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生产流程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774.50 KB
- 文档页数:14
重大危险源的划分与辨识
一、生产单元的划分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二、储存单元的划分
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S=q1/Q1 + q2/Q2 +…+ qn/Qn≥1 q1...实际量;
Q1...临界量;
四、事故严重度评价
(1)最大危险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2)概率求和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
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通常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划分,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单元:
1. 生产工艺单元:包括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高温、高压等。
2. 设备设施单元:包括生产设备、工具和劳动保护设施等,如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电气设备的安全、防火设施的设置等。
3. 厂区环境单元:包括厂区的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如气候、地质、水源等,还有噪音、振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4. 作业岗位单元:指不同岗位上从事的工作活动,特定职业的工作岗位,如焊接、热作业、高空作业等。
5. 物料管理单元:指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存储、搬运和使用等过程,如仓库管理、物料运输等。
6. 应急管理单元: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如火灾、泄漏、事故等。
以上是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基本单元划分,具体划分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扩展,以确保全面准确地辨识和评估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
摘要:
:
1.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概述
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3.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具体方法
4.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实践应用
5.总结
第二步
正文: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确保安全生产。
在辨识重大危险源时,单元的划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单元划分是为了将复杂的生产系统划分为相对简单的单元,以便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
通过单元划分,可以明确各个单元的责任和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具体方法。
一般来说,单元划分可以根据生产工艺、设备、功能等因素进行。
在具体划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设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场所和设备;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设备和场所。
在实践中,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例如,在化工企业中,可以按照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单元划分;在冶金企业中,可以按照冶炼、铸造、轧制等环节进行单元划
分。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的实践应用。
单元划分完成后,需要对各个单元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单元划分和危险源辨识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中的疑难问题汇总(说明:咨询过部门政府、行业人士,关于单元划分目前有些说法不统一,本人在作答时基于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于单元划分我理解应该以防止重大特大事故为出发点,划分时如遇到事故状态时相互间有显著影响、甚至出现多米诺效应等情况的应综合整体考虑。
)(一)关于生产单元划分:1.生产单元的分割以切断阀为分隔界限,切断阀是紧急切断阀还是具备切断功能的阀门即可,平时阀门的开关有无要求?通常各装置之间可能涉及多条管道互相连接,是所有管道都需要切断阀吗?后期整体装置内部,若企业为规避重大危险源,可能存在有意识将装置分隔开,来安装切断阀,是否可以依据切断阀的设置情况来将单元分开?切断阀如何定义,任意阀门都可以还是紧急切断阀才算。
各类塔釜之间均有切断阀,分开来一个个辨识还是联合一起辨识。
划分生产装置单元的切断阀具体指哪种类型?答:个人理解,应该以紧急切断阀为分隔界限。
管道切断阀的安装应该根据实际工艺情况来定。
企业切断阀情况以设计院验收盖章图纸为准,安装切断阀需要走完整的变更管理程序,特殊情况需走项目程序。
2.目前行业内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将重大危险源划分为生产单元和储运单元两个,还有一个是对各单元进行细分,分别划定重大危险源,明确是哪种?答:新版4.1.1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重点是弄清楚对于单元的划分,分割,标准修订时的出发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考虑的?答:个人理解,单元划分思想应基于一个单元发生事故时相对不影响相邻单元为准则。
辨识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方向是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尤其是重特大事故。
4.装置与外界的切断阀,那么装置又怎么定义。
比如传统磷酸生产装置包含硫磺制酸,湿法磷酸,内部有可分为融硫装置,转化装置等,怎么分?答:个人理解,装置在发生事故时,有可能影响事故严重的影响因素如快速进物料、持续加压、持续热源等这些因素被切断。
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当划分出来的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内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就辨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依据新标准,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要按设计的最大量来确定。
2.2.1 生产厂房单元(1)单元划分起止点:液化石油气出站区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mm ;设计压力:0.4MPa ,最大工作压力0.25MPa ;长度:350m 。
最大设计量:0.036t 。
(2)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入厂管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在用氧气管输:Φ168/114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设计温度:6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长度:237m ;最大设计量:0.036t 。
(3)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出氧气站/氮气站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储罐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长度:395m ;最大设计量:0.033t 。
2.2.2 液化石油气罐区单元单元划分起止点:卸车点至用气设备。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1)地下;卧式储罐:2×60m 3;液态;充装系数0.85;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设计温度:5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
(2) (地下储罐)进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长度:55m 。
(3) (地下储罐)出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1.5MPa ;长度:10m 。
0 引言近年来,相继发生了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响水3·21爆炸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恶性重特大工业事故,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源的过程,以确保在可能发生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1.生产单元生产单元是指涉及生产、制造、加工、使用等过程的安全生产活动。
在生产单元中,重大危险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物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化学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
(2)生产设备:涉及高温、高压、高速等存在潜在危险的设备,如压缩机、搅拌器、离心机等。
(3)工业管道:包括输送化学物品和腐蚀性液体的管道,因其可能出现的泄漏和腐蚀而构成重大危险源。
(4)生产场所: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场所,如石油化工、化肥农药等企业。
2.储存单元储存单元是指专门用于储存物资的场所或设施,如仓库、油库、气库等。
在储存单元中,重大危险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物品:主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化学物品的储存设施,如油库、气库等。
(2)储存设备:涉及压力容器、储罐等特种设备的储存设施,因其可能出现的泄漏和爆炸而构成重大危险源。
(3)工业管道:主要涉及输送腐蚀性液体的管道,因其可能出现的泄漏和腐蚀而构成重大危险源。
(4)储存场所: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特殊物品的储存场所,如烟花爆竹仓库等。
3.经营单元经营单元是指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或场所,如商场、酒店等。
在经营单元中,重大危险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危险:商场、酒店等场所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2)电气危险:经营场所的电气设备数量众多,存在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的风险。
(3)营业中断:由于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营业中断。
