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中考专题复习——书法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6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常见书体,了解其特点。
2、能认读简单的书法作品,对书法作品作简单的赏析。
3、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认识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并作简单赏析。
【复习难点】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过程】【任务一】——课下复习,理书体知识自主复习,阅读印发的复习资料,了解各种书体及其特点,了解代表性的书法家及作品。
梳理概括信息,课下完成表格。
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重点】书体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任务二】——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一、以“家”为例,区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主要书体,通过比较整体上把握各书体特点。
二、赏析作品,进一步认识各种书体及其特点。
1、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2、楷书——重点区分欧颜柳体(1)整体:(2)细节:点:三点水:横:竖:3、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4、草书——张旭、怀素等【任务三】——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
右图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
请你从下面左侧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你的选择是()A .B .C.D.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ABCD3、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浑厚圆润B. 潇洒飘逸C. 端庄雄健D. 纤细柔美【任务四】——师生齐心,忆课堂内容(板书设计)【任务五】——评测练习,促内化吸收(课下作业)《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课后反思在写下课后反思之前,我想先说一说为什么我要选择这节课。
一、题目:墨香传承——汉字书法鉴赏【题干】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为了传承和弘扬书法文化,以下是一段书法作品,请结合所学知识,鉴赏其艺术特色,并谈谈你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书法作品】(注:以下为书法作品图片,请考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鉴赏)二、要求:1. 请简要描述该书法作品的字体、结构、笔法等特点。
2. 分析该书法作品在布局、章法、墨色等方面的艺术处理。
3. 结合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三、评分标准:1. 字体、结构、笔法特点描述准确,2分。
2. 布局、章法、墨色分析到位,3分。
3. 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深刻,2分。
四、答案示例:【答案】1. 字体特点:本幅作品为行书,笔画流畅,字形优美,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结构特点:字形紧凑,笔画粗细有致,字形大小适中,笔画之间的疏密得当。
笔法特点:起笔有力,转折自然,收笔圆润,线条富有弹性。
2. 布局特点:作品整体布局紧凑,字与字之间留白适中,使作品显得清新自然。
章法特点: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笔画之间的呼应协调,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墨色特点:墨色饱满,浓淡相宜,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3. 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体会到汉字之美,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同时,书法艺术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书法文化,让墨香传承下去。
【注意】1. 本题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
2. 书法作品图片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实际作品进行鉴赏。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02 书法鉴赏考查题型:选择题、判断题、书法鉴赏题、临摹书写题。
考查内容:①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②辨析书法常见字体;③鉴赏五种常见书法字体的特点。
命题预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提出:“围绕汉字、书法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书法鉴赏很可能成为河南中考的一个考点。
复习重点:了解、记忆五种书法字体的典型特点并学会辨识、判断。
例1(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请赏析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按现代书写规范抄写在米字格内。
【答案】不忘初心【详解】书写时应注意:(1)用正楷字书写,工整美观;(2)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3)不写繁体字;(4)注意“忘、初”字的书写。
例2(2022·云南·中考真题)“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对下列哪幅书法作品的评价?()A. B.C.D.【答案】B【详解】根据平时对各书法字体特点的掌握,可知“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汉隶的最突出特征。
A.楷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B.隶书,其特点是: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C.楷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D.行书,有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的特点;故选B。
例3(2022·海南·中考真题)赏书法之美(1)景区想挑选两幅书法作品作为展厅的匾额,已选中了一幅,请你根据“书体一致”的原则,从备选书法作品中再挑选一幅,将字母序号及其书体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选中作品:现选作品:选项_________,书体__________备选作品:A B C D(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选中的两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中考考前书法欣赏知识点归纳-图文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考考前的书法欣赏中,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
以下是中考考前书法欣赏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书法的起源和发展1.书法的起源:书法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2.书法的发展:书法经历了篆、隶、楷、行、草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二、常见的书法字体1.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传统字体之一,字体规整,构图严谨,横平竖直有力。
2.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字体,也是最传统的正体字。
楷书字体规范,笔画较为圆润。
3.行书:是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结构较为简略,笔画流畅有力。
4.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特殊字体,结构奔放、毛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书法的基本构造要素1.笔画:书法的基本构造单位,分为横、竖、撇、捺、点、折等六种。
2.结构:书法作品的字形结构要符合基本的字形规范,包括架构、衬线、宽度等。
3.用笔:书法的用笔要有力度、姿态和节奏感,不同的字体要有所区别。
4.墨色:书法的墨色要均匀、鲜明,虚实相间,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四、名家书法作品欣赏1.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巨匠,他的作品表现了婉约秀雅的气息,代表作有《兰亭集序》。
2.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楷书准确规范,行笔舒展有力,代表作有《欧阳询碑》。
3.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代表作,他以草书见长,作品极具个性和魅力。
五、书法的审美价值1.线条美: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曲折,表现出动感和美感。
