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莲塘申报旅游名村专题片解说词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吴欣 徐水洪*(广州市花木公司,广东 广州 510075)WU Xin,XU Shui-hong *(Guangzhou Flowers and Plants Company, Guangzhou 510075,China)广州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回顾Review of the First Phase of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Liantang Village of Guangzhou摘要:广州市莲塘名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其一期改造工程是贯彻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14个市级示范点之一)和“三旧”改造的首批示范点。
以莲塘名村一期改造工程为例,从规划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方面,探索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地方建筑、生活风情、自然环境为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Abstract:Liantang village is one of the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first phase of its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ne of the fourteen first demonstration sites of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San-jiu Renovation Project in Guangzhou. This paper takes an example of the first phase of Liantang villag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explores how to combine native culture, local architecture, life styl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terial selection. The research aim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to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 Liantang; Ancient villages;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Beautiful village关键词:莲塘;古村落;改造提升;美丽乡村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5-0057-04 收稿日期:2016-04-06修回日期:2016-05-20莲塘名村,原名香山窿,隶属广州市黄埔区(原萝岗区)九龙镇,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中西部,与帽峰山的东北部相邻。
小莲庄导游词小莲庄导游词篇一:南浔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中国十大魅力古镇--南浔!首先让我简单的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黄,炎黄子孙的黄,单名一个早晨的晨字,很简单,也容易记,大家就直接喊我名字“黄晨”就可以了。
现在由我来带你们参观南浔景点。
现在发到大家手里的是南浔景区的门票,这个门票是联票的,每进一个景点的时候都要检票的,所以希望大家都那好了,不要弄丢了,丢了就进不去了啊。
因为是节假日的关系所以今天景区里的团队游客也比较多,大家可要跟紧我。
不要走散,跟错团队了。
万一走散了要马上和你们的全陪联系。
那现在大家就跟着我进去参观。
说到中国十大魅力古镇,我们南浔排在第六位,它是南宋就形成的一个村落,1252年正式建镇,距今已有756年的历史了,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
全镇总人口51万,面积71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家看到的这两边的这些店里卖的都是南浔的特产,有橘红糕,定胜糕,野荸荠,大头菜还有湖笔、丝绸等,大家如果有兴趣等我们景点参观结束,我会带大家过来的,大家可以带点回家,给家人尝尝,或是纪念品可以拿回去做个纪念。
那么南浔呢,以前主要是靠蚕丝业发家的,也就是养蚕了,因此,也形成了一帮丝商群体,在南浔你可以听到这么一句俗话,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说得就是这帮丝商,从这句俗语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南浔,以前是用动物形体的大小来衡量一个家庭的财产的,一千万两以上家产的称为象,五百万两以上的家产称为牛,一百万两以上的称为狗。
四象指的是南浔的四大家族,刘家、张家、顾家和庞家。
刘家是四象之首,主人叫刘镛。
听着很熟悉吧,但是此刘镛非彼刘墉,他并不是宰相刘罗锅的刘墉,宰相刘罗锅是乾隆年间的,他的墉字是土字旁的,我们这个刘镛是金字旁的镛,光绪年间的。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桂中农村土地整治旅游示范村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小记黎俊彦;韦程;梁建洪【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页(P9-11)【作者】黎俊彦;韦程;梁建洪【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大片种植的金葵花与下莲塘村的古庄园相辉映,成为该村靓丽一景陶琦/摄2012年秋天,对于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很多农民来说,增收又多了新渠道——随着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下莲塘示范村建设的完工,2012年10月19~28日,武宣金葵花节如期开展,下莲塘村千亩葵花齐绽放,吸引了各方宾客远道而来。
