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用于确定血液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匹配情况。
它基于凝集反应的原理,在试剂中加入指定的抗体,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血型是否匹配。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如下:1. 凝集反应原理:凝集反应是指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或沉淀的现象。
在血液中,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不同的血型抗原,而血浆中有相应的抗体。
当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亲和力时,它们会相互结合形成凝集物。
如果血液中的抗原和试剂中的抗体匹配,会发生凝集反应。
2. 凝聚胺的选择:凝聚胺交叉配血试剂中的抗体一般选择具有高特异性的抗体,可以与血型抗原结合并引起凝集反应。
常见的凝聚胺试剂包括抗A、抗B和抗Rh(D)。
3. 血型抗原和抗体:人类血液的主要血型系统有ABO和Rh系统。
在ABO系统中,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来进行分类。
在Rh系统中,分为Rh(D)阳性和Rh(D)阴性两种。
4. 实验操作:首先取一定量的受捐者的血液样品和供者的红细胞,然后分别与特定的凝聚胺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受捐者的血液样品与凝聚胺试剂发生凝集反应(凝结或沉淀),即表示受捐者的血型抗原存在于供者的红细胞中,血型匹配成功。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工作步骤如下:1. 准备试剂:制备含有特定抗体的凝聚胺试剂。
2. 取样本:取受捐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
3. 混合试剂与血液:将受捐者的血液样本分别与A、B和Rh(D)的凝聚胺试剂混合,同时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凝聚胺试剂混合。
4. 观察凝集反应:置于理化条件下,如37C恒温水浴中孵育,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红细胞凝结或沉淀的现象。
5. 结果判定:根据血型抗原和试剂的凝集反应结果,分析受捐者和供者的血型匹配情况。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简单明了,操作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比如,它只能确定ABO和Rh(D)系统的血型匹配情况,而不能确定其他血型系统的匹配情况;另外,由于抗体抗原之间的互作用性,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血型现象,如假性血型,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临床意义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于临床血液输注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在进行输血前排除患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以防止发生血液不相容反应。
这种方法基于血纤维蛋白凝集反应,可以通过观察血液凝结的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抗体,从而选择合适的血液供应者,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可以避免血液不相容反应的发生。
血液不相容反应是指输注不匹配的血液成分后,患者体内的抗体与供血者的血液发生反应,导致溶血等严重后果。
通过使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可以事先检测出患者体内的抗体,并将其与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对比,从而避免使用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次,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体内的抗体进行筛查,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供血者,可以显著降低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和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输注错误血型、不匹配的Rh因子等情况,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还可以提高输血的有效性。
通过事先排除患者体内的抗体,可以避免抗体与供血者的血液发生反应,血液成分的输注得到更好的保持和有效利用。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供给,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恢复和康复。
总而言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排除患者体内的抗体,选择合适的供血者,可以避免血液不相容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血液输注服务。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对凝血因子的交叉配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了解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凝血功能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凝血功能主要由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凝块,起到止血的作用。
凝血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在血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按照其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顺序,被标记为Ⅰ至ⅩIII。
而纤维蛋白原则是凝血过程的最终产物,它使得凝块形成,并最终形成血栓。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浆进行混合,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交叉作用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观察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
如果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正常,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如果凝血时间延长,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的核心在于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
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作用,形成凝块,完成止血过程。
而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这些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通过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者使用凝血因子浓缩剂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交错配血(凝集胺法)1.原理凝集胺( polymatching )法第一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四周的阳离子云,促使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联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集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齐集,并使 IgG 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集胺惹起的非特异性齐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别,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别。
2.标本收集: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 3-4ml 待凝结后分别血清,将细胞配成 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相同方法分别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 EDTAK2( mg/dz )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备。
3.标本储藏:急诊标本 30 分钟内达成操作,标本应至 4℃冰箱保存 7 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备不可以作测定。
6.试剂:6.1 试剂名称:凝集胺试剂 (polymatching)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企业。
6.3 试剂构成:试剂 1. 低离子介质 (LowLonicMedium,LIM).试剂翻开使用后,可置室温储存,未开封者 2-25 度储存,有效期为 2 年。
