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
- 格式:doc
- 大小:182.50 KB
- 文档页数:9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推荐意见:该项目组自2002年10月以来,经过14余年的科技攻关,围绕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研究,包括:发明专利、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平台研发、相关基础细胞学试验、动物实验、Ⅲ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SFDA批文、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对预防和治疗腹膜种植转移有独特疗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53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万余例次,并形成了12项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同意该项目成果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腹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腹膜转移甚至恶性腹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
本项目组自2002年针对腹膜种植转移研发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一、研发精准HIPEC技术:1.自主研发精准HIPEC技术,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3.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二、研究HIPEC抗癌机制:1.细胞试验,研究热化疗增敏最佳温度、热化疗协同抗癌机制;2.动物实验,研究HIPEC技术稳定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精准HIPEC技术临床应用:1.制订HIPEC技术标准;2.证实HIPEC是预防和治疗腹膜转移及恶性腹水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3.HIPEC技术列入胃癌、结肠癌、卵巢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防治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4.制作HIPEC技术教材、举办培训班,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精准HIPEC关键技术: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内交叉置管法使灌注液充盈腹腔,不留盲区;3、精准清除:双重超微过滤<40μm,清除游离癌细胞。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背景胃癌腹膜转移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既往研究数据表明,当胃癌原发病灶侵犯浆膜层,其潜在腹膜播种或隐匿型腹膜转移的概率高达60%。
此时,即使接受了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大约60%的患者将会面临继发腹膜转移的风险。
然而,放疗和化疗对这种情况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在临床实践中,系统性联合局部治疗的方案应运而生。
概念腹腔热灌注化疗是近年来应用的新兴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是指将含有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并维持一段时间,预防和治疗腹膜的种植转移。
随着现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大量HIPEC临床应用带来的技术要求,HIPEC在理论和技术上要求精准化和规范化,包含了三大精准新理念:精准定位、精准控温、精准清除。
目的是彻底清除游离癌细胞和临床病灶,实现HIPEC技术应用效果的最大化。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是由三个单独的抗肿瘤的效应联合起作用:1、温热效应:把癌细胞烫死研究报道,癌细胞在40-41℃的环境持续30-60分钟就开始出现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导致细胞死亡;正常细胞则可以耐热到45-46℃。
2、灌注效应:将癌细胞洗走建立循环灌洗后癌细胞可以被过滤掉,而每个灌洗周期呈现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叠减效应。
3、化疗效应:把癌细胞直接灭掉因为存在腹膜-血液屏障,灌进腹腔的化疗药不易返回到外周血液,导致腹腔内化疗药的浓度较高,杀伤肿瘤细胞的效率更高,而恰好因为吸收入外周血的化疗药物浓度极低,化疗相关的全身反应极少甚无。
一个小时的灌洗期间,腹腔内化疗药物浓度高,增高腹膜对化疗药物的暴露和接触。
4、温热效应+灌注效应+化疗效应:实现1+1+1>3的加强效果热的灌注液进入腹腔内,“热”不仅仅可以直接对抗肿瘤细胞,它也可以让化疗药的效率增加,进入肿瘤细胞的深度和通透性增加。
化疗药在腹腔内的浓度较高,循环的时间较长且回流外周血液里的浓度反而低,起到高效率低副反应的效应。
HIPEC适应症1、胃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腹膜转移2、腹膜假性黏液瘤3、腹膜恶性间皮瘤4、癌性腹水5、已侵及浆膜的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胆管癌根治手术后预防腹膜种植转移HIPEC禁忌症1、各种原因所致腹腔内广泛粘连2、吻合口存在水肿、缺血、张力等愈合不良因素3、完全肠梗阻4、明显肝肾功能不全5、合并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低下6、严重心血管系统病变7、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严重腹腔感染8、出血倾向或者凝血功能障碍9、生命体征不稳定10、恶病质HIPEC的治疗技术参数:灌注管连接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恒温、恒速、恒量地注入和排出腹腔。
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推荐意见:该项目组自2002 年10 月以来,经过14 余年的科技攻关,围绕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研究,包括:发明专利、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平台研发、相关基础细胞学试验、动物实验、Ⅲ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SFDA批文、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对预防和治疗腹膜种植转移有独特疗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已在全国24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53 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 万余例次,并形成了12 项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同意该项目成果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腹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腹膜转移甚至恶性腹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
