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营养学课件2-人群营养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8
妇幼营养学课件2-人群营养基础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第一节孕妇营养孕妇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生多种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其结局包括:①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③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④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2.孕期甲状腺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二)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等。
(三)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最大增加量为50%,约1.3-1.5L。
红细胞计数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五)孕期体重增加1.孕期体重的增加及其构成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KG。
2.孕期适宜增重二、孕期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入量(一)能量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 d。
推荐孕中期后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增加836kj(200kcal)每天。
(二)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孕期蛋白质供给增加的推荐值为--2.脂类: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d。
推荐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10%、10%和10%。
(三)微量营养素1.矿物质(1)钙:妊娠期间钙吸收率增加: A、孕期钙营养状况B、钙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铁:孕早期的铁缺乏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有关。
A、孕期铁的需要:估计孕期体内铁的储留量为1g,其中胎儿体内约300mg,红细胞增加约需450mg,其余储留在胎盘中。
B、孕期铁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 d。
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第一节孕妇营养孕妇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生多种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其结局包括:①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③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④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2.孕期甲状腺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二)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等。
(三)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最大增加量为50%,约1.3-1.5L。
红细胞计数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五)孕期体重增加1.孕期体重的增加及其构成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KG。
2.孕期适宜增重二、孕期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入量(一)能量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 d。
推荐孕中期后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增加836kj(200kcal)每天。
(二)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孕期蛋白质供给增加的推荐值为--2.脂类: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d。
推荐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10%、10%和10%。
(三)微量营养素1.矿物质(1)钙:妊娠期间钙吸收率增加: A、孕期钙营养状况B、钙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铁:孕早期的铁缺乏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有关。
A、孕期铁的需要:估计孕期体内铁的储留量为1g,其中胎儿体内约300mg,红细胞增加约需450mg,其余储留在胎盘中。
B、孕期铁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000年« DRIs »推荐孕妇铁AI为25mg/d,UL值为60mg/ d。
(3)碘:孕妇碘缺乏也可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为标志的不可逆转的克汀病。
推荐孕期碘RNI为200ug/d,UL值为1000ug/ d。
(4)锌:孕妇血浆锌通常在孕早期开始持续下降,致产前达低点。
约下降35%。
母体摄入充足的锌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畸形。
2000年« DRIs »推荐非孕妇女膳食锌RNI为11.5mg/d,孕中期后为16.5 mg/d ,UL值为35mg/d。
2、维生素(1)维生素A:受孕前每周补充维生素A可降低母亲死亡率。
2000年«DRIs»推荐孕中、晚期维生素A的RNI为900ug/d,UL值为2400ug/ d。
(2)维生素D: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母体和出生的子代钙代谢紊乱,包括新生儿低钙血症、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及母体骨质软化症。
(3)维生素E:由于维生素E对细胞膜,尤萶对红细胞膜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保护作用,孕期维生素E的补充可能对预防新生儿溶血产生有益的影响。
(4)维生素K:维生素K是与凝血有关的维生素,凝血过程中至少有4种因子依赖维生素K在肝脏合成,因此缺乏维生素K的动物凝血酶原下降,凝血过程受阻。
(5)B族维生素①维生素B1:孕期缺乏或亚临床缺乏维生素B1可致新生儿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也影响胃肠道功能,这在孕早期特别重要。
②维生素B2:孕期维生素B2缺乏,胎儿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缺铁性贫血也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
2000年« DRIs »孕期维生素B2的RNI为1.7mg/d。
③维生素B6:在临床上,有使用维生素B6辅助治疗早孕反应,也使用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12预防妊高症。
2000年« DRIs »孕期维生素B6的AI为1.9mg/d。
④叶酸:叶酸摄入不足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出生低体重、胎盘早剥和神经管畸形,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常见的孕妇巨细胞性贫血。
2000年« DRIs »建议围孕期妇女应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孕期叶酸的RNI为600ug/d。
三、孕期膳食指南(一)孕早期营养与膳食膳食要点:1.按照孕妇的喜好,选择促进食欲食物。
2.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3.想吃就吃,少食多餐4.为防止酮体对胎儿早期脑发育的不良影响,孕妇完全不能进食时,也应静脉补充至少150克葡萄糖。
5.为避免胎儿神经管畸形,在计划妊娠时就开始补充叶酸400-600ug/d。
