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细则91388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教育工作者一日常规细则起床及早餐时间- 每天早上6:30准时叫醒幼儿,帮助他们换衣服和洗漱。
- 早餐时间为7:00至7:30,请确保幼儿吃饱、吃好,并关注他们的饮食健康。
晨间活动- 7:30至8:00之间进行晨间活动,包括自由玩耍、音乐欣赏或简单的户外游戏等。
- 老师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互动。
研究时间- 8:00至9:30为研究时间,安排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活动。
- 遵循课程计划,进行绘画、手工、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教授。
亲子互动- 9:30至10:00之间启动亲子互动时间,鼓励家长参与并与幼儿一起活动。
- 这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机会,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上午游戏时间- 10:00至11:00之间进行游戏时间,让孩子们自由玩耍,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
- 教育工作者应观察、引导和参与幼儿的游戏,确保他们的安全。
午餐及午休- 11:00至11:30为午餐时间,请确保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食。
- 11:30至12:30为午休时间,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有足够的休息。
下午研究时间- 12:30至14:00为下午研究时间,继续进行有趣的研究活动,如科学实验、阅读和艺术创作等。
- 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室内外活动- 14:00至15:00进行室内或室外活动,如运动、游戏或团队活动等。
- 教育工作者需注意安全,并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和探索精神。
下午茶时间- 15:00至15:30之间提供小吃和饮料,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
- 同时,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孩子们享受交流和社交的时刻。
日常活动- 15:30至16:00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手、上厕所和整理个人物品等。
- 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和整理能力。
放学准备- 16:00至16:30为放学准备时间,协助幼儿穿上外套,整理书包,准备回家。
- 教育工作者要确保每个孩子安全离开,与家长保持沟通。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及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细则1.晨间活动:在幼儿园开始的一天,通常会有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可以包括唱歌、跳舞、做体操等,以活跃幼儿的身心。
这个环节也可以是集体活动的开始,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幼儿的到园签到,询问幼儿的情绪,拉近与每个幼儿的关系。
2.早餐时间:接着晨间活动后,是早餐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教师会引导幼儿一起整理桌面,摆放餐具,然后进行早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注重幼儿的用餐礼仪,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与他人共享食物等。
3.自主活动时间:早餐后,幼儿进入自主活动时间。
这个时间段,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活动中心,提供多样的玩具和教具,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
同时,教师可以在此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
4.课堂时间:在一天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时间占据重要的位置。
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5.午餐时间:中午时分,是孩子们吃午餐的时间。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排队,按时就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餐桌上开展一些有趣的聊天话题,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6.午休时间:午餐后,会有午休时间,让幼儿休息恢复体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洗漱、盖上被子,静心休息。
对于不愿意午休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做拼图等。
7.下午活动时间:午休结束后,是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不同的活动中心,让幼儿自由选择。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时进行小组活动或团体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8.下午茶时间:下午茶时间一般在下午活动时间之后,为幼儿提供一小段零食时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水果或健康小食品给幼儿,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互助。
9.放学活动:放学前,教师会对幼儿进行打扫整理,整理书包、戴好外衣等。
放学后,教师会与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告知幼儿一天的情况。
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常规一、7:00教师到岗二、幼儿入园及晨间活动1、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根据气候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
2、热情接待家长,做好幼儿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清楚掌握家长嘱托及幼儿各方面情况,有重点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做好个别幼儿工作。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指导幼儿将所带物放整齐。
3、组织并带领幼儿参加劳动,指导值日生工作(整理书本、杯子、物品等)。
组织指导好晨间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活动材料,及时变换活动材料。
三、早操1、活动前检查幼儿衣服、鞋带等,注意照顾个别幼儿,安排适合幼儿体质的活动量和密度。
2、教育幼儿听从老师指令,整齐排队进入操场;带领幼儿按音乐节拍认真做操,动作协调,精神饱满;注意纠正个别幼儿做操姿势。
3、组织幼儿有序入厕,允许幼儿需要随时入厕大小便。
掌握幼儿蹲坑时间,提醒幼儿便后洗手。
