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14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 9; 12. 80°; 13.(5,0); 14. 4; 15. 100°;16. 一 三、解答题(一)17. 解:34)2(3-----=3+2-2-3 ……………4分 =0 ……………6分 18. 解:∵a ∥b∴∠2=∠3 ……………2分 ∵∠1+∠3=180°∴∠1+∠2=180° ……………4分 ∴∠2=180°-∠1 ∵∠1=118°∴∠2=180°-118°=62° ……………6分 19.(1)图(略) 图……………4分(2)A 1(0,6);B 1(-1,2) ……………6分 四、解答题(二) 20. 解: )223(328)2(32---+-+-=2232322+--+- ……………4分 =2 ……………7分 21. 解:∵∠1=∠2∴AB ∥CD ……………2分 ∴∠3+∠4=180° ……………4分 ∴∠4=180°-∠3 ……………6分 ∵∠3=108°∴∠4=180°-108°=72° ……………7分 22.(每空1分)∵AB ∥DC (已知)∴∠1=∠C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分 ∵AE 平分∠BAD (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 ……………4分 ∴∠2=∠CFE ……………5分 ∵∠CFE=∠E (已知)∴∠2=∠E …………6分 ∴AD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分五、解答题(三) 23. 解:100)1(2=-x101±=-x …………4分 110+±=x11=x …………7分或9-=x …………9分24. 证明:∵DE ‖BC (已知)∴∠ADE =∠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分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 =12∠ADE∠ABE =12∠ABC (角平分线的定义) …………4分∴∠ADF =∠ABE …………5分∴ 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分 ∴∠FDE =∠DE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9分 25. 解:(1)C (0,2),D (4,2),…………2分(2)依题意,得S 四边形ABDC =AB ×OC=4×2=8; …………3分 (3)存在. …………4分。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 B.(2,﹣1)C.(﹣2,4)D.(﹣3,﹣3)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 =﹣3 C. =±4 D.﹣=﹣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 B.(5,﹣1)C.(7,0)D.(1,﹣3)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B.48° C.52° D.58°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B.已知②⑤则④ C.已知②④则③ D.已知④⑤则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对.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2)∠1= (度);(3)BF= .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19.若=1﹣x2,则x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16的平方根是()A.4B.8C.±2D.±42.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B.(2,0)C.(﹣4,4)D.(3,﹣2)4.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B.y=4x C.y=﹣x+4D.y=x﹣45.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B.(0,7)C.(0,﹣7)D.(7,0)6.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B.16C.20D.87.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 =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8.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2C.m<﹣2D.﹣2<m<1 9.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10.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 A,PB,使P A⊥PB,当∠MP A=40°,则∠NPB的度数是()A.50°B.60°C.40°或140°D.50°或130°11.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B.8≤m<10C.8≤m≤10D.4≤m<5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B.a>2C.a≤2D.a≥2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14.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15.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16.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17.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18.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7分)解方程组.20.(7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21.(8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22.(9分)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23.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24.(9分)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16的平方根是()A.4B.8C.±2D.±4【考点】21:平方根.【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D.2.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考点】2B: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答】解:∵4<5<9,∴2<<3.∴1<﹣1<2.故选: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B.(2,0)C.(﹣4,4)D.(3,﹣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答】解:∵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长度单位后得到点A′,∴A′的坐标是(﹣1+3,2﹣2),即:(2,0).故选:B.4.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B.y=4x C.y=﹣x+4D.y=x﹣4【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①+②得:x+y=4,则y=﹣x+4,故选:C.5.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B.(0,7)C.(0,﹣7)D.(7,0)【考点】D1:点的坐标.【解答】解:∵点A(a+3,4﹣a)在y轴上,∴a+3=0,解得a=﹣3,所以,4﹣a=4﹣(﹣3)=4+3=7,所以,点A的坐标为(0,7).故选:B.6.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B.16C.20D.8【考点】V8:频数(率)分布直方图.【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60×=8,故选:D.7.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 =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解答】解:①∠DA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②∠ABD=∠BD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③∠BAD+∠CDA=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④∠ADC+∠B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故选:B.8.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2C.m<﹣2D.﹣2<m<1【考点】D1:点的坐标.【解答】解:∵点M(1﹣m,2+m)在第四象限,∴,解得m<﹣2,故选:C.9.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考点】9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答】解:A、把x=2,y=﹣1代入x﹣3y=2+3=5,2x+y=4﹣1=3+≠5,不是方程2xy =5的解,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B、把x=2,y=﹣1代入2x﹣y=4+1=5,x+y=2﹣1=1,两个方程都适合,故本选项正确.C、把x=2,y=﹣1代入y=x﹣3,是方程的解,代入y﹣2x=﹣1﹣4=﹣5≠5,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D、把x=2,y=﹣1,代入x=2y不成立,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0.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 A,PB,使P A⊥PB,当∠MP A=40°,则∠NPB的度数是()A.50°B.60°C.40°或140°D.50°或130°【考点】J3:垂线.【解答】解:①如图1,∵P A⊥PB,∠MP A=40°,∴∠NPB=180°﹣90°﹣40°=50°;②如图2,∵P A⊥PB,∠MP A=40°,∴∠MPB=50°,∴∠PBN=180°﹣50°=130°,综上所述:∠NPB的度数是50°或130°,故选:D.11.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B.8≤m<10C.8≤m≤10D.4≤m<5【考点】C7: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答】解:∵2x﹣m≤0,∴x≤m,而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不等式2x﹣m≤0的4个正整数解只能为1、2、3、4,∴4≤m<5,∴8≤m<10.故选:B.