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污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19.18 KB
- 文档页数:3
锅炉定期排污的控制措施1. 引言锅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的因素,会产生一定量的污垢和沉淀物。
这些污垢和沉淀物会附着在锅炉内部的热交换表面上,导致能量传递的效率下降,从而影响锅炉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定期排污是必要的控制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锅炉定期排污的控制措施,包括排污的目的、排污的频率和方法等,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2. 排污的目的锅炉定期排污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锅炉内部的污垢和沉淀物,以减少燃烧热能损失和防止锅炉运行故障的发生。
具体而言,排污的目的包括:•清除水管内的杂质和污垢,保持水道畅通,提高热交换效率。
•预防水管的腐蚀和结垢,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减少水质变坏对热交换表面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排污的频率锅炉的排污频率应根据锅炉的使用情况和水质来确定。
一般而言,建议在锅炉每次使用完毕后进行排污,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对于大型锅炉和高负荷运行的锅炉,排污的频率可以增加到每天或每周一次。
在选择排污频率时,还需要考虑锅炉的水质情况。
如果水质较差或水中含有较高的硬度物质,建议增加排污频率,以防止结垢和腐蚀问题的发生。
4. 排污的方法锅炉定期排污的方法主要包括手动排污和自动排污两种。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1 手动排污手动排污是最常用的排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关闭锅炉进水阀和燃烧器。
2.打开锅炉下部的排污阀门,将脏污的水排放到污水管或专用容器中。
3.观察排放的水的颜色和污垢情况,随时注意观察水质的变化。
4.当排放的水变清并且没有明显的污垢时,关闭排污阀门。
5.检查排污阀门是否有漏水情况,如有漏水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手动排污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排污阀门的正常工作和排放的水质的清洁。
4.2 自动排污自动排污是通过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的,可以实现定时排污和自动监测水质变化的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并正确连接到锅炉的排污管道。
锅炉运行时排污的作用及排污方式
锅炉运行时,随给水带入锅内一些杂质如不及时排出锅炉外,会在锅炉内沉积、结垢,危害锅炉的安全运行。
不仅会影响到蒸汽质量、热水质量,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炉管堵塞或腐蚀管道内壁等,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因此,为了保持锅炉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需要从锅炉内不断地排除含盐量较高的锅炉水,以及浮在水表面的油脂、泡沫和沉积的泥垢。
再补入软化和含盐量低的给水。
这个过程称为锅炉的排污。
排污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1)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这种排污方式是连续不断地从锅炉汽包中排放锅炉水。
这种排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锅炉水中的含盐量和含硅量过高;此外,它还是排除锅炉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以及排除锅炉水表面的油脂和泡沫的重要方式。
连续排污之所以从汽包中引出,是因为锅炉运行时,这里的锅炉水含盐量较大。
(2)定期排污又称间断排污。
定期排污是在锅炉系统最低点间断进行的,它是排除锅炉内形成的泥垢以及其它沉淀物的有效方式。
另外,定期排污还能迅速调节锅炉水浓度,以补偿连续排污的不足,小型锅炉只有定期排污装置。
锅炉排污的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将水加热至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装置,排污则是指将锅炉中的废水或废气排放出去的过程。
锅炉排污的原理与锅炉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排污的原理。
锅炉排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废水排污和废气排污。
1. 废水排污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包括进水过程中的补给水、可溶性盐类、含氧污染物等。
