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让识字更有趣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打造高效识字课堂1. 引言1.1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打造高效识字课堂的重要性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通过深入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识字、理解词语。
在打造高效识字课堂的过程中,运用字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字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汉字的系统性认识。
汉字作为中文书写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意义的相互关联是学生识字的重要依据。
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汉字结构和构造规律的认知,有助于他们在识别生僻字或复合字时更快速准确地掌握字形和字义。
运用字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识字的技能和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字形结构和字义关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识字的准确度和速度。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帮助。
2. 正文2.1 认识字理的基本概念"认识字理的基本概念是字理识字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识字技能的关键。
字理即字形结构和字音结构的总称,包括字的构造原理、演变规律和音形关系等内容。
在认识字理的基本概念中,学生需要了解汉字的构成要素,包括横、竖、撇、捺等笔画,以及常见的偏旁部首。
学生还需要学习汉字的结构规律,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部结构等,以便于快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汉字。
字理还涉及到字音结构,即汉字的发音规律和音形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同音字、同义字、谐音字等概念,以提高识字的准确性和速度。
通过深入学习字理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组成和意义,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认识字理的基本概念,帮助他们理解汉字的构造和规律,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通过系统性的字理教学,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汉字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识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字理的基本概念对于打造高效识字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的关键之一。
"2.2 运用字理进行识字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运用字理是至关重要的。
借字理识字之便,让识字更有趣———基于字理识字的汉字教学研究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小学游婉妍[摘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一项重点,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何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教师深入思考、重点研究。
教师将结合字理识字方法,从三个方向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字理识字方法研究字理识字,顾名思义,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
在实践方法上,即是将汉字演化为令学生感兴趣的符号、图画和身体语言,以此激活学生兴趣,让学生充满乐趣。
字理识字符合新课程标准需求,对推动小学生识字学习效果显著,具备以下优势: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促进学生对汉字字形、字义的快速认知;趣味性强,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情趣,实现课题学习从被动转型为主动的目标;可以激活学生的汉语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汉字印象,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抓住每个汉字的意义,强化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一、借用字形特征,刺激学生感官意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斯霞指出:“应该围绕孩子认知实际、教材内容,采取现实模型、图画、动作和肢体语言的手段,将汉字演化为直观的事物,将其刻印在孩子的记忆中。
所以,教师应该运用教学设备,展示汉字规律,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形状等特征的解读效果。
如“田”:它的外形与稻田很像,识字期间,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出示稻田的图片,再将稻田的轮廓描绘出来,让学生更集中地注意到“田”这个汉字。
由此一来,自然能提升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教学“山”字时,教师可以将山峰的图画展示给学生,然后采取相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知。
这样不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识字课中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观察积极性和探索积极性。
另一方面,根据字形识字的特点,教师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字理识字的方法。
以“瓜”字为例:由于在外形上学生难以捕捉到这个字与生活中的瓜果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瓜’如同一个枝干分出了三个小树枝,而中间的枝头上接了一个果实。
字理识字,激发识字兴趣【摘要】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之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
【Abstract】Word management literacy,Chinese characters into a beautiful picture depicting a story of a wonderful song after another beautiful poem,it is never forget,insatiable in learning,increased interest. In teaching,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law of the word percep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pictograms,that thing,knowing,shape the sound) to memorizing vocabulary,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to gradually generate interest in the law.【Key words】literacy interest; Beautiful picture; Good story; Beautiful poetry《语文课程标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识字难,难记、难认、难写。
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笔笔笔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字理识字魅力无穷作者:黄会君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4期汉字是记录语言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与某个意义有联系,把汉字的形体与这个意义结合起来讲解汉字,呈现给学生的将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