这是武宣县在实施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中,充分挖掘下莲塘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将金葵花独特的观赏性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以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整治为主,通过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村庄基础设施,打造新型旅游观光农业示范村的品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标杆”。
凸显特点:依托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进行规划下莲塘村隶属武宣县东乡镇河马村,河马村是武宣县东乡镇金岗村等5个村土地整治项目的范围。
在进行土地整治征求意见初始,当地要求改变村庄面貌的呼声很高。
下莲塘村距武宣县城27公里,距东乡镇3公里,下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125户530人,耕地面积1500亩。
该村位于武宣县东乡镇和AAA级景区百崖大峡谷之间,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民国陆军中将刘炳宇的古庄园及清代民居将军第,且村里农民有秋季种植金葵花的习惯,有很好的旅游资源。
但村庄行路难、脏乱差,基础设施差,古庄园和清代民居日渐破旧,种植的金葵花不连片,观赏效果不佳,常扫游客的兴致。
长期以来,下莲塘村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却没有给群众致富带来帮助。
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示范村建设给下莲塘村致富提供良好的平台。
据武宣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翁铁介绍,以下莲塘村纳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为契机,武宣县结合桂中农村土地整治示范村建设,加快完善该村新农村建设各项设施。
红色名村讲解词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杞县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红色基因生生不息。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豫东重要革命根据地,是冀鲁豫根据地的南大门,是华北、华中两大解放区联系的通道和纽带。
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省一类革命老区”。
位于杞县南30公里的宗店乡虎背岗村,在历史的光辉中一直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村庄”、“红色村庄”。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群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可书可铭的革命英烈,遗存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符号和印迹,成为虎背岗村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虎背岗村人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奋勇前行。
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11月16日,毛泽东电示各有关方面:“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随后决定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及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淮海地区作战、支前等一切事宜。
淮海战役大决战,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6天的战斗,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实现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在淮海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刘峙这个主要战略集团的决心,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这里还是中共“睢杞太中心县委”、“中共睢杞太特委”、“中共豫东特委”和“睢杞太抗日自卫总团”所在地。
1947年9月至1949年2月,粟裕、张震、唐亮等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这里战斗生活了一年半,指挥了著名的解放开封之战、睢杞战役。
党员同期声:老一辈革命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当中能够舍身忘我,舍小家顾大家,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
塘约村解说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的塘约村!今天,我作为村里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小村庄的风景和历史。
塘约村位于福建省闽侯县,距离福州市仅有不到50公里的距离,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村落。
