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六章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管,圆管内径很小,有一小球在圆管内做圆周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 gR

B.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由零逐渐增大,圆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C.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内壁一定有压力

D.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

<

B.在最高点时,若v gR

2

v

-=

mg N m

R

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作用力越小;

>

若v gR

2

v

N mg m

+=

R

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弹力越大。

选项B正确;

C.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管内外壁均无作用力,选项C错误;

D.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要有指向圆心的向心力,则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作用,选项D正确。

故选BD。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物块(可视为质点)。A和B距轴心O的距离分别为r A=R,r B=2R,且A、B与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 m,两物块A和B随着圆盘转动时,始终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则在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从0缓慢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所受合力一直等于A 所受合力 B .A 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指向圆心

C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D .A 、B 两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角速度ωm = 2m

f mR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圆盘角速度比较小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两个物块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半径大的物块B 所受的合力大,需要的向心力增加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保持不变。当B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细线开始提供拉力,根据

2

m 2T f m R ω+=?

2A T f m R ω+=

可知随着角速度增大,细线的拉力T 增大,A 的摩擦力A f 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的摩擦力反向增大到最大,即A m =f f -时,解得

m

2f mR

ω=

角速度再继续增大,整体会发生滑动。 由以上分析,可知AB 错误,CD 正确。 故选CD 。

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满足3:4:5的斜面体沿半径方向固定在一水平转盘上,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0.5。若木块能保持在离转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为40cm 处相对转盘不动,g =10m/s 2,则转盘转动角速度ω的可能值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1rad/s

B .3rad/s

C .4rad/s

D .9rad/s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斜面体的倾角满足

3

tan 0.54

θμ=

>= 即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角速度为零时,木块不能静止在斜面上;当转动的角速度较小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木块恰要向下滑动时

11cos sin N f mg θθ+= 2111sin cos N f m r θθω-=

又因为滑动摩擦力满足

11f N μ=

联立解得

1ω=

当转动角速度变大,木块恰要向上滑动时

22cos sin N f mg θθ=+

2

222sin cos N f m r θθω+=

又因为滑动摩擦力满足

22f N μ=

联立解得

2ω=

综上所述,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满足

rad/s 2rad/s 7rad/s 11

ω≈≤≤≈ 故AD 错误,BC 正确。 故选BC 。

4.荡秋千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大人在推动小孩后让小孩自由晃动。若将此模型简化为一用绳子悬挂的物体,并忽略空气阻力,已知O 点为最低点,a 、b 两点分别为最高点,则小孩在运动过程中( )

A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先增大后减小

B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C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小球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动能

D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向上有分量,位移向下有分量,所以绳子拉力做了负功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可知,a 、b 两点分别为最高点,所以在a 、b 两点人是速度是0,所以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在最低点O 时,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所以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所以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先增大后减小,故A 正确;

B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将重力分解为速度方向的分力和背离半径方向的分力,所以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背离半径方向的分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共同提供的,故B 错误;

C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小球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动能,故C 正确;

D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与人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拉力不做功,故D 错误。 故选AC 。

5.一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 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

2

L

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度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则( )

A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到零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悬线与钉子接触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小球的线速度不能发生突变,由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由v =ωr 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A 正确,B 错误;由a =

2T

π

知,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C 正确,D 错误.

6.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管道内侧壁半径为R , 小球半径为r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min v Rg =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min 0v =

C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B.因是在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所以在最高点时,内壁可以给小球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所以选项A 错误,B 正确;

C.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竖直向下的重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沿半径方向向外,小球的向心力是沿半径向圆心的,小球与外壁一定会相互挤压,所以小球一定会受到外壁的作用力,内壁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所以选项C 正确;

D.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较小时,重力沿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大于或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此时小球与外壁不存在相互挤压,外侧管壁对小球没有作用力,选项D 错误.

7.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m 、2m 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 共线且OA OB BC r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使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B 、

C 两个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A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 .当g

r

μω>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 D 2μμω<<

g

g

r

r

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知,由于C 的半径最大,质量最大,故C 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最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

()21222m g m r μω=?

解得

12g

r

μω=

当C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B 、C 间细线开始出现拉力,B 的摩擦力增大,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A 、B 间细线开始有力的作用,随着角速度增大,A 的摩擦力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对C 有

()2

2222T m g m r μω+=?

