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907.17 KB
- 文档页数:5
RTK操作方法数据导出:打开软件——项目——项目信息——记录点库——点击|“导出图标(最右下角图标)”——输入导出文件名称—-选择导出格式—-确定数据导入:打开软件-—项目—-项目信息—-放样点库——点击|“导入图标(最右下角倒数第二个图标)”-—找到导入文件不限格式(可以是TXT,DAT,CSV)选择择确定——自定义数据格式如:点名,XYH,分隔符为逗号--确定,完成外挂电台模式:基站:打开软件——GPS--连接GPS-—连接-—基准站设置-—平滑——数据链选择“外部数据链”—-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仪器的状态为已知点,基站第三个灯为红色一秒闪一次,电台中间的的RX\TX灯为红色一秒闪一次移动站:接基准站设置完毕以后断开GPS——连接GPS——连接-—移动站设置—-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频道与电台频道必须相同—-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移动站第三个灯为双色且一秒闪一次至此外挂电台设置完毕,可以开始测量手机卡模式(GSM):基站:打开软件——GPS-—连接GPS-—连接—-基准站设置-—平滑--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GPRS,运营商CMNTT,服务器IP202。
96.185.34,端口9000,网络:ZHD,分组号0392+001,小组号001”—-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仪器的状态为已知点,并且仪器语音提示连上了移动站:接基准站设置完毕以后断开GPS——连接GPS-—连接——移动站设置——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GPRS,运营商CMNTT,服务器IP202.96.185.34,端口9000,网络:ZHD,分组号0392+001,小组号001”--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仪器功能键操作使用:长按I键开关机;单点F调节频道;(只有移动站调频道)双击F,三灯同时亮,可以进行模式调节即:基站,移动台,静态三者之家进行调节;长按F,三灯同时亮,可以对数据链进行调节,即外挂(仅仅是基站时候才会用到外挂),UHF,GSM之间进行切换;参数计算:参数—-坐标系统,参数计算——四参数+高程拟合——添加源坐标(一般直接采集)-—输入目标坐标,重复操作第二个点—-计算——应用—-保存即可检校方法:查看缩放比例应该在1左右。
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一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二控制面板按键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示电量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静态采集指示三、开关机指示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特性: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中海达R T K操作步骤(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步骤一:室外架设基准站步骤二设置项目:1,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称-对勾确认2,项目信息——坐标系统在椭球选线卡选择适合当地的椭球(国家80),投影选线卡输入中央子午线(天津是117:00:00:00000E)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均选择无,点击保存,点击右上角X退出。
步骤三:设置基准站1,GPS——接收机信息——接收机信息——连接GPS——选择仪器号进行连接2,菜单——基准站设置——等待卫星锁定,输入天线高——点击平滑进行平滑采集10次,对勾——数据链(内置电台,频道,功率)——其他——差分模式(RTK)——差分电文——(CMR)——点击确定——等待弹出设置成功后,观察基准站差分灯是否一秒闪烁一次。
3,菜单——断开GPS步骤四:设置移动站1,菜单——移动站设置——数据链(内置电台,频道和基准站一样)——其他——差分电文格式(CMR)——确定2,菜单——天线设置,弹出界面输入天线高——应用进入测量——固定解——测量步骤五:求解转换参数(四参数+高程拟合)1,到达欲求解参数的点位后,将队中杆立好,采用平滑采集,回车保存,其他点同样。
2,将控制点坐标添加到控制点库。
在测量界面,菜单——控制点点库点击+号,输入点名,x,y,h。
——对勾保存,同样添加其他控制点点库3,参数——坐标系统——参数计算——添加——源点右边的——记录点库中选择控制点B1——目标右边的——控制点点库中选择控制点B1对应的点——保存。
同样方法适用于其他。
至少两个坐标点。
4,点击结算。
观察比例缩放因子K是否接近于1(至少或者)——运用——核对参数无误后点击对勾保存,保存坐标系统,并更新坐标点库。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两个控制点计
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参数概述
1.测量控制点坐标
选择测区较远两个控制点
①测量第一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一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②测量第二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二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2.把控制点坐标输入手簿
把两个控制点添加到控制点库
项目→坐标数据→控制点→添加→依次输入第一个第二个控制点坐标
3. 计算参数
项目→参数计算→
①添加第一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一个控制点采集的坐标→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一个控制点
①添加第二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计算→查看尺度K是否接近1(1.000或0.999)?
