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小卫星建立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
- 格式:pdf
- 大小:806.00 KB
- 文档页数:1
2018年7——12月时事政治1.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增至53处,世界自然遗产增至13处。
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超越之前并列的澳大利亚和美国,居世界第一。
2.2018年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晋江经验”16周年。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将晋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提炼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
习近平同志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3.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5.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7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6.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第七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7月11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
7.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授勋仪式7月15日在位于苏丹达尔富尔法希尔的营区举行,全体140名维和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8.在莫斯科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法国队以4∶2战胜克罗地亚队,获得本届世界杯冠军,这也是继1998年世界杯之后,法国队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9.2018年7月21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内加尔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此行访问的首个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也成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
10.“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于8月5日落下帷幕。
11.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12.李克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情况汇报并作出相关处置决定。
国内低轨星座计划流程
国内低轨星座计划的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计划立项:确定低轨星座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方案。
这包括确定卫星数量、轨道类型、通信技术等。
2. 卫星设计与制造:根据计划方案,进行卫星的设计和制造。
这包括卫星结构设计、载荷设计、通信系统设计等。
同时,需要进行卫星的制造、组装和测试。
3. 发射准备:卫星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发射准备工作。
这包括与发射服务提供商协商,确定发射时间和发射方式,并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4. 发射和部署:根据计划,将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
这通常通过火箭发射来实现。
发射后,卫星需要进行自检和部署,确保正常工作。
5. 通信网络建设:卫星部署完成后,需要建设相应的地面站和通信网络。
这包括地面站的建设、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6. 运营和维护:卫星成功部署后,需要进行运营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卫星的姿态控制、信号传输、故障排除等。
同时,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根据需要进行卫星的更新和维护。
7. 扩展与升级:根据需求和技术发展,可以考虑对低轨星座计划进行扩展和升级。
这包括增加卫星数量、改进卫星性能、扩大通信覆
盖范围等。
以上是国内低轨星座计划的一般流程,具体流程可能会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略有不同。
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目录一、摘要 (2)二、内容概括 (2)三、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原理 (3)1. 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 (5)2.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概念 (6)四、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 (7)1. 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 (9)2. 低轨卫星互联网的优势与挑战 (10)五、双模通信终端技术 (11)1.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原理 (12)2.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分类 (14)六、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设计 (15)1. 硬件设计 (16)a. 天线设计 (17)b. 信号处理模块 (18)c. 电源管理模块 (20)2. 软件设计 (21)a. 系统软件 (21)b. 应用软件 (23)c. 数据传输协议 (24)七、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实现 (26)1. 系统硬件选型与集成 (27)2. 系统软件开发与调试 (28)3. 系统测试与验证 (28)八、结论与展望 (30)1.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30)2.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32)一、摘要本文档重点探讨了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低轨卫星互联网以其高速度、广覆盖、低延迟的特点在现代通信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作为实现陆基与卫星网络无缝连接的关键,整合地面通信网络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络的优势,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概念、设计原理、技术难点以及实现方式,同时探讨了其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偏远地区通信、应急通信以及全球互联网连接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容概括本文档主要围绕“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涵盖了该技术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前景。
