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25
838食品微生物学课后重点习题解析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讲了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食品微生物的发展与展望。
共6个考点后2个为重要考点,前4个一般考点,本讲考点在考研中基本上会考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名词解释可能会考到。
2.考点概述(1)微生物的特点,相关名词解释(2)微生物与食品行业的关系(3)食品微生物的发展与展望3.复习思路及目的(1)掌握微生物含义(2)熟悉食品微生物学研究范围(3)微生物与食品行业的关系本章课后习题解析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答案要点】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到、需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答案要点】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3.食品微生物学【答案要点】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与食品有关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安全控制的科学。
二、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习题解析】一定要答全面【答案要点】(1)体积微小、比表面积大。
(2)生长旺盛,繁殖快。
(3)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4)适应性强,代谢途径多,易变异。
2.简述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习题解析】考到的可能性很大【答案要点】与食品生产、食品安全有关的微生物特性,如何更好地利用有益微生物生产食品及改善食品质量,防止有害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食物中毒,不断开发新的食品微生物资源。
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人【习题解析】回答上二人的贡献即可。
【答案要点】巴斯德:通过令人信服的曲颈瓶实验,揭示了腐败的本质。
主要贡献:否定“自然发生学说,建立胚种学说;巴氏消毒法;接种疫苗预防疫病。
科赫的主要贡献:1.细菌分离纯化技术2.培养基制作与染色技术,创立了显微摄影、悬滴培养及染色等一整套微生物研究方法。
3.提出了著名的柯赫法则:①病原微生物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中发现,不存在于健康个体中;②可自原寄主获得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③纯培养物人工接种健康寄主,必然诱发与原寄主相同的症状;④必须自人工接种后发病寄主再次分离出同一病原的纯培养。
何国庆《食品微生物学》考研复习习题和考研真题第1章绪论1.1 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学?答:(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具有代谢活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和容易产生变异的特点。
(2)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是指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在不断地发展中微生物学已经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各学科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其根本任务是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
2简述生物界的六界分类系统。
答:生物界的六界分类系统如下:(1)细胞型生物①动物界②植物界③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主要包括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黏菌。
④真菌界真菌界主要包括酵母、霉菌。
⑤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2)非细胞型生物非细胞型生物主要是病毒界。
3简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并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及举例如下:(1)体积小、面积大微生物的个体及其微小,表示微生物大小的单位是微米或纳米,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
(2)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易培养,但实际细菌的指数分裂速度只能维持数小时,因而在液体培养中,细菌的浓度一般仅能达到每毫升108~109个。
如生产用做发面鲜酵母的酿酒酵母,其繁殖速度不算太高,约2h分裂1次,但在单罐发酵时,几乎每12h 可收获一次,每年可收获数百次。
(3)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体积小,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特别大,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
(4)种类多、分布广①多种生活方式和营养类型,如以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的类型和寄生类型。
②多种生理代谢类型,如微生物可分解天然气、石油、纤维素、木质素。
《食品微生物学》作业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⑴第一个发明显微镜并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⑵巴斯德发明了杀菌方法。
⑶科赫发明了什么技术。
⑷二十世纪生物科学的重大科学成是。
⑸二十世纪Fleming的医学魔弹是。
⑹ 1969年的Whittaker的五界分类方法把生物分为。
1979年六界分类方法分为。
(7)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1. 什么是微生物?2.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3. 微生物有什么重要的特性?4. 什么是曲?5.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6.食品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三、判断是非题:1.人们不能用肉眼看见微生物。
2.巴氏消毒法可用于牛奶、啤酒等饮料的消毒。
3.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动物。
4.放线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一、名称解释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间体芽孢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假菌丝荚膜菌落半孢晶体原生质体鞭毛质粒 PHB二、填空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2.细菌的大小用单位描述,病毒大小用单位描述。
3.荚膜的功能主要是。
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和___构成,革兰氏染色反应为___色。
5.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外层主要由___构成,内层由___构成,革兰氏染色反应为___色。
6.病毒的繁殖方式是__ ,其繁殖步骤有、、、、。
7. 鞭毛的功能是。
8.芽孢有、、性质。
9.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10.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11.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12. 革蓝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和,革蓝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层主要化学成分是,内层主要是。