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汉字,轻轻松松识记汉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识字教学有趣、有效。
一、字理识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
其中蕴涵着许多造字的规律。
教学时,在有意无意间渗透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识字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记汉字的兴趣。
如,在教学“火”时,在屏幕上出示它的溯源图,是一个火苗的形状,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火”。
学生在看到这一演变过程时,脸上就会洋溢着兴奋,眼睛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如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众(三人为众,表示人多,古代的“三”表示数量多);一是异体会意,如旦(日出地平线,表示早晨)等。
把会意字的组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轻松快乐地记汉字。
所以说,字理识字能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识字成为自身的需要,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汉字的奥秘,形成了学习的兴趣。
二、字理识字纠正错别字效率高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
运用字理进行语文教学,从字源上讲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构造原理,从演变过程中说明某些因变化而形成的形近字的现实依据,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辨析形近字,少写错别字,纠正错别字,效率高,效果好,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往学生写错字,老师都是叫学生改对后抄一行、二行,再错的就抄一页、两页,结果学生还是会写错。
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字理,不明白字为什么要这样写。
而运用字理进行教学,学生的错别字很少,即使有错,给学生讲明字理后就极少再错。
巧用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而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不仅需要重视词汇的积累和阅读的训练,更需要巧妙地运用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是指通过了解字的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认读和理解汉字。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巧用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字形意识学生对字的形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区分和认读汉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学生培养字形意识。
比如通过观察一些常用字的结构、笔画和偏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进而从整体上认识字的形状。
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认读困难字的结构,帮助他们发现并记忆字形的特点,以提高认读和辨析的能力。
二、巧用偏旁偏旁是汉字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学习偏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读汉字,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字的含义。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偏旁,逐步理解并记忆汉字的构造规律。
比如通过分析偏旁的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常用字的意思,并举一反三地认读其他包含同一偏旁的字。
三、关联记忆通过将一些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并编制成卡片、图表等形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记忆。
比如将形似或构造相似的字放在一起,通过连线、比较等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掌握更多字的构造规律,提高认读和记忆的效果。
也可以通过关联记忆的方式,将一些生僻字和常用词进行关联,让学生通过联系来记忆和理解汉字。
四、结合实际在识字教学中,及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生字搭配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和认读生字,有助于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也可以通过结合相关的故事、情境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整句整段的语境中进行识字,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巧用教具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适当借助一些教具,如拼图、字卡、拼音卡等,帮助学生进行识字训练。
字理识字,让学生倍感兴趣作者:李锦芬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1年第01期字理识字指的是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分析字形,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意思,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一定的汉字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而且还要促使他们理解汉字的意义,学会欣赏汉字,提升自主认字的能力。
所以教师在汉字教学的时候要适当地运用字理识字的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本源,掌握汉字文化,利用汉字结构特点提升识字效率。
一、利用构字特点,提升识字效率1.图文对照,了解汉字本源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对抽象性较强的汉字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够。
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于图像的兴趣较大,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图文对照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象形字等汉字的时候,展现图片,让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的变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识记汉字,了解汉字本源。
例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相关的汉字,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师首先展示有火焰或水流图样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然后逐步展示这些汉字的象形文字、金文、大篆、小篆、楷书等,让学生说说这些汉字在字形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学生发现越是古老的汉字,就和该事物的自然形貌特点更为吻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生了变形,最后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在了解了汉字的本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还学过哪些象形字,它们和现实中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画一画。