据史料记载,塘约村建于唐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这个村庄中,你可以看到许多古建筑和老宅,这些都是村民们世代相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从古代算起,塘约村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支柱,村庄中的水田、山田、果园、林木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粮食和水果。
同时,这里的手工艺业也十分发达,特别是陶器、葫芦艺术及刺绣,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最有名的是塘约古堰景区,这个堰坝由村民在清代修建,用来引水灌溉农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在这个景区中,你可以看到清泉飞溅,美丽的小桥流水,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和小鱼虾类,还有当地村民的生活场景,让人倍感温馨。
最后,在您参观完塘约村之后,您可以品尝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塘约油炸花生。
这种花生经过油炸,外表金黄酥脆,内心松软有嚼劲,是非常美味的小吃。
感谢大家对塘约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您在这个美丽的村落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感动。
塘约村是一个充满乡村气息和历史韵味的地方,在这里,承载着闽南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福州地区的人文和历史底蕴。
走在村落中,村庄内曲径通幽,家家户户的古老建筑、神秘的巷道、清泉流水以及繁茂的树木,让人感到一种淳朴自然的美好。
在塘约村的核心区域,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庭院,名为“汝仁祠”,它是当地居民信仰祖先敬神的场所。
祠中精美的石刻和古朴的木雕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型神明塑像,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走进“塘约古堰”景区,一个闻名遐迩的农业景点出现眼前。
整个古堰由一堵高大的土坝筑成,多年来一直为当地居民提供宝贵的灌溉用水。
这座秀丽的景区里,分布着一座座小桥流水和一个个静静的池塘,水清鱼活、碧波荡漾,景象十分美丽。
展厅讲解词范文:
参考示例: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
欢迎大家来到南平市朱子文化示范基地——美丽的松柏村游玩体验,松柏村有趣好玩好吃的可不少,我们称为“松柏十景”、“松柏十味”。
“松柏十景”有悬灯论道、掌握乾坤、古刹问禅、千古丹心、碧浪茶香、五谷丰登、绿野仙踪、七彩樱云、天光云影、三秋折桂,可谓步步是景。
今天就让我抛砖引玉跟你们介绍一景。
那就是松柏十景之一的悬灯论道:松柏村是朱子前往晦庵草堂的必经之地。
所以松柏境内可称为朱子之路“云谷通幽”。
朱子爷爷有位弟子叫蔡元定,常侍其左右,成为朱子的得力助手。
蔡元定协助朱子爷爷在云谷山建了晦庵草堂,自己在对面西山顶上建西山精舍。
为了方便及时探讨学问、释疑解惑,当时朱子爷爷与蔡元定二人约定,夜晚悬灯相望,灯亮表示学习正常,灯暗表示学习有疑难,第二天两人就切磋论学。
悬灯论道也成了他们探求真理的精采故事。
松柏的美景不少,我们现在看到村内一幅幅流动立体、色彩绚丽的卡通朱子形象墙绘作品,都是松柏村的美景,它们也成为了会“说话”的讲解者,让优秀传统文化不知不觉融入松柏村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
至于其他的美景就等着你们自己探访了。
好啦,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啦!。
增城莲塘村景点介绍增城莲塘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古村落。
莲塘村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乡村落,也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塘村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一处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莲塘村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主要由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组成,包括庙宇、祠堂、民居等建筑,这些建筑保存完好,展现出了古代水乡村落的独特魅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莲塘村的祠堂,这些祠堂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除了建筑风格,莲塘村的自然风光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村庄周围水系纵横,河流、池塘、湖泊等水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
尤其是每年的荷花季,莲塘村的荷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观景。
此外,莲塘村的田园风光也十分迷人,稻田、菜地、果园等农田风光尽显农耕文明的魅力,让游客感受到了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在历史文化方面,莲塘村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村中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老的民俗风情,如木雕、石刻、古老的文献资料等,这些文物见证了莲塘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外,莲塘村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狮、舞龙、传统戏曲等,这些活动每年都会在重大节日或传统节日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观光游览,莲塘村还提供了丰富的乡村体验项目,如农家乐、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体验农耕生活。