在背景方面,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的需求持续提升。
星座协同:低轨卫星通讯的联合任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通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海洋上,传统的通讯方式往往存在很大的限制。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广泛、更快速通讯的需求,低轨卫星通讯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技术。
而在低轨卫星通讯中,星座协同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联合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轨卫星通讯的基本原理。
低轨卫星通讯系统通常由多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别位于地球的不同轨道上。
这种分布在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系统被称为星座。
星座中的卫星可以通过相互间的通讯来传递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覆盖。
由于每颗卫星的轨道都是固定的,因此在星座中的卫星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通讯延迟可以得到极大的降低。
然而,要实现一个星座系统并非易事。
不同轨道上的卫星之间需要高效的通讯连接以及卓越的协同工作,这就需要星座协同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星座协同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包括卫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讯链路的规划和管理以及信息传输的优化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的管理方法。
首先,星座协同需要依赖先进的通讯技术,比如光纤通讯和无线传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带宽和更迅捷的传输速度,从而确保星座中的卫星能够高效地传递信息。
其次,星座协同还需要依靠强大的计算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卫星之间的协同工作。
通过这些系统,卫星可以动态地调整自身的位置和状态,以保持与其他卫星的通讯链路正常连接。
同时,这些系统还可以对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进行优化和调度,提高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星座协同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优化工作,以确保星座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这包括对卫星的状态和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通讯链路和信息传输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通讯需求。
星座协同作为低轨卫星通讯的关键任务,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高效的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多领域的合作与共享。
“星链”计划对通信及互联网产业的影响作者:赵燕温晓君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第29期2019年5月24日,美国SpaceX公司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了60颗“星链”卫星,引起全球高科技业界的广泛关注。
马斯克的SpaceX 公司于2015年提出“星链”计划,预计到2025年完成卫星组网部署,将向全球终端用户提供至少1Gbps、最高可达23Gbps的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宽带服务。
“星链”计划的实施可能对包括通信、互联网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冲击,将使频谱资源竞争加剧、信息安全隐患加大,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并积极开展趋势研判和必要应对。
“星链”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四大特点“星链”计划规模庞大。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拟向地球近轨道发射11927 颗卫星,大约是目前全部在轨工作卫星数量的6倍,其中包括550 公里高度轨道面卫星4409颗,340公里高度轨道面卫星7518颗。
每颗“星链”卫星重约227kg,使用氪工质霍尔推进器提供动力,配备星敏感器高精度导航系统。
“星链”计划将从2020年起在美国建造100万个地面站供用户使用,其最终目标是部署一个覆盖全球的空、天、地卫星互联网络,从而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或全覆盖的宽带网络服务。
火箭回收及一箭多星技术难度高。
回收技术是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般可划分为部分可回收和完全可回收两大类。
目前,掌握部分火箭回收技术的只有中美两国,完全可回收技术尚未实现。
一箭多星需要控制好火箭的姿态、每颗卫星的运行轨道、多个卫星间的无线电干扰等问题。
每颗卫星需“量身定做”最佳的分离路线和分离时刻,按照预定程序顺利“出舱”且不能相互擦碰。
在实施“星链”计划的过程中,马斯克一直致力于利用可回收火箭技术降低卫星发射成本。
此次发射使用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即为第三次发射的可回收部分。
适用于特殊地形的低轨卫星通信延时小。
按照轨道飞行高度,卫星可分为低轨卫星(200~2000km )、中轨卫星(2000~20000km)以及高轨卫星(20000km以上)。
5G时代卫星通信新发展河北省石家庄市单位邮编:050081摘要: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区域大、通信容量大、线路稳定可靠、机动灵活等优点。
在5G时代背景下,卫星通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首先分析了卫星通信在5G时代下新的发展趋势,最后对5G时代卫星通信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5G;卫星通信;技术发展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设备的海量连接和各种新业务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应运而生,目前已经进入试验部署阶段。
5G是各种先进通信技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高水平。
1 5G和卫星通信发展情况①5G技术。