四、教育活动1、根据活动内容,提供直观、形象地教玩具,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及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环境资源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体现对个别幼儿教育与指导。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常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氛围里丰富经验提高能力。
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掌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注意动静结合。
做到活动内容心中有数,教具提前准备。
5、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使幼儿相互影响,感受尊重、信任、温暖。
五、创造性游戏1、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材料使用、交往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2、能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成品和半成品材料。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注意调整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4、开展游戏讲评,给幼儿讲评的机会,注重幼儿情感、兴趣、能力、社会性的培养。
幼儿园各个岗位一日工作常规细则一、教师一日工作常规⒈6:50 —7:30——准备丰富早活动材料,做好接待幼儿及家长的工作。
服药的幼儿登记、摆放衣物、安排值日生(气象日记、换水、浇水等)。
(5-9月份)7:10——准备做操器械。
7:30——早操。
⒉7:40 —7:50——盥洗:指导幼儿有秩序、正确、认真入厕、洗手,培养良好进餐习惯。
⒊7:50—8:20——早餐:食欲引导,餐后指导幼儿收拾桌面、漱口、擦嘴;准备餐后活动用具,安静活动。
⒋8:20 — 8:30——活动前准备,做好各种记录。
⒌8:30 —9:30——集中教育活动(教具、学具、幼儿习惯、能力培养)。
【9;30-9:45 早间点】⒍9:50—10:50——室外活动(10—4月份间操。
集中、分散游戏、注意安全、(9:50中大班)指导方法)。
⒎10:50 — 11:10——专项室活动⒏11:15——11:20 盥洗:指导幼儿入厕、肥皂洗手;指导值日生工作;组织安静活动。
⒐11:20 — 11:40——进餐:食欲引导,指导幼儿养成收拾桌面的好习惯,将餐具分别摆放,漱口、擦嘴;安静活动。
⒑11:40 — 11:55——散步:轻微活动;入厕、衣服摆放整齐,给带药的幼儿吃药;指导幼儿上床;写好交接班记录并交接。
11:00 — 12:00——晚班教师休息、11:30午餐。
12:00 — 13:00——早班教师午餐、休息。
⒒12:10 — 14:10——午睡,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幼儿不良睡姿,为幼儿盖被。
⒓13:00 — 14:10——教研活动、会议。
⒔ 14:10 — 14:20——起床:指导幼儿有序穿衣并检查帮助整理;指导幼儿整理床铺(中、大班);盥洗,为幼儿梳头。
⒕14:20 — 14:40——间点:养成良好进餐习惯。
⒖14:40 — 15:20——室外活动(集中、分散游戏:准备材料、注意安全、方法、注意增减衣物。
)⒗15:20 — 15:30——指导盥洗、入厕:肥皂洗手(挽衣袖、裤腿).⒘15:30 — 16:00——晚餐:指导幼儿养成收拾桌面的好习惯,将餐具分别摆放,漱口、擦嘴;安静活动。
幼儿教师一日工作常规细则一、幼儿来园、晨间活动(一)、工作流程:早班教师:开窗通风—→消毒餐具—→擦拭桌面、窗台—→接待幼儿、家长—→组织晨间活动。
下午班教师:组织晨间活动—→组织幼儿洗手—→打扫教室卫生。
(二)、具体工作要求:1、幼儿来园前做好教室的通风、室内外清洁和餐具消毒工作。
2、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师生、同伴间互相问早、问好。
3、认真做好晨检工作,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状况,观察幼儿情绪,检查是否携带危险品,做好药物登记工作。
4、幼儿进班后将外衣、帽子、围巾、手套等脱下叠放在固定地方。
5、以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晨间体能锻炼活动。
6、组织指导值日生工作。
二、盥洗(一)、工作流程:调整水温—→准备肥皂—→组织幼儿有序洗手—→随时检查指导洗手方法—→督促幼儿擦手。
(二)具体工作要求:1、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指导和帮助其按顺序洗手,提醒幼儿洗净并保持地面干净。
洗手方法:(1)卷衣袖:卷时把袖口往上翻,松紧口的袖子可往上推或往里塞进去。
(2)洗手:接水把手打湿,擦肥皂,手指、手心、手背要反复搓洗,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把手上的水甩在水池里。
(3)擦手: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擦手时要把毛巾摊开在一只手上,擦另一只手,左右手互相换着擦,手指、手背、手掌、手腕都要擦干。
(4)冬天洗完手后要使用护肤用品,注意涂抹均匀。
2、坚持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及手脏时洗手。
3、随机进行卫生常识和节约用水教育。
4、教会幼儿用纸巾擦汗、擦鼻涕的方法。
5、提醒和帮助幼儿剪指甲、梳理头发。
三、进餐(一)工作流程:组织幼儿愉快进餐—→培养文明进餐习惯—→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收放餐具—→提醒幼儿用餐巾纸擦嘴—→组织幼儿餐后活动。
(二)具体工作要求:1、做安静的室内游戏稳定幼儿情绪,为幼儿创设安静、轻松、愉快、和谐的进餐气氛。
2、做好餐前准备工作。
准备餐巾纸,组织幼儿洗手。
3、饭前或吃饭过程中不处理问题,尽量保持安静进餐,以免食物卡在气管里发生危险。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一、晨间准备(7:30AM-8:00AM)1.1到岗签到(7:30AM)每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都从早晨开始,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到岗签到。
这一步骤不仅是对自己责任的确认,更是对整个园所教育团队工作的紧密配合。
1.2准备教室环境(7:35AM-7:45AM)在孩子们涌入教室之前,教师们需要仔细检查教室内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同时布置好各项教学辅助工具,以提供一个安全、温馨且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1.3晨间会议和安排(7:45AM-8:00AM)在晨间会议上,教师们齐聚一堂,与园长和同事共同商讨当天的教学活动和安排。
通过充分沟通,确保每个教师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保证整体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迎接与送别(8:00AM-9:00AM)2.1迎接学生(8:00AM-8:15AM)每个孩子的微笑是幼儿园教师最温馨的问候。
在这个时间段,教师们要用关怀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迎接孩子们,协助他们脱外套、换鞋,同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当天可能的特殊情况。
2.2自由活动时间(8:15AM-8:45AM)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这段时间的活动是自由而富有趣味的。
教师们要巧妙引导,观察并记录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个别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2.3课堂前准备(8:45AM-9:00AM)在迎接和自由活动之后,教师们要花时间整理教学材料,确保课堂所需资源齐备。