此外,莲塘村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如莲藕糕、莲蓉月饼、手工编织品等,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和纪念品。
总的来说,增城莲塘村作为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莲塘村不仅是一处可以感受古代水乡文化的历史遗址,更是一处可以体验乡村田园生活的理想之地。
希望更多的游客能够来到莲塘村,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广州增城莲塘春色简介
莲塘春色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莲塘春色总面积达到近10平方公里,包含了莲塘山、莲塘水库和莲塘村等多个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莲塘春色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莲塘山是莲塘春色的核心景点之一,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有许多瀑布和清澈的溪流。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莲塘春色的美景,远处的山水连绵起伏,近处的花草树木繁茂,景色如诗如画。
在莲塘水库,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中的小岛,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莲塘春色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莲塘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在村落中,可以看到古老的宅院、石桥、祠堂等建筑,感受到古代村落的风貌。
此外,莲塘春色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如莲塘寺、石牛岭炮台等,这些都是广州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塘春色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
他们可以徒步登山、漫步湖畔、观赏花草树木、品味当地特色美食等。
此外,莲塘春色还设有各种度假村和温泉酒店,游客们可以选择在这里住宿,
尽情享受放松和休闲的时光。
广州增城莲塘春色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一处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探寻历史文化,莲塘春色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广州地区的独特魅力。
介绍美丽乡村解说词三篇村庄是指农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类居住场所即村庄或农村居民点。
一般来说,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更适合人们居住,民风淳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介绍美丽乡村解说词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在那古道黄河之畔,存有一片绿色的梨园,那就是我美丽调皮的故乡——什川。
当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的时候,古道黄河两岸虽是乍暖还寒,但阻挡不了热爱生活的故乡人奔向自然怀抱的热情。
农庄茶园,悠扬婉转的鼓子弹词,传诵着故乡壮丽的诗篇;雄浑高亢的大秦之腔,承载着故乡历史的厚重;翩翩起舞的婀娜身姿,舞动着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摇曳着风车的黄发垂髫,呼朋引伴地嬉戏于田间小道。
沐着春风,沿着古道,和着乡音,舌着花蕊,伏地双眼,用心在倾听春之乐,花之音,陶醉期间而无人知晓所为。
已而夕阳西下,惠享依旧,归属于鸟入林,鸣声上下,参杂着欢声笑语共同绿树在梨园林木之间,与悠悠黄河一起唱响春的乐章。
夜,静悄悄的,心,静悄悄的,故乡的生活却在这静悄悄的春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蓝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就是宋代诗人翁卷描写乡村的迷人风光。
使我们一起回去我的家乡走走看看吧!我的家乡在中卫市的一个小乡村。
它虽然比不上甲天下的桂林,也比不上人间天堂的苏杭,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风景。
乡村之美,美在菜园。
这里家家都存有菜园,虽说并不大,但栽种的蔬菜品种可以不少。
夏初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西红柿:浓粉色的、苍白的、绿色的,仿佛相同颜色的灯笼摆在球型的木杆上。
一株株青色白细长的枝叶下孕育的茄子像是长把的黑球,有大有小,在阳光下不懈努力的生长。
成群的蜜蜂低声哼着小曲,冲着迷人的s歌舞在一行行还上开着科多小白花的辣椒枝叶周围,辛勤的忙着。
闭上眼,修长的枝干上仿佛已经摆满红色、绿色、半白半绿色的辣椒。
菜园周边福鹿着南瓜,宽敞的叶子和长长的枝条遮挡了大片墙角,例如不卷起叶片就看不出南瓜的身影。
乡村之美,美在果园。
走进果园,一股香甜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下莲塘申报旅游名村专题片拍摄方案
解说词:武宣,别称仙城,自秦始置中留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仙城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山村钟灵毓秀,东乡镇河马村委下莲塘村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芭。
(镜头:选取武宣航拍风光,移转东乡连绵山脉)
