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细则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教育工作者一日常规细则起床及早餐时间- 每天早上6:30准时叫醒幼儿,帮助他们换衣服和洗漱。
- 早餐时间为7:00至7:30,请确保幼儿吃饱、吃好,并关注他们的饮食健康。
晨间活动- 7:30至8:00之间进行晨间活动,包括自由玩耍、音乐欣赏或简单的户外游戏等。
- 老师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互动。
研究时间- 8:00至9:30为研究时间,安排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活动。
- 遵循课程计划,进行绘画、手工、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教授。
亲子互动- 9:30至10:00之间启动亲子互动时间,鼓励家长参与并与幼儿一起活动。
- 这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机会,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上午游戏时间- 10:00至11:00之间进行游戏时间,让孩子们自由玩耍,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
- 教育工作者应观察、引导和参与幼儿的游戏,确保他们的安全。
午餐及午休- 11:00至11:30为午餐时间,请确保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食。
- 11:30至12:30为午休时间,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有足够的休息。
下午研究时间- 12:30至14:00为下午研究时间,继续进行有趣的研究活动,如科学实验、阅读和艺术创作等。
- 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室内外活动- 14:00至15:00进行室内或室外活动,如运动、游戏或团队活动等。
- 教育工作者需注意安全,并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和探索精神。
下午茶时间- 15:00至15:30之间提供小吃和饮料,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
- 同时,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孩子们享受交流和社交的时刻。
日常活动- 15:30至16:00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手、上厕所和整理个人物品等。
- 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和整理能力。
放学准备- 16:00至16:30为放学准备时间,协助幼儿穿上外套,整理书包,准备回家。
- 教育工作者要确保每个孩子安全离开,与家长保持沟通。
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常规一、7:00教师到岗二、幼儿入园及晨间活动1、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根据气候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
2、热情接待家长,做好幼儿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清楚掌握家长嘱托及幼儿各方面情况,有重点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做好个别幼儿工作。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指导幼儿将所带物放整齐。
3、组织并带领幼儿参加劳动,指导值日生工作(整理书本、杯子、物品等)。
组织指导好晨间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活动材料,及时变换活动材料。
三、早操1、活动前检查幼儿衣服、鞋带等,注意照顾个别幼儿,安排适合幼儿体质的活动量和密度。
2、教育幼儿听从老师指令,整齐排队进入操场;带领幼儿按音乐节拍认真做操,动作协调,精神饱满;注意纠正个别幼儿做操姿势。
3、组织幼儿有序入厕,允许幼儿需要随时入厕大小便。
掌握幼儿蹲坑时间,提醒幼儿便后洗手。
四、教育活动1、根据活动内容,提供直观、形象地教玩具,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及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环境资源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体现对个别幼儿教育与指导。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常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氛围里丰富经验提高能力。
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掌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注意动静结合。
做到活动内容心中有数,教具提前准备。
5、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使幼儿相互影响,感受尊重、信任、温暖。
五、创造性游戏1、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材料使用、交往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2、能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成品和半成品材料。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注意调整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4、开展游戏讲评,给幼儿讲评的机会,注重幼儿情感、兴趣、能力、社会性的培养。
幼儿园一日常规(新手教师必读)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的内容及意义。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
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常规培养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
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
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二、常规培养中发挥着三种作用1。
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2。
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三、一日常规中包括哪些内容及要求每一位老师应该会合理地组织好一日常规活动,一日常规活动包括:晨间及离园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及自由活动教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下面说的各个环节都分成对幼儿的要求和教师应该做的(即应知应会)晨间活动及入园活动对幼儿的要求1)衣着整洁,愉快来园,接受晨检,带手绢(餐巾纸)2)有礼貌地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向家长说再见3)将外衣、帽子等叠整齐,放在固定地方(整洁、条理的生活是舒畅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好习惯,注重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提高常规活动的教育性)4)进行简单劳动:会搬自己的椅子(小班)5 )擦个人桌椅,摆放玩具等简单劳动(中班)6)在完成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培养孩子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大班)教师应做的:1)。
早晨来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与户外保持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新鲜,能有效防止幼儿疾病的发生.2)。
接待家长,做好交接手续,其中如有幼儿服药一定要交接清楚。
3)。
晨间检查: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观察情绪等.(有助于一天的活动更好地开展.)4)。