这些废水需要及时排放,以保持锅炉内的水质清洁,并避免对锅炉造成腐蚀和结垢的影响。
废水排污一般以常规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方式进行。
(1)常规排污:常规排污是指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装置,将炉水中的污水随着水流不断排除。
常见的常规排污装置包括排污水泵、排污阀、压力差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废水的排放量,保证锅炉内水质的稳定和清洁。
(2)定期排污:定期排污是指定时将锅炉内的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
锅炉设备一般都会配备废水处理设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废气排污锅炉燃烧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含有各种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合理排放这些废气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废气排污一般通过烟囱或排气管道进行。
(1)烟囱排污:烟囱是锅炉废气排放的主要通道,通过烟囱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烟囱的高度和截面积直接影响排放的效果。
合理的烟囱设计能够确保排放的废气在大气中迅速稀释,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废气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是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设备。
常见的废气处理设备有除尘器、脱硫器、脱氮装置等。
除尘器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烟尘颗粒物,脱硫器用于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脱氮装置用于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减少废气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结起来,锅炉排污的原理主要包括废水排污和废气排污两个方面。
废水排污通过设置排水装置和废水处理设备,保持锅炉内水质的稳定和清洁;废气排污通过烟囱和废气处理设备,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锅炉要进行定期排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锅炉升火期间的定期排污
操作规程规定,当压力升至0.3MPa时,水冷壁下联箱要定期排污一次。
其作用有三个:
个作用是排除沉淀在下联箱里的杂质。
第二个作用是使联箱内的水温均匀。
升火过程中由于水冷壁受热不均匀,各水冷壁管内的循环流速不等,甚至有的停滞不动,这使得下联箱内各处的水温不同,使联箱受热膨胀不均。
定期排污可消除受热不均,使同一个联箱上水冷壁管内的循环流速大致相等。
第三个作用是检查定期排污管是否畅通,如果排污管堵塞,经处理无效,就要停炉处理。
2、锅炉点火初期的定期排污
此时进行定期排污,排出的是循环回路底部的部分水,不但使杂质得以排出,保证锅水品质,而且使受热较弱部分的循环回路换热加强,防止了局部水循环停滞,使水循环系统各部件金属受热面膨胀均匀,减小了汽包上下壁的温差。
3、锅炉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1)锅炉的定期排污,应根据化学值班员的通知,并在实施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2)排污必须在征得主值班员同意后进行。
(3)排污操作人员的穿戴应符合安现要求。
操作场所应有照明,通道无杂物堆积,在排污装置有缺陷时,禁止排污操作。
(4)使用专门的扳手操作并不准加套管。
(5)操作应逐一回路进行,并按规定的时间执行。
锅炉连续排污控制系统的研究摘要:工业锅炉作为工业和社会的必需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锅炉的连续排污在锅炉运行和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锅炉连续排污控制系统的研究关键词:节能降耗;连续排污;控制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加强和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工业锅炉逐步由燃油、燃气锅炉替代了燃煤锅炉,但是大部分燃油、燃气锅炉的操作控制系统,特别在排污系统上还停留在人工手动或半自动控制水平,在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常因忽视对锅炉排污系统的监控,排污不及时、不准确,造成停炉事故,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连续运行,给使用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这一、锅炉连续排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我厂锅炉连续排污设备为例,目前主要存在2个问题。