解说词:下莲塘距武宣县城27公里、镇府所在地4公里,沿村边三级油路往东10公里可达AAA级景区百崖大峡谷。
该村下辖3个生产队,全村125户、530人,土地1500亩,其中水田205亩、旱地568亩、林地662亩、水塘65亩。
(镜头:从公路楼房高处拍下莲塘村外围)
解说词:下莲塘自然风光秀美。
该村东南可见连绵山脉,北依全县最高峰“尾地福”山(海拔1300.1米),东靠“双髻山”,附近有千亩茶园成片,明代古庙一座至今香火旺盛;百崖五峡谷溪水自北向西南分两侧绕村而过,村内散布大小池塘10多处,最大的莲塘湖约30亩;周边林木茂盛,有老龙眼林近百亩,百年以上古树20余株。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下莲塘人文底蕴厚重。
该村刘姓占大多数,客家方言,客家生活习俗保存良好,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都会举办观音上殿等一系列游神活动。
(镜头:观音上殿内容)
解说词:下莲塘现存两处古建筑。
它们以当地河流中的卵石为材料,合泥而建,厚重古朴,凸现出下莲塘人的聪明才智。
村东北有将军第,为清代民居,始建于清嘉庆6年(1801年),以莲塘湖为中心辐射周边,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31.5亩,房屋175间,其建筑风格为传统的四合式院落,呈长方形布局,座北朝南,九厅十八井格局。
(镜头:按内容拍摄,采访当地老农,说拴马墙历史
解说词:四周用卵石砌成高4米、底宽2.5米的跑马墙,围墙四角均筑有岗楼。
将军第设有南、北、西三个出入大门,门墙壁画
有龙凤、树木、花草、鱼、虫、人物等美丽的壁画;建筑内古井2口,至今仍在使用。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村西南为刘统臣庄园,当地人称为“洋楼”、“古楼”。
庄园座北向南,系民国陆军中将刘炳宇(字统臣)于1908年始建,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4.5亩,主房三层,辅助用房两层,均为青砖瓦、木混合结构;布局为中国传统的四合式院落,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2004年来宾市人民政府已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下莲塘地灵人杰。
自清代至民国就生息了8位将军,较出名的有振威将军刘季三,授一品官衔,清咸丰帝赐建家庙一座(位于禄道河背村,广西罕见);刘炳宇,民国6年任孙中山广西讨龙军司令,授粤桂军第一军中将军长;此外,该村刘培钦还是共进会的早期会员。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该村保存有两座古墓,墓主为刘季三、刘炳宇,分别位于村西北河马旧粮库附近、将军第南大门前。
刘季三的墓系清朝赐葬之墓。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刘炳宇墓为三合土土堆,1923年11月刘统臣在香港去世,灵柩运回故土埋葬,各地亲友、官员、群众前来吊祭达三万余人。
(镜头:采访刘德燕,说当地公祭盛况)
解说词:古庄园将军第除了生息众多的名人之外,还留下30余件精美文物,最珍贵的是清咸丰7年(公元1857年)刘季三为其父母做七旬双寿时,各地官员送来寿幛、寿联,幛、联均用金黄色的绸缎精制成,文字与图案用金丝银线绣制。
其历史、文化、经济、观赏、研究等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镜头:按内容拍摄)解说词:下莲塘乡村游方兴未艾。
近年来,下莲塘村结合东乡镇“构建生态·文化·旅游强镇”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大力争取上级支持,整合项目资金,积极引导下莲塘群众发展乡村游,按特色景观名村评选要求,全力打造下莲塘特色景观旅游村。
(镜头:众多游客场景)
解说词:2008年,东乡镇争取将该村列为来宾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9年邀请来宾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为村编制了《下莲塘村新农村整治规划》,并按基础设施指标与旅游经济发展配套的要求,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村级卫生所、文体广场、公厕各1处及700米水泥路、750米卵石巷道、800平方米花砖停车场、100米花圃带。
(镜头:按内容拍摄)
解说词:在建设过程中,该村注重新建筑与原有风貌协调统一,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拟定村规民约,加强了资源保护,确保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旅游经济发展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齐头并进。
(镜头:采访该村干部,谈保护内容)解说词:目前,该村旅游设施齐全,旅游管理、综合管理等各项制度完善,机构健全,建立了乡村游事务管理委员会、治安联防队,人员配备合理充分。
各种引导标示、公众信息资料齐全,旅游服务质量达标,社会治安良好,旅游安全有保障。
(镜头:采访该村干部)
解说词:截止2010年上半年,该村共发展了12户农家乐,可接待600人就餐,8户家庭旅馆,45个床位;据统计,2009年全村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3万元,旅游就业人员达107人。
(镜头:采访从业人员:我们村靠近百崖大峡谷景区,历史悠久……)
解说词:下莲塘具有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为推动下莲塘旅游名村打造工作,促进当地乡村游的快速发展,武宣县委、县政府以“创建百里富裕文明和谐长廊”为载体,依托国家三A景区百崖大峡谷,着力于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凸显其品牌带动效应,以下莲塘为中心打造“东乡农家乐集群”,为培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夯实基础。
下莲塘,一方充满发展生机与潜力的厚土,正在历史的天空中放飞未来!我们相信:随着该村示范建设的不断深入,下莲塘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镜头:相应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