这包括检查教案、准备教学工具,并为当天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三、上午教学活动(9:00AM-11:30AM)3.1晨间会议回顾与主题介绍(9:00AM-9:15AM)晨间会议回顾昨日活动,同时引入当天的主题。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教师们要点燃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2主题教学活动(9:15AM-10:30AM)上午的主题教学活动是教师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刻。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能够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3小组活动和自由玩耍(10:30AM-11:00AM)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而自由玩耍则促进个体发展。
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细则一、入园环节教师工作内容: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1.用微笑和孩子打招呼,称呼孩子的名字,热情地拥抱孩子,让孩子与家长告别,培养孩子的礼貌惯;2.与家长交流,同时监控孩子;3.与孩子进行个性化互动;4.配班老师为早到的孩子开放自由活动区域,开展区角活动;5.组织孩子进行晨检卡、换鞋、洗手、挂毛巾、漱口、喝水等活动;6.与家长进行简单沟通(主班);7.记录带药孩子的情况,指导孩子有礼貌地与家长告别,与其他老师打招呼等;8.配班老师在室内或室外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如整理书包、更换衣服、更换鞋子、穿罩衣等;9.配班老师指导孩子漱口、洗手、挂毛巾等有秩序的活动;10.配班老师准备进餐音乐(XXX轻音乐);11.生活老师开窗通风,消毒餐桌,准备盐水、毛巾和幼儿用水等;12.生活老师整理班级卫生;13.当孩子向教师倾诉家庭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与孩子沟通;14.带领特殊孩子到医生处进行晨检;15.配班老师每天检查孩子的口袋、书包等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如果冻、果核、刀子和晨检卡等;16.及时点数班内孩子人数,做好晨午检记录,进行孩子点名,培养孩子听到自己名字会答道的惯;17.如果发现孩子有感冒等症状,应及时电话通知家长,并带领孩子到医院就医;18.及时询问孩子早餐情况,让孩子养成吃早餐的好惯;19.做好接药记录,并与服药老师做好交接。
二、进餐环节教师工作内容:在孩子进餐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1.生活老师消毒餐桌,并将消毒抹布放置在桌子中央;2.生活老师开始取餐,班级主班教师组织孩子摆放小椅子,并让孩子洗手;3.播放进餐音乐(轻音乐,班得瑞轻音乐);4.孩子坐在桌子旁等餐,或者根据年龄段和自理能力排队等餐;5.主班老师组织孩子进行饭前律动,并进行微型课程,如手指谣研究练、儿歌、古诗等;6.另一位老师和生活老师一起分餐,并按照标准分餐;7.主班老师报菜名;8.注意观察孩子情况,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用餐惯,如细嚼慢咽、饭菜结合、干稀搭配等;9.根据孩子饭量为孩子添加食物,孩子需要全部咽下口中的食物才能离桌,离桌时将椅子推进座位;10.进餐过程中,教师需要监督孩子的餐桌卫生和饮食惯。
幼儿园教学员一日常规细则一、晨间活动1.1 每天到达幼儿园后,教学员应先准备好自己的工具和材料。
1.2 确保教室里的环境整洁、安全,准备好晨间活动所需的材料。
1.3 为幼儿提供友善且温暖的欢迎,帮助他们开始新的一天。
二、教学活动2.1 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资源。
2.2 组织好教室环境,确保安全和秩序。
2.3 使用引人入胜的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4 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三、午餐和休息3.1 在餐前,帮助幼儿准备洗手并确保餐桌整洁。
3.2 监督幼儿用餐过程,鼓励他们良好的饮食惯。
3.3 在午休时间,帮助幼儿躺下休息,确保安全和舒适。
3.4 在休息结束后,帮助幼儿清醒并准备继续研究活动。
四、户外活动4.1 定期安排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和探索的机会。
4.2 检查户外场地的安全性,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4.3 确保孩子们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参与户外活动,防止意外伤害。
五、交流与合作5.1 与其他教学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5.2 与家长保持定期的交流,及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活动情况。
5.3 在与幼儿交流时,采用亲切友好的语气,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想法。
六、安全与应急6.1 熟悉救援流程和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6.2 定期检查教室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性,确保无隐患。
6.3 帮助幼儿养成遵守安全规则的好惯,教授常见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七、个人素养7.1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7.2 不断研究和提高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
7.3 注重自身形象和仪表,保持整洁和整齐。
7.4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工作交流和讨论。
以上是幼儿园教学员一日常规细则的内容,希望所有教学员能够遵守并积极践行,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指导。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陆旭
一、晨间接待:
<1>上午班
1、在教室门口情绪愉快,热情的接待家长及幼儿,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用
英语问好,如:hello!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等等。
拥抱幼儿使之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
2、指导幼儿脱、挂衣服,指导幼儿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帮助小朋友把帽子手套
等小物件放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小橱子里面。
3、有重点的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
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好个别
幼儿的工作,做好家长个别交代的特殊照顾记录,让幼儿做到愉快地与班级小朋友问好,与家人道:“再见”。
4、教师整理教室教学环境,安排幼儿晨间活动,如看汉语、英语光盘跟唱儿歌、
左手指操、或提供让幼儿动手的活动材料积木、玩具等等,指导幼儿活动<2>下午班
1、与上午班老师配合晨间接待,保证幼儿活动秩序。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活
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
3、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保教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收拾整理室内环境,擦桌
