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20200408111311)
- 格式:pdf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课标卷,含答案)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汉字是表音文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4.“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黄山。
()5.“骈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文辞华丽,讲究对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_______省。
3.《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_的《鹊桥仙》。
5.“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请简述“楚辞”的特点。
3.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名单。
4.请简述“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5.请简述“科举制”的历史。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2.请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02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乘.法惩.罚成.法城.下之盟承.先启后B.累.世劳累.累.卵果实累累..罪行累累..C.盼.望叛.逆湖畔.判.若鸿沟心广体胖.D.申.明声.明妊娠.深.思熟虑身.外之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星辰寥若晨星是非惹事生非B.挺拔铤而走险行迹形迹无定C.涣发焕然冰释原型原形毕露D.淹没湮没无闻颜色察言观色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①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②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③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④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⑤(姜夔《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北京的故宫,平时北京市民就很少去看,因为看过了,就不想再去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B.当一群伊拉克人冲进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实施抢劫时,正在这里执勤的美国土兵竟然在一旁充耳不闻....。
C.在采访中一位读者胸有成竹....地提出,如果他在买书时碰到要验证身份的情况,他会告书店歧视他。
D.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部分旅游地区发现了“非典”病例,这让许多准备出游的人心有..余悸..,纷纷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D.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上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语文I 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指明知故犯。
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第一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
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一直都是老师强调的地方,任何试题都是在基础知识上的进阶知识,所以想要考好必须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习题一1.下列外国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唐璜》——戏剧安徒生——《丑小鸭》——童话B.法捷耶夫——《毁灭》——小说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小说C.果戈理——《死魂灵》——小说席勒——《阴谋与爱情》——戏剧D.左拉——《萌芽》——诗歌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苏联2.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B.《高老头》《死魂灵》《猎人日记》《战争与和平》《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最后一课》《项链》《警察和赞美诗》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短篇精品。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是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
D.《格林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奇遇记》是著名的童话作品。
《呼啸山庄》《汤姆叔叔的小屋》《简·爱》都是著名女作家的作品。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被列宁称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B.莫泊桑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十年中写了三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选入初中课本,《项链》被选入高中课本。
C.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资产阶级虚伪本性的揭露是十分深刻的,被誉为“社会批评家”。
其作品《百万英磅》《竞选州长》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或节假日,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________”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
(2)农村“文化墙”不仅让院墙变得美了,而且让百姓在观赏的同时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可谓“文化墙上好风景,________促文明”。
(3)新一届领导层的产生,是人民的选择,表达了人民的心声;________,大展宏图,则是人民的热切期待。
A.浑水摸鱼耳濡目染不负众望B.趁火打劫潜移默化不孚众望C.浑水摸鱼潜移默化不孚众望D.趁火打劫耳濡目染不负众望答案 D解析(1)趁火打劫: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根据语境,应是趁紧张危急的时候去捞取好处,应用“趁火打劫”。
(2)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3)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答案 BC项“贫困解析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能搭配。
市民”和“下岗职工”概念交叉,“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掉“是”。
D项成分残缺,“那些环境……”前面应加上“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于枫桥,我不但读过张继的诗,还看过好些刺绣和绘画的《枫桥夜泊图》。