(4)食品安全:餐饮企业涉及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如管理不当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4.交通单元交通单元是指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单位或场所,如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企业。
在交通单元中,重大危险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事故:由于交通运输活动涉及到大量的车辆、船舶等设备,如管理不当易发生交通事故。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持续、全面辨识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合理评价其风险程度,正确制定并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确保公司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2 职责2.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批。
2.2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3公司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4安环部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各级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5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机电仪、特种设备等设备设施、建构筑物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6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7行政部保卫部门对各单位涉及消防管理、消防应急设备设施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8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术语3.1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2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摘要: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背景及重要性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方法三、单元划分在辨识过程中的应用四、总结正文: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工、石化等行业中,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准确地辨识重大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背景及重要性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提高。
为了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和安全监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标准和规定,要求企业对其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方法重大危险源的单元划分是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功能、工艺和布局等因素来进行的。
常见的划分方法有:1.按危险源的性质划分:将危险源分为化学、物理、生物、放射性等类别。
2.按危险源的功能划分:将危险源分为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类别。
3.按工艺流程划分:将危险源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
4.按布局划分:将危险源按照地理位置、区域、建筑物等进行划分。
三、单元划分在辨识过程中的应用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单元划分是关键环节。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单元划分,可以明确各个单元的危险特性,便于进行进一步的辨识和评估。
例如,在化学危险源辨识中,需要对各个单元的化学物质、数量、浓度等进行分析;在物理危险源辨识中,需要对各个单元的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分析。
四、总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是确保危险源安全监管的基础工作。
通过合理的单元划分,可以提高辨识的准确性,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程序与内容一、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触发因素等。
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致于转化为事故。
它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物质的性质、类型、构成要素、触发因素或条件,以及后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作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危险源辨识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系统危险分析、危险评价等方法与技术。
具体理论方法可参考第五章所述的有关系统危险分析与安全评价方面的内容。
二、危险源辨识的程序与内容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如图所示。
1、危险源的调查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
然后对所分析系统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等。
2)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3)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等。
4)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5)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等。
2、危险区域的界定即划定危险源点的范围。
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
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点,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作为危险源点。
然后以危险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这个危险区域就是危险源的区域。
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1)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过程中,单元划分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单元划分的概念与方法单元划分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备、物料等要素进行划分,以便于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
划分单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按生产过程划分:将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不同环节。
2.按设备类型划分:将设备分为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设备等。
3.按物料性质划分:将物料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不同类别。
4.按作业方式划分:将作业分为常规作业、特殊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划分步骤1.确定划分单元的依据: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物料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划分依据。
2.划分单元:按照划分依据,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备、物料等划分到相应的单元。
3.收集信息:针对每个划分单元,收集相关危险源的信息,如火灾、爆炸、中毒等。
4.分析评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单元的重大危险源。
5.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安全。
四、实例分析以一家化工厂为例,首先根据生产过程将其划分为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
然后,针对每个环节,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中毒等。
接下来,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防火设施、降低储存密度、加强运输安全管理等。
五、单元划分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与实践单元划分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划分单元,企业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识别潜在危险,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此外,单元划分还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安全资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六、总结与建议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单元划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复杂,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中为了使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化,所以按照生产流程采用单元表的形式划分单元如下:
第一单元:地表及工业广场;
第二单元:主、副井;
第三单元:井底车场;
第四单元:大巷(包括井底煤仓、中央变电所、泵房、水仓、井下火药库等)及采区巷道;
第五单元:掘进工作面;
第六单元:采煤工作面;
第七单元:总回风巷、回风井及主扇风机房。
详见单元评估表,表3-2-2、表3-2-3、表3-2-4、表3-2-5、表3-2-6、表3-2-7、表3-2-8。
表3-2-2地表及工广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
表3-2-4井底车场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
表3-2-5大巷及采区巷道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
表3-2-6 掘进工作面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
表3-2-7采煤工作面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
表3-2-8 总回风巷风井、主扇风机房危险源及危害程度辨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