试剂 2. 凝集胺溶液 (PolybreneSolution).储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 3. 重悬液 (ResuspendingSolution).储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生理盐水。
7.仪器:7.1 血型血清离心计:80-2型离心计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2 离心计: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3 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材厂7.4 显微镜:XSZ-H3( 中国)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 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 3-5 %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 2 滴,红细胞悬液 1 滴。
用凝聚胺做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程序
1.目的: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
2.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搭桥的特异性凝集。
3.适用范围:交叉配血、免疫性抗体检查
4.所需材料:聚凝胺试剂、洁净试管、滴管、离心机
5.操作程序:(以交叉配血为例)
5.1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和献血者红细胞1—3次,配成3-5%的悬液。
5.2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
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5.3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
5.4分别加2滴Polybrene应用液,混合放置15秒。
5.5离心3400转/分15秒,弃上清,控干。
5.6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
5.7每管各加2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
5.8结果判定:10秒内若为Polybrene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
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
6.注意事项:
6.1可以用EDTA血浆代替血清
6.2加入解聚液后应该在3分钟之内观察结果
6.3解聚液不可多加,以免降低试验灵敏度。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凝聚胺法)1.目的:保证配血试验的准确无误。
2.适用范围:输血科。
3.操作程序:3.1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中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 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阶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
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2试剂:试剂主要成份A、LIM(Low Ionic Medium),葡萄糖、EDTA(2NA);B、polybrene Solution, Polybrene、氯化钠;C、Resuspending Solution,柠檬酸钠、葡萄糖;3.3试验方法:3.3.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3.3.2各加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3.3.3用BASO血库专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若用普通离心机,离心条件为:3400 rpm,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3.3.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
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精心整理交叉配血(凝聚胺法)1.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试剂 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精心整理精心整理7.4显微镜:XSZ-H3(中国)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凝聚胺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凝聚胺测试剂盒英文名:Polybrene Kit【包装规格】100人份/盒【预期用途】本产品用于交叉配血、抗体的筛查及鉴定,不适用于血源筛查。
【检验原理】凝聚胺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氨基聚合物,它可以引起红细胞的可逆性凝集。
低离子介质促进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后,在凝聚胺作用下,红细胞发生凝集,加入再悬液后,如果存在不完全抗体,细胞将不会散开,发生不可逆凝集,表明交叉配血不合或存在不完全抗体;反之凝集的细胞将均匀散开,表明交叉配血相合或不存在不完全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1、凝聚胺溶液(0.5%凝聚胺、0.9%氯化钠)10mlx12、低离子介质(5%葡萄糖、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mlx23、再悬液(3.5%柠檬酸、2%葡萄糖) 10mlx14、阳性对照(效价为16的IgG型抗D试剂)1mlx1【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 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开封后2~8℃ 保存,自开封之日起3个月内使用。
【使用仪器】离心机离心力和离心转数的换算公式为:rpm=299√g/r(r为离心半径,单位:cm)。
【样本要求】1、交叉配血:静脉抗凝全血,抗凝剂为EDTA.Na2、柠檬酸等,2~8℃保存48小时。
2、抗体筛查:采集静脉血于血清分离管中,2000 rpm,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
采集静脉血于抗凝管中,2000rpm,离心5分钟,收集血浆,抗凝剂为EDTA.Na2、柠檬酸等,2~8℃ 保存48小时,或-20℃ 保存12个月。
不能用于发生溶血、黄疸及高脂的样本检测。
【检验方法】操作前,将所有试剂平衡至室温。
一、交叉配血试验1、标识: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另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阳性、阴性对照管。
2、加样: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浆100μl(两滴)、献血者红细胞(3~5%)50μl(一滴)、低离子介质200μl(4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浆100μl(2滴)、受血者红细胞(3~5%)50μl(1滴)、低离子介质200μl(4滴);阳性对照管加阳性对照100μl(2滴)、O型RhD+红细胞(3~5%)50μl(1滴)、低离子介质200μl(4滴);阴性对照管加生理盐水100μl(2滴)、O型RhD+红细胞(3~5%)50μl(1滴)、低离子介质200μl(4滴)。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1简介在人类医学中,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血型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血液凝固,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进行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操作前,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血清学测试。
其中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就是凝聚胺交叉配血。
2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什么?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血液配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将被检测血浆和红细胞进行配对,从而检测出患者血型和是否存在不和合现象。
该技术的名称源于其涉及到的凝聚胺,这些物质会促使红细胞沉积并凝聚在一起。
3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比较简单。
在这个技术中,医生将待检测的红细胞和血浆混合起来,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
如果红细胞和血浆之间血型不兼容,那么加入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后,红细胞和血浆就会发生凝聚和沉积。
而如果红细胞和血浆之间血型兼容,那么它们就不会发生凝聚和沉积。
4优点与缺点相对于其它血型鉴定方法,凝聚胺交叉配血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
