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qū)阜(fù )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jiān)程,几个 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老人见这位风尘仆(pú )仆的年轻人 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nà )闷。
•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 (qiū),特地来拜见老师,请 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há o) 无保留地传授(shò u)给了他。 人们佩(pèi)服孔子和老子的 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 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 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 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 大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把 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他是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 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老 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 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 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 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 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 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链接
谦虚好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 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 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 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 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 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 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 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 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
广泛地熟读典籍, 复习所学的知识,进 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 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 求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