本项目组自2002 年针对腹膜种植转移研发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一、研发精准HIPEC技术:1. 自主研发精准HIPEC 技术,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 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二、研究HIPEC抗癌机制: 1. 细胞试验,研究热化疗增敏最佳温度、热化疗协同抗癌机制;2. 动物实验,研究HIPEC 技术稳定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精准HIPEC技术临床应用: 1. 制订H IPEC技术标准;2. 证实H IPEC是预防和治疗腹膜转移及恶性腹水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 3.HIPEC 技术列入胃癌、结肠癌、卵巢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防治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 4. 制作HIPEC技术教材、举办培训班,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精准HIPEC关键技术: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0.1 ℃,控温精度≤± 0.1 ℃,流量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内交叉置管法使灌注液充盈腹腔,不留盲区;3、精准清除:双重超微过滤<40μ m,清除游离癌细胞。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疗效研究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常常存在着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为了提高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的疗效,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被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腹腔热灌注是一种可以通过提高药物浓度和温度来增强化疗效果的方法。
在局部晚期胃癌术后,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后,可以在腹腔中灌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使
药物更容易渗透到肿瘤组织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化疗组。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还可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腹腔热灌注可以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
中的浓度,从而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热灌注可以增加血流量,促进药物的输送和吸收,提
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2016年2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19卷第2期第121页-第125页近年来新兴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HIPEC在预防与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自1980年Spratt 等[]首次报道HIPEC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逐渐演变为目前精准的腹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方法,其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HIPEC已经成为成熟的临床应用技术[,,]。
传统的HIPEC由于控温不精准,存在治疗安全隐患;由于不能充盈腹腔而存在治疗盲区,达不到安全有效的最大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研究上不能科学地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HIPEC安全有效最大化的技术要求。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HIPEC被引入到了微创外科领域。
在腹腔镜腹腔恶性肿瘤切除或腹腔探查的基础上,进行腹腔镜辅助HIPEC,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口带来的创伤,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腹膜癌(peritoneal cancer,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
PC的发生源于自然因素或手术创伤因素所导致的癌肿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淋巴管癌栓破裂和癌栓破裂出血等形成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 cancer cell ,FCC),FCC着床腹膜,形成微小癌灶、癌结节和广泛性PC[,]。
腹膜癌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试验研究腹膜癌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试验研究腹膜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腹膜表面的上皮细胞。
其特点为病程隐匿、进展迅速且预后不良。
当前,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但针对腹膜癌的治疗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间,腹膜癌的热灌注化疗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局部提高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减少毒副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通过加热化疗药物溶液,将其灌注入腹腔内,使溶液温度升高至41.5-43摄氏度,并在腹腔内保持浸泡30-6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扩张,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膜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项针对187例腹膜癌患者的研究表明,热灌注化疗联合手术切除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80%以上,较传统化疗明显提高。
此外,热灌注化疗还能减少术后腹腔复发的风险,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研究还发现,热灌注化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较于传统化疗,热灌注化疗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组织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膜癌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术后腹腔复发率较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热灌注化疗的操作复杂,对医生和护士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提高操作的标准化程度。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进一步探索热灌注化疗的机制,以及发展更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此外,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总之,腹膜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腹膜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术后腹腔复发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为腹膜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综上所述,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腹膜癌治疗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辅助EOS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辅助EOS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分别采用术后单纯EOS化疗方案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PS评分有效率,1、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
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KPS评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辅助EOS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优于术后单纯EOS化疗方案。