如有学生认为“人”也是象形字,并画出了人站立的形象,提出:“‘人’的汉字就和人站立的样子一模一样,是模拟人的形象而发明的象形字。
”教师继而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我们可以用象形字来展现它们,那么一些抽象的意思,就很难用象形字来表现,你知道祖先是如何设计这些汉字的吗?”这促使学生从象形字拓展开来,思考其他汉字构型方式。
字理识字,活力四射【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源远流长的识字教学由于在理念上的众说纷纭而异彩纷呈。
近年来“字理识字”教学如众星拱月般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研究。
所以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实际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我的论文将从字理识字入手,探索研究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点。
【关键词】:字理识字规律音形义有效性思维一、关于字理识字汉字源于生活,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认识1800个汉字呢?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感知直观形象再识记汉字(即“字理识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
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由于汉字本身具有图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故事、画图画、表演、游戏等,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巧妙传递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不尽源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近一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1、借助图画发现字理。
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根据生活中的具体实际事物描画出来的,这类汉字被称为“象形字”。
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它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
教师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接着演示汉字的原始状态和演变过程,以帮助孩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轻松地认识了生字。
让识字教学充满童趣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童趣横生,引领他们学习汉字,要注重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让他们感觉汉字学习起来非常有趣;要摸索出合乎儿童认知规律的教法和学法,让识字教学充满童真和童趣。
1让字理的分析充满童趣汉字有自己的创造理论,主要是依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路径来构建自己的体系的。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如能依据汉字的字理来分析和教识汉字,在很多情况下,就能使识字教学变得童趣横生,因为,我们的汉字也是在华夏民族的童年时代产生的。
根据汉字的这一特点,教学时,既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山”“田”“伞”“瓜”“鸟”“鱼”等字与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相联系,也可以将“本”“末”“州”“刃”“中”“天”等字中的指事性符号告诉给孩子们;既可以将“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人多为“众”等解释得合情合理,充满趣味,也可以将“有心为‘想’,有水为‘湘’,有竹为‘箱’,有厂为‘厢’”等分析得春风化雨,润人心田。
细致入微的字理分析,能自然而然地唤起孩子们的注意力,能让识字的过程变成儿童认识事理、感受汉字形体美和意境美的过程,能让他们对祖国的文字产生一种亲切感。
有了这些,他们学起汉字来会感觉比较有趣。
2让识字的形式充满童趣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只有短短的5~8分钟。
因此,要想让儿童在整个识字活动中都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就得不断变换识字的形式,而且这些形式也要新鲜有趣,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如果只以单一的形式进行的话,就会给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浇上冷水。
事实上,充满童趣的识字教学形式是非常多的,像“我用我的方法识字”“一问一答识字”“摘苹果识字”“猜一猜识字”“比一比识字”“儿歌识字”“顺口溜识字”等等。
不断变换识字形式,引导儿童积极参与,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会让他们感觉识字教学新鲜有趣。
老师们如果能顺应儿童心理,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主动地“动”起来,真正地“动”起来,做到在“动”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笑声”中创新的话,孩子们就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我们的识字教学也就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高效率。
巧析字理,构建高效识字课堂
字理是指字形、字音、字义、字义辨析和字的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字理是识字、记字、理解、运用汉字的基础,掌握好字理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记字,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构建高效识字
课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字形教学。
字形是汉字的外在表现,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识别和记忆汉字。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
解汉字的构造、笔画、部首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字形。
2.培养字音意识。
学生应该逐步建立起认知字音的意识,可以
通过阅读课、古代诗歌的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汉字的音韵特点,从而识别和记忆汉字的读音。
3.强化字义辨析。
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的汉字在学习中容易引
起混淆,需要通过反复比较和细致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差别和
使用场景,增强识字的准确性和深度。
4.拓展汉字构造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词义和字义拼接、词汇构词和联想等方式,掌握汉字的组合技巧,同时拓展词汇
量和理解能力。
通过巧妙地组织和设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开展生动、丰富的
识字课程,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和水平。
字理识字让识字更有趣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
从狭义上说,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学习的内容,是进入语文殿堂的第一道关口,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
因此识字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
从广义上说,汉字是继承中国文化命脉的载体。