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
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清洁。
2、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
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
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
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
4、早饭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饭前的准备。
按时拿餐具、
打饭。
二、早饭
<1> 上午班
1、饭菜进班后,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
介绍当餐食品,带动幼儿吃饭的积极性。
2、幼儿进餐时,教师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
护班级的进餐常规。
3、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
<2> 保育
1、给予进餐困难的幼儿帮助。
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2、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菜、添饭,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
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3、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
三、早操(下午班离园)
<1> 上午班
1、组织幼儿做好锻炼前的准备,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2、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
3、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和自制体育锻炼的活动器具,做到幼儿
人手一份。
编排结构合理韵律活动等。
4. 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参与指导幼儿晨锻活动。
对幼儿进
行安全教育。
<2> 保育
1、组织穿好衣帽,依次自然地进入活动场地。
2、根据气候条件及幼儿的活动状况,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幼儿在早操前检
查服装及鞋带,冬天脱去大衣,不戴围巾、手套。
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3、督促幼儿收拾器具,放到指定位置。
4、早操后提醒幼儿及时入厕、喝水。
四、入厕、饮水
(1)入厕:
1、照顾幼儿解便,一般情况下,要求幼儿大小便自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
报告老师,对个别自理有困难的,保教老师加以协助。
2、教育幼儿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里打闹或聊天。
3、幼儿便后用流水洗手,并教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饮水:
1、引导幼儿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
不浪费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2、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
3、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
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
喝水。
入厕、喝水完毕后,保育老师及时清理,保持厕所、洗漱室洁净。
五、教育活动
<1> 上午班
1、教学活动前,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
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
(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
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
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
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
保证教育质量。
4、教育活动结束后要记载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
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
<2> 保育
1、室内地面清洁,光线充足,室外环境安排无干扰。
2、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
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
3、配合主班老师教学工作,维护课堂秩序。
六、盥洗
1、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摆好毛巾,放好肥皂,为幼儿准备好洗手活动。
2、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
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的顺序和方法。
3、最后逐一检查用具设备,分批进行盥洗离开盥洗室。
七、午餐、晚餐同上
八、午睡(上、下午班老师做好午睡交接工作,上午班老师离园)
<1> 下午班
1.睡前:组织幼儿睡前解便,安静进入寝室。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等。
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折叠衣物,放指定位置。
2.睡中:巡视观察,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正确睡姿;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 睡后: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服、鞋子,保证幼儿服装整齐,并提醒幼儿入厕。
对部分女小朋友进行头发梳理。
<2> 保育
1、午睡室睡后开窗通风。
整理被褥,进行午睡室的清洁工作。
2、去食堂取下午幼儿要吃的水果、点心。
九、游戏活动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2、老师们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
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
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活动结束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玩具、材料。
十、离园
<1> 上、下午班
1、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
2、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主班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副班老师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3、离园时,确认接送卡,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2> 保育
1、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