尺度K接近1.000或0.999,点运用。
RTK求四参数测试,判断求出来的参数的各种状况(为什么⽐例尺、尺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是不对)培训:全站仪导线测量及全站仪操作培训接受报名(零基础可报名)RTK⾥⾯平⾯的转换我们⼀般⽤四参数,北平移、东平移、旋转⾓、⽐例尺。
很多朋友值只会看⽐例尺是否符合要求,0.9999或者1.0000,符合要求,可以⽤,然后就开始测量放样,结果发现错得离谱。
⼀、1和2是2000坐标系下的控制点坐标,PT1和PT2分别是对应1和2的观测的WGS84坐标,PT2错,这个点是我在另外⼀个位置观测的WGS84坐标。
坐标如下图⽚:来看我测试的视频:如果只看尺度(⽐例尺),那两组参数都能使⽤,⽽且参数很好,对不对,实际上⽤PT2错这个数据求的参数是有很⼤问题的,PT2和PT2错,他们之间的平距是1.5412⽶。
但PT2和PT2错到PT1的平距都⾮常接近于⽤1和2坐标反算计算出来的平距,就会造成这种情况。
我甚⾄可以跑到离2号点的位置⼏百⽶的地⽅去测⼀个点,⽤来和1、2还有PT1⼀起求参数,⽐例尺⼀样符合1.0000或者0.9999的要求。
但参数⼀定是错误的。
这⾥错的地⽅就是“旋转⾓”。
不知道我写明⽩意思了没有?⽤RTK测量及放样最重要的事就是----参数、复核这个测试是对之前这篇⽂章,有朋友提出质疑的⼀个解答。
⼆、如果是求参数的时候控制点对应错了,也就是1对应成了PT2,2对应成了PT1,会出现的情况我不做成视频了,我把求出来的参数截图给⼤家看,如下:那这⾥,⽐例尺还是对的,看到了吧,在求参数的计算界⾯,仅仅会提⽰你⾼程精度超限,平⾯不会提醒你。
这是对错误的正确提醒。
注意到旋转⾓在180°左右,有经验的⼈马上就能判断出来,点与点之间对应错了。
⽆论是54、80、还是2000的坐标系,求出来的旋转⾓肯定是接近于0°的。
除⾮是⾃⼰定义的坐标系,才有可能出现很⼤的旋转⾓。
三、如果控制点的XY坐标输⼊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控制⾯板按键主机控制⾯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于1S), 进⼊“⼯作⽅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作模式选择。
2、长按F⼤于3秒进⼊“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次F键, 进⼊“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提⽰当前⼯作模式、数据链⽅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电池电量。
指⽰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电量2、卫星灯(绿⾊):“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移动站只提⽰接收,基站只提⽰发射)静态采集指⽰三、开关机指⽰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灯亮开机⾳乐,上次关机前的⼯作模式和数据链⽅式的语⾳提⽰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灯灭关机⾳乐⼀、GPS⼯作模式的设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式。
作RTK使⽤,若⽤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式;若⽤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式。
求转换参数操作步骤要求:1、必须至少知道两个已知点。
2、坐标系统可以为任意坐标系统。
基准站架设在非已知点上假设有一测区,现只知两个点的本地坐标。
其坐标椭球为“北京-54”椭球,坐标系为自定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本测区中央子午线(114:00),两点施工坐标分别为:(单位:米)作业:在C点架设基站,在A、B点求转换参数(四参数),然后开始测量一、在C点(未知点)架设基站(一)、架好GPS连接好GPS,将GPS天线对中、整平(最好在C点做个临时点位标记,以便下次作业;若只测一次,则可以不做标记且不用对中、整平),打开GPS 主机电源。
(二)、手薄设置GPS作用:设置基站坐标、差分方式、电文格式和发射间隔1、运行手薄上的RTK程序等待系统初始化:“连接状态”处显示“基准站”如果连接状态显示:脱机态,则手薄与GPS没有连接好,显示:初始化,则手薄与GPS已连接好,但GPS还没有收到卫星。
2、使用菜单【文件】-【新建项目】注:“连接状态”处显示“基准站”才能进行该步操作3、在弹出的“选择新建项目的方式”对话框选择“向导”,回车。
4、在弹出的“输入新建项目名”对话框输入新建项目名,回车。
5、在弹出的“坐标系”对话框用左、右键选择坐标系,回车(例选择”北京-54”)6、在弹出的“设置投影参数”对话框设置中央子午线经度(度:分:秒),回车7、在弹出的“七参数”对话框不要启用七参数即“启用”前的方框不要打勾(用空格键“SP”控制),回车。
8、在弹出的“转换参数(四参数)”对话框不要启用四参数即“启用”前的方框不要打勾(用空格键“SP”控制),回车。
9、在弹出的“设置高程拟合模式”对话框选择“固定差改正”,回车。
10、在弹出的“设置平滑参数”对话框选择不启用平滑采集即“否”,回车。