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B.a>2C.a≤2D.a≥2【考点】C3: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不等式组整理得:,由不等式组无解,得到a+2≥3a﹣2,解得:a≤2,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考点】V2: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答】解: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14.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35.【考点】C1:不等式的定义.【解答】解:因为x≥5的最小值是a,a=5;x≤﹣7的最大值是b,则b=﹣7;则ab=5×(﹣7)=﹣35.故答案为:﹣35.15.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4或﹣10.【考点】21:平方根;24:立方根.【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3或x+3=﹣3,y+1=﹣3,解得:x=0或﹣6,y=﹣4,当x=0时,x+y=0﹣4=﹣4;当x=﹣6时,x+y=﹣6﹣4=﹣10,则x+y=﹣4或﹣10,故答案为:﹣4或﹣1016.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90﹣)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解:∵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ACG为α度,∴∠GCB=180°﹣α,∵CF平分∠GCB,∴∠FCB=(180°﹣α),∵CF∥DE,∴∠EDB=∠BCF=90﹣.故答案为:(90﹣).17.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7.【考点】9C: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由已知得:,解得:,∴y=x2﹣x+1.当x=﹣2时,y=(﹣2)2﹣(﹣2)+1=7.故答案为:7.18.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3n+1)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考点】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Q5: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1=4块.第二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2+1=7块.第三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3+1=10块.…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3n+1块.故答案为:(3n+1).三、解答题19.(7分)解方程组.【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方程组整理得:,①×2+②×3得:13x=52,即x=4,把x=4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20.(7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考点】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x+5>1﹣x,得:x>﹣,解不等式x﹣1≤x﹣,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其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21.(8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x﹣a>b,得:x>a+b,解不等式2x﹣a<2b+4,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解得:.22.(9分)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C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解:(1)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x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y个,,解得,,即甲种乒乓球购买了750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250个;(2)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a个,2.4a+2(1000﹣a)≤2350,解得,a≤875,即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875个.23.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考点】V5:用样本估计总体;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解答】解:(1)由条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人数是22人,由扇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占的百分比为44%,则抽取的人数为:22÷44%=50人,∴成绩为“中”的人数为:50×20%=10人,条形图如图:(2)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3)450×(44%+20%)=288人,可以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88人.24.(9分)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解:(1)如图①,过点E作EF∥AB,∵AB∥CD,∴AB∥EF∥CD,∴∠ABE=∠BEF,∠FEC+∠ECD=180°,∵∠ABE=30°,∠BEC=148°,∴∠FEC=118°,∴∠ECD=180°﹣118°=62°;(2)如图②延长BE和DC相交于点G,∵AB∥CD,∴∠ABE=∠G,∵BE∥CF,∴∠GEC=∠ECF,∵∠ECD=∠GEC+∠G,∴∠ECD=∠ECF+∠ABE,∵CF平分∠ECD,∴∠ECF=∠DCF,∴∠ECD=∠ECD+∠ABE,∴∠ABE=∠ECD.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RB:几何变换综合题.【解答】解:(1)∵+|2a﹣5b﹣30=0,且≥0,|2a﹣5b﹣30|≥0,∴,解得:,∴A(30,0),B(0,6),又∵点C是由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C(26,6);(2)①由(1)可知:OA=30,∵点M从点C向右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CM=1.5t,ON=2t,∴AN=30﹣2t∵CM<AN,∴1.5t<30﹣2t,解得t<,而0<t<15,∴0<t<;②由题意可知CM=1.5t,ON=2t,∴BM=BC﹣CM=26﹣1.5t,AN=30﹣2t,又B(0,6),∴OB=6,∴S四边形MNOB=OB(BM+ON)=3(26﹣1.5t+2t)=3(26+0.5t),S四边形MNAC=OB(AN+CM)=3(30﹣2t+1.5t)=3(30﹣0.5t),当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时,则有3(26+0.5t)>2×3(30﹣0.5t),解得t>>15,∴不存在使S四边形MNOB>2S四边形MNAC的时间段.。
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B.(2,﹣1)C.(﹣2,4)D.(﹣3,﹣3)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 =﹣3 C. =±4 D.﹣=﹣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B.(5,﹣1)C.(7,0)D.(1,﹣3)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 B.48° C.52° D.58°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 B.已知②⑤则④ C.已知②④则③ D.已知④⑤则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对.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2)∠1= (度);(3)BF= .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19.若=1﹣x2,则x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目,每小题3分,共15分;请你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卷相应的括号中)1、如图,直线a ∥b ,∠1=37º,则∠2的度数是( )(A )57º (B )37º (C )143º (D )53º2、下列个组数中,是方程⎩⎨⎧=-=+13y x y x 的解的是( ) (A )⎩⎨⎧==12y x (B )⎩⎨⎧==13y x (C )⎩⎨⎧-==13y x (D )⎩⎨⎧==21y x3、如图,点A 的坐标是( )(A )(2,-2) (B )(-2,2)(C )(0,2) (D )(-2,0)4、若⎩⎨⎧==13y x 是方程32=-ay x 的一组解,则a 的值是()(A )1 (B )2 (C )3 (D )4,如果,1-), 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1,1-),所在() (A )(0,0) (B )(1,1)(C )(2,1) (D )(1,2)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6、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43º,则∠2= º,∠3= º;7、请你写出方程1-=-y x 的一组整数解;8、点)3,5(-A 在第 象限,点)3,1(-B 在第 象限;9、如图,若∠1=∠2,则互相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10、把点A (-4,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A1的坐标是 ;把点B (-4,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B2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1=30°,∠2=150°,试说明a 与b 的位置关系。