标签:腹腔热灌注;化疗;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转移及复发几率较高,严重影响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1-2]。
如何有效预防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转移复发,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热点之一。
本次研究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130例,分别采用术后单纯EOS 化疗方案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PS 评分有效率,1、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探讨术中即刻腹腔热灌注辅助EOS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130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胃癌IIIA期以上,且影像学检查未见远处转移。
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为(59.46±4.50)岁;治疗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1例,年齡49~72岁,平均年龄为(59.58±4.54)岁。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疗效研究
局部晚期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易察觉,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外科手术是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后常常伴随着肿瘤残留和转移的风险,因此需要联合放化疗来进一步控制病情。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并行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50例。
三、研究方法
1. 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局部晚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手术后行腹腔热灌注治疗。
2. 化疗方案:手术后第2周开始行放化疗,具体方案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
3. 疗效评价:根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存质量。
四、研究结果
经过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和数据分析后,研究发现:
1.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高,1年生存率达到60%,2年生存率为30%。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大多数患者能够较好地忍受放化疗的副作用。
3.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明显好转。
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因此仍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验证我们的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防治胃癌腹腔转移研究进展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总的复发率达到50%~70%,以腹膜转移为主,达34.9%,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近30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不断提高。
应用HIPEC可提高胃癌5年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胃癌的总体疗效。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应用HIPEC防治胃癌腹腔转移的临床开展情况做一综述。
标签: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腔转移胃癌发病率在世界排名第四位[1],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临床收治的胃癌病例绝大多数为进展期,预后较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病死率第三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由于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手术方式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的进展,胃癌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但进展期胃癌总的复发率达到50%~70%,以腹膜转移为主,达34.9%[2]。
标准D2根治术的推广使胃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局部淋巴结转移已非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相反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之一。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作为近年兴起的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在防治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所致的恶性腹水方面疗效显著,下面就HIPEC防治胃癌腹腔转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胃癌腹腔转移的诊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胃癌腹腔转移的金标准,但常规细胞学检查检出率低,张贤坤等[3]对50例胃癌患者术中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仅为20%,难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满意的依据。
CT可发现直径5 mm以上的小结节,但对于腹膜转移判断的灵敏度非常低,PET-CT可显示肿瘤组织中高糖代谢状态,做出功能性诊断,但无法精确定位,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大大提高,使得胃癌腹腔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当前常用检测指标有CEA、CK20、CK19、VEGF、TFF、E-钙粘素、B1整合素、MMPs 等。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摘要】第一部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1.探讨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患者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影响,评估HIPEC技术方法的临床安全性。
2.初步探讨腹腔镜辅助HIPEC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疗效。
3.初步探讨B超引导下HIPEC治疗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1.临床安全性研究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25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证实,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出血倾向。
其中胃癌根治切除术7例、姑息性切除4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5例、姑息性切除2例,卵巢癌完全减瘤术5例,不完全减瘤术2例。
2. HIPEC技术方法:将5-Fu1500mg、生理盐水3000~5000ml加入HIPEC 专用袋内,根据患者腹腔容积续加生理盐水至腹腔全部充满灌注液。
开动HIPEC 设备,设定治疗温度43℃,治疗时间60min,灌注速度500ml/min。
HIPEC结束后灌注液自然引出,全部放出体外。