11、在弹出的“请选择工作模式”对话框选择“基准站”,回车12、在弹出的“设置基准站”对话框中的“控制点”属性页(设置基准站坐标)注意:GPS主机要收到卫星5分钟才做该步操作(1)、在天线高(米)处输入天线高(2)、采集单点定位解来设为基站坐标(基站坐标必须用WGS-84坐标,或和该点的84坐标相差不大的坐标即现在用单点定位解来代替)A、“当前”按钮就是用来采集单点定位解的,按“ALT+C”键进入设置、采集单点定位解B、在弹出的“设置”对话框设置平滑数目即设置GPS采集单点定位解的次数,软件自动取其平均值作为单点定位解,回车C、在弹出的“添加已知点”对话框在“名称”里输入单点定位解的点名(例如:Base-C),在“类型”里选择”GPSBLH”,回车。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摘要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输入控制点库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O3、计算参数△GPS01|A GPS03GPS05GPS02 A GPS04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GPS01\GPS0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GPS01和GPS05点,输入点名GPS01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O1、杆高(1.8 )。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 10次求平均,精度较高!③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 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051, 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 杆高(1.8 )Z工具②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Olh ,碎部测量 点放样 线放样文本图根测最 道路放样橫断面采集道路设计楼断面点库 土方计算 H文本 碎部测量 配置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 GPS01和GPS05④ 添加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 GPS01目标点一一进点库从控制点库选择GPS01保存。
⑤ 同样添加GPS05,保存⑥ 添加结果⑦ 计算⑧ 计算结果:四参数平移北:一平移东:一旋转:一尺度 K:无限接近 1,即 0.999xxxxxxx < K vl.OOOxxxxxxx高程拟合改正值A:XX.XXXX 3、计算参数①进计算参数 参数计算点名源貧)/N(rm) 源 L(D )/E([H ㊉添加西打开日保存。
中海达软件外业操作手册步骤一:室外架设基准站选择视野开阔且地势较高的地方架设基站,基站附近不应有高楼或成片密林(卫星接收不好)、大面积水塘(多路径效应严重)、高压输电线米,信号发射塔米(有干扰)。
基站一般架设在未知点上,后面的说明均针对这种情况.提示:基站位置第二天还要使用的话,做好标记点用来摆基站。
第二天直接对中整平,量好天线高输入基站设置里面即可,切勿再重新平滑,不然前一天的参数会没用!!!步骤二:打开基准站接收机,打开手簿1、点击或按手簿上“”键启动界面进入如下图。
2、项目信息→建立项目文件(长按历史项目列表项,可以选中项目对其进行打开或者删除操作)如下图.手簿上键是字母(大写按键)、数字、拼音输入切换键。
、项目设置→系统→右上角→左下角“自定义”→在投影界面输入系统名,投影选项卡输入中央子午线(例如。
),基准面选项卡选择控制点的当地椭球(例如北京),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均选择“无”,点击“保存",点击应用即可。
步骤三:设备的连接点击的“连接"→设备连接→连接若连接方式为“蓝牙”,则进入蓝牙连接界面。
可在已配对设备里选择相应的接收机设备蓝牙(包含接收机的仪器号),如果没有找到,可以点击下方【搜索设备】查找接收机,搜到相应的仪器号后选中该设备蓝牙名,弹出蓝牙配对的对话框,输入配对密码(默认),蓝牙配对成功后,即可在已配对设备里选择相应的仪器号进行连接,设备连接成功后将显示当前接收机的连接状态,包括仪器主机编号、主板信息、天线类型、连接方式选择、注册日期等信息.步骤四:设置基准站、连接主机成功后按手簿上的键返回然后就是点击“基准站”→等卫星锁定后,输入天线高(斜高)→点击平滑进行次平滑采集→确定→数据链(左下角中间,如使用电台为“外部数据链",手机卡则为“内置网络")→内置网络、、“选择服务器”里面选择中海达广州或中海达广州,“分组号和小组号”分别为位数和位数,小组号要求小于→其他→差分模式()→电文格式(三星,双星)→(右上角),其余默认即可。
中海达R T 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摘要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5)输入控制点库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05)3、计算参数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GPS01\GPS05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GPS01和GPS05点,输入点名GPS01、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②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1上,气泡水平居中。