1.二次蒸汽产量不稳定,热量损失大。
在锅炉连续排污量大的情况下,闪蒸出的部分二次蒸汽会随同废水一起由底部排出,造成二次蒸汽的浪费。
而且由于在不同时间段来自锅炉的连续排污炉水流量不同,且流量的变化有时候又是迅速的,规律性也不明显,直接排污方式也会导致扩容器扩容分离效果不稳定,二次蒸汽的产生量也不稳定。
一般正常的锅炉排污率在5%~10%,也就是连续排污污水占整体锅炉运行用水的比率。
影响排污率的主要因素有3个,即水的碱度、水的硬度和锅炉水的碱度控制值。
一般在锅炉水的盐浓度比较低时,排污率通常较低,即4%~5%。
我们以排污率5%,排污流量是0.5 t/h,工作压力大小为0.8 MPa,饱和温度达到175℃,每小时产生的热损失将近4×105万kJ,与32 kg的原煤燃烧热值相当,从中不难看出排污水的热损失是相当大的。
2.除氧罐内蒸汽流失损耗。
现有除氧罐采用锅炉蒸汽进行热力除氧,因此除氧罐内保有一定的压力,正常约为0.01 MPa左右,当锅炉连排不进行排放时,除氧罐内的蒸汽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连排扩容器,并由下端手动阀排出,会造成除氧罐内蒸汽的损耗。
二、锅炉连续排污控制系统改进1.锅炉连续排污运作原理。
锅炉排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首先,排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排除燃油气锅炉水中过剩的盐量和碱量,使锅炉水质各项指标,始终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2)排除燃油气锅炉内结生的泥垢。
(3)排污燃油气锅炉水表面的油脂和泡沫。
其次,排污的意义有2点:(1)燃油气锅炉排污是水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锅炉水质浓度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
(2)实行有计划地和科学地排污,保证燃油气锅炉水质良好,是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保证蒸汽质量和防止锅炉金属腐蚀的重要措施。
排污的方式有2种:(1)连续排污。
连续排污又叫表面排污。
这种排污方式,是连续不断地从燃油气锅炉水表面,将浓度较高的锅炉水排出。
它是降低锅炉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以及排除锅炉水表面的油脂和泡沫的重要方式。
(2)定期排污。
定期排污又叫间断排污和底部排污。
定期排污时在燃油气锅炉系统的最低点间断地进行。
它是排出锅炉内形成的泥垢以及其他沉淀物的有效方式。
另外,定期排污还能迅速地调节锅炉水浓度,以补连续排污的不足。
燃油气锅炉排污要做到“勤、少、均”排污注意事项:1.在进行排污工作之前,首先要将锅炉内的水位调至稍微高于正常水位线状态,排污管内不应该有流动的声音,用手触摸排污阀以外的排污管道,如果感到温度较高,则说明排污阀有泄漏情况,应及时检查,查明原因,然后再进行消除。
2.锅炉本身的排污工作就需要经常性、均匀性进行排污,每班至少排污一次,在一台锅炉上,同时有多根排污管,必须对每一根排污管轮流进行排污工作,如果只对其中一部分的排污管进行排污,而另一部分不进行排污的话,以致于部分排污管堵塞,从而导致水循环破坏,严重的话会发生爆管事故。
而当多台锅炉同时使用同一根排排污总管的时候,而每台锅炉的排污管上又没有逆止阀时,这种情况下,严格禁止进行同时排污,防止排污水倒流,进入到其他的锅炉内。
3.锅炉在进行排污工作时,要在锅炉进行压火之后进行,或者负荷低时进行排污,因为此时锅炉内的水循环相对比较缓慢,管道内的污垢也容易堆积,排污效果也会比较好,同时还不会对锅炉出力造成影响。
锅炉排污的探讨
摘要:排污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锅炉排污的的概念、排污率的计算、排污装置的合理 性使用、排污热量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达到重视排污、安全运行、减少消耗,节约能源 的目的。
关键词:排污 排污率计算 排污装置 节能
一、锅炉排污的概念:
1、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 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状的沉淀物,这个过程就是锅炉排污。
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
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 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所以连 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80~100mm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 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
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短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 污。
在小型锅炉上,通常只装设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的计算:
