特点包括:转速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改变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功率因数;增大励磁电流,可以提高电磁功率,从而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9. 有功功率的调节方法:增加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即增加原动机的驱动转矩,可以增加发电机向电网输入的有功功率。
10. 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发电机对电网无功功率的需求。
11. 同步补偿机是同步电机的一种(同步电机不带载时),作用是改善电网功率因数。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时,保持转速为额定转速,端电压、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的变化关系。
一、空载特性1. 定义电枢绕组开路(空载),保持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电枢端电压U0(空载时即激磁电动势E0)随励磁电流If的变化曲线。
.2. 空载特性曲线见图6-113. 原因:交流绕组电动势公式。
4. 作用:判断同步发电机定子铁心的性能与故障。
二、短路特性1.定义:电枢绕组三相短接(短路,端电压U=0),保持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电枢电流I随励磁电流If的变化曲线。
2.短路特性曲线:见图6-243.原因:忽略电枢绕组的电阻Ra ,可认为短路电流为纯感性,即,则即此时,电枢反应的性质为直轴去磁的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不饱和,即。
所以,。
4.作用:配合空载特性求xd见图6-25,求xd 不饱和值,见图6-26,求xd 的饱和值,三、外特性及电压变化率1.定义保持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且励磁电流 If 和负载功率因数cosφ不变,发电机端电压U随负载电流I的变化曲线,即U=f (I ) 。
2.外特性曲线见图6-30,负载功率因数不同,外特性曲线不同3.原因感性负载(cosφ =0.8滞后)和纯电阻负载时,外特性曲线是下降的。
这是由于电枢反应去磁作用和漏阻抗压降所引起的。
容性负载(cosφ=0.8超前)时,外特性曲线可能上升。
这是由于电枢反应助磁作用抵消漏阻抗压降使端电压下降的影响使端电压上升。
4.电压调整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电枢电流为额定电流、功率因数为额定功率因数,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此时的励磁电流为额定励磁电流IfN。
保持励磁电流为IfN,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卸去负载(即I=0),此时端电压的升高的百分值即为电压调整率,用Δu表示,即Δu= 100%同步电机的电压调整率较大,汽轮发电机通常在(30~48)%,水轮发电机通常在(18~30)%;而变压器的仅有(5~8)%。
四、整特性1.定义保持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发电机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和负载功率因数cosφ不变,励磁电流If随负载电流I的变化曲线,即If = f(I)。
2.1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本节主要阐述同步发电机稳态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包括向量图、等值电路与功率方程以及功角特性。
2.1.1 同步发电机稳态数学模型理想电机假设:1)电机铁心部分的导磁系数为常数;2)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完全对称,在空间上互差120度,转子在结构上对本身的直轴和交轴完全对称;3)定子电流在空气隙中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势,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磁通也在空气隙中按正弦规率分布;4)定子及转子的槽和通风沟不影响定子及转子的电感,即认为电机的定子及转子具有光滑的表面。
同步电动机是一种交流电机,主要做发电机用,也可做电动机用,一般用于功率较大,转速不要求调节的生产机械,例如大型水泵,空压机和矿井通风机等。
近年由于永磁材料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型同步电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同步电动机的特点之一是稳定运行时的转速n与定子电流的频率f1之间有严格不变的关系,即同步电动机的转速n与旋转磁场的转速n0相同。
“同步”之名由此而来。
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它的稳态特性与暂态行为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支配地位。
虽然在电机学中已经学过同步电机,但那时侧重于基本电磁关系,而现在则从系统运行的角度审视发电机组。
1.同步发电机的相量图设发电机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三相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某一相空载电势Eq,输出电压或端电压U和输出电流I间的相位关系如图2-1所示。
δ是Eq领先U的角度,称为功角,是功率因数角,即U与I的相位差, Eq与q轴(横轴或交轴)重合,d为纵轴或直轴。
U和I的d、q分量为:图 2-1电势电压相量图电机学课程中已经讨论过,端电压和电流的分量与Eq间的关系为:(2-3)式中,r为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阻,x d为定子纵轴同步电抗,x q为定子横轴同步电抗。
其中空载电势Eq与转子励磁绕组中的励磁电流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可从空载试验中得到。
为了便于绘制相量图,令d轴作正实轴,q轴作正虚轴,则各相量可表示为所以(2-7)对于隐极式同步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因气隙均匀,直轴和交轴同步电抗相等(x d=x q),上式变为(2-8)此即表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的方程,由此即可作出它的等值电路和相量图,如图2-2所示(a)等值电路(b)矢量图图2-2 隐极式同步发电机等值电路和矢量图凸极式同步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把电枢反应磁势分解为d轴及q轴两个分量,d轴电枢反应磁势的位置固定在转子d轴上,q轴电枢反应磁势的位置固定在转子q轴上,从而解决了合成磁势遇到的不同气隙宽度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