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1)、杆高()。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10次求平均,精度较高!③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5上,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杆高()3、计算参数①进计算参数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GPS01和GPS05。
④添加 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GPS01,目标点——进点库从控制点库选择GPS01,保存。
⑤同样添加 GPS05,保存⑥添加结果⑦计算⑧计算结果:四参数平移北:—平移东:—旋转:—尺度K:无限接近1,即 < K <高程拟合改正值A:注意:尺度K<,尺度K>应该考虑操作错误或控制点有问题,必须检查错误重新计算!⑨点击应用!4、检核精度参数计算完后,必须对所计算的参数进行精度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①进碎步测量,测任意控制点坐标(N,E,Z)与已知坐标(N,E,Z)对比。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两个控制点
计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参数概述
1.测量控制点坐标
选择测区较远两个控制点
①测量第一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一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②测量第二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二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2.把控制点坐标输入手簿
把两个控制点添加到控制点库
项目→坐标数据→控制点→添加→依次输入第一个第二个控制点坐标
3. 计算参数
项目→参数计算→
①添加第一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一个控制点采集的坐标
→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一个控制点
①添加第二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计算→查看尺度K是否接近1(1.000或0.999)?
尺度K接近1.000或0.999,点运用
不接近1,点否,检查控制点是否输错,控制点是否有问题,重新计算?。
简易操作流程以下只是软件的简易操作流程,详细使用步骤请参照详细说明。
此流程只是我们提供给的一种解决方案,在熟练使用本软件后,可以不依照此步骤操作。
在作业过程中,通常的使用方法为:1、架设基准站、设置好GPS主机工作模式(详细设置请参照:附录~V8/v9简易硬件操作)。
2、打开手簿软件、连接基准站、新建项目、设置坐标系统参数、设置好基准站参数,使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
3、连接移动站,设置移动站,使得移动站接收到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达到窄带固定解。
4、移动站到测区已知点上测量出窄带固定解状态下的已知点原始坐标。
5、根据已知点的原始坐标和当地坐标求解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6、打开坐标转换参数,则RTK测出的原始坐标会自动转换成当地坐标。
7、到另外你至少一个已知点检查所得到的当地坐标是否正确。
8、在当地坐标系下进行测量,放样等操作,得到当地坐标系下的坐标数据。
9、将坐标数据在手簿中进行坐标格式转换,得到想要的坐标数据格式。
10、将数据经过ActiveSync软件传输到电脑中,进行后续成图操作。
其中RTK野外作业的主要步骤为:设置基准站、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碎部测量、点放样、线放样。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坐标系都为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而GPS所接收到为WGS-84坐标系下的数据,因此如何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成为RTK使用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坐标转换方法,主要转换方法有:平面四参数转换+高程拟合、三参数转换、七参数转换、一步法转换、点校验,而碎部测量、点放样、线放样在不同参数模式下操作方法大概相同。
下面就RTK在使用不同的转换方法时的作业步骤做详细说明。
