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ARM的内部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28
ARM存储器:片内Flash、片内静态RAM、片外存储器映射确实是一一对应的意思。
重映射确实是从头分派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存储器看成一个具有输出和输入口的黑盒子。
输入量是地址,输出的是对应地址上存储的数据。
当然这个黑盒子是由很复杂的半导体电路实现的,具体的实现的方式我们现在不管。
存储单位一般是字节。
这样,每个字节的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地址,当一个合法地址从存储器的地址总线输入后,该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上存储的数据就会出现在数据总线上面。
普通的单片机把可执行代码和数据存放到存储器中。
单片机中的CPU从储器中取指令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中每个物理存储单元与其地址是一一对应而且是不可变的,。
而ARM比较复杂,ARM芯片与普通单片机在存储器地址方面的不同在于:ARM芯片中有些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可以根据设置变换。
就是说一个物理存储单元现在对应一个地址,经过设置以后,这个存储单元就对应了另外一个地址了(这就是后面要说的重新映射)。
例如将0x00000000地址上的存储单元映射到新的地址0x00000007上。
CPU存取0x00000007就是存取0x00000000上的物理存储单元。
(随便举的例子为了说明道理,没有实际意义)存储器重新映射(Memory Re-Map)存储器重新映射是将复位后用户可见的存储器中部分区域,再次映射到其他的地址上。
存储器重新映射包括两个方面:1、Boot Block重新映射(关于Boot Block的相关内容看我博客中的另一篇文章)。
2、异常(中断)向量重新映射Boot Block重新映射:本来Boot Block在片内Flash的最高8KB,但是为了与将来期间相兼容,生产商为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在新型芯片中增加内部Flash容量时,不至于因为位于Flash高端的Boot Block的地址发生了变化而改写其代码,整个Boot Block都要被重新映射到内部存储器空间的顶部,即片内RAM的最高8KB。
嵌入式系统设计导论—基于32位微处理器与实时操作系统第三讲 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魏洪兴本节提要1ARM编程模型ARM 异常处理嵌入式处理器概述l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目前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市场的主流。
l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我们可以发现超过100家的芯片供应商和近30种指令体系结构。
l在1996年以前,最成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是Motorola公司的68000系列。
此外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还包括其它体系结构,如Intel公司的I960,Motorola公司的Coldfire,Sun公司的Sparc,以及嵌入式X86系列平台。
l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ARM公司的ARM系列、MIPS公司的MIPS系列,以及Hitachi公司的SuperH系列(其中ARM和MIPS 都知识产权公司,把他们的微处理器IP技术授权给半导体厂商,由他们生产形态各异的微处理器芯片)。
l功耗。
一般的嵌入式微处理器都有三种运行模式:运行模式(operational);待机模式(standby or power down);停机模式(and clock-off)。
功耗的评测指标是MIPS/W;l代码存储密度。
传统的CISC指令集计算机具有较好的代码存储密度。
而RICS指令集计算机由于要求指令编码长度固定,虽然可以简化和加速指令译码过程,但为了实现与CISC指令集计算机相同的作业,往往需要更多的指令来完成,从而增加了代码长度。
如Hitachi的SuperH体系结构采用了定长的16位指令,对每条指令按16位的格式存储。
ARM则采用16位扩展的Thumb指令集,片内的逻辑译码器将其等价为32位的ARM指令而实时解码。
而MIPS则采用MIPS16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影响代码密度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所采用的C编译器。
ANSI C是当前嵌入式领域的标准编程语言,随着嵌入式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面向对象的语言也将被采用并会逐渐成为主流,一些编译器供应商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代码密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