3.监测患者HIPEC前0min及术中15min、30mmin、45min、60min各时间点HIPEC进水口、出水口及患者体表、直肠、鼓膜的温度;监测各相应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分析43℃治疗温度腹腔热灌注治疗对患者体表、直肠、鼓膜的温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4.腹腔镜辅助HIPEC组的临床资料:胃癌恶性腹水患者18例(未手术9例、术后9例),经剖腹探查、纤维内窥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CA199, CA125)、腹水细胞学检查诊断原发病。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有大量腹腔积液,B超检查评估腹水量4000-9000m1,12例患者经多次腹腔穿刺抽液无明显缓解。
12例患者腹水内可查见大量游离癌细胞,2例腹水呈明显血性、1例呈乳糜性。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疗效研究【摘要】摘要:局部晚期胃癌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恶性肿瘤,手术后仍存在着一定的治疗挑战。
本研究通过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临床研究设计,评价了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对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了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局部晚期胃癌、手术后、腹腔热灌注、放化疗、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生存率、生存质量、并发症、治疗挑战、理论依据、作用、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胃癌手术后的治疗挑战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在全球范围内是排名第五的常见癌症,同时也是第三位导致死亡的癌症。
胃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
针对胃癌的治疗挑战主要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后,术后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情况。
即使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仍然有很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而且随着胃癌的发病年龄逐渐下降,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对治疗的挑战更大,疗效也更加有限。
1.2 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理论依据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局部晚期胃癌手术后的治疗依然存在挑战,因为手术往往无法完全切除病灶,导致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热灌注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手术后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 正文2.1 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放化疗的临床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
胰腺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全文)摘要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在高温条件(42 ℃左右)下进行腹腔化疗,被视为可能克服全身给药相关耐药性的治疗方式。
目前HIPEC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仍比较少。
本文总结HIPEC治疗的发展历程以及HIPEC的治疗要点,为HIPEC治疗胰腺癌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
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腹腔化疗,被视为可能克服全身给药相关耐药性的治疗方式。
腹膜内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高浓度化疗药物的区域应用,尽管浓度梯度很高,但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渗透到组织中,渗透深度仍然有限且不超过2 mm。
而且由于腹膜血浆屏障的半透膜作用将腹腔和血液分隔成两部分,缓慢吸收的大分子化疗药物在腹腔和血浆之间产生高浓度梯度,通过腹膜血浆屏障缓慢扩散后,经门静脉转运至肝脏,肝脏对化疗药物的清除速率超过吸收速率。
因此,尽管局部腹膜内浓度很高,化疗药物的全身毒性仍然相对较低。
热疗会影响细胞膜、细胞骨架、大分子的合成和DNA修复机制。
热疗还促进癌细胞产生更多的溶酶体和溶酶体酶活性,从而增强癌细胞破坏。
此外,热疗还可以引起肿瘤血流量减少或完全性的血管淤滞,这也导致癌细胞死亡加速。
与没有热疗的腹腔灌注治疗化疗相比,HIPEC具有以下优势:(1)直接杀伤癌细胞;(2)增强化学疗法的细胞毒性;(3)抑制血管生成;(4)改善蛋白质变性;(5)耐受性强,没有其他不良作用。
尽管高热存在一定的细胞抑制特性,但其与化学药物的协同作用使科学界逐渐聚焦于高热与化学灌注联合治疗。
目前,丝裂霉素-C是HIPEC中最常用的药物。
有研究报道轻度高温可以增强奥沙利铂、丝裂霉素-C和顺铂的抗肿瘤作用。
另外,外科减瘤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是使用HIPEC的前提,HIPEC与CRS 的联合应用可以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获得更好的长期疗效。
崔书中团队研发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精准“清扫”癌细胞每年,中国有约百万癌症患者死于种植转移。
病人一旦发生癌细胞种植转移,就如在腹腔内“撒了几把沙子”,根本无法“捡”出来,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对此也束手无策,病人的生存期限平均仅6个月。
“没有办法就想办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教授相信“一物克一物”。
鉴于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怕“热”,从2002年起,崔书中带领团队研发出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通过“热疗”+“化疗”,将腹腔或胸腔内的癌细胞统统“清扫”“剿灭”。
今年,该项目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月底,崔书中也荣获第十五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通讯员梁凯涛、欧阳云、阚文婧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专题统筹:刘文亮、罗桦琳决心:攻克癌症腹腔种植转移难题癌症患者最担心的就是癌细胞发生转移。
通常,癌症有种植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三种途径,自然病程或者手术创伤引起的癌细胞脱落、转移的淋巴结破裂或癌栓破裂出血等情况,都会引发癌细胞的种植转移。
事实上,腹腔的癌症如胃癌、肠癌等,胸腔的癌症如肺癌等,都可能出现腹腔种植转移或胸腔种植转移。
崔书中介绍,种植转移发生率非常高,比如,胃癌确诊时有约20%已经发生了腹膜种植转移,根治手术后5年发生种植转移的几率也高达50%。
“种植转移,就像抓了几把沙子或芝麻撒在腹腔和胸腔中,没办法‘捡’出来。
”崔书中说,中国每年死于种植转移的病例约100万,化疗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但由于腹膜血运很差等因素,静脉化疗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自1987年当外科医生以来,崔书中在临床中见过太多发生种植转移的癌症患者。
“那时一发现种植转移,往往是开腹后就关上,或者往腹腔里打化疗药,此外,医生能做的就是安慰。
”崔书中说,“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仅6个月。
”难道对此就毫无办法?崔书中相信,任何事物肯定有制衡机制,正所谓“一物克一物”。
于是,2002年起,崔书中率领团队开始向种植转移这个医学难题发起进攻。