离开了汉字,就离开了中国文化的根,就会失去至为宝贵的财富。
但识字过程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工作中我体会到要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兴趣,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自学校组织我们深入开展字理识字课题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字理识字确实是“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
’”(黄亢美老师语)。
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
因此在现在的识字课堂上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和学生们惊叹古人造字的精确,赞叹一个个汉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
在认识字理识字教学法之前,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我,班上的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为生字“添砖加瓦”的、同音异义字
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用的比比皆是。
自从在班上开展字理识字教学后,识字教学中枯燥识记的现状得到改变,学生的识字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孩子们在记忆汉字的音形义当中,他们的分析、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思维水平得到提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也得到了培养。
一、化难为易,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先导。
”在过往的教学中我总认为要记住汉字惟一的途径是需要反复地机械记忆,这让学生识字的兴趣却在这些反反复复的抄写、听写中逐渐消磨。
众所周知,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较差,情绪情感占优势,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繁难的字,如教师引导不当,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而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则能激趣启智、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如在教学“漏”字时,形、义是个难点,我联系实际设计了一个易学易记的顺口溜:“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
”这样,不仅使“漏”字的字形一目了然,同时“漏”字那颇具幽默感的字意即:“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也尽在其中。
学生被如此妙不可言记法深深吸引,思维活跃,学起来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虽说,有的汉字看起来比较难学,其实掌握了方法,并不难。
如:形难字(鼎、鹿、虎);义难字(检、幽等);形义都比较难的字(遵、乘、疑等),用字理识字进行教学,掌握汉字的分解组合规律,对字
理识字教学中的比较法、联想法、故事法、歌诀法加以利用,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字理识字法运用汉字本身造字、构字规律所显示出来的魅力吸引学生,化解知识难点,简化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有了兴趣和激情,学生学习汉字不再感到是一种负担,学得快,学得轻松。
二、化多为少,增强学生识字成就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阶段累计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低年级段的识字量1600——1800个,占小学总识字量的60%,到中年级段,就要累计识字2500个,占识字量的83%。
如此大的识字量,如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学好生字呢?“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充分把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这根主线,诱导学生顺藤摸瓜,从而达到“学一个,识一串”,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识字成就感大大增强。
例如,在掌握基本字“清”字后,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声旁标音的形声字规律去识记,再加上一个谜语“有水清见底有日好天气有心好心情有言真客气……”,学生很快掌握了“晴、睛、情、蜻、请、清”等一大串字意不同而形音相近的字。
还有一些特殊的形被拆开的(如:街、衡等);形偏一角的(如:荆、旗、徒等);声旁变音的(如:渚、都、坡等)。
了解了这些特殊的组合方式和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快的掌握汉字形、音、义。
字理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教给学习自学汉字、辨音、析义、记形的方法,化多为少,既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增强了学生识字成就感。
三、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觉得学汉字不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能牢固记忆以直观形象为依据的具体材料,对于抽象的材料,则不易记住。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如:在教学“蒸”字时,学生最容易漏掉“一”写成“ ”。
如何强化学生记忆呢?为了加深印象便于记忆,我把“蒸”字的形、义具体化,出示了“ ”这样一张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马上说出这是在“蒸东西”。
此时,我在“ ”旁出示了“蒸”字,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蒸”字中各部件所表达的意思,当我特别强调“一”时,学生很快看出“一”就像蒸东西的锅。
再问及“蒸”字中的一横为什么不能漏写时?学生们纷纷发言。
思维活跃。
不言而喻,生活的常识使他们懂得,如果漏掉“一”,“蒸东西”就没有“锅”了,而且下面还烧着一把火,怎么行?通过联系实际进行具体形象的比较,学生很少有人漏写“蒸”字中的“一”
“餐”,这字乍看起来笔画繁多难记,运用字理的“分解组合法”,字形字义就一目了然了,记忆自然轻松了许多。
第一步,将餐字分解为“卜、夕、又、食”四字。
第二步,弄清餐字是形声字,从食、()声,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出去耕作时吃饭无时间性,随身
带的食物饿了就吃,晚上回家吃晚餐时才是比较正式的较讲究的一餐饭食。
据此义可灵活作会意析解为:到晚上(夕)时,又(手)拿餐具(卜)吃食物。
夕、卜、又、食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基本字,音、形、义一般都不会弄错,餐字不过是由这几个基本字组装起来而已。
人生聪明识字始。
正如许嘉璐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解决了小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使识字难变为不难,其意义并不比放一颗卫星小。
”字理识字教学在强化直观、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看来枯燥无味的汉字,在教师的生动分析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下,内容变得是那么丰富有趣,学生不仅在兴趣盎然中识记了汉字,而且在分析汉字形与义联系的过程中接受了大容量的思维训练,在发掘汉字里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中接受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更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很多识字教学所缺乏的一种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字理识字让识字更有趣
柳城县马山中心小学:乔俊凤
2013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