12、解方程组 ⎩⎨⎧+==+y x y x 293213、解方程组 ⎩⎨⎧=-=+827y x y x14、如图,AD ∥BC ,AD 平分∠EAC ,∠EAD=50°,求∠B 和∠C 的度数。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的平方根是()A.±B.9 C.D.±9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 B.=2 C.D.3.在下列各数0、、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无理数的个数是()A.1 B.2 C.3 D.4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1=∠2 C.∠D=∠DCE D.∠D+∠ACD=180°6.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7.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9,0)B.(﹣1,0)C.(3,﹣1)D.(﹣3,﹣1)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1,它的边长为a,则a﹣1的边长大小为()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A.(2,2)B.(3,3)C.(3,2)D.(2,3)11.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12.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4.的平方根为;若x2=9,y3=﹣8,则x+y=.1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6°,则∠1=,∠2=.16.已知点P(2a﹣6,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P4的坐标是,点P第8次跳动至P8的坐标为;则点P第256次跳动至P256的坐标是.18.如图1,将三角板ABC与三角板ADE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CAE=α(0°<α<180°).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2).20.解方程或方程组:(1)(1﹣2x)2﹣36=0(2)2(x﹣1)3=﹣.21.看图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于G,∠E=∠1,求证:AD平分∠BAC.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ADC=∠EGC(等量代换)∴AD∥EG()∴∠1=∠2()∠E=∠3()又∵∠E=∠1(已知)∴∠2=∠3()∴AD平分∠BAC().2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3,﹣1),C(﹣3,﹣2),D(﹣2,3)(1)在图上画出四边形ABCD,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P为四边形ABCD形内一点,已知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根据平移的规则,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平移后的四个顶点的坐标.23.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24.MF⊥NF于F,MF交AB于点E,NF交CD于点G,∠1=140°,∠2=5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求证:∠AMD=∠AGF.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四边形ABDC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的平方根是()A.±B.9 C.D.±9【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解.【解答】解:∵()2=3,∴3的平方根是为.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比较简单.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 B.=2 C.D.【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答】解;A、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A错误;B、﹣8的立方根是﹣2,故B错误;C、|﹣4|=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C正确;D、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在下列各数0、、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无理数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无理数.【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把化为3的形式,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这一组数中的无理数有3π、6.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2,4)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2,﹣4),故(﹣2,﹣4)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5.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1=∠2 C.∠D=∠DCE D.∠D+∠ACD=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正确;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6.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与∠A相等的角有∠ADC、∠AFE、∠EGC、∠GCD.【解答】解:∵AB∥CD,∴∠A=∠ADC;∵AB∥EF,∴∠A=∠AFE;∵AF∥CG,∴∠EGC=∠AFE=∠A;∵CD∥EF,∴∠EGC=∠DCG=∠A;所以与∠A相等的角有∠ADC、∠AFE、∠EGC、∠GCD四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等关系的角是解题的关键.7.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专题】应用题.【分析】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说明两次拐弯后的方向是平行的.对题中的四个选项提供的条件,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判断,能判定两直线平行者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A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其余均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9,0)B.(﹣1,0)C.(3,﹣1)D.(﹣3,﹣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对应点A、A′找出平移规律,然后设点B的坐标为(x,y),根据平移规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2,1)的对应点为A′(3,1),∴3﹣(﹣2)=3+2=5,∴平移规律是横坐标向右平移5个单位,纵坐标不变,设点B的坐标为(x,y),则x+5=4,y=0,解得x=﹣1,y=0,所以点B的坐标为(﹣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与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根据已知对应点A、A′找出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1,它的边长为a,则a﹣1的边长大小为()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边长a,再估算出a的范围,进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到a﹣1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一个正方形面积为21,∴正方形的边长a=,∴4<<5,∴3<﹣1<4,即3<a﹣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A.(2,2)B.(3,3)C.(3,2)D.(2,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因为(﹣1,﹣1)、(﹣1,2)两点横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y轴,(﹣1,﹣1)、(3,﹣1)两点纵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x轴,过(﹣1,2)、(3,﹣1)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第四个顶点.【解答】解:过(﹣1,2)、(3,﹣1)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3,2),即为第四个顶点坐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和点的坐标表示方法,明确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正确理解对顶角、同位角、相交线、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逐一判断.【解答】解:(1)同位角只是一种位置关系,只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相等,错误;(2)强调了在平面内,正确;(3)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错误;(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不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本身,而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故选:B.【点评】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要善于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2.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用∠2、∠3分别表示出∠BOE和∠COF,再由平角的定义可找到关系式.【解答】解:∵AB∥EF,∴∠2+∠BOE=180°,∴∠BOE=180°﹣∠2,同理可得∠COF=180°﹣∠3,∵O在EF上,∴∠BOE+∠1+∠COF=180°,∴180°﹣∠2+∠1+180°﹣∠3=180°,即∠2+∠3﹣∠1=18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a∥b,b∥c⇒a∥c.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14.的平方根为±2;若x2=9,y3=﹣8,则x+y=1或﹣5.【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求得=4,然后再求得平方根;依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可求得x、y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4,4的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为±2.∵x2=9,y3=﹣8,∴x=±3,y=﹣2.当x=3,y=﹣2时,x+y=3+(﹣2)=1;当x=﹣3,y=﹣2时,x+y=﹣3+(﹣2)=﹣5.