13.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
14. 大多数细菌主要以为碳源,大多数霉菌主要以为碳源。
15. 酵母的主要碳源是。
16.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由、、三部分构成。
17. 酵母菌美兰染色形态观察时,兰色细胞是,无色细胞是。
18.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食品微生物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绪论1、食品的卫生标准内容包含什么?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2 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何意义?(一)有害微生物对人类与生产的影响:1). 引起食品变质.2). 引起食物中毒.3)导致人体患病(二)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1). 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根据品能否食用的科学根据.2). 能够推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的情况,为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根据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根据.3). 能够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与人畜共患病发生4).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缺失.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含什么?范围:1). 生产环境的检验2). 原辅料的检验3). 食品加工、储藏、销售储环节的检验4). 食品的检验(重点)4、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什么?1. 菌落总数2. 大肠菌群3. 致病菌4. 霉菌及其毒素5. 其他指标1、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培养箱,使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培养箱的配置与使用培养箱的配置与使用配置:22(℃)、30(℃)、37(℃)培养箱各一个使用注意事项:(1)箱内不能放入过热或者过冷的物品,取放物品时应快速进行并做到随手关闭箱门。
(2)内放一杯水,以保持湿度。
(3)培养物不能放在最底层,也不得放置过于拥挤。
(4)每月消毒一次,先用3%的来苏尔液涂布消毒,再用清水擦净。
(5)不得当烘箱使用。
2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水浴锅, 使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使用注意事项:(1)37 ℃与42 ℃水浴锅24小时工作;(2)其余水涡锅用后关掉电源;(3)水浴锅内应注加蒸馏水而非自来水,使用时请注意水位。
配置:37 ℃、42 ℃、56 ℃各一个3 如何正确使用超净台?1)、使用前先打开紫外灯照射紫外线照射时间40~60分钟;2)、使用中,有机玻璃罩受到污染,严禁用酒精棉球擦拭,请用含水棉布檫拭;3)、请保持超净台整洁,不要堆积杂物;4)、使用完毕,勿忘关闭煤气开关或者酒精灯;5)、请做好使用记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复习资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为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学?2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它和微生物学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4你认为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任务包括哪些方面?阐明你的理由。
5请举例说出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6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填空:1.细菌的形态非常简单。
基本上,只有三类------------,------。
2.细菌以------的方式繁殖,是一种------核微生物,具有很强的------。
鞭毛是微生物的器官。
4细胞的特殊结构有--------------,----------,----------,---------------。
5真菌一般包括-----------,-----------------,-------------三种。
6.噬菌体繁殖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和----------。
7原生质体和球状体有几个共同特点,主要是-------,细胞呈-----状,对-------十分敏感。
8异染粒功能是---------和----------,并可---------。
放线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性细胞,以------的形式繁殖。
10微生物胞内酶作用的最适ph多接近_,而细胞质膜上的酶及胞外膜作用的最适ph则接近--------。
二名词解释:1.细胞壁2、周质空间3、菌落4、荚膜5、孢子6、糖衣7、气生菌丝8、原生质体9、营养菌丝10、细胞膜11、基质12、羧酸盐13、核质体14、鞭毛15、菌丝16、隐生态17、球体18、L型细菌19、肽聚糖20、溶菌酶21、磷磷壁酸22、孢子晶体23、基菌丝24、孢子菌丝25、,支原体26、衣原体27、立克次体28、螺旋体29、螺菌30、phb31和原核微生物1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尝试描述革兰氏染色的要点和机理。
食品微生物(知识梳理)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我国学者于1979年提出将无细胞结构病毒立为病毒界,从而建立了六界系统。
①细胞型生物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黏菌真菌界:酵母、霉菌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②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界3、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分布广,种类多(五)适应强,易变异4、比表面积: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称为比表面积。
5、微生物学定义: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以及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6、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有显微镜开始的。
7、形态学时期的代表人是安东·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
8、生理学时期:巴斯德和柯赫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
曲颈瓶实验:巴斯德自制了一个具有细长弯曲的颈的玻瓶,其中盛有机物水浸液,经加热灭菌后,瓶内可一直保持无菌状态。
有机物不发生腐败,一旦将瓶颈打断,瓶内浸液中才有了微生物,有机质发生腐败。
巴斯德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并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柯赫(细菌学奠基人)①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操作技术方面④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⑤配制培养基9、食品微生物学定义:食品微生物学是专门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他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融合了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和食品有关的部分,同时又渗透了生物化学,机械学和化学工程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