腹腔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观察吴炜;王化恺;张勇;刘海龙;林谋斌【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09【摘要】目的分析腹腔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5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3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热灌注组,其中热灌注组28例,对照组25例.手术后分别予常规静脉化疗和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病例死亡、腹腔转移、腹腔感染及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热灌注组腹腔感染(3.60%)、腹腔转移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热灌注组死亡率(0)、肠梗阻发生率(3.60%)低于对照组(4.00%,8.0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腹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杀灭肿瘤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肿瘤转移率,相比单纯静脉化疗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增高,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于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990-992)【作者】吴炜;王化恺;张勇;刘海龙;林谋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J], 杨战锋2.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一开放、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 [J], 闫向勇;刘文超;燕忠生;杨阳3.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刘朝升;郝立智;沈向红;孙晓宇4.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J], 王敏;闫荣;张玉莲5.Ⅲ期胃、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J], 罗文娟;税莲;邓成凤;苏州;刘广国;张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推荐意见:该项目组自2002年10月以来,经过14余年的科技攻关,围绕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研究,包括:发明专利、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平台研发、相关基础细胞学试验、动物实验、Ⅲ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SFDA批文、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对预防和治疗腹膜种植转移有独特疗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53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万余例次,并形成了12项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同意该项目成果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腹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腹膜转移甚至恶性腹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
本项目组自2002年针对腹膜种植转移研发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一、研发精准HIPEC技术:1.自主研发精准HIPEC技术,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3.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二、研究HIPEC抗癌机制:1.细胞试验,研究热化疗增敏最佳温度、热化疗协同抗癌机制;2.动物实验,研究HIPEC技术稳定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精准HIPEC技术临床应用:1.制订HIPEC技术标准;2.证实HIPEC是预防和治疗腹膜转移及恶性腹水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3.HIPEC技术列入胃癌、结肠癌、卵巢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防治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4.制作HIPEC技术教材、举办培训班,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精准HIPEC关键技术: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内交叉置管法使灌注液充盈腹腔,不留盲区;3、精准清除:双重超微过滤<40μm,清除游离癌细胞。
主要科学价值:1、发明点:1)内外循环系统温度精准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准温度调节、长时间恒温治疗;2)专利:发明2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设计2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3)科研立项: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4)科研论文20篇,SCI收录12篇。
2、创新点:1)技术创新:高精度温度控制、压力流量检测报警、微机单片机双保险控制等精准控制技术;2)理论创新:证实热疗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诱导调亡。
3)方法创新:研发了大容量、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技术,热疗与化疗协同抗癌。
3、主要贡献:1)技术贡献,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及管道组件,是我国SFDA批准的第一个体腔热灌注治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260924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261721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260061号)。
2)理论贡献,热化疗协同作用最佳温度为43℃,热化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具协同作用,热疗增强胃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热化疗杀伤胃癌细胞主要形式是诱导凋亡,热疗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化疗敏感性。
3)社会贡献,HIPEC可提高浆膜受侵胃癌患者生存率,减少术后腹膜复发,提高T3、T4胃癌长期存活率,降低进展期胃癌3年复发率21.9%,提高Ⅲb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13.6%,提高中位生存期31个月;治疗胃癌、结肠癌和卵巢癌恶性腹水有效率90%以上。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4个省市253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万余例次,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序号类别国别授权号授权时间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发明人1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200610036401.82012-03-21一种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仪崔书中2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201510543074.42015-11-11用于封堵中空纤维膜的装置黄狄文、张震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200620061376.42007-04-18一种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仪崔书中4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200620061377.92