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方环境管理行为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工厂环境管理专项督导检查表
本检查表用于评估工厂环境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设施、废物处理、污染控制和员工健康与安全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关
工厂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工厂运营效率和员工健康安全水平。
生产设施
- 生产车间设施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是否定期进行检修和
维护?
- 生产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
维护?
- 生产设备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检测?
废物处理
- 废物是否经过分类和妥善处理?
- 废物运输和处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潜在安全
隐患?
污染控制
- 工厂是否有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
- 工厂是否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排放检测?
- 工厂是否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定期沟通和报告?
员工健康与安全
- 工厂是否制定了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工厂是否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具?
- 是否进行员工安全培训和定期演?
以上问题的答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最终结合其他因素,制定出改进措施和政策。
作为工厂管理者,应当注重生产安全和员
工健康,积极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改进,努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
章节名称 供应商管理程序共 8 页 ; 第 1 页1 目的为了合理地选择和利用社会资源,规范供应商相关行为,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对供应商施加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影响,使供应商管理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料符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
2 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供应商开发和管理。
3 职责3.1 综合信息中心负责供应商开发工作,对采购产品的价格作出评估,负责对供应商考核和管理。
3.2 综合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管理运营中心、技术发展中心、XX 分公司相关人员对供应商产品价格、生产技术和开发、产品质量、生产服务作出评估。
相关部门及分公司协助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对供应商生产技术必要的指导。
3.3 综合信息中心总监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应商的审批。
3.44 供应商管理工作程序5 供应商管理流程图支持者 输入活动输出负责衡量开 始 供应商资讯收集供应商调查N综合信息中 心他人介绍,供应 商自荐,网上查供应商信息综合信 息中 找 心综合信息中 供应商信息 供应商调查表 协作 管理 办 心 公室综合信息中 供应商调查表 供应商评审信息 协作 管理 办 心 公室章节名称供应商管理程序共 8 页;第 3 页支持者输入活动输出负责衡量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综合信息中心、管理运营中心、技术发展中心综合信息中心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综图纸、技术要求样品采购单产品供应商调查表零件检测表零件/产品检测表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调查表订单供货情况供应商业绩A供应商试样N样品检验淘汰Y小批供货N检验YN评估YN审批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下采购单样品零件检测表零件/产品检测表产品零件检测表零件/产品检测表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表供应商调查表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相关合约采购单供应商管理活动供应商评审表供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综合信息中心协作管理办公室协作管理办公室XX分公司XX分公司综合信息中2天2天6供应商开发工作6.1对急需向临时供应商采购的物料,由XX分公司总经理批准确定采购。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供方环境保护协议书(2024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供方环境保护协议书1.2 供方1.3 环境保护1.4 污染物1.5 排放标准1.6 监管部门第二条协议范围2.1 供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2 供方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2.3 供方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三条污染物排放3.1 供方应按照排放标准进行污染物排放3.2 供方不得擅自改变排放方式和排放浓度3.3 供方应定期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第四条环保设施4.1 供方应建设和维护符合法律法规的环保设施4.2 供方不得擅自停用、拆除环保设施4.3 供方应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第五条环保投入5.1 供方应保证环境保护所需的资金投入5.2 供方应合理使用环保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性第六条环境影响评价6.1 供方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6.2 供方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第七条应急预案7.1 供方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7.2 供方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7.3 供方应在发生环境事故时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第八条信息公开8.1 供方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开环境保护信息8.2 供方应保证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九条监管配合9.1 供方应配合监管部门的环保检查和监测工作9.2 供方应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环保资料第十条违约责任10.1 供方违反本协议的环境保护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0.2 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对供方进行处罚第十一条争议解决11.1 双方因本协议的履行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11.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二条合同的有效期和终止12.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12.2 本协议在双方履行完毕约定的义务后终止第十三条合同的修改和补充13.1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对本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13.2 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应书面形式签订,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4.2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供方环境保护协议书:本协议书是供方与受体方之间就环境保护相关事项达成的一致协议,用以规范供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行为。
供方环境保护协议书:环境纪律及处罚规定一、前言本协议旨在为供方员工提供关于环境纪律及相应处罚规定的指导,以促进供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供方将积极履行环境责任,遵守相关法规,并通过实施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降低环境风险。
二、环境纪律守则1.排放控制供方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排放标准,确保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2.资源利用供方员工应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环境污染控制供方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扩散和排放,积极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4.环境风险管理供方应加强对环境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环境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5.环境监测和报告供方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和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向相关机构和部门提供相应的监测数据。
三、处罚规定1.违反环境纪律的处理对于违反环境纪律的供方员工,根据违规程度和影响程度,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薪留职、罚款、降职、辞退等。
2.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理对于因供方员工不当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供方将严肃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3.环境违规行为的罚款对于供方员工的环境违规行为,供方将根据违规程度和影响程度,对相关员工进行罚款处理。
4.环境处罚记录和程序供方将建立环境处罚记录和相应的处理程序,确保处罚过程及结果的公正和透明,并且在员工档案中予以记载。
四、监督和改进供方将定期组织环境纪律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供方也将不断改进环境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总结相信通过本协议的制定和实施,供方员工将更加严格遵守环境纪律,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供方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并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
供方评价管理办法第一条总则一、为加强公司供方管理,规范供方评价行为,完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物资(含服务)、劳务分包、固定资产、车辆租赁等供方的评价。
第二条职责三、采购部是供方评价的牵头部门,全面负责供方评价管理;四、质量安全部、运营管理部参与供方评价管理,协助采购部、分公司对供方进行监督检查,反馈供方信息;五、分公司参与供方评价管理,负责供方及物资(服务)在生产现场的检验、管理,反馈供方信息。
第三条供方分级管理根据评价将供方分为:优选供方、合格供方、临时供方、不合格供方、黑名单供方。
产品是指供方在招投标、项目生产等过程中提供的货物、服务等。
一、优选供方:产品质量、服务优质,经年度评价综合评分在85 分及以上的供方。
对于优选供方,公司在资源规划、产品采购、长期协议方面优先保障。
二、合格供方:产品质量、服务满足招投标、项目生产等,综合评分在70-85 分的供方。
对于合格供方,公司在资源规划、产品采购、长期协议方面平等选择。
三、不合格供方: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资信不符合公司要求的,综合评分在70 分以下的供方。
四、临时合格供方:甲方指定的、因紧急需要经审批临时增加的或随着项目周期结束不再使用的供方。
临时合格供方在项目周期或采购周期结束后不再使用,不参与供方的年度评价。
五、黑名单供方:有严重违反商业道德或严重违背诚信原则行为的供方。
公司范围内禁用,2 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公司采购、招投标。
第四条入围审查采购部应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及发展需求及时拓展和开发有能力提供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的供方,并由采购部组织对供方从综合实力、管理水平、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入围审查。
一、资信审查:被审查的供方按照审查内容提报资信审查材料,采购部对供方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查、甄别。
资信审查内容包含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代理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等级证书、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执业资格的证书、企业办公场所及生产环境证明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