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一张图
- 格式:pdf
- 大小:128.58 KB
- 文档页数:3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填报)操作手册(县级)2019年11月目录目录 (I)1文档介绍 (1)文档目的 (1)读者对象 (1)参考文献 (1)2系统介绍 (2)2.1政策背景 (2)2.2系统定位 (2)2.3功能介绍 (3)2.4系统运行环境 (3)2.4.1软件环境 (3)2.4.1网络环境 (4)3系统登陆 (5)3.1系统登陆 (5)3.2系统登出 (6)4操作说明 (7)4.1个人中心 (7)4.1.1修改密码 (7)4.1.2编辑个人信息 (8)4.2现状评估 (9)4.2.1主界面 (9)4.2.2数据填报 (11)4.2.3数据查询 (22)4.2.4工作进度 (31)4.3系统管理 (32)4.3.1用户管理 (32)1文档介绍文档目的为了使用户更快地熟悉《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填报)》的操作方法,规范操作步骤,尽量缩短用户的上手时间,特此编写此操作手册。
本手册结合实际工作,配以大量的系统操作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确保用户高效快捷地使用本系统。
本手册适用于县级用户。
读者对象本操作手册目前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使用本系统的用户。
参考文献【1】《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38号)【2】《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2系统介绍2.1政策背景2019年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工作。
《通知》要求2019年11月底前,完成本年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报告;此后每年9月底前,完成当前年度评估报告;评估成果逐级汇交,以省级为单位汇总至自然资源部并纳入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填报)。
面向“一张图”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面向“一张图”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构建,该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纵横联动、左右贯通”,解决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多学科应用需求难以得到全面支撑、系统管理难以检测多源异构大数据、难以快速感知国土空间要素的现状。
以“一张图”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在数据平台上拥有内容全面、可以实时更新的精准数据,在数据无损传输、信息互联贯通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这种数据库有利于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及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一张图前言: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尚未形成一种常态的动态监管机制。
而在我国的空间规划体制改革中,以规划数字平台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国家空间规划制度,并对其进行监督,已成为当前国家工作的中心内容。
“一张图”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价是可行的。
2019年7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
各地要按照“一张图”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并对其开展动态更新的工作。
建设基于“一张图”的规划数据库,能更好、更高效地监督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这同样也是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需要共同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规划实体进行属性设计的思路,探讨了基于规划实体的“一张图”数据库构建方法。
1面向“一张图”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设计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测与评价尚处在规划编制阶段。
在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另外,在技术措施方面没有对监测、评估、预警过程进行详细的布置。
1.1数据系统不够科学化目前的规划数据组织系统主要是以图形表示方式为主,并不能直接反映实际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为了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只能将同一规划要素构造为多个元素,从而导致数据的冗余。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建库技术路线分析摘要:本文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建库这个核心,从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现状、国土空间数据建库重点和难点分析等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建库、数据清洗、坐标转换一、引言十九大以来,中央为积极应对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立足基本国情,把握时代要求,科学研判发展形势,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27号))通知文件,提出了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多规合一”规划体系;2021年3月份以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试行)》等技术性规范相继发布,明确了“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的数据库建设清单,从标准化角度加快空间规划编制步伐。
县区是“多规合一”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单元。
本文旨在讨论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技术路线、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现状、以及县区级数据库建库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并对一些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目标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引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各类空间数据,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使之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基础。
以“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叠加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形成覆盖全县、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成果,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法定依据。
三、建设依据和建设原则(1)《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号)(2)《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3)《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4)GB/T 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四、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建设主要技术路线4.1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的数据组成县级国通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体系,主要由国土现状数据、规划成果数据、规划实施、社会经济环境数据四大类组成。
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从空间上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对一定时期内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统筹部署,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技术、新手段,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全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规划奠定基础。
为规范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开放、可扩展、可伸缩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支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订本标准。
实施本标准宜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总则、数据要求、功能要求、环境要求和安全运维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basic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erritorial space按照“共建、共用、互联、共享”的原则,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治理数据基础,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提供基础服务、数据服务、专题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3.2一张底图basic spatial data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为基础,集成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现状数据,形成全国统一、坐标一致、边界吻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底图。
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摘要:现今时代,在国土空间规划不断朝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建设智慧国土”确立为战略目标任务,明确要求“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将“加快构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数字化空间治理体系”,作为未来五年自然资源重点工作部署。
与会专家认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是规划走向智能化的关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智能化引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规划行业是构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力量。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全面推进,加强规划行业管理是落实“多规合一”改革精神、坚持依法行政、保证规划科学性、提高我国规划技术队伍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内在要求。
在政府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单纯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多规合一”要求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整体性、系统性、一体化的新特征。
如何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改革,是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的重要议题。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保证居民宜居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改造和整治措施。
而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活动,能够保证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国土空间规划能够在实施生态改造的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并对污染现象实施整治。
因此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支撑城市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效保护和利用国土空间资源。
