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化学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I单元 有机化合物
- 格式:docx
- 大小:454.00 KB
- 文档页数:5
I单元 有机化合物
I1 甲烷、乙烯、乙炔、苯
10.K2、I1、I2、L2、L5[2017·全国卷Ⅱ]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0.A [解析]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红色,乙烯与溴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为无色,溶于四氯化碳形成无色溶液,A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是因为水中羟基氢原子比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B项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能与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因此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除了生成氯代甲烷外,还生成了HCl,HCl遇水生成的盐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D项错误。
I2 乙醇、乙酸
10.K2、I1、I2、L2、L5[2017·全国卷Ⅱ]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0.A [解析]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红色,乙烯与溴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为无色,溶于四氯化碳形成无色溶液,A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是因为水中羟基氢原子比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B项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能与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因此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除了生成氯代甲烷外,还生成了HCl,HCl遇水生成的盐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D项错误。
I3 基本营养物质
7.I3[2017·全国卷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7.C [解析] 大多数糖类的通式为Cm(H2O)n,因此糖类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A项正确;脂溶性维生素D对人体钙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B项正确;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等元素,C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患各种代谢疾病,因此不宜摄入过多,D项正确。
6.D1、I3[2017·北京卷]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 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6.A [解析] 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A项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项错误;茶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C项错误;中草药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D项错误。
I4 有机化合物综合
8.I4、K3、K4、M4[2017·全国卷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8.A [解析]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俗称油脂的氢化或硬化,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为(C6H10O5)n,但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和苯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且密度都小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密度,无法鉴别,C项错误;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用水无法分离苯和溴苯,D项错误。
2017模拟
1.[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一模]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1.D
2.[2017·河南郑州模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实验室中,可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C.只用水无法鉴别苯、乙酸和四氯化碳
D.植物油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2.D
3.[2017·湖南郴州一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后均生成葡萄糖
B.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其中遇FeCl3能显色的有3种
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
D.2,3二甲基丁烷的H-NMR上有5个峰
3.B [解析] 淀粉、纤维素为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但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二者水解均生成葡萄糖,A错误;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C6H4(OH)CH3(邻、间、对),还有苯甲醇、苯甲醚,同分异构体有5种,其中遇FeCl3能显色的有3种,B正确;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能形成环状化合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5个碳碳单键,C错误;2,3二甲基丁烷中只有2种H,则H-NMR上有2个峰,D错误。
4.[2017·浙江金华十校模拟] 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B、C、D、E有如下关系:
图K30-3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制取E的装置如图K30-4所示。 图K3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C.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静置、分液,能得到纯净的E
D.装置X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4.(1)碳碳双键 (2)AD
(3)2C2H5OH+O2――→催化剂△2CH3CHO+2H2O (4)AD
[解析] 有机化合物A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烯烃,B为醇,C为醛,D为羧酸,则E为酯,由E的分子式可知A为CH2===CH2,则B为C2H5OH,C为CH3CHO,D为CH3COOH,E为CH3COOCH2CH3。
(4)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A正确;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反应中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等副产物,乙醚易溶于乙酸乙酯,则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静置、分液,不能得到纯净的E,C错误;因乙酸蒸气、乙醇蒸气易溶于水,故装置X的作用是防止倒吸,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