007-04-18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崔书中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201020106213.X2010-12-08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崔书中、黄狄文6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2012SR1051032011-01-07brm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v1.0黄狄文7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2015SR272252015-12-22热交换器水压压力测试装置系统v1.0.0黄狄文8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2015SR2818122015-12-26新型交换器离心气压测漏装置系统v1.0.0黄狄文9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中国ZL201030103879.52010-12-08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崔书中、黄狄文10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中国ZL201030194143.32011-05-18体腔热灌注治疗仪(Ⅱ)崔书中、黄狄文代表性论文目录序号论文名称刊名年,卷(期)及页码影响因子通讯作者(含共同)SCI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通讯作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1 Chemotherapy withlaparoscope-assisted continuouscirculatory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perfusion formalignant ascitesWorld JGastroenterol2010;16(15):1901-19072.092Ba MC,Cui SZ33 21否2Multivariatecomparison ofB-ultrasoundguided andlaparoscopiccontinuouscirculatory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perfusionchemotherapy formalignant ascitesSurgEndosc2013;27(8):2735-27433.427Ba MC,Long H8 3否3 High expression ofheat shock protein90 is associatedwith tumoraggressivenessand poor prognosisin patients withadvanced gastriccancerPLoS One2013;8(4):e628763.73 Cui S 81 81否4Differentsequentialapproaches ofcytoreductivesurgery and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 intreating ovariancancer withmalignant ascitesJ CancerRes ClinOncol2014;140(9):1497-15063.009Ba MC,Long H6 4否5miR-218 inhibitsthe invasion andmigration of coloncancer cells bytargeting thePI3K/Akt/mTORsignaling pathwayInt J MolMed2015;35(5):1301-13082.088Cui S 25 23否6MicroRNA-216aenhances theradiosensitivityof pancreaticcancer cells byinhibitingbeclin-1-mediatedautophagyOncol Rep2015Sep;34(3):1557-642.301Cui S 19 19否7MiR-218 inhibitsmultidrugresistance (MDR) ofgastric cancercells by targetingHedgehog/smoothenedInt J ClinExp Pathol2015Jun 1;8(6):6397-4061.891Cui SZ 13 13否8 Long noncoding RNAaberrantexpressionprofiles aftercytoreductivesurgery and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 of AGCascertained bymicroarrayanalysisTumourBiol2015Jul;36(7):5021-93.611Zhang X 4 4否9 Thermo-chemotherapy Induced miR-218upregulationinhibits theinvasion of gastriccancer viatargeting Gli2 andE-cadherinTumourBiol2015Aug;36(8):5807-143.611Cui SZ 8 8否10 高精度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设备的开发研究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9;15(6):471-4740 崔书中0 19否11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安全性评估的动物实验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19(10):27-310 崔书中0 7否12 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11):869-8720 崔书中0 7否13 Efficacy and safetyof intraoperativeperitonealhyperthermicchemotherapy foradvanced gastriccancer patientswith serosalinvasion. Along-termfollow-up studyDig Surg2006;23(1-2):93-1021.397Zhu ZG 19 16否14 Surgical resectionwith 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 forgastric cancerpatients withperitonealdisseminationJ SurgOncol2010;102(5):361-3652.502ChenLi,ZhengGangZhu10 9否15 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1):26-300 朱正纲0 25否16 温热化疗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肿瘤2007;27(6):419-4240 朱正纲0 13否17Change inexpression ofapoptosis genesafterWorld JGastroenterol2007August28;13(32)2.081HanLiang22 21否hyperthermia,chemo 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human colon cancer transplanted intonude mice: 4365-4 37118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预后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2):1730-17330 梁寒0 5否1960例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2010,37(04):229-2310 詹宏杰0 20否20 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热疗和化疗及放疗后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3):270-2750 梁寒0 1否主要完成人情况1.姓名:崔书中排名:1职称:教授,主任医师行政职务:院长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课题设计、总负责、部分专利所有人;负责该项技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前试验、临床技术标准的制定、学术会议及相关成果的申报;第1~12篇代表性论文的作者,第1篇代表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第10~12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第1、3、5~7、9~12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