提醒幼儿做简单劳动,要让幼儿在劳动之后感到劳动很光荣。
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基本内容(一)晨间接待1 .微笑迎接,亲近幼儿,互道“早、好”。
2 .关注幼儿情绪及健康状况,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3 .与家长简短交接或交流,应站在活动室门口,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4 .观察幼儿能否自己挂好外套,对于年龄小或能力弱的幼儿适当帮助及鼓励。
(二)户外活动1.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全日制每天不低于2小时,寄宿制每天不低于3小时,其中包括1小时体育活动)。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让幼儿进行适当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 .合理安排早操和体育活动内容,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提供丰富的器械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锻炼活动,注重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合作的态度。
6 .注重幼儿安全防护。
户外活动前教师应检查活动场地、玩具器械、幼儿着装,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应根据天气、幼儿体质、运动量大小,适当增减衣服,活动后应做好整理工作,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理能力。
(Ξ)生活活动1.盥洗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盥洗方法,培养幼儿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培养幼儿定时大小便的习惯,允许幼儿按需要如厕,指导幼儿使用便纸,帮助幼儿便后整理好服装。
随机进行生活常识与生存技能教育,重视实际操作和个别指导。
2 .进餐营造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向幼儿介绍每道菜肴,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食欲。
鼓励幼儿合理用餐,不偏食,用餐前后不进行剧烈运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进餐时细嚼慢咽,不喧哗、不走动,关心食欲不振和体弱的幼儿,保证幼儿的进食量。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收拾碗筷、清理桌椅,学习正确的方法漱口,建立科学合理的用餐常规。
3 .午睡创设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促使幼儿迅速入睡,巡回观察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保证午睡时间。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地方。
然而,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以下是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的具体内容。
二、入园安全教育1. 晨检:每天早晨,幼儿园的老师会对孩子们进行晨检,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2. 消毒洗手: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要排队进行消毒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3. 穿衣安全:教育孩子们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尖锐的衣物,以防发生意外。
4.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确保交通安全。
5. 校园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围墙,注意楼梯、走廊等危险区域,防止跌倒、摔伤。
三、园内安全教育1.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不随意捡食地上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消防安全: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教育孩子们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 防拐骗教育:教育孩子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提高防拐骗能力。
4.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育孩子们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会自救、互救。
5. 卫生保健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预防疾病传播。
四、离园安全教育1. 离园排队:教育孩子们离园时有序排队,不拥挤、不喧哗,避免发生意外。
2.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过往车辆,确保交通安全。
3. 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告知家长与朋友一起回家,提高警惕。
4. 家庭防火、防盗教育:教育孩子们在家时注意防火、防盗,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
五、总结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是确保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内容,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一、晨间准备(7:30AM-8:00AM)1.1到岗签到(7:30AM)每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都从早晨开始,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到岗签到。
这一步骤不仅是对自己责任的确认,更是对整个园所教育团队工作的紧密配合。
1.2准备教室环境(7:35AM-7:45AM)在孩子们涌入教室之前,教师们需要仔细检查教室内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同时布置好各项教学辅助工具,以提供一个安全、温馨且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1.3晨间会议和安排(7:45AM-8:00AM)在晨间会议上,教师们齐聚一堂,与园长和同事共同商讨当天的教学活动和安排。
通过充分沟通,确保每个教师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保证整体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迎接与送别(8:00AM-9:00AM)2.1迎接学生(8:00AM-8:15AM)每个孩子的微笑是幼儿园教师最温馨的问候。
在这个时间段,教师们要用关怀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迎接孩子们,协助他们脱外套、换鞋,同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当天可能的特殊情况。
2.2自由活动时间(8:15AM-8:45AM)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这段时间的活动是自由而富有趣味的。
教师们要巧妙引导,观察并记录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个别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2.3课堂前准备(8:45AM-9:00AM)在迎接和自由活动之后,教师们要花时间整理教学材料,确保课堂所需资源齐备。