一:平面四参数转换+高程拟合法(工程用户通用方法)1、架设基准站基准站可架设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注:如果需要使用求解好的转换参数,则基准站位置最好和上次位置要一致,打开上次新建好的项目,在设置基准站,只需要修改基准站的天线高,确定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则移动站可直接进行工作,不用重新求解转换参数)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b、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c、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d、至少两个已知坐标点(已知点可以是任意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好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检校已知点的正确性);e、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坐标还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
中海达RTK简易操作机作业流程中海达RTK操作方法1、新建项目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①点击【项目】→【新建】→ 输入项目名→【√】②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坐标系统】“椭球”:源椭球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已知点是什么坐标系统的坐标,选择什么椭球。
如“北京-54”。
“投影”:选择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斯三度带”,输入中央子午线。
彭阳一般为108度。
(地方经度可用GPS实时测出,手簿通过蓝牙先连上GPS,在【GPS】→【位置信息】中获得)。
坐标系统中其他参数全部不输,直接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好的项目信息参数。
点两次X 关闭。
2、设置基准站和移动站A、先设置基准站。
点击【GPS】,【连接GPS】,继续点【连接】,选择基准站的编号,点【连接】→【设置基准站】①位置里面点【平滑】,采集10次坐标后点【√】②数据链里面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频道选择0-115之间的数。
但保证跟移动站一直。
③其他里面差分模式RTK,电文格式 sCMRx ,高度截止角 10-15.所有设置完成后,切记点击右下角【确定】→点击【X】→【断开GPS】断开手簿与基准站的连接。
设置基准站完成,其他值保持默认。
B、设置移动站。
【连接GPS】→【连接】→选移动站编号【连接】,①数据链里面【内置电台】,频道跟基准站一直。
②其他里面差分格式sCMRx。
完成后切记点【确定】,看上面是不是有【固定】俩字,如果有了,移动站设置完成,点两次【X】关闭。
不要断开与移动站的连接。
3、采集已知控制点的坐标。
点【5测量】,将移动站立到已知点上,使用小红旗进行一次采集或者使用【∑/n】平滑采集的方式测10次坐标,点【√】,输入点名,天线高。
继续【√】。
继续采集第二甚至更多个控制点。
4、参数计算。
点【3参数】→右上角【坐标系统】选【参数计算】。
计算类型选【四参数+高程拟合】→【添加】→源点通过选择测量的已知点的测量坐标。
如何使用RTK手簿求坐标转换参数(四参数七参数)手簿:南方H5安卓手簿;软件:工程之星5.01、四参数示例:2000坐标系转地方坐标系准备材料:2个以上的已知点坐标步骤:1.1 打开求转换参数操作:“输入”→“求转换参数”1.2 设置四参数在求转换参数界面首先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将“坐标转换方法”改为“一步法”,点击“确定”,则可以开始四参数的设置。
1.3 添加坐标参数“一步法”设置完成后,在求转换参数界面点击“添加”1.4 输入坐标参数平面坐标输入已知点坐标,大地坐标输入RTK测的已知点的坐标。
大地坐标可以点击更多获取方式,里面有“定位获取”和“点库获取”,输入完成以后,点击“确定”,添加完第一个坐标Pt1。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输入第二个坐标Pt2,如下图所示:1.5 计算四参数并应用如果Pt1或Pt2不小心输入错误,单击改点可进行编辑或者删除。
坐标输入无误后,点击“计算”即可获得2000坐标系转当地坐标系的四参数,再点击“应用”即可,再进行点测量时,获取的坐标就是当地坐标系了。
需要主要的是,四参数覆盖范围较少,一般推荐使用七参数。
2、七参数示例说明:2000坐标系转地方坐标系准备材料:3个以上的已知点坐标2.1 打开求转换参数操作:“输入”→“求转换参数”2.2 设置七参数在求转换参数界面首先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将“坐标转换方法”改为“七参数”,点击“确定”,则可以开始七参数的设置。
2.3 添加坐标参数“七参数”设置完成后,在求转换参数界面点击“添加”2.4 输入坐标参数坐标输入方法同四参数一样,但是需要至少输入3个已知点坐标。
输入完成后点击“计算”即可获得2000坐标系转当地坐标系的七参数,最后点击应用即可。
华测手簿:HCE320、HCE300等;软件:测地通LandStar7七参数1.1 打开参数计算操作:在主界面依次点击“工具”→“参数计算”1.2 设置七参数将计算类型设置为七参数1.3 添加坐标点击左下角“添加”按钮,添加已知点坐标。
【教程】中海达RTK是如何进行参数计算的?一起来学习
Q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参数计算呢?