故答案为:±2;1或﹣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6°,则∠1=68°,∠2=11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求∠FED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1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MEF=∠FED,∠EFC+∠GFE=180°,∵AD∥BC,∠EFG=56°,∴∠FED=∠EFG=56°,∵∠1+∠GEF+∠FED=180°,∴∠1=180°﹣56°﹣56°=68°,又∵∠1+∠2=180°,∴∠2=180°﹣68°=112°.故答案为:68°,11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点P(2a﹣6,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8,0)或(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分点P在x轴上,纵坐标为0;在y轴上,横坐标为0,分别列式求出a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当P在x轴上时,a+1=0,解得a=﹣1,P(﹣8,0);当P在y轴上时,2a﹣6=0,解得a=3,P(0,4).所以P(﹣8,0)或(0,4).故答案为(﹣8,0)或(0,4).【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是对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的考查,易错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P4的坐标是(2,2),点P第8次跳动至P8的坐标为(3,4);则点P第256次跳动至P256的坐标是(65,128).【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观察图象,结合点的跳动数据,可找出规律“每经4次变化后点的横坐标增加1,纵坐标增加2.”由此规律结合P0(1,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观察图象,结合点的跳动可知:P0(1,0)→P4(2,2)→P8(3,4)→…,由此可知每经4次变化后点的横坐标增加1,纵坐标增加2,∵256÷4=64,64+1=65,64×2=128,∴P256的坐标是(65,128).故答案为:(2,2);(3,4);(65,128).【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每经4次变化后点的横坐标增加1,纵坐标增加2.”本题属于中档题,有点难度,做此题时,观察图形找出下标为0,4,8,…点在同一侧,且其横纵坐标的变化存在规律,难点在于P0点的借用.18.如图1,将三角板ABC与三角板ADE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CAE=α(0°<α<180°).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15°,45°,105°,135°,15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要分5种情况进行讨论:AD∥BC、DE∥AB、DE∥BC、DE∥AC、AE∥BC分别画出图形,再分别计算出度数即可.【解答】解:当△ADE的一边与△ABC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当AD∥BC时,α=15°;②当DE∥AB时,α=45°;③当DE∥BC时,α=105°;④当DE∥AC时,α=135°;⑤当AE∥BC时,α=150°.故答案为:15°,45°,105°,135°,150°.【点评】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及数的开方法则分别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去括号及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1)原式=2﹣﹣+1﹣4=﹣1﹣2;(2)原式=﹣2+﹣1﹣3﹣=﹣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绝对值的性质及数的开方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解方程或方程组:(1)(1﹣2x)2﹣36=0(2)2(x﹣1)3=﹣.【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先移项,然后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1﹣2x=±6,然后解得x的值即可;(2)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2,然后再依据立方根的定义得到x﹣1=,最后解得x的值即可.【解答】解:(1)移项得:(1﹣2x)2=36,则1﹣2x=±6,当1﹣2x=6时,解得;x=﹣,当1﹣2x=﹣6时,解得:x=.(2)由题意得:(x﹣1)3=﹣,则x﹣1=﹣,解得;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立方根、平方根的定义,依据题意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看图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于G,∠E=∠1,求证:AD平分∠BAC.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垂直的定义)∴∠ADC=∠EGC(等量代换)∴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由垂直可证明AD∥EG,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1=∠2=∠3=∠E,可证得结论,据此填空即可.【解答】证明:∵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90°,∠EGC=90°(垂直的定义),∴∠ADC=∠EGC(等量代换),∴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角平分线的定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2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3,﹣1),C(﹣3,﹣2),D(﹣2,3)(1)在图上画出四边形ABCD,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P为四边形ABCD形内一点,已知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根据平移的规则,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平移后的四个顶点的坐标.【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P点坐标的变化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6×6﹣×6×1﹣×5×1﹣×5×1﹣1S四边形ABCD=36﹣3﹣﹣﹣1=36﹣3﹣5﹣1=27;(2)∵P坐标为(﹣1,1),将四边形ABCD通过平移后,P的坐标变为(2,﹣2),∴平移后各点横坐标加3,纵坐标减3,∴平移后的点坐标A(6,1),B(6,﹣4),C(0,﹣5),D(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求出M、N的值,代入可得出M﹣N的平方根.【解答】解:因为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所以可得:m﹣4=2,2m﹣4n+3=3,解得:m=6,n=3,把m=6,n=3代入m+3=9,n﹣2=1,所以可得M=3,N=1,把M=3,N=1代入M﹣N=3﹣1=2.【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求出M、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MF⊥NF于F,MF交AB于点E,NF交CD于点G,∠1=140°,∠2=5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延长MF交CD于点H,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解答】解:延长MF交CD于点H,∵∠1=90°+∠CFH,∠1=140°,∠2=50°,∴∠CHF=140°﹣90°=50°,∴∠CHF=∠2,∴A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外角定理,作出适当的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求证:∠AMD=∠AGF.【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由BD⊥AC,EF⊥AC,得到B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CBD,等量代换得到∠1=∠C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GF∥BC,证得MD∥G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BD⊥AC,EF⊥AC,∴BD∥EF,∴∠2=∠CBD,∵∠2=∠1,∴∠1=∠CBD,∴GF∥BC,∵BC∥DM,∴MD∥GF,∴∠AMD=∠AG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先由非负数性质求出a=2,b=4,再根据平移规律,得出点C,D的坐标,然后根据四边形ABDC的面积=AB×OA即可求解;,列出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确定M点坐标;(2)存在.设M坐标为(0,m),根据S△PAB=S四边形ABDC(3)过P点作PE∥AB交OC与E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AP+∠DOP=∠APE+∠OPE=∠APO,故比值为1.【解答】解:(1)∵(a﹣2)2+|b﹣4|=0,∴a=2,b=4,∴A(0,2),B(4,2).∵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C(﹣1,0),D(3,0).=AB×OA=4×2=8;∴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存在一点M,使S△MCD=S.设M坐标为(0,m).四边形ABCD∵S△MCD=S,四边形ABDC∴×4|m|=8,∴2|m|=8,解得m=±4.∴M(0,4)或(0,﹣4);(3)当点P在BD上移动时,=1不变,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E.∵CD由AB平移得到,则CD∥AB,∴PE∥CD,∴∠BAP=∠APE,∠DOP=∠OPE,∴∠BAP+∠DOP=∠APE+∠OPE=∠APO,∴=1.【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坐标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理解平移规律,作平行线将相关角进行转化.;733599;。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B.(2,﹣1)C.(﹣2,4)D.(﹣3,﹣3)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 =﹣3 C. =±4 D.﹣=﹣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B.(5,﹣1)C.(7,0)D.(1,﹣3)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 B.48° C.52° D.58°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 B.已知②⑤则④ C.已知②④则③ D.已知④⑤则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对.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2)∠1= (度);(3)BF= .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19.若=1﹣x2,则x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 B.(2,﹣1)C.(﹣2,4)D.(﹣3,﹣3)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 =﹣3 C. =±4 D.﹣=﹣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 B.(5,﹣1)C.(7,0)D.(1,﹣3)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B.48° C.52° D.58°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B.已知②⑤则④ C.已知②④则③ D.已知④⑤则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对.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2)∠1= (度);(3)BF= .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19.若=1﹣x2,则x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