这包括检查教案、准备教学工具,并为当天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三、上午教学活动(9:00AM-11:30AM)3.1晨间会议回顾与主题介绍(9:00AM-9:15AM)晨间会议回顾昨日活动,同时引入当天的主题。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教师们要点燃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2主题教学活动(9:15AM-10:30AM)上午的主题教学活动是教师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刻。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能够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3小组活动和自由玩耍(10:30AM-11:00AM)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而自由玩耍则促进个体发展。
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细则一、入园环节教师工作内容: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1.用微笑和孩子打招呼,称呼孩子的名字,热情地拥抱孩子,让孩子与家长告别,培养孩子的礼貌惯;2.与家长交流,同时监控孩子;3.与孩子进行个性化互动;4.配班老师为早到的孩子开放自由活动区域,开展区角活动;5.组织孩子进行晨检卡、换鞋、洗手、挂毛巾、漱口、喝水等活动;6.与家长进行简单沟通(主班);7.记录带药孩子的情况,指导孩子有礼貌地与家长告别,与其他老师打招呼等;8.配班老师在室内或室外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如整理书包、更换衣服、更换鞋子、穿罩衣等;9.配班老师指导孩子漱口、洗手、挂毛巾等有秩序的活动;10.配班老师准备进餐音乐(XXX轻音乐);11.生活老师开窗通风,消毒餐桌,准备盐水、毛巾和幼儿用水等;12.生活老师整理班级卫生;13.当孩子向教师倾诉家庭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与孩子沟通;14.带领特殊孩子到医生处进行晨检;15.配班老师每天检查孩子的口袋、书包等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如果冻、果核、刀子和晨检卡等;16.及时点数班内孩子人数,做好晨午检记录,进行孩子点名,培养孩子听到自己名字会答道的惯;17.如果发现孩子有感冒等症状,应及时电话通知家长,并带领孩子到医院就医;18.及时询问孩子早餐情况,让孩子养成吃早餐的好惯;19.做好接药记录,并与服药老师做好交接。
二、进餐环节教师工作内容:在孩子进餐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1.生活老师消毒餐桌,并将消毒抹布放置在桌子中央;2.生活老师开始取餐,班级主班教师组织孩子摆放小椅子,并让孩子洗手;3.播放进餐音乐(轻音乐,班得瑞轻音乐);4.孩子坐在桌子旁等餐,或者根据年龄段和自理能力排队等餐;5.主班老师组织孩子进行饭前律动,并进行微型课程,如手指谣研究练、儿歌、古诗等;6.另一位老师和生活老师一起分餐,并按照标准分餐;7.主班老师报菜名;8.注意观察孩子情况,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用餐惯,如细嚼慢咽、饭菜结合、干稀搭配等;9.根据孩子饭量为孩子添加食物,孩子需要全部咽下口中的食物才能离桌,离桌时将椅子推进座位;10.进餐过程中,教师需要监督孩子的餐桌卫生和饮食惯。
幼儿园教学员一日常规细则一、晨间活动1.1 每天到达幼儿园后,教学员应先准备好自己的工具和材料。
1.2 确保教室里的环境整洁、安全,准备好晨间活动所需的材料。
1.3 为幼儿提供友善且温暖的欢迎,帮助他们开始新的一天。
二、教学活动2.1 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资源。
2.2 组织好教室环境,确保安全和秩序。
2.3 使用引人入胜的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4 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三、午餐和休息3.1 在餐前,帮助幼儿准备洗手并确保餐桌整洁。
3.2 监督幼儿用餐过程,鼓励他们良好的饮食惯。
3.3 在午休时间,帮助幼儿躺下休息,确保安全和舒适。
3.4 在休息结束后,帮助幼儿清醒并准备继续研究活动。
四、户外活动4.1 定期安排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和探索的机会。
4.2 检查户外场地的安全性,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4.3 确保孩子们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参与户外活动,防止意外伤害。
五、交流与合作5.1 与其他教学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5.2 与家长保持定期的交流,及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活动情况。
5.3 在与幼儿交流时,采用亲切友好的语气,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想法。
六、安全与应急6.1 熟悉救援流程和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6.2 定期检查教室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性,确保无隐患。
6.3 帮助幼儿养成遵守安全规则的好惯,教授常见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七、个人素养7.1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7.2 不断研究和提高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
7.3 注重自身形象和仪表,保持整洁和整齐。
7.4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工作交流和讨论。
以上是幼儿园教学员一日常规细则的内容,希望所有教学员能够遵守并积极践行,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指导。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详解
概述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幼儿园班主任的一日常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 晨间接待与入园工作
2. 晨间会议与计划制定
3. 班级管理与组织活动
4. 中午休息与午间检查
5. 下午研究与活动安排
6. 放学离园工作
7. 家长沟通与反馈
晨间接待与入园工作
- 到岗签到,准备日常工作所需物品
- 接待家长,迎接幼儿入园
- 进行幼儿出勤登记与交接班工作
晨间会议与计划制定
- 参加校务会议,了解园务动态与安排
- 与职员开展晨间会议,讨论当天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与组织活动
- 确保幼儿安全、卫生与环境整洁
- 指导幼儿穿衣、洗手、午休等日常生活惯
- 组织并参与班级活动,如课堂教学、游戏、手工制作等
中午休息与午间检查
- 监督幼儿午休,保持安静与秩序
- 进行午餐检查,确保食物安全与营养均衡
下午研究与活动安排
-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绘画、音乐、阅读等
- 监督幼儿研究行为,纠正不良惯和行为
放学离园工作
- 与家长交流,离园签到登记
- 整理班级用品,关闭教室与设备
家长沟通与反馈
- 与家长进行日常沟通,了解幼儿情况与需求
- 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研究、行为和生活情况
以上是幼儿园班主任的一日常规工作详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一日常规细则为了保证幼儿园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师生互动的良好性,制定了以下幼儿教师的日常规范细则,教师应严格遵守。
一、着装规范1. 幼儿教师应着戴工作证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身份辨识。
2. 教师着装应整洁、干净,遵循学校规定的制服要求。
3. 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以确保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的舒适度。
二、上岗前准备1. 提前准备好课程教材和相关教具,确保教学准备充分。
2. 检查教室内卫生和安全,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清理。
三、上课准备1. 提前到达教室,准备好教学环境。
2. 确保教具齐全、准备充分。
3. 根据教学计划和课堂目标进行教学准备。
四、与幼儿互动1. 与孩子保持亲切友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流。
