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最可爱的人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7
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最可爱的人》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P7——11),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近十年来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战争冲突图片:2001年美国阿富汗战争、2003 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冲突、2011年利比亚冲突教师:战争为什么频频不休?学生:七嘴八舌谈论战争为何频频不休的原因。
教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领域。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到六十多年前,了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所面临的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体会战争给新政权带来的的危机,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近年战争图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引入朝鲜战争,到达成功导课的目的。
八年级下历史LS-08-02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最可爱的人编订人:王珍荣审定人:文综组时间:2013-2-23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2、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重点难点】1、对抗美援朝背景和取得胜利的原因进行分析。
2、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的精神。
【学法指导】搜集、整理、讲述有关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增强搜集、筛选、提炼资料的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志愿军战士的故事中去感受他们的豪迈、热情、坚强的决心和精神,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知识链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学习过程】知识点:抗美援朝1、起止时间:2、背景:①美国的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的安全。
②朝鲜政府中国出兵。
3、目的:4、部队名称及总司令:5、经过:6、英雄人物:7、结果: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党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的战争的破坏,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工业萎缩,农业凋敝,物质奇缺,市场混乱,人民困苦,到处是一片衰落破败的景象。
有人将这种景象概括为八个字: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
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
回答:A级(1)请结合材料,对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的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B级(2)针对当时国内情况,你认为,国家领导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A级(3)材料二中提到“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请你结合课本举两例说明。
C级(4)中国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接到朝鲜出兵的请求后,你认为应该出兵吗?理由是什么?C级(5)这场战争的胜利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学习小结】【当堂检测】1、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中央政府便派()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一、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内容分析:《最可爱的人》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这场战争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二部分是: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本课以“最可爱的人”为题,源于著名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旨在通过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重点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本课重点。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通过五次战役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难点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其原因复杂,必须从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结合起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
二、设计思想:1、基于问题的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2、开展学生活动,体现生本教育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烈讨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让学生说出歌曲的名称和听完这首歌的感受。
教师点出: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援助朝鲜?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二)新课学习:1、基础过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师先投影本节课创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快速找出答案。
问题如下:(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何在?(3)司令员是谁?(4)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简单经过如何?(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6)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怎样?大部分学生看完书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回答不完全或错误的话,让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材料题:第2课最可爱的人1.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时奔赴朝鲜前线的?(2)这支军队里涌现出了哪两位曾经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这支部队的战士被誉为什么?以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为例,加以说明。
(3)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2.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2)从歌词来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任务是什么?实际结果如何?3.阅读下列材料: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
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
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它雄辩地证明”的“它”具体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指什么?其重要代表是什么?(2)“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第 2 课最可爱的人教材分析:(1)中国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
首先,建国之初,新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经济。
其次,是美国的捍然侵略,迫使我们进行反侵略战争。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入朝鲜,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这对我国构成了严重的侵略,威胁着我国的安全。
第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2)抗美援朝的结果。
在估计中国参战的可能性的时候,“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美国总统杜鲁门这样说:“他们没有空军,而我们在朝鲜有可供空军使用的基地。
假如中国人想进兵平壤,将会有一场最大的屠杀。
”的确,与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进行直接的战争较量需要极大的勇气。
正是由于这种勇气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打掉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国威。
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3)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英雄事迹生动感人,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
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时间及结果;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故事。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抗美援朝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是保家卫国,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课题2最可爱的人课题研究生本教育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掌握抗美援朝斗争的结果,知道司令员彭德怀的英明指挥,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述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以电教为媒介,通过直观再现历史生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思想教育,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斗争,既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和独立,也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课题研究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师:首先利用幻灯片出示从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剪辑的“在朝鲜的每一天,…...这就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段文字。
二、学生合作学习,分析中国出兵朝鲜原因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以下两则资料:(一)关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军事实力”的资料。
(二)教师自制的“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之间的关系图”,利用分步演示,逐个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当时情学生边听边思考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国参加到这场战争中,一方面是出于自卫,是为利用差异,分小组加强学生互动,让他们养成合作的学习习惯。
这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将学生的思维带到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