首先,这种方法可以便宜地大规模生产。
其次,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其不足之处是,它只适用于ABO 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对于其他的血型系统则无法进行鉴定。
此外,这种方法也不够快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检测需要约半个小时,所以不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应用。
5结论总之,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血型鉴定技术,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虽然有一些限制,但却是血型鉴定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和改进这种技术,使其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可靠,更好地为临床医学服务。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测定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五、试剂及材料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六、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七、操作程序: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五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六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七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八、结果判定: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九、注意事项: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交叉配血操纵规程(凝集胺法)之袁州冬雪创作一.目标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纵;包管临床用血的平安性和有效性.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资料和设备资料:凝集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纵步调1.凝集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2)取试管3支,标识表记标帜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成果.(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平均,室温孵育1min.(5)每管各加2滴凝集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固,如无凝固,必须重复步调(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成果.(9)成果断定如凝离合开,则为凝集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固,判为阴性成果,配血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连系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成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固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固.成果断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出3min,因为弱凝固的阳性成果,超出1min可以变成阴性.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惯例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但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量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今朝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成少的试验,首先采取盐水法停止交叉配血,再采取可以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停止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凝固,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处理);⑥试验系统被污染.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材料和设备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步骤
凝聚胺法是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以下是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步骤:
1. 准备试剂和血液样品:准备好用于配血的抗人类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globulin)、酶处理的红细胞(酶处理可增加凝
集反应的可观性)、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和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
2. 制备红细胞悬液:将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与生理盐水等溶液混合,制备成红细胞悬液。
3. 凝聚胺法测试:将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与献血者的红细胞悬液混合,使其发生凝集反应。
这种凝集反应是由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引起的。
4. 观察反应:观察混合溶液中是否发生红细胞凝集。
如果发生凝集,说明受试者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献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应的抗体。
反之,如果没有发生凝集,则表示受试者的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没有血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
5. 阅读和解释结果:根据凝聚胺法反应的结果,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对于发生凝集的配对,表示不相容;在没有凝集的配对中,表示相容。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血库人员确定合适的献血者给予血液输血给
受血者,从而减少输血反应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每次输血前都要进行凝聚胺法测试来确保安全有效的输血过程。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7.4显微镜:XSZ-H3(中国)
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8.2各管分别加低离子介质0.65ml混匀置室温1分钟。
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
8.31000g(3400rpm),离心10秒,弃上清液,管底保留约0.1ml液体。
轻
摇
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
如无凝集,则重做前面试验。
8.4加入2滴重悬液,轻轻混合,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8.5凝块在1分钟内分散,试验结果为阴性,供受者血液配合;反之,如依照为不同强度的凝块,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供受者血液不配合。
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
9.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
10.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0.1细胞自凝: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10.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10.3红细胞悬液为5%为宜,过浓或过淡可使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易误判。
10.4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11.方法局限性:
11.1试管,滴管吸头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1.2操作方法应按规定,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11.3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11.4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及线状排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