2. 细心倾听幼儿的问题和需求,并及时给予回应。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五、教学过程1.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根据需要提供个别辅导和扶持。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六、安全管理1. 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安全规定,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2. 监管幼儿的行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学习和掌握常见急救知识,为幼儿提供紧急救援。
七、完成教学工作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评价学生,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 教师需认真填写相关的教学记录和日常工作报告。
3. 教师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研讨会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八、与家长沟通1. 定期与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2. 给予家长关于幼儿教育和行为管理的指导。
3. 及时回复家长的咨询和提供帮助。
九、个人素养1. 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对待幼儿的表扬和批评应公正和客观。
总结:以上就是幼儿教师一日常规细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遵守这些规范细则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一、晨间准备1.1早抵校:每天早晨7:30,教师准时到达学校,确保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1.2教室环境整理:首要任务是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桌椅摆放规范,课件准备妥当。
1.3检查教学用具:仔细检查学生桌椅、玩具和其他教学用具,确保安全卫生。
二、晨间活动2.1早操活动:8:00进行早操,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活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2清晨问候:用温馨的问候语迎接每一位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3自由活动:提供一段时间的自由活动,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主动性。
三、晨间教学3.1早读时间:8:30进行早读时间,通过亲子阅读或教师指导,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3.2晨间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专题教学,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注重启发思维。
3.3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四、午餐与午休4.1午餐时间:11:30安排午餐时间,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和自助餐习惯。
4.2午休准备:12:30安排午休准备,确保环境安静,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午休环境。
五、午休后活动5.1活动计划:1:30开始下午活动,制定丰富多彩的活动计划,包括艺术、手工、体育等多个方面。
5.2小组互动: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5.3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
六、室外活动6.1室外游戏:3:00进行室外游戏时间,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运动能力。
6.2观察与引导: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引导,确保安全。
6.3教学总结:在室外活动结束后,进行简短的教学总结,强化幼儿对活动内容的记忆。
七、日常整理与家长沟通7.1教室整理:4:30进行教室整理,确保环境整洁有序。
7.2家长沟通:5:00与家长进行日常沟通,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提供有效建议。
八、离园准备8.1收拾教具:5:30整理并存放教学用具,确保教室整洁。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细则一、早晨活动1.报到签到:幼儿到达幼儿园后,由家长陪同前来,工作人员会进行报到签到工作,确保所有幼儿的到校安全。
2.晨间活动:早晨活动包括晨语朗读、唱歌、做操、玩耍等,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幼儿迅速进入新的一天。
3.规范整齐:教师会辅助幼儿们整理衣着服饰,确保他们的衣着文明整齐,注重培养幼儿的个人形象和卫生习惯。
二、上午活动1.主题活动课程:上午活动的主题会根据幼儿园每周的教学计划而安排,内容涵盖语言、数学、科学、社会与情绪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养。
2.自由活动时间:在上午的活动中,会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以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发探索与游戏。
3.专项课程:除了主题活动课程外,上午还会安排一些专项课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以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机会。
三、午餐与午休1.就餐时间:在各位阿姨的协助下,幼儿进行午餐就餐,享用营养均衡的午餐。
2.特殊饮食:针对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幼儿,幼儿园会提前了解并根据医生或家长的指示进行合理的安排。
3.午休时间:午餐后,幼儿将进行午休,保证他们的休息需要与身体发展。
四、下午活动1.课堂活动:下午活动继续进行主题活动课程,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2.户外活动:在下午的活动中,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例如进行大课间与小课间活动,让幼儿享受阳光,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
3.游戏时间:下午活动会增加一定的自由游戏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际能力。
五、晚餐与家长接送1.晚餐安排:对于需要留校用餐的幼儿,幼儿园会安排晚餐,保证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2.家长接送:幼儿的家长在指定接送时间前来接送幼儿,幼儿园工作人员会进行确认,确保幼儿的安全交接。
六、晚间活动1.自由活动:晚间活动主要为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自主玩耍与探索的机会。
2.教师互动:教师会与幼儿进行互动,与他们一起进行游戏、聊天等,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及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细则资料1.晨间活动:幼儿到园后,进行简单的晨间活动,如晨间游戏、朝阳操等,以增加幼儿活动的乐趣和活力。
2.自由活动:在特定区域提供各种玩具、游戏及教具,供幼儿进行自由选择和自主探索。
3.早餐时间: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早餐,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康体活动: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
5.课堂学习: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年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如音乐舞蹈、美术手工、数学游戏等。