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
给水的碱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
1、排污率的计算:
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 污)占锅炉蒸发量(Q 汽)的百分数。
如下式表示:K = Q 污/Q 汽 ×100 %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入炉内的量等于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 汽带走的量之和。
则
(Q 污+Q 汽)×S 给=Q 汽×S 汽+Q 污×S 污
式中S 给、S 汽、S 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S值可以按含盐量,也 可按某一组分(如碱度、氯离子)的含量来计算。
则
K= Q 污/Q 汽=(S 给-S 汽)/(S 污-S 给)×100 %
2、排污率计算要注意以下三点:
(1)排污率计算可按碱度或氯离子(氯离子与含盐量有较固定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氯离子代替含盐量)分 别计算排污率,最后取其中较大的数值做为排污率,一般供热锅炉的排污率应控制在10%以下。
(2)对于容量较大的锅炉,由于其汽水分离装置效果好,蒸汽的湿度很小。
这样饱和蒸汽中的含盐量远远 低于给水中的含盐量,所以在这类锅炉的排污率计算中均可以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即
K=S 给/(S 污-S 给)×100 %
(3)对于大多数工业锅炉,特别是汽包容积小,汽水分离装置简单,饱和蒸汽的带水量较大的工业锅炉, 蒸汽湿度常在3%左右,(与排污率控制在5%~10%的范围比较,已经是不算低了)这种条件下计算锅炉排污 率时不能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
因为
K= (S 给-S 汽)/(S 污-S 给)=CL - 给/(CL - 污-CL - 给)-
CL - 汽/(CL - 污-CL - 给)< CL - 给/(CL - 污-CL - 给)-CL - 汽/CL - 污
这里CL - 汽/CL - 污为蒸汽湿度,CL - 污=CL - 锅炉水即排污水中的氯离子含量等于锅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式中CL - 给、 CL - 污、CL - 汽、CL - 锅炉水分别表示给水中、排污水中、饱和蒸汽中、炉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可见,如果忽略了 蒸汽中的含盐量,则计算所得的排污率将偏大(差值大于蒸汽湿度)。
工业锅炉的排污率每增大1%,燃料 的消耗量就增加0.3%。
这样就浪费了燃料且不能正确评价锅炉的能源消耗及综合管理水平。
三、锅炉排污装置
排污装置指锅炉本体范围内的排污短管,排污阀及锅筒内部排污导管等。
排污导管要求有足够的长度并且水平安装,导管的一端封死。
每台锅炉应装独立的排污管。
排污管应尽量 减少弯头,保证排污畅通并接到安全的地点。
排污管和锅筒、集箱、排污阀连接部分要牢靠、无腐蚀。
排污阀宜采用闸阀、扇形阀或斜截止阀。
排污阀的公称直径为
φ20~65mm,额定蒸发量≥1t/h或工作压力≥0.7Mpa的锅炉,排污管应装两个串联的排污阀。
排污时,排 污阀承受高温液体的冲刷及污垢的磨损, 停止排污后将逐渐冷到室温。
为了改善排污阀的频繁承受压差 (压 降较大)、积垢腐蚀磨损、振动、热冲击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串联的排污阀有一定的操作顺序,其连接顺 序为锅筒(或下集箱)——阀1(慢阀)、阀2(快阀),排污时先开阀1再开阀2(阀2承受压差,易损 坏);停止排污时先关阀2,再关阀1(阀2承受压差,易损坏),这样可使阀1处于无压差下启、闭,工 作条件好,寿命长。
大修时重点检修或更换阀门2即可。
阀1为慢开阀常采用斜球式排污阀或慢开闸门式 排污阀即普通的闸阀,但它必须具备有抗炉水碱性腐蚀的能力;阀2为快开阀,常采用摆动闸门式、齿条 闸门式阀门以满足排污的动作和时间要求。
四、排污热量的回收利用
锅炉的排污率一般为锅炉容量的3~10%,为了使这部分排水带出的不可忽视的热量回收利用,通常在锅炉 房内要设置定期排污及连续排污膨胀器。
将炉水因降压后产生的汽水分开并分别加以利用。
蒸汽一般通入 大气式热力除氧器用于给水的除氧,而污水则通过换热器降温利用热量后安全地排入地沟。
通过正确合理的排污排掉炉水中的杂质、泥污、水垢,控制锅水的碱度及含盐量,使炉水水质符合国家标 准,保证了受热面的清洁,满足了合格的蒸汽品质要求,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排污余热充分利用,达 到了节能的效果。
由此可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单位必须重视锅炉排污问题,深刻理解排污的意义,掌握排污量的大 小,正确操作使用排污装置,回收利用排污的余热。
这有利于确保锅炉在经济的条件下安全、可靠、长期 地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工业锅炉实用手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工业锅炉技术大全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0
(3)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