2012年是5G的第一阶段,提出了5G的基本概念;2013—2014年是5G的第二阶段,重点关注了5G的关键能力、应用场景、愿景与需求等;2015—2016年是5G的第三阶段,主要考虑验证工作和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2017—2020年是5G的第四阶段,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标准方案的制定,大幅度提高了5G的性能。
②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正逐渐迈向远洋与天空,在连接应用场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开发更多资源,促进了卫星通信类终端用户的发展,提供经济和便捷的服务连接。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根据轨道高度,可以分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和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系统,最早研发的是GEO卫星系统,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与较高的轨道高度,除了南北极之外,仅仅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多数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例如亚太7号、9号、5C、6C等。
此外,LEO卫星通信与GEO卫星通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增强消息的实效性,降低传输损耗,为小型化终端提供方便,有效调节GEO轨道频率与位置,实现全球覆盖。
目前,国家LEO卫星通信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仅有预期中的卫星系统,其中包括“行云工程”“鸿雁”系统、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等,尚且没有低轨互联网星座系统。
最近几年,随着O3b 运营和一网星座的推进,低轨通信星座再次成为商业航天界的热潮。
受此影响,国内也提出了一批低轨星低轨宽带星座一场有进无退的冒险+ 梁艳 郭朝晖都有强大的信息或者航天产业企业集团,并不是说说而已。
其中三个规模最大的星座特别值得注意。
可以发现,铱卫星公司即使低价获得了前铱星公司的资产,包括完整的低轨星座和地面设施,以及成熟的用户终端设计和有关专利,也还处在负债经营之中。
投身于低轨道宽带通信卫星业务,这是一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不归路。
表1 在轨及计划中的国外低轨通信星座一览名称星数制造商星重推出时间业务启动时间轨道高度带宽频段星间链路现状铱星66颗+9颗备份泰雷斯•阿莱尼亚和轨道ATK860 kg20092018780km 1.4Mbit/sL (1–2 GHz)Ka (26.5–40 GHz)23GHz30颗在轨波音2956颗波音不详2016批准后6年1200km宽带V (40–75 GHz)无LeoSat78-108颗泰雷斯•阿莱尼亚1250 kg201520221400km高通量Ka (26.5–40 GHz)光通信2019首射一网648颗+252备份一网与空客联合企业150 kg201520191200km共10Tbit/s,单星10Gbit/sKu (12–18 GHz)Ka (26.5–40 GHz)无星链一期4425颗+备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不详201520241110-1325km宽带Ku (12–18 GHz)Ka (26.5–40 GHz)光通信2018年首射三星4600颗不详不详201520281500km每月200-GB总流量V (40–75 GHz)22.55–190GHzO3b27颗泰雷斯•阿莱尼亚和波音700 kg200820148000km电信港用户1Gbit/s Ka (26.5–40 GHz)无20颗在轨TelesatLEO117颗以上空客和劳拉不详201620211000–1248千米光纤等级Ka (26.5–40 GHz)光通信2018年首射表2 铱卫星公司2013-2017年主要财务数据(单位:百万美元)2013 2014201520162017总营业收入 382.6 408.6 411.4 433.6448.0服务总收入 292.1 309.4 317.0 334.8349.7用户设备销售收入 73.3 78.2 73.6 74.277.1工程和支持服务收入 17.3 21.0 20.7 24.621.2净利润 62.5 75.0 7.1 111.0233.9调整后的净利润 62.5 75.0 94.2 111.0233.9运营EBITDA 201.1 216.5 234.0 254.2265.6 OEBITDA利润率 52.6% 53.0% 56.9% 58.6%59.3%用户数量 664,000 739,000 782,000 850,000969,000现金支出 403.5 441.1 494.8 405.7400.1净债务 695.2 733.0 1041.8 1254.31455.6表3 铱卫星公司2013-2017年资产平衡表(千美元)20172016201520142013总流动资产411072516,770481718573,113369,558总资产3,782,0513,499,6253,0711742,773,2372,179,760长期负债合计19713562,072,6731740,8391439,0231138,766总所有者权益1596,4691343,7581228,7211231864939,495表4 铱卫星公司2016和2017年现金流对比(百万美元)20172016变化运营活动带来的净现金259.6225.234.4用于投资活动的净现金(372.7)(242.4)(130.3)融资活动带来的净现金16.9224.2(207.3)表7 铱卫星公司设施分布模式上,都最为接近国内企业倡议中的低轨宽带星座,因此用铱星来作为参照物,考察相关经济指标,是比较合理的。
2019/ 1 5验证卫星是虹云工程首发星,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根据计划,虹云工程将在“十三五”末再发射4颗业务技术验证星,并最终在“十四五”中期完成天地融合系统建设,具备全面运营条件。
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平均定位精度提升至5米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千寻位置近日开展首次北斗全球用户体验测评,结果显示:增加北斗三号的信号后,北斗系统平均定位精度提升至5米,比北斗二号提升1倍;北斗三号的信号已经覆盖全球,并能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在测试过程中,千寻位置的“云端一体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供了高精度定位、A-北斗加速定位、GNSS+INS 高精度后处理等多种服务,累积全球最多的北斗用户和大量真实业务场景。
因此,千寻位置从芯片、模组、终端、环境、定位模式等不同角度,获取了首批北斗三号系统的用户数据。
业内人士表示,开展北斗全球用户体验测评,有助于打通北斗系统、终端、场景用户及服务反馈的闭环,反馈北斗系统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性能质量,提升和改善北斗系统和终端设备,助力北斗产业迭代升级。
天宫二号海量数据产品支撑70余项对地观测项目研究2018年12月18日,记者从天宫二号地球观测用户大会上获悉,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工作两年多以来,其空间应用系统已累计分发地球观测载荷等数据产品37TB,支撑了70余项对地观测项目的研究。
据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重点围绕“一带一路”“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规划,开展了多种方式天宫二号空间科学与应用数据的推广,促进了国内外用户对天宫二号地球观测数据的共享与利用。
目前,天宫二号公益用户单位已达61家,其中国家部委15家、科研院所14家、高等院校32家,在资源环境、大气、湖泊、农林、海洋气象保障和全球变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