6.午餐时间:为幼儿提供均衡的午餐,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7.午休时间: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午休环境,保证幼儿在午休中得到充分休息。
8.户外活动:开展户外游戏,让幼儿接触自然环境,增强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9.目标小组活动:按照幼儿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协作能力。
10.自由活动:提供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11.故事时间:为幼儿讲解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12.散步回家:幼儿准备回家,进行相关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安全离园。
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细则:1.早晨:到达园所后进行早晨整理,检查教室和学习资料的准备工作。
2.与幼儿互动:与幼儿进行互动,询问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
3.晨间会:召开晨间会,与幼儿进行交流,介绍当天的活动和学习计划。
4.自主活动引导: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与家长交流:与家长进行日常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接受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6.活动组织:根据幼儿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各种课堂学习和活动。
7.记录评估:记录幼儿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8.午餐时间:监督幼儿的就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9.午休管理:对幼儿进行午休管理,确保幼儿的安全和休息质量。
10.午后小组活动:根据幼儿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协作能力。
幼儿一日常规(教师与幼儿)幼儿一日常规(教师与幼儿)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一日常规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部分。
在一日常规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常规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来阐述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性。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幼儿园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亲切友善的语言和充满爱心的行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幼儿一日常规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互动:1. 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应该经常与幼儿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这样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的发展。
2.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例如用故事、游戏、实践等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幼儿一日常规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的活动,让幼儿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集体意识。
4. 倾听幼儿的情感表达: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并及时予以支持和引导。
只有在情感上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常规的制定与执行常规的制定与执行对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合理的常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常规:1. 早晨接送:幼儿园一日常规的第一步是早晨的接送。
教师应该在每天早晨的特定时间准备好接待幼儿,同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状态和需要。
2. 晨间活动:在晨间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操练,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迎接新的一天。
3. 上课时间:幼儿园一日常规中的上课时间应该有规律并按时进行。
教师应该制定清晰的上课计划,并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一、晨间接待:<一>上午1、在教室门口情绪愉快,热情的接待家长及幼儿,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某某小朋友等等.拥抱幼儿使之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2、指导幼儿脱、挂衣服,指导幼儿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帮助小朋友把帽子手套等小物件放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小橱子里面。
3、有重点的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
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做好家长个别交代的特殊照顾记录,让幼儿做到愉快地与班级小朋友问好,与家人道:“再见”。
4、教师整理教室教学环境,安排幼儿晨间活动,如看汉语、英语光盘跟唱儿歌、左手指操、或提供让幼儿动手的活动材料积木、玩具等等,指导幼儿活动<2>下午1、与上午班老师配合晨间接待,保证幼儿活动秩序。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
3、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保教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收拾整理室内环境,擦桌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
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清洁。
2、2、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
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
4、早饭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饭前的准备。
按时拿餐具、打饭。
二、早操<1> 上午1、组织幼儿做好锻炼前的准备,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2、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
3、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和自制体育锻炼的活动器具,做到幼儿人手一份。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
细则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
一、晨间接待:
<一>上午
1、在教室门口情绪愉快,热情的接待家长及幼儿,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某某小朋友等等.拥抱幼儿使之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
2、指导幼儿脱、挂衣服,指导幼儿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帮助小朋友把帽子手套等小物件放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小橱子里面。