在此背景下,应当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以及国土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各类空间布局实施优化,以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Megatrends大趋势16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测系统的建设,是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双向匹配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文|周俊杰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其建设目标为服务 “两统一” 管理职责,支撑调查监测、管理服务、监管决策、系统共享;其内容为建设 “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以及调查评价、政务服务、监管决策三大应用体系。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采用分布式、协同联动的方式,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建设提供统一的基础服务、数据服务、专题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基于“国土资源云”总体思路,以国土资源、测绘地理等各类数据为基础,聚合集成政府和社会各类国土空间相关数据,形成数据更全面、应用Megatrends大趋势17更广泛、共享更顺畅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工作“底图”“底线”“底板”。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一是编制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标准规范;二是建立了统一的自然数据资源体系;三是开发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四是构建了自然资源大数据统一支撑平台;五是基于平台搭建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信息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一是支撑规划编制体系的建立,利用信息系统载体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二是支撑实施监督体系的建立,引入新技术、新手段,保证规划实施落地。
从系统关系上看,系统一方面对外提供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数据服务,项目合规性审查等功能,为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督查执法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平台获取和使用与规划实施相关的项目审批、确权登记和违法处置信息等反馈数据,作为规划实施监督,掌握规划实施情况的重要来源。
目前自然资源部已初步形成了从国家到市县的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信息化支撑框架,实现上下联通与对接。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一张图”小到家门口是建绿地还是盖商场,大到城市进展整体的定位走向,对老百姓来说,国土空间规划与自身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将统一融合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5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表示,《若干意见》的发布正是要克服此前我国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存在的一些问题,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爱护“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晰楚、明明白白。
规划乱象使进展“受伤”规划相互打架导致落不了地,规划朝令夕改,或者规划一套另做一套……长期以来,一些规划乱象在我国一些地方存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是,同样一块地,国土规划中是基本农田,林地规划中是林地,而在城建规划中又被划为城市建设用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讨论院原院长李晓江说,假如要调整地块规划需涉及诸多部门,程序非常简单。
李晓江以此前已进行“多规合一”改革的海南省为例,改革前调研发觉,海南全省各种土地、林地、建设、海洋等规划冲突、重叠的土地斑块达数十万块,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进展的一个问题。
究其缘由,始终以来,我国各种规划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的事权不同,规划目标不同,规划方法和重点也不同。
因此往往简单造成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连接协调等问题。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将此前的这种规划管理体制形容为“九龙治水”,“协调不够,相互不通气,形成的规划自然就简单‘打架’”。
赵龙则表示,新中国成立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进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爱护方面发挥了乐观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简单、周期过长等问题。
化解冲突“多规合一”给出时间表“解决规划冲突,改革势在必行,《若干意见》的‘多规合一’正是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体现,”李晓江说,“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推动,也需要更加科学、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来对生态空间加以爱护和利用。
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从空间上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对一定时期内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统筹部署,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技术、新手段,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全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规划奠走基础。
为规范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开放、可扩展、可伸缩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支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订本标准。
实施本标准宜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走了国土空间规划〃_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总则、数据要求、功能要求、环境要求和安全运维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走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basic information platformfor territorial space按照"共建、共甩互联、共享〃的原则,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治理数据基础”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提供基础服务、数据服务、专题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一张图”2019-05-2807:55来源:光明日报
小到家门口是建绿地还是盖商场,大到城市发展整体的定位走向,对老百姓来说,国土空间规划与自身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将统一融合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5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表示,《若干意见》的发布正是要克服此前我国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存在的一些问题,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规划乱象使发展“受伤”
规划相互打架导致落不了地,规划朝令夕改,或者规划一套另做一套……长期以来,一些规划乱象在我国一些地方存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是,同样一块地,国土规划中是基本农田,林地规划中是林地,而在城建规划中又被划为城市建设用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说,如果要调整地块规划需涉及诸多部门,程序十分复杂。
李晓江以此前已进行“多规合一”改革的海南省为例,改革前调研发现,海南全省各种土地、林地、建设、海洋等规划矛盾、重叠的土地斑块达数十万块,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
究其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各种规划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的事权不同,规划目标不同,规划方法和重点也不同。
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将此前的这种规划管理体制形容为“九龙治水”,“协调不够,相互不通气,形成的规划自然就容易‘打架’”。
赵龙则表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等问题。
化解矛盾“多规合一”给出时间表
“解决规划矛盾,改革势在必行,《若干意见》的‘多规合一’正是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体现,”李晓江说,“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也需要更加科学、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来对生态空间加以保护和利用。
”
克服“九龙治水”,《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责任部门:自然资源部、省级政府、市政府相应承担组织编制任务。
同时,意见强化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其中,针对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区域或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所在区域或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涉及空间利用的某一领域专项规划,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那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何时能够绘就?《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深入推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张“好图”,单单绘制出来还不够,关键在落实。
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张兵介绍,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需要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共建。
目前,我国正依托第三次国土调查来对所有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和更新,由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以此为底版,有关部门将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届时,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全国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看到每一块土地的规划利用
情况,所有的专项规划也要与这个基础信息平台上的规划‘一张图’进行比对,以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的精准落地。
”
此前,我国个别地方出现过规划严肃性不够,被随意修改的现象。
赵龙强调,为了杜
绝这一乱象,《若干意见》强化了规划实施的监管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坚持按法定程序修改规划,严格审批。
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
“当然,制度规定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家从落实新发展理念上来重视、认识和执行。
”赵龙表示,制度和理念共同结合,才能够切实解决“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这样的问题,从而实现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