天津市和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6春•贵州期末)16的平方根是()A.4 B.8 C.±2 D.±42.(2016春•和平区期末)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3.(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 B.(2,0) C.(﹣4,4)D.(3,﹣2)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 B.y=4x C.y=﹣x+4 D.y=x﹣45.(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 B.(0,7) C.(0,﹣7)D.(7,0)6.(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 B.16 C.20 D.87.(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8.(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2 C.m<﹣2 D.﹣2<m<19.(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10.(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A,PB,使PA⊥PB,当∠MPA=40°,则∠NPB的度数是()A.50°B.60°C.40°或140°D.50°或130°11.(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 B.8≤m<10 C.8≤m≤10 D.4≤m<512.(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1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______.15.(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______.16.(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______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17.(2016春•和平区期末)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______.18.(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______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20.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2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22.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2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24.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 >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1.(2016春•贵州期末)16的平方根是()A.4 B.8 C.±2 D.±4【考点】平方根.【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016春•和平区期末)估计﹣1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0与1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依据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越大可求得的大致范围,然后可得到问题的答案.【解答】解:∵4<5<9,∴2<<3.∴1<﹣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求得的大致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是()A.(0,2) B.(2,0) C.(﹣4,4)D.(3,﹣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左右移,横坐标减加,纵坐标不变;上下移,纵坐标加减,横坐标不变即可解的答案.【解答】解:∵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2个长度单位后得到点A′,∴A′的坐标是(﹣1+3,2﹣2),即:(2,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规律,正确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应是()A.x=﹣y+4 B.y=4x C.y=﹣x+4 D.y=x﹣4【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消去t得到y与x的方程,求出y即可.【解答】解:,①+②得:x+y=4,则y=﹣x+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5.(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点A(a+3,4﹣a)在y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A.(0,1) B.(0,7) C.(0,﹣7)D.(7,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a+3,4﹣a)在y轴上,∴a+3=0,解得a=﹣3,所以,4﹣a=4﹣(﹣3)=4+3=7,所以,点A的坐标为(0,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6.(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准备组建七年级男生篮球队,有60名男生报名,体育老师对6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获得60个数据,数学老师将这些数据分成5组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则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A.12 B.16 C.20 D.8【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题意和从左至右的5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1:3:5:4:2,可以求得第五个小组的频数.【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第五个小组的频数为:60×=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7.(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DAC=∠ACB;②∠ABD=∠BDC;③∠BAD+∠CDA=180°;④∠ADC+∠BCD=180°.其中能判定AD∥BC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判断是不是这两条直线平行,关键看看是不是这些线被截取所组成的角.【解答】解:①∠DA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②∠ABD=∠BD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③∠BAD+∠CDA=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CD,故错误;④∠ADC+∠B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D∥BC,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角的概念,熟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点M(1﹣m,2+m)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2 C.m<﹣2 D.﹣2<m<1【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在第四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列出不等式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点M(1﹣m,2+m)在第四象限,∴,解得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是()A.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根据方程组解的定义,找出各选项中不合适的方程,然后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A、把x=2,y=﹣1代入x﹣3y=2+3=5,2x+y=4﹣1=3+≠5,不是方程2xy=5的解,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B、把x=2,y=﹣1代入2x﹣y=4+1=5,x+y=2﹣1=1,两个方程都适合,故本选项正确.C、把x=2,y=﹣1代入y=x﹣3,是方程的解,代入y﹣2x=﹣1﹣4=﹣5≠5,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D、把x=2,y=﹣1,代入x=2y不成立,故不是方程组的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找出各选项中方程组的解不适合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直线MN上取一点P,过点P作射线PA,PB,使PA⊥PB,当∠MPA=40°,则∠NPB的度数是()A.50°B.60°C.40°或140°D.50°或130°【考点】垂线.