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一、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

我们知道,小学生幼稚、单纯,容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但是,他们由于鉴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受“拜金”主义影响,人们有一股专讲“实惠”的思潮,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部份小学生的思想,致使孩子们不关心集体,不愿为集体出力,不肯为集体做事。一天放学后,一个班级几位值日生留在教室里打扫。他们打扫完毕立即回家,谁都没有考虑去关日光灯。结果,开了一整夜无人灯。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它却反映了某些学生从小缺乏关心集体利益的品德,缺乏集体主义的观念。老师没交代学生扫地,是没有学生主动打扫教室的,看到同学摔倒了也很少有同学扶他起来,学校走廊上的垃圾也没有人主动拣起来…..这些“小事”激起我的思绪波澜。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集体、乐于奉献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索理认为:“学校、班级是一个社会团体。”在小学里,“全班是一个正常的初级的社会团体。”如何能使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成员沿着社会所希望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起关键和决定作用的人,应该是这个“社会团体”中的领导者--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教师首先就要热爱为集体、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每一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五年前在我班里发生的一件事给我的教育和印象极为深刻:那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暑假,杂草长得特别旺盛,有的已长到有半人高了。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除草活动。下午三点,我带领全班学生来到指定的包管区,在室外气温高达摄氏37度的烈日下开始劳动。不一会儿,体质较差的我,感到胸闷、头昏。未向学生打招呼,我就站到树荫下,一边乘凉一边指手划脚地指挥学生战斗。仅几分钟时间,有的学生在聊天,有的学生在喝水,眼见学生中情况不妙,我立刻想到,决不能这样做,而应该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同学生共同劳动,以此去影响学生。我马上走进队伍,坚持工作。不多时,校长也参加了我们的行列。这位领导身体也并不好,只见他一边指挥学生,一边亲手挥舞银镰割草,校长的行动给我增添了力量,我即紧握锄耙,使劲地锄草,学生见我满头汗水坚持劳动,受到鼓舞,没有一人偷懒。他们有的皮肤晒红了,汗水浸湿了衣服;有的双手起了小泡;有的甚至中暑晕倒了(立即进行抢救回到教室休息)……。经过一小时的紧张战斗,我班第一个圆满完成了任务。从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其次,教师要采用形象化的正面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对孩子们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切忌空洞说教,而要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采取形象化的正面教育方法。我是上思品课的,我充分发挥思品课的教育优势,激发兴趣,明理导行,用先进、模范人物,为集体、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真实、感人的事迹去教育感染学生,并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爱集体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在思品课上交流,在语文课上写体会,在他们的心目中树起学习的榜样,激起他们为集体、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愿望,使他们从幼时起就在心灵里播下集体主义的火种。

第三,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小学生好动,情感表现比较明显。我们可以围绕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等主题开展班队活动。在班队会上,全班就是一个大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智慧、作用的位置,人人参与,让集体主义精神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在开展“我为集体增荣誉”的活动中,班内不少学生在语文、数学、文艺、体育、书法、美术、演讲等比赛中,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为学校、为班级增添了光彩,也从中深受了潜移默化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还受到学生家长的称赞欢迎。在一次家长会上,不少家长观看了我们班级举行的“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主题会后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参加了这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感到他们比过去懂事了。”有的家长说:“孩子比自己童年时期要强得多。”小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

二、学生抗诱惑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各方面正处于形成时期,心理不够稳定,可塑性较强,常常在外界诱惑或内部不正当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表现为缺少自觉的自制能力。因此,每一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道德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抗诱惑能力。

1、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举止和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学生抗诱惑能力的基础,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品德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培养和训练学生道德时,既要重视道德动机、观念、情感、意志的教育,又要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行动和应该怎样行动,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选择道德方式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道德行为方式与道德动机建立稳固的联系,形成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并能使一定的行为方式在新的情境中自觉地得到迁移。

2、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训练。

意志力是学生能否经受住诱惑的决定因素。学生有时虽然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但因缺少果断和坚韧的意志力,而不能完成任务。因此,增强学生的抗诱惑能力,必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意志力。