(二)孕中期营养与膳食膳食要点:1.补充充足的能量2.注意铁的补充3.保证充足的鱼、禽、蛋、瘦肉和奶的供给(三)孕末期营养与膳食膳食要点:1. 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2.增加钙的补充3.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第二节乳母营养一、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及母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一)营养状况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乳母的营养状况对乳汁中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二)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1.哺乳与肥胖:妊娠期间,母体脂肪沉积约99MJ(23740kcal)的能量,用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地消耗妊娠期间贮存的这部分能量,有利于乳母的体重尽快复原,预防产后肥胖。
2.哺乳与骨质疏松:设定哺乳期间钙的吸收效率没有变化,平均每天约需要660mg的膳食钙补充经乳汁丢失的262mg钙。
3.哺乳与乳腺癌: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母乳喂养可以防低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二、乳母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一)能量人乳的能量平均为290kj(70kcal)/100ml。
每升乳汁含能量为2900kj(700kcal),机体转化乳汁的效率约为80%,故共约需366kj(875kcal)才能合成1L的乳汁。
虽然孕期的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但是另外2/3就需要由膳食提供。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的乳母每日能量推荐摄入量,在非孕成年妇女的基础上每日增加2090kj(500kcal),轻体力劳动的哺乳妇女应摄入能量12.5MJ(3000kcal)/d。
(二)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人乳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g/100ml,正常情况下每日泌乳量约为750ml,所含蛋白质9g左右,但是母体内膳食蛋白质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率为70%,故分泌750ml的乳汁需要消耗膳食蛋白质13g。
按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20g,达到每日85g,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
2.脂肪:目前我国乳母脂肪推荐与成人相同,膳食脂肪供给为20%-30%。
(三)微量营养素1.矿物质(1)钙:乳母膳食钙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2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日为2000mg。
此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2)铁:乳母膳食铁的适宜摄入量每日为25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日为50mg,由于食物中铁的利用率低,可考虑补充小剂量的铁以纠正和预防缺铁性贫血。
2.维生素(1)维生素A:乳母维生素A的膳食推荐摄入量每日为1200ug (4000IU),UL每日为3000ug。
(2)维生素D:乳母膳食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每日为10ug(400IU),UL每日为50ug。
(3)B族维生素:乳母膳食维生素B1的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8mg,应增加富含维生素B1食物.乳母膳食维生素B2的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7mg,应多吃肝、奶、蛋以及蘑菇、紫菜等食物可改善维生素B2的营养状况。
(4)维生素C:我国膳食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30mg,UL每日为1000mg。
三、乳母的膳食(一)产褥期膳食:正常分娩后产妇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如蛋白质和铁等。
(二)哺乳期的膳食1.食物种类齐全多样化2.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3.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4.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口5.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产品6.注意烹调方法第三节婴幼儿营养婴儿一、婴儿发育特点(一)体格发育1.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2.5-4.0kg)。
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
2.身长: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
3.头围和胸围: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出生时头围平均月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1-2cm。
(二)消化系统发育1.胃及其酶: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约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
胃贲门的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易导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呕吐。
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
2.肠及其酶: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弹力较小,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
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婴儿的营养需要(一)能量需要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
依据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来估计总能量的需要。
2000年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0-12个月的婴儿的能量摄入量均为95kcal/(kg.d)。
(二)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婴儿生长迅速,不仅蛋白质的量按每单位体重计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
人乳中必须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
2.脂肪酸:0-6个月龄的婴儿按每日摄入人乳800ml计,则可获得脂肪27.7g ,占总能量的47%。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为总能量的45%-50%。
3.碳水化合物:婴儿碳水化合物的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摄入量约为12g/kg(供能比约37%)。
(三)微量元素1.矿物质(1)钙:人乳中含钙量约为350mg/l。
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300mg/d,6个月后为400mg/d。
(2)铁: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左右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
(3)锌: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
(4)碘:婴儿期缺碘可引起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害。
2.维生素(1)维生素A:婴儿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约400ug/d。
母乳中含有较丰富维生素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
(2)维生素D:人乳及牛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从出生2周到1岁半之内都应添加维生素D。
婴儿每天维生素D的参考摄入量为10ug(400IU)。
(3)维生素E: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
(4)维生素K: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没建立,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K 缺乏症(出血)。
(5)维生素C: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
三、母乳喂养(一)母乳的营养特点1.蛋白质及氨基酸:人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