2.构图美:书法作品的布局要合理,字形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形成美感。
3.墨色美:书法作品的墨色要均匀、鲜明,虚实相间,增加视觉效果。
六、书法的气韵和意境1.气韵:书法作品要有气势恢宏、雄浑有力的气韵,充满生命力。
以上是中考考前书法欣赏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归纳。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专题九书法鉴赏河北五年中考命题规律河北中考2017年首次考查了简单的书法赏析。
四个选项简短精练,易于理解,题型新颖,但难度不大,错误项设置明显,旨在引导考生在掌握常见的五种字体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贯彻“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预测2020年此类题目在基础部分和综合性学习部分出现的几率较大。
河北中考核心考点攻略书法鉴赏例(2017·河北中考)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解析】这道题考查书法的识别和鉴赏。
该作品用笔收放自如,浓淡相融,可知是采用行书书体。
故选C项。
【答案】C,从中考对书法文化的考查来看,题目考查面虽广,形式也比较灵活,但也不是无章可循。
整体来看考查点偏重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名家的作品风格以及书法家的名篇赏析这三个方面,答案也比较开放,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针对这三类题型逐一攻破。
1.字体特点题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五种字体,而中考题型对字体风格的考查虽然形式多样却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掌握这五种字体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大致而言,篆书线条匀净,瘦长圆滑,有庄严肃穆之感;隶书扁平,左右舒展,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于变化;楷书横平竖直,整齐统一;草书纵横恣肆,有龙飞凤舞的艺术美;行书规整中有飘逸,统一中有变幻,是介于方正平直的楷书与纵任奔逸的草书之间的书体。
中国几千年书法作品不计其数,却不出这五种书体范畴,所以无论鉴赏何种书法,只需对这五种书体特点了然于胸,便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整体的鉴赏了。
2.名家风格题一名书法家虽然在其一生中创作颇丰,风格上也多有变化,但是却大致有一个主要的书法倾向,这种倾向是他们的书法区别于他人自成一家的依据和标签,体现着个人独到的气象和风骨。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二)书体分类
(三)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
)
小篆《泰山石刻》
线条精
《曹全碑》流畅,内紧外放;章法整齐,大度端庄。
《熹石平经》点画俯百变,誉。
《张迁碑》结体沉
法结构巧
有致,方圆兼备奔放流
《古诗四帖》笔势纵胜。
《终年帖》部分赞曰:
草圣
笺鸟行
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九成宫醴泉铭》法作品人称为
世称《九成
之
《多宝塔碑》世称《多
之
《玄秘塔碑》不苟,称
之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又不“记》。
《兰亭集序》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体,风雨雷大泽龙的诗情。
《寒食帖》
自如,《祭侄文稿》
(四)书法鉴赏专用词汇。
中考语文书法鉴赏中考语文书法鉴赏,这可是个有趣又有点小挑战的部分呢!对于咱们中学生来说,书法鉴赏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陌生,有点神秘。
但别怕,其实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
咱们先来说说书法的字体。
篆书那可是古老而神秘,就像一位沉稳的长者,线条圆润,结构对称,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隶书呢,则像是一位优雅的女士,蚕头燕尾,舒展优美。
楷书就像是班里那个一丝不苟的学霸,规整严谨,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劲儿。
行书像是操场上奔跑的少年,活泼灵动,笔画流畅自然。
草书呢,简直就是艺术家中的“疯狂派”,自由奔放,让人看了不禁感叹书法家的豪情壮志。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书法展览。
在展厅里,一幅楷书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一个个字,端端正正,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我凑近仔细观察,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都恰到好处,力度和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书法家在书写时的专注和用心。
再来说说书法的章法。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单个字要写得好,整体的布局也很重要。
有的作品疏朗开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的作品紧密有序,展现出一种严谨的美。
就像咱们写作文,段落的安排、开头结尾的呼应,都能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书法的墨色变化也是很有讲究的。
浓墨重彩,显得雄浑有力;淡墨轻描,又有一种淡雅的韵味。
有时候书法家会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这可真是一种神奇的艺术手法。
在中考中,当我们面对书法鉴赏的题目时,不要慌。
先仔细观察作品的字体、章法、墨色,再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去思考。
比如说,看到王羲之的书法,就要想到他那个魏晋时期追求自由洒脱的风气;看到颜真卿的字,就要感受他那刚正不阿的性格。
书法鉴赏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让我们能够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我们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就会发现每一幅作品都是书法家心灵的写照,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智慧。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份独特的美,为中考的语文试卷增添一份精彩!。
初三书法专题复习——中国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及欣赏一.王羲之1.作品风格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草书《》、行书《》、《》、《》、《兰亭集序》、《》等。
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2.作品赏析《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二.王献之1.作品风格王献之以和草书闻名后世。
他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
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
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
代表作有:《淳化阁帖》、《鸭头丸帖》、《鹅群帖》等。
2.作品赏析王献之——《中秋帖》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常见书法鉴赏知识梳理“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考试说明》的要求之一。
结合全国各地市中考真题来看,涉及的考查形式一般多为给出一幅或几幅书法作品,让考生辨析字体或选择每一幅书法作品所对应的特点。
一、书法常识(一)汉字造字法——六书分类概念及举例示例及现代汉语象形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描绘出来,所谓画其成物。
如日、月、山、马等。
指事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
如上、下等。
如“上”“下”,字形由两横构成。
“上”字底端一横较长,顶端的横较长,底端的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
会意由两个或多个字根组成,衍生出新的含“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二、五种常见字体特点及示例字篆书体特“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点示例三、常见书法名家作品(一)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秦代的李斯被称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代表作品是《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二)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代表作家有东汉时期的蔡邕,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
(三)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1. 欧阳询书法特点:字形稍长,整齐严谨;主笔伸长,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平正,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