首先,运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仍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为事业献身,为理想奋斗的事迹,都能使学生受到意志、自制力的教育。如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面对国外优厚生活条件的诱惑,毅然回国的事实;江姐在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和各种诱惑面前,为革命事业从容就义的事例,都能激励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其二,创设情境,加强训练。教师应该积极创设一些困难情境,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条件,在方法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鼓励、表扬和批评,有目的、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信念和原则。

其三,指导学生加强自我训练。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意志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胜利。”小学生比较缺乏自制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做事,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意志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分析和了解学生道德品质上存在的优点和弱点,采用不同的锻炼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从而增强学生的抗诱惑能力。

三、儿童自尊心的培养

自尊心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它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以及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联系的积极的个性品质,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最敏锐的情感。简言之,自尊是一种自我体验,是对自己的全部评价----自爱的程度。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尊是一种社会需求,人们对它的需要往往超过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个体自尊心的高低、强弱影响着一个人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主观能动性、性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以说,每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失败,其主要原因都与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有人将之喻为“精神的生存者”、“人生的钥匙”。英国作家毛姆说:“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人善于处理各种事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度的自尊并不是自鸣得意、高傲自大,而是一种沉着、冷静的自我尊重感,他不仅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尊严。相反,自尊心低下的人,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消极地对待自己的个性品质。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自轻自贱,消极沉沦。他们有着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别人的指责,不敢承担责任,内心孤独,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进一步说,一个人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包括许多心理疾病、犯罪等等都与自尊心丧失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小维护和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对于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推动人奋进,完善自我形象、防止病态人格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尊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多萝西·科克尔·布里格斯认为,高度的自尊心基于两个重要的信念:第一是“我可爱”,即相信自己是令人喜欢的。第二是“我有价值”,即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力社会有所贡献。另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巴巴拉·伯杰也指出:要想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孩子必须感到自己既能讨人喜欢又有足够的能力,他必须深信自己的价值,能够应付自己和周围的问题。一个人自尊心的强度与其自信心的强度和自我评价的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推论,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提高自尊心的重要途径。自信心与自我评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个体出生时还没有自我意识,更谈不上自信心和认识自我价值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驾驭能力提高了,对自身的能力也有所认识。尤其是掌握了语言之后,儿童认识范围更加广泛,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愿望、要求,同时也能通过语言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自我意识产生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独立的要求和表现。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他们开始反抗成人的束缚,表现为逞强、好胜,尽管力不从心也要跃跃欲试,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如果儿童从小就确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不甘落后于他人,那么长大之后一定是个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人。相反,如果成人过份限制儿童的行动或任其自流,儿童可能就变得怯懦、胆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也可能变得不懂规范,也不知为自己确立目标,变儿童如何能获得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呢?这与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自我意识产生的最初阶段,儿童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主要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儿童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意象,是自我肯定还是自我否定,首先取决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果儿童从成人那里经常得到的是赞许、表扬,是肯定的态度,那么,儿童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们的行动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根强的自信心。相反,成人对儿童的评价是否定的,儿童的行为经常受到成人的批评、训斥、贬低,他们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为力的人,行为变得无所适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行动畏缩、胆小,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因此,老师对儿童正确而公正的评价,让儿童了解自己的能力,是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

件。

其次,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研究了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子女性格形成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他们列举了几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及与之相应的儿童性格特征。指出,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形成任性、傲慢、自私、软弱的性格特征;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会使儿童形成消极、顺从、孤独、抑郁的性格特征;矛盾型,即夫妻之间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不一致,儿童会形成说谎、投机、情感不稳定等性格特征。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上述几种家教类型都不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理想的教养方式是民主型的,即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者又是朋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不是强制,儿童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合理的愿望能得到满足,不合理的愿望会受到制止并知道不合理的原因所在。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形成的是独立、直率、亲切、合作、开拓的性格特征。这样的儿童日后也是具有高度自信、坚毅、有较强自尊心的人。