3、有重点的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
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做好家长个别交代的特殊照顾记录,让幼儿做到愉快地与班级
小朋友问好,与家人道:“再见”。
4、教师整理教室教学环境,安排幼儿晨间活动,如看汉语、英语光盘跟唱儿歌、左手指操、或提供让幼儿动手的活动材料积木、玩具等等,指导幼儿活动
<2>下午
1、与上午班老师配合晨间接待,保证幼儿活动秩序。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
3、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保教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收拾整理室内环境,擦桌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
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清洁。
2、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
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
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
4、早饭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饭前的准备。
按时拿餐具、打饭。
二、早操
<1> 上午
1、组织幼儿做好锻炼前的准备,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2、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
3、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和自制体育锻炼的活动器具,做到幼儿人手一份。
编排结构合理韵律活动等。
4. 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参与指导幼儿晨锻活动。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 保育
1、组织穿好衣帽,依次自然地进入活动场地。
2、根据气候条件及幼儿的活动状况,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幼儿在早操前检查服装及鞋带,冬天脱去大衣,不戴围巾、手套。
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3、督促幼儿收拾器具,放到指定位置。
4、早操后提醒幼儿及时入厕、喝水。
四、入厕、饮水
(1)入厕:
1、照顾幼儿解便,一般情况下,要求幼儿大小便自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老师,对个别自理有困难的,保教老师加以协助。
2、教育幼儿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里打闹或聊天。
3、幼儿便后用流水洗手,并教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饮水:
1、引导幼儿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
不浪费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2、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
3、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
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入厕、喝水完毕后,保育老师及时清理,保持厕所、洗漱室洁净。
五、教育活动
<1> 上午
1、教学活动前,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
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
(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
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
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
保证教育质量。
4、教育活动结束后要记载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
<2> 保育
1、室内地面清洁,光线充足,室外环境安排无干扰。
2、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
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
3、配合主班老师教学工作,维护课堂秩序。
六、盥洗
1、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摆好毛巾,放好肥皂,为幼儿准备好洗手活动。
2、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
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的顺序和方法。
3、最后逐一检查用具设备,分批进行盥洗离开盥洗室。
七、午餐、
1、饭菜进班后,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介绍当餐食品,带动幼儿吃饭的积极性。
2、幼儿进餐时,教师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
3、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
<2> 保育
1、给予进餐困难的幼儿帮助。
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2、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菜、添饭,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
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3、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
八、午睡
<1> 下午
1.睡前:组织幼儿睡前解便,安静进入寝室。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等。
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折叠衣物,放指定位置。
2.睡中:巡视观察,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正确睡姿;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 睡后: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服、鞋子,保证幼儿服装整齐,并提醒幼儿入厕。
对部分女小朋友进行头发梳理。
<2> 保育
1、午睡室睡后开窗通风。
整理被褥,进行午睡室的清洁工作。
2、去食堂取下午幼儿要吃的水果、点心。
九、游戏活动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2、老师们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
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
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活动结束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玩具、材料。
十、离园
<1> 上、下午
1、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
2、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主班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副班老师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3、离园时,确认接送卡,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2> 保育
1、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2、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