A: 一般的,RTK输出的坐标为CGCS2000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参数计算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重要工具。
使用中海达RTK的测量人们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参数计算
01建立控制点库
在Hi-Survey主界面,依次点击【点数据】→【控制点】→ 添加控制点,可手动输入,或通过点击右上角的实时采集、点选和图选来选择点名和相应的坐标,再点击右下角“确定”。
02进行参数计算
在Hi-Survey主界面,点击“参数计算”,计算类型选“四参数高程拟合”,高程拟合选“固定差改正”(三个点以上,高程拟合可以选“平面拟合”方法);
随后再添加点对,选择一个采集点为源点,在目标点处输入相应控制点坐标;最后点击“保存”。
添加完两个以上的点对后,点击“计算”,显示计算出来的“四参数高程拟合”的结果。
确认无误后点击“应用”,软件将自动运用新参数更新坐标点库。
03参数计算注意
1、四参数的结果平移北和平移东一般较小,旋转在 0 度左右
2、尺度在0.9999-1.0000 之间(一般来说,尺度越接近1 越好)
3、平面和高程残差越小越好。
END。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摘要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
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
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
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
---------------------------------------------------------
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5)输入控制点库
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05)
3、计算参数
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
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GPS01\GPS05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
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GPS01和GPS05点,输入点名GPS01、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
②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1上,气泡水平居中。
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1)、杆
高(1.8)。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10次求平均,精度较高!
③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5上,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杆高(1.8)
3、计算参数
①进计算参数
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GPS01和GPS05。
④添加 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GPS01,目标点——进点库从控制点库选择GPS01,保存。
⑤同样添加 GPS05,保存
⑥添加结果
⑦计算
⑧计算结果:四参数
平移北:—
平移东:—
旋转:—
尺度K:无限接近1,即0.999xxxxxxx < K <1.000xxxxxxx
高程拟合
改正值A:XX.XXXX
注意:尺度K<0.999,尺度K>1.000应该考虑操作错误或控制点有问题,必须检查错误重新计算!
⑨点击应用!
4、检核精度
参数计算完后,必须对所计算的参数进行精度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
①进碎步测量,测任意控制点坐标(N,E,Z)与已知坐标(N,E,Z)对比。
②放样控制点坐标,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上,显示的移动量就是误差。
误差不大(小于2~3公分)即可正常测量,否则因重新计算。
注意事项
1、不求转换参数会发现:RTK测量的坐标值和当地工程的坐标差很多很多!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两个较远控制点(<5km)求转换参数,使RTK测得的值,与当地工程的坐标值一样。
2、使用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前,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项目!
3、一个项目只能算一次转换参数,如果第一次错了,只能新建项目重新测点计算!
4、在一个项目里第二次算转换参数,会造成参数叠加,计算的四参数是错误的!
5、平面转换里有七参数、四参数、高程拟合里有固定差改正,计算转换参数也会造成参数叠加,必须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项目,才能计算正确!
6、选择的两个控制点如果太近,算出来的误差会比较大,原则上应该覆盖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