【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射线PA,PB在直线MN的同侧,②射线PA,PB在直线MN的异侧,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①如图1,∵PA⊥PB,∠MPA=40°,∴∠NPB=180°﹣90°﹣40°=50°;②如图2,∵PA⊥PB,∠MPA=40°,∴∠MPB=50°,∴∠PBN=180°﹣50°=130°,综上所述:∠NPB的度数是50°或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平角的定义,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1.(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A.8<m<10 B.8≤m<10 C.8≤m≤10 D.4≤m<5【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其正整数解求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2x﹣m≤0,∴x≤m,而关于x的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只有4个,∴不等式2x﹣m≤0的4个正整数解只能为1、2、3、4,∴4≤m<5,∴8≤m<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先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和系数化为1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解集内找出所有整数,即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12.(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不等式组整理得:,由不等式组无解,得到a+2≥3a﹣2,解得:a≤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1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调查是从总七年级学生中抽取了一部分,因此是抽样调查.【解答】解:某校七年级有学生420人,在一次数学月考后,数学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则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抽样调查定义.14.(2016春•和平区期末)已知x≥5的最小值为a,x≤﹣7的最大值为b,则ab=﹣35.【考点】不等式的定义.【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根据已知得出理解“≥”“≤”的意义,判断出a和b的最值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x≥5的最小值是a,a=5;x≤﹣7的最大值是b,则b=﹣7;则ab=5×(﹣7)=﹣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解答此题要明确,x≥5时,x可以等于5;x≤5时,x可以等于5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16春•和平区期末)若x+3是9的平方根,﹣27的立方根是y+1,则x+y=﹣4或﹣10.【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求出x与y的值,即可求出x+y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3或x+3=﹣3,y+1=﹣3,解得:x=0或﹣6,y=﹣4,当x=0时,x+y=0﹣4=﹣4;当x=﹣6时,x+y=﹣6﹣4=﹣10,则x+y=﹣4或﹣10,故答案为:﹣4或﹣10【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GCB,CF∥DE,若∠ACG为α度,则∠EDB为(90﹣)度(用含α的式子表示)【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CF∥DE得出∠EDB=∠BCF,再由互补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CF=(180°﹣α),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ACG为α度,∴∠GCB=180°﹣α,∵CF平分∠GCB,∴∠FCB=(180°﹣α),∵CF∥DE,∴∠EDB=∠BCF=90﹣.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得出∠EDB=∠BCF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17.(2016春•和平区期末)当x=1,﹣1,2时,y=ax2+bx+c的值分别为1,3,3,则当x=﹣2时,y的值为7.【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x=﹣2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y值.【解答】解:由已知得:,解得:,∴y=x2﹣x+1.当x=﹣2时,y=(﹣2)2﹣(﹣2)+1=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18.(2016春•和平区期末)如图,第1个图案是由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做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第n个图案中需要黑色正方形地砖(3n+1)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1=4块.第二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2+1=7块.第三个图形有黑色瓷砖3×3+1=10块.…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3n+1块.故答案为:(3n+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组整理得:,①×2+②×3得:13x=52,即x=4,把x=4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0.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的原则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解答】解:解不等式x+5>1﹣x,得:x>﹣,解不等式x﹣1≤x﹣,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其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求a,b的值.【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将a、b看做常数解两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得到关于a、b 的方程组,求解可得.【解答】解:解不等式x﹣a>b,得:x>a+b,解不等式2x﹣a<2b+4,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解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根据题意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2.某中学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校,为了活跃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1000个供活动时使用,已知甲种乒乓球每个2.4元,乙种乒乓球每个2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乒乓球共用2300元,求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列方程组解答)?(2)如果这次购买甲、乙两种乒乓球的钱不超过2350元,问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列不等式解答)【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甲、乙两种乒乓球各购买多少个;(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多少个.【解答】解:(1)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x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y个,,解得,,即甲种乒乓球购买了750个,乙种乒乓球购买了250个;(2)设甲种乒乓球购买了a个,2.4a+2(1000﹣a)≤2350,解得,a≤875,即应购买甲种乒乓球至多875个.【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与不等式.23.(2016春•和平区期末)某校为迎接2016年中考,对全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模拟测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如图(1)、图(2)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随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学生人数,请将表示成绩类比为“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图中表示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45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试,请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由条形图和扇形图得到成绩在“良”的人数以及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学生人数,成绩为“中”的人数,把条形图补充完整;(2)根据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计算即可;(3)求出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条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人数是22人,由扇形图可知,成绩在“良”的占的百分比为44%,则抽取的人数为:22÷44%=50人,∴成绩为“中”的人数为:50×20%=10人,条形图如图:(2)成绩类比为“优”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3)450×(44%+20%)=288人,可以估计成绩在“良”及“良”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88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4.已知AB∥CD.