第三,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情感态度。所谓成人的情感态度,是指成人时儿童爱和信任的程度。儿童心理学家多萝西·科克尔·布里格斯说:“爱你的孩子,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可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爱”的尺度。爱孩子并不是小心翼翼地看护孩子,甚至溺爱。布里格斯指出:那些每时每刻都给孩子引导和指点的父母给孩子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意思:世界充满了危险,小孩子是应付不了的。过份的庇护等于对儿童说:你是没能力的,这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是一种内心的感情交流,是对孩子全神贯注的关怀和充分的信任,父母应考虑孩子的需要、兴趣和个性特征,对他们讲真话,相信孩子的能力。儿童会从成人对他们的态度上感受到自己是否被重视。儿童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才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才能有自信心。成人真诚对待儿童,他们会有安全感,儿童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与之交往的其他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心胸坦荡,以诚待人,既懂得尊重别人,也懂得自尊自爱。

第四,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期望,成人的期望对儿童的进步起着激励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学生的智商可提高15-27分。成人对儿童不予以任何期望,儿童就会象一棵无人修剪的小树一样,不会成为栋梁之材。然而,成人对儿童的期望过高,超出了儿童的实际能力,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因为儿童是以成人的期望价值来衡量自己能做的事,然后根据自己距成人的要求的程度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如果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过高又难以达到的目标,儿童达不到成人的要求,他们会感到自己总是一个失败者。长期的挫折感会泯灭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即使儿童花费了相当大的气力,勉强接受了成人为之设计的价值和理想,他们也会成为一个依赖性十足的人。一旦失去成人的支持,便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儿童生活在成人为他们设计的框架里,会永远失去“自我”。因此,成人对儿童的期望应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之上,这种期望是儿童乐于接受并且能够实现的。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不仅会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到由成功而带来的快慰,增强自信心,形成肯定的自我意象。

综上所述,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来自成人对儿童的态度,这些又成为自尊心形成的基础,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儿童2、3岁时出现自尊心的萌芽,一直到青年初期形成比较稳定的自我尊重感,这一过程大约持续十几年的时间。要使儿童形成高度的自尊心,教师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允许儿童独立做事。儿童最初的自尊感是以要求自主的形式积极进行各种活动的。自主性是未来自尊心形成的基石。儿童在2、3岁时便有了自主性的要求,喜欢独立做事。成人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要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成人应帮助他们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不是取而代之。第二,要让儿童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儿童独立的活动中,他们会因一点点的成功而感到自豪。成功的体验能够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成绩并予以赞扬。当儿童失败时也不要过多的指责,应给予鼓励。对于能力较差的儿童,要让他们做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成功的体验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激励作用,加强自信心。第三,要让儿童经常与同伴交往。儿童对自己的认识除了来自成人给予的评价之外,还有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过程中确认自己。儿童与他人进行比较,主要是在同龄人中进行的。教师应鼓励、提供机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儿童与他人交往,这对于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更为重要。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既可以比较自己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优点、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能形成儿童乐观、开朗、善交际的性格特征。儿童交往的形式很多,如在一起游戏、学习,还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竞赛活动,增强竞争意识,激发进取心。第四,要善于发现儿童的独特之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这种个别差异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如有的儿童喜欢运动;有些儿童天生一副金嗓子;还有的儿童喜欢涂鸦或拆拆装装,等等。儿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教师应了解儿童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发挥儿童的特长,这样可促使儿童在某个领域里获得成功。教师要避免按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儿童的未来,这种强制的教育违背了儿童的兴趣,爱好,最终的结果不但不会令教师满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使儿童丧失自信心,他们对不喜欢的事做起来是勉强的,也经常因为做不好而具有失败感,降低自信心。第五,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高度的自尊心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创造能力的儿童倾向于独立做事,不在乎群体的压力,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他们求异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识别力强,他们还能坦诚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表明,具有创造力的儿童都有很强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采取民主的管教方式,让儿童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要让儿童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能力。教师要避免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儿童。不断对他们发号施令,求全责备,会使儿童对自己做出否定的判断,失去竞争心理,更谈不上有独立的创造意识。这样的儿童不会形成自立的精神,也不会具备高度的自尊心。

人的自尊心的问题是个性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的自尊心是个性结构完整和健康的标志。自尊心的培养应从儿童早期抓起,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交往中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儿童早期自尊心的萌芽,是日后成人时期自尊心形成的基础在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师给予儿童的教育和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思想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让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正人必先正己,教师的言谈举止,时时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要做一位合格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楷模形象,尤其是小学阶段,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形象是高大的,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去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宏伟蓝图。雨露滋润禾苗壮,辛勤育花花更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