语文基础知识测试一、基础题(共75题,90分,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寞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词夺理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A.癖.好辟.谣雷劈.劈.头盖脸取譬.设喻B.作祟.茁.壮拙.劣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悱.恻翡.翠菲.薄流言蜚.语斐.然可观D.泥淖.悼.念婥.约踔.厉风发绰.绰有余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悲怆.寒伧.创.伤沧.海桑田踉踉跄跄..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良莠.不齐(yǒu)表情呆.板(dāi)强.迫命令(qián g)尔虞.我诈(yú)B.咬文嚼.字(ju?)一曝.十寒(pù)惝.恍迷离(tǎng)穿凿.附会(záo)C.心广体胖.(pán)莞.尔一笑(wǎn)血肉模.糊(m?)所向披靡.(mǐ)D.淆.乱乾坤(xiáo)贫瘠.不堪(jí)自怨自艾.(ài)暴殄.天物(tiǎn)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证券.蜷.伏诠.释怙恶不悛.B.酗.酒畏葸.旭.日嘘.寒问暖C.不啻.鞭笞.踟.躇持.之以恒D.纰.漏毗.邻譬.如匹.夫之勇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为之愕.然令人恶.心C.菁.华泾.渭兢兢..业业惊.世骇俗- 1 -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7、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m?)疲惫.(bai)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ai)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C.畸.形(jī) 机械.(jia)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D.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情不自禁(jīn)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屐.履/羁.旅雎.鸠/恣睢.伫.立/ 贮.藏婴.儿/脱颖.而出B.惊蛰./蛰.人挑.选 /挑.拨津.津/矜.持陨.石/殒.身不恤C.只.身/只.要姊.妹/乡梓.糕.点/枯槁.赠与./与.人为善D.脂.肪/胼胝.啁.啾/胡诌.角.色/谲.诈嚼.舌/咬文嚼.字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熠.熠/ 奕.奕攻.讦/残碣.禁.受/襟.怀叨.光/韬.光养晦B.阴霾./埋.怨效颦./屏.障忸.怩 /纽.扣偶.然/负隅.顽抗C.尽.量/严谨.磅.礴/滂.沱鱼鳔./装裱.提.供/醍.醐灌顶D.奢.望/赊.账喷.香/喷.薄腐蚀./折.本谕.旨/坚贞不渝.10.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磐.石蹒.跚攀.谈心宽体胖.B.火炬.飓.风倨.傲龙盘虎踞.C.隽.永涓.涓卷.帙眷.眷之情D.孱.弱潺.潺缠.绵阿谀谄.媚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恬.淡忝.列添.油加醋舐.犊情深B.绸缪.纰缪.抛头露.面碌碌.无为C.枚.举抄没.栉风沐.雨暮.鼓晨钟D.媒妁.朔.风硕.果仅存繁星闪烁.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牛虻.流氓.氓.之蚩蚩故态复萌.B.抖擞.嗾.使罪恶渊薮.童叟.无欺C.悲恸.胴.体栋.梁之才自我恫.吓D.分泌.静谧.秘.而不宣沁.人心脾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缝纫.烹饪.发轫.之作万仞.高山B.广袤.耄.耋茅.塞顿开追求时髦.C.竹篙.缟.素槁.木逢春蒿.草遍地D.尸骸.隔阂.弹劾.罢免一丘之貉.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忐.忑/袒.露翁媪./拗.断估.计/沽.名晃.动/虚晃.一枪B.虬.龙/遒.劲教诲./阴晦.挑剔./梯.度冠.名/沐猴而冠.C.笔杆./旗杆.芦苇./经纬.蹿.升/窜.改惩.戒/程.门立雪D.曲.笔/谱曲.炽.热/不啻.蝉蜕./脱.皮煞.车/大煞.风景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偌.大/假若.踟.蹰/张弛.气氛./芬.芳斡.旋/乾.坤B.雏.形/处.方吝啬./稼穑.叶.韵/挟.持斗.室/抖.擞C.庠.序/翱翔.扼.要/噩.耗间.架/信笺.喟.然/昏聩.D.乏.力/泛.滥涕.泪/抽屉.囤.聚/屯.聚阿.附/婀.娜1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负良晨美景储藏出奇至胜B.讥诮张皇失措赈济附庸风雅C.范畴终身大事肆业连篇累椟D.急燥改邪归正恬淡眼花潦乱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久久为功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1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牌匾绿树成荫毛骨耸然销声匿迹B.精萃开门揖盗坐收渔利事必恭亲C.屠戮渡过难关浮想联翩湮没无闻D.萤屏如梗在喉弥天大谎若即若离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落伫立再接再励事实胜于雄辨B.学力坦护芸芸众生有志者事竞成C.俨然寒暄安土重迁胜不骄,败不馁D.慰籍累赘消魂勾魄万变不离其宗20.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病入膏肓幅员辽阔遐尔闻名磬竹难书B.书声琅琅黯然销魂萎靡不振淋漓尽致C.迫不急待待价而估拾人牙慧高屋建瓴D.人才辈出珠联璧合入不付出闻过饰非2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消赃缀学林阴路两全齐美B. 清净察言观色摄相机大才小用C. 触类旁通兵慌马乱穿云裂石闲情逸志D. 贸然耳濡目染绿茵场甘之如饴2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干.练实干.精明强干.B.急切.切.合求胜心切.C.纵横.蛮横.老气横.秋D.转折.折.服百折.不挠2.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辐射购物车真知灼见B.宣泄订书机不计其数C.怄气互连网大声疾呼D.肖像展览馆出其不意3. 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回顾--展望低俗--高雅B.暴躁-温和敏捷--迅速C.从容--慌忙主动--被动D.暗淡--明亮丑闻--美谈4. 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开阔眼界激发人情赢得尊重B.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手脚麻利C.鼓舞士气观察生活活跃气氛D.赞许的目光宽广的胸怀优厚的待遇5.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A.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先杂乱无章的仓库变得井井有条了。
B.过多的评头论足,必然会无事生非,影响到团结和稳定。
C.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浑身上下干净得一尘不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林庚教授。
D.扬州园林有别于苏州等地园林的淡雅隽永,而表现为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6.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饮食不规律和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的损失很大。
B.她穿了一身很别样的条纹套装,显得落落大方。
C.人们的注意力越集中,就越能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涉。
D.他的眼睛格外明亮,瘦削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7.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①靠拢②下达③调转④高昂⑤飞奔所有的马都在不远的地方齐整地站了起来,它们一个个像即将出征的战士,________着头,一步步向牧马人________过来。
这时牧马人猛一甩头,大声地________了命令,那些马纷纷________方向,朝着东方________而去。
A.④⑤②③①B.③①④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8.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来我是出于好意帮助他,反而落下了很多埋怨。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