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详解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26
•肝脏的解剖位置•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的功能目录•肝脏的疾病•肝脏的生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01肝脏的解剖位置肝脏的上界与膈穹相接,下界与肋弓、十二指肠、结肠等器官相邻。
肝脏在人体中的位置肝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肝脏与膈穹、肺、心脏等器官相邻,这些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十分密切。
肝脏与十二指肠、结肠等器官通过韧带相连,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肝脏与胆囊、胰腺等器官在消化系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02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的形态肝脏的位置肝脏的毗邻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位于左上腹,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
肝脏的右叶上方与右胸膜腔、右肺和心包相毗邻,左侧紧贴食管、胃和胰腺等器官。
030201肝门是肝脏的分隔,分为左、右两个肝门,左肝管、左肾上腺静脉和左肾静脉从左侧进入肝左叶,右肝管、右肾上腺静脉和右肾静脉从右侧进入肝右叶。
肝小叶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呈多角棱柱状,由中央静脉、肝板、肝细胞和胆小管构成。
肝静脉肝静脉分为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分别引流肝左叶、肝中叶和肝右叶的血液。
按照Glisson系统的分段按照Couinaud系统的分段肝段的划分03肝脏的功能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场所,合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
肝脏维持血糖的稳定,通过糖原合成和分解调节血糖水平。
肝脏参与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输,维持血脂的正常水平。
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维生素A、D、E等。
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维生素代谢药物代谢物质,如氨、酚等。
毒素代谢免疫防御胆汁合成消化和吸收。
胆汁分泌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汁排泄分泌胆汁的功能04肝脏的疾病肝炎定义肝炎类型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肝炎症状肝炎的治疗方法因类型而异,包肝炎治疗肝炎肝硬化CD 肝癌定义肝癌症状肝癌治疗肝癌病因肝癌AB05肝脏的生理肝细胞是糖代谢的主要场所,能够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同时合成和分泌葡萄糖。
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位于腹腔中,其结构复杂而功能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脏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其主要功能。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肝脏位于腹腔之上,分为左叶、右叶和尾状叶。
右叶与左叶之间有深裂沟,称为肝门,通过该门进入肝脏的血管和胆管。
肝脏表面平坦,包裹在薄而坚韧的包膜下。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肝脏内部由约50,000个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肝细胞和间质组织构成。
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
间质组织包括血管、胆管和结缔组织。
1. 血管系统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排空系统,主要包括门静脉系统和肝动脉。
门静脉通过肝门进入肝脏,供应肝细胞的养分和氧气,而肝动脉则提供氧气丰富的血液。
此外,肝脏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将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输送给肝细胞。
2. 胆管系统胆管系统是肝脏的排泄系统,其起始于肝小叶的肝细胞,通过汇集管、左右肝总管最终汇合形成胆总管。
胆总管再与胰腺的主胰管相汇合,最终进入十二指肠。
通过这一排泄系统,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能够将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3. 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单位,呈六角形。
每个肝小叶都包括一个中央的中央静脉,周围环绕着三至五个肝窦。
肝窦是血液和血浆流动的通道,起到血液净化和代谢产物转运的作用。
三、肝脏的功能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之一,其功能多种多样。
以下是肝脏主要的功能:1. 代谢功能肝脏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储存和释放葡萄糖,调节血糖水平;合成和分解脂肪以供能量;分解和合成蛋白质,并转化为重要的氨基酸。
2. 解毒功能肝脏能够解毒和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它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或通过胆汁排出体外,或通过肾脏进一步排泄。
3. 脂肪代谢肝脏能够合成胆固醇和胆汁酸,并调节血脂水平。
它还能够将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储存和释放能量。
4. 蛋白质代谢肝脏能够合成和分解蛋白质,调节体内氨基酸的代谢。
肝脏疾病--解剖生理概要一、肝脏解剖1.肝脏的大体解剖(l)部位:肝大部位于右上腹部,隐匿在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其左外叶横过腹中线而达左上腹,呈一不规则的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扁窄。
(2)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附。
(3)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以及右侧肾和肾上腺相毗邻。
(4)膈面与脏面交界处成锐缘,右肝的下缘平齐右肋缘,左肝的下缘可在剑突下扪及,但一般在腹中线处不超过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5)肝的膈面和前面分别有左、右三角韧带及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使其与膈肌及前腹壁固定。
(6)在肝的脏面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者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又称肝蒂。
(7)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侧的支干,再进入肝实质内,此处也称第一肝门。
(8)门静脉系统:在肝实质内,由于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共同被包裹在Glisson纤维鞘内,所以可以由门静脉的分布来代表,故称为门静脉系统。
(9)肝静脉系统:另—个管道系统称为肝静脉系统,是肝血液的流出管道,其分布与门静脉系统不相一致。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此处也称第二肝门。
(11)肝内有若干平面缺少血管、胆管的分布,是肝内分区的自然界线,称为肝裂。
(12)以起自胆囊窝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静脉左壁的正中裂为界,将肝分为左、右两半。
(13)肝脏分为5叶:①起自胆囊窝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静脉左壁的肝正中裂为界,将肝分为左右两半。
②左、右半肝又各以叶间裂为界,分成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和尾状叶;左外叶和右后叶又以段间裂为界,再分成上、下两段,尾状叶也分成左、右两段。
(14)Couinaud分为8段:①以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的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
②相当于尾状叶为I 段,左外叶为Ⅱ、Ⅲ段,左内叶为Ⅳ段,右前叶为V、Ⅷ段,右后叶为Ⅵ、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