(1)如图①,若∠ABE=30°,∠BEC=148°,求∠ECD的度数;(2)如图②,若CF∥EB,CF平分∠ECD,试探究∠ECD与∠A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ECD的度数;(2)延长BE和DC相交于点G,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过点E作EF∥AB,∵AB∥CD,∴AB∥EF∥CD,∴∠ABE=∠BEF,∠FEC+∠ECD=180°,∵∠ABE=30°,∠BEC=148°,∴∠FEC=118°,∴∠ECD=180°﹣118°=62°;(2)如图②延长BE和DC相交于点G,∵AB∥CD,∴∠ABE=∠G,∵BE∥CF,∴∠GEC=∠ECF,∵∠ECD=∠GEC+∠G,∴∠ECD=∠ECF+∠ABE,∵CF平分∠ECD,∴∠ECF=∠DCF,∴∠ECD=∠ECD+∠ABE,∴∠ABE=∠E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此题难度不大.25.(2016春•和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其中a,b满足+|2a﹣5b﹣30|=0.将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如图①所示.(1)求点A,B,C的坐标;(2)点M,N分别为线段BC,OA上的两个动点,点M从点C向左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同时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如图②所示,设运动时间为t秒(0<t<15).①当CM<AN时,求t的取值范围;②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S四边形MNOB >2S四边形MNAC?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由条件可求得a、b的值,则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再由平移可求得C点坐标;(2)①用t可分别表示出CM和AN,由条件可得到关于t不等式,可求得t的取值范围;②用t表示出四边形MNOB和四边形MNAC的面积,由条件得到t的不等式,再结合t的取值范围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1)∵+|2a﹣5b﹣30=0,且≥0,|2a﹣5b﹣30|≥0,∴,解得:,∴A(30,0),B(0,6),又∵点C是由点B向右平移26个单位长度得到,∴C(26,6);(2)①由(1)可知:OA=30,∵点M从点C向右以1.5个单位长度/秒运动,点N从点O向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CM=1.5t,ON=2t,∴AN=30﹣2t∵CM<AN,∴1.5t <30﹣2t ,解得t <,而0<t <15,∴0<t <; ②由题意可知CM=1.5t ,ON=2t ,∴BM=BC ﹣CM=26﹣1.5t ,AN=30﹣2t ,又B (0,6),∴OB=6,∴S 四边形MNOB =OB (BM +ON )=3(26﹣1.5t +2t )=3(26+0.5t ),S 四边形MNAC =OB (AN +CM )=3(30﹣2t +1.5t )=3(30﹣0.5t ),当S 四边形MNOB >2S 四边形MNAC 时,则有3(26+0.5t )>2×3(30﹣0.5t ),解得t >>15。
第 1 页 共 6 页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联考试卷数 学时间:100分钟 满分: 120分题号 一 二 19 20 21 22 23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27-的绝对值是……………………………………………………………【 】A.3-B.3C.13 D.31-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325a b ab +=B .325a a a ⋅= C.824a a a ÷= D .()32626aa -=-3、已知:45781,27,9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 b c >> B.a c b >> C.a b c << D.b c a >> 4、16的平方根是………………………………………………………………【 】A .4±B .2±C .2-D .25、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为31.2410-⨯克/厘米3,31.2410-⨯用小数表示为………………………………………………………………………………… 【 】A .0.000124B .0.0124C .0.00124-D .0.001246、若23x=,45y=,则yx 22-的值为………………………………………… 【 】A .35 B .2- C .355D .65 7、加上下列单项式后,仍不能使241x +成为完全平方式的是……………… 【 】第 2 页 共 6 页A .44x B .4x C .x 4- D .2x8、长方形的面积为a ab a 2642+-,若它的一边长为2a ,则它的周长为… 【 】A .b a 34-B .b a 68-C .134+-b aD .268+-b a 9、要使代数式312m -的值在1-和2之间,则m 可以取的整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13的对应点分别为C 、B ,点C 是A B 的中点,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A .13-B .313-C .613-D .13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若2 1.414≈,则200≈ (保留4个有效数字)12、若x+y=3,x-y=1,则x 2+y 2= xy= .13、已知被除式是3232x x +-,商式是x ,余式是2-,则除式是 14、当x 时,代数式324x-的值不小于1 15、若()211x x x y ---=+,则x y -的值是16、若某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3a +和15a -,则这个数是 17、若()()235x x x Ax B +-=++,则A B -=18、已知不等式组211x m n x m +>+⎧⎨-<-⎩的解集为12x -<<,则()2012m n +=19.x 2-px+16是完全平方式,则p= .三、解答题:(共58分)20、(6分)计算: ()()21223216---+---3 B C A 13第 3 页 共 6 页21、(8分)计算: ()[]()223221346ay a y a y a -÷+-⋅22、(10分)解不等式组()315412123x x x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3、(10分)先化简,再求值:()()()()212152323-----+x x x x x ,其中31-=x①②第 4 页 共 6 页24、(10分)若()()245314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153x mx -=的解,求代数式2211m m -+的的平方根的值。
(- 4)263 a4352015 年度和平区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24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is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题中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1.计算的结果是A. 2B. 4C. -4D. ±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2,-3)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 3.14159B. ±13C. D.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D.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内错角相等,则同位角也相等5.在同一平面内四条直线 a,b,c,d,若a∥b,a⊥c,b⊥d,则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是A.互相垂直B. 互相平行C. 相交D. 无法确定6.点 P(m+3,m+1)在 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是A. (2,0)B. (0,-2)C. (4,0)D. (0,-4)7.四根火柴形成如图象形“口”字(如右图所示),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汉字是A. B. C. D.8.-=,则 a 的值为3- 273 10 D. ∠B+∠D=∠E4A.5B.-4 5C.±4 5D.-641259.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射线 OM 平分∠AOC,若∠BOD=76°,则∠BOM等于A. 138°B. 104°C. 142°D. 144°10.如图,AB∥CD的条件是A. ∠B=∠DB. ∠B+∠D=180°C. ∠B+∠D+∠E=180°11. 如图,AB∥CD,∠2=2∠1,则∠3=A. 50°B. 60°C. 65°D. 70°12.点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将点 P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2,1),则点 P 的坐标是A. (1,5)B. (-1,-3)C. (-5,-3)D. (-1,5)第 II 卷(共 76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B.(2,﹣1)C.(﹣2,4)D.(﹣3,﹣3)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3 C.=±4 D.﹣=﹣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B.(5,﹣1)C.(7,0)D.(1,﹣3)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B.48°C.52°D.58°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B.已知②⑤则④C.已知②④则③D.已知④⑤则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对.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2)∠1=(度);(3)BF=.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19.若=1﹣x2,则x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
