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翻译理论流派
- 格式:ppt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2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二教材名称:新英汉翻译教程授课班级:13英语(专升本)1、2、3班授课老师:张媛一、课程简介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十一章重复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重复译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文及英语重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教学方法:教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材:郭富强编《新英汉翻译教程》参考书目: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连淑能《英译汉教程》、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课时:2节I.Definition of RepetitionGrammatically or rhetorically speakin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word, same expression and even the same structure in a sentence or a passage is more natural and idiomatic and thus much more frequent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Generally what is repeated in Chinese may in many cases be substituted, varied or omitted in English.重复法就是重复译出原文中的某一词、短语或句子,使句子结构完整,表达生动,重点突出。
与增词法不同的是,重复法是重复原文中已有的或省略了的,而增词法是增加文章表面没有的。
II. Different types of repetition in Chinese:1. Reduplication 词语重叠式(词组或成语)1). AA型:想想,看看,事事,年年Let me see. 让我想想。
The sun is rising slowly in the east.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简介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作者: Susan Bassnet & Andre Lefevere 著语种: 英语简介本书是“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它第一次把翻译研究学派的创始人物——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列•勒菲弗尔的论文集合成册,他们不仅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总结翻译理论研究、文化研究,描述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而且两位学者、翻译家还进一步拓展翻译研究的疆域,指明这一学科将来的发展方向。
书中探讨的主题有:中西译论、可译性的限度、翻译何时并非翻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等等。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Linguistics作者: Basil Hatim 著语种: 英语简介本书是“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将对比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术著作。
作者针对目前翻译理论、对比语言学、话语分析三个学科自成一体的学术局面,试图将三者融会贯通。
本书借助大量篇章文字,通过翻译实例,指出了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中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
书中材料真实可信,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适用面广。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三•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作者: Christiane Nord 著语种: 英语简介本书是“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它讲述了功能派的形成过程、基本思想和作者本人提出的翻译的忠诚原则。
书中还涉及到该理论在译者培训、文学翻译、口译中的应用以及对译者翻译道德观念的影响。
12 沙漠之舟艾尔•戈尔 我头顶烈日站在一艘渔船的滚烫的钢甲板上。
这艘渔船在丰收季节一天所处理加工的鱼可达15吨。
但现在可不是丰收季节。
这艘渔船此时此刻停泊的地方虽说曾是整个中亚地区最大的渔业基地,但当我站在船头向远处眺望时,却看出渔业丰收的希望非常渺茫。
极目四顾,原先那种湛蓝色海涛轻拍船舷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一片干燥灼热的沙漠。
渔船队的其他渔船也都搁浅在沙漠上,散见于陂陀起伏、绵延至天边的沙丘间。
十年前,咸海还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湖泊,可与北美大湖区五大湖中的最大湖泊相媲美。
而今,由于兴建了一项考虑欠周的水利工程,原来注入此湖的水被引入沙漠灌溉棉田,咸海这座大湖的水面已渐渐变小,新形成的湖岸距离这些渔船永远停泊的位置差不多有40公里远。
与此同时,这儿附近的莫里那克镇上人们仍在生产鱼罐头,但所用的鱼已不是咸海所产,而是从一千多英里以外的太平洋渔业基地穿越西伯利亚运到这儿来的。
我因要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调查而得以周游世界,考察和研究许多类似这样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
一九八八年深秋时节,我来到地球的最南端。
高耸的南极山脉中太阳在午夜穿过天空中的一个孔洞照射着地面,我站在令人难以置信的寒冷中,与一位科学家进行着一场谈话,内容是他正在挖掘的时间隧道。
这位科学家一撩开他的派克皮大衣,我便注意到他脸上因烈日的曝晒而皮肤皲裂,干裂的皮屑正一层层地剥落。
他一边讲话一边指给我看。
从我们脚下的冰川中挖出的一块岩心标本上的年层。
他将手指.到二十年前的冰层上,告诉我说,“这儿就是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化空气法案的地方。
”这里虽处地球之顶端,距美国首都华盛顿两大洲之遥,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将废气排放量减少一席在空气污染程度上引起的相应变化便能在南极这个地球上最偏而人迹难至的地方反映出来。
迄今为止,地球大气层最重要的变化始于上世纪初的工业命,变化速度自那以后逐渐加快。
工业意味着先是煤、后是石油消耗。
我们燃烧了大量的煤和石油——导致大气层二氧化碳含的增加,这就使更多的热量得以留存在大气层中,从而使地球的候逐渐变暖。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