解答应写出演算步骤、解题过程或证明过程)21.计算:(1)+﹣;(2)(﹣)﹣.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1),(4,2),(2,5),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写出平移后三个顶点A,B,C的对应点A′,B′,C′的坐标;(2)若三角形ABC中一点P的坐标为(a,b),写出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23.已知x+12的算术平方根是,2x+y﹣6的立方根是2.(1)求x,y的值;(2)求3xy的平方根.24.如图,已知AB∥CD,AC平分∠DAB,且∠DCA=28°,∠B=96°.(1)求∠DCE的度数;(2)求∠D的度数.25.如图(a),已知∠BAG+∠AGD=180°,AE、EF、EG是三条折线段.(1)若∠E=∠F,如图(b)所示,求证:∠1=∠2;(2)根据图(a),写出∠1+∠E与∠2+∠F之间的关系,不需证明.26.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1)若∠AOD +∠COB=2(∠BOD +∠AOC ),求∠AOD ,∠BOD 的度数.(2)若∠COB ﹣∠BOD=m °,求∠AOD ,∠BOD 的度数(用含m °的式子表示)27.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 ,点A 的坐标为(1,﹣2),点B 的坐标为(3,0),如图1所示.(1)平移线段AB 到线段CD ,使点A 的对应点为D ,点B 的对应点为C ,若点C 的坐标为(﹣2,4),求点D 的坐标;(2)平移线段AB 到线段CD ,使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二象限内,连接BC ,BD ,如图2所示.若S △BCD =7(S △BCD 表示三角形BCD 的面积),求点C 、D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CD 表示三角形PCD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理数﹣的相反数是()A.﹣B. C. D.﹣【考点】实数的性质;无理数.【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选:B.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三象限的是()A.(1,2)B.(2,﹣1)C.(﹣2,4)D.(﹣3,﹣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A、(1,2)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2,﹣1)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2,4)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3,﹣3)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考点】垂线段最短;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线.【分析】直接利用直线的性质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B.4.估计的结果在两个整数()A.3与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30和32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根据5<<6,即可解答.【解答】解:∵5<<6,∴的结果在两个整数5和6之间,故选:C.5.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垂线.【分析】画一条线段的垂线,是指画线段所在的直线的垂线.【解答】解:由垂线的定义可知,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可以在线段上,可以是线段的端点,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故选D.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5 B.=﹣3 C.=±4 D.﹣=﹣2【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5,正确;B、原式=|﹣3|=3,错误;C、原式=4,错误;D、原式=﹣(﹣2)=2,错误,故选A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的是()A.∠AOD=90°B.∠AOC=∠BOCC.∠BOC+∠BOD=180°D.∠AOC+∠BOD=180°【考点】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AOD=90°可以判定两直线垂直,故此选项错误;B、∠AOC和∠BOC是邻补角,邻补角相等和又是180°,所以可以得到∠COB=90°,能判定垂直,故此选项错误;C、∠BOC和∠BOD是邻补角,邻补角相等和是180°,不能判定垂直,故此选项正确;D、∠AOC和∠BOD是对顶角,对顶角相等,和又是180°,所以可得到∠AOC=90°,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8.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且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A.(9,1)B.(5,﹣1)C.(7,0)D.(1,﹣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根据向上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加得出P′的坐标,再根据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求出m的值,进而得到点P的坐标.【解答】解:∵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P′的坐标为(2m+3,m﹣1),∵P′在x轴上,∴m﹣1=0,解得m=1,∴点P的坐标是(5,﹣1).9.如图,直线AB∥CD,EF⊥CE,垂足为E,EF交CD于点F,∠1=48°,则∠2的度数是()A.42°B.48°C.52°D.5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垂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EF⊥CE,∴∠CEF=90°,∴∠C=90°﹣∠1=90°﹣48°=42°,∵AB∥CD,∴∠2=∠C=42°;故选:A.10.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xy>0,且x+y>0,可判断xy的符号,即可确定点P所在的象限.【解答】解:∵xy>0,∴xy为同号即为同正或同负,∵x+y>0,∴x>0,y>0,∴点P(x,y)在第一象限.故选A.1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CD相交于点O,∠D=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A.当∠C=40°时,AB∥CD B.当∠A=40°时,AC∥DEC.当∠E=120°时,CD∥EF D.当∠BOC=140°时,BF∥DE【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选项A中,∠C和∠D是直线AC、DE被DC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选项B中,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选项C中,∠E和∠D是直线DC、EF被D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因为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两直线不平行;选项D中,∠BOC的对顶角和∠D是直线BF、DE被DC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解答】解:A、错误,因为∠C=∠D,所以AC∥DE;B、错误,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C、错误,因为∠C+∠D≠180°,所以CD不平行于EF;D、正确,因为∠DOF=∠BOC=140°,所以∠DOF+∠D=180°,所以BF∥DE.1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c;④a⊥b;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题设,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是()A.已知①②则③B.已知②⑤则④C.已知②④则③D.已知④⑤则②【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对A进行判定;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可对B、C 进行判定;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对D进行判定.【解答】解:A、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由①②可得到③,所以A为真命题;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由②⑤可得④,所以B为真命题;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由②④可得b⊥c,所以C为假命题;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由④⑤可得②,所以D为真命题.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49的算术平方根是7.【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求.【解答】解:∵72=49,∴49的算术平方根是7.故答案为:7.15.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则图中同位角有4对.【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直接利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1和∠3,∠2和∠4,∠8和∠6,∠7和∠5,都是同位角,一共有4对.故答案为:4.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A∥y轴,PA=3,则点A的坐标为(﹣2,6)或(﹣2,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等,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位于该点的上下,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点P(﹣2,3),PA∥y轴,PA=3,得在P点上方的A点坐标(﹣2,6),在P点下方的A点坐标(﹣2,0),故答案为:(﹣2,6)或(﹣2,0).17.如图,将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D两点的距离为1,CE=2,∠A=72°,则:(1)AC和DF的关系式为AC=DF,AC∥DF.(2)∠1=108(度);(3)BF=4.【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1)根据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直接回答即可;(2)平移前后对应角相等;(3)用EC的长加上两个平移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AC和DF的关系式为AC=DF,AC∥DF.(2)∵三角形ABC水平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72°,∴∠1=108(度);(3)BF=BE+CE+CF=2+1+1=4.故答案为:AC=DF,AC∥DF;108°;4.18.已知点A(0,0),|AB|=5,点B和点A在同一坐标轴上,那么点B的坐标为(5,0)或(﹣5,0)或(0,5)或(0,﹣5).【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数轴上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可得答案.【解答】解:B在x轴上时点B的坐标为(5,0)或(﹣5,0),B在y轴上时点B的坐标为(0,5)或(0,﹣5);故答案为:(5,0)或(﹣5,0)或(0,5)或(0,﹣5).19.若=1﹣x2,则x的值为±1或±或0.【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解答】解:∵=1﹣x2,∴1﹣x2=0或1﹣x2=﹣1或1﹣x2=1,∴x=±1或x=或x=0,故答案为:±1或±或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