对A 、B 整体有

2T mg μ=

解得

2g

r

μω=

当g

r

μω>

A 错误,BC 正确;

D 2μμω<<

g

g

r

r

时,C 所受摩擦力已是最大静摩擦力,对C 分析有

224T mg mr μω+=

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故D 正确。

故选BCD 。

8.A 、B 、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由相同材料制成,A 的质量为2m ,B 、C 的质量各为m .如果OA=OB=R ,OC=2R ,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 、B 、C 都没有滑动),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 物静摩擦力最小

C .当圆台旋转转速增加时,C 比B 先开始滑动

D .当圆台旋转转速增加时,A 比B 先开始滑动 【答案】BC 【解析】

A 、三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向心加速度2

n a r ω=,可见,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大,所以C 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A 错误; B 、三个物体的合力都指向圆心,对任意一个受力分析,如图

支持力与重力平衡,由静摩擦力f 提供向心力,则得 f n F =. 根据题意,222C A B r r r R ===

由向心力公式2

m n F r ω=,得三个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分别为:

()2222A f m R m R ωω==,

2B f m R ω=.

()2222C f m R m R ωω==,

故B 物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B 正确;

C 、

D 当ω变大时,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变大,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当转速增加时,A 、C 所需向心力同步增加,且保持相等.B 所需向心力也都增加,A 和C 所需的向心力与B 所需的向心力保持2:1关系.由于B 和C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相等,都比A 小,所以C 先滑动,A 和B 后同时滑动,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

9.如图所示,b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BC为圆周运动的直径,竖直平台与b球运动轨迹相切于B点且高度为R。当b球运动到切点B时,将a球从切点正上方的A点水平抛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从a球水平抛出开始计时,为使b球在运动一周的时间内与a球相遇(a球与水平面接触后不反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在C点与b球相遇时,a球的运动时间最短

B.a球在C点与b球相遇时,a球的初始速度最小

C.若a球在C点与b球相遇,则a2gR

D.若a球在C点与b球相遇,则b 2R g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

A.平抛时间只取决于竖直高度,高度R不变,时间均为

2R

t

g

=A错误。

BC.平抛的初速度为

x

v

t

=时间相等,在C点相遇时,水平位移最大

max 2

x R

=

则初始速度最大为:

max 2

2 R

v gR

t

==

故B错误,C正确。

D.在C点相遇时,b球运动半个周期,故b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2

22

b R

T t

g

==

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对

B 的摩擦力指向圆心

B .B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A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C .盘对B 的摩擦力是B 对A 的摩擦力的2倍

D .若逐渐增大圆盘的转速(A 、B 两物块仍相对盘静止),盘对B 的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且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两物体随圆盘转动,都有沿半径向外的滑动趋势,受力分析如图

则所受静摩擦力均沿半径指向圆心,由牛顿第三定理可知A 对B 的静摩擦力沿半径向外,故A 错误;

B .两物体随圆盘转动,角速度相同为ω,运动半径为r ,则两物体转动所需的向心力均为

2m r ω,即B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A 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B 错误;

C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2B f m r ω=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BA f m r ω=

则盘对B 的摩擦力是B 对A 的摩擦力的2倍,故C 正确;

D .在增大圆盘转速的瞬间,两物体有沿半径向外的趋势和沿切线向后的趋势,则此时静摩擦力方向在径向和切向之间,与线速度成锐角,径向分力继续提供向心力,切向分力提供切向加速度使线速度增大,从而保证滑块继续跟着圆盘转动,而物体随转盘一起转时静摩擦力又恢复成沿半径方向提供向心力,故增大圆盘转速,盘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不断增大,但方向不是始终指向圆心,故D 错误。 故选C 。

11.在游乐园质量为m 的人乘坐如图所示的过山车,当过山车从高度释放之后,在竖直平面内通过了一个光滑的圆周轨道(车的轨迹如图所示的虚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

B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C .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得

2v mg m

R

=临

解得临界速度为

=v gR 临

当速度v gR ≥

时,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选项A 错误;

B .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选项B 正确;

C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速度大小不等,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2

=v a r

可知,人在最高点和最低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 错误; D .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 gR >时人对座位就产生压力。当速度增大到2v gR =时,

压力为3mg ,选项D 错误。 故选B 。

12.如图所示为某一传动机构中两个匀速转动的相互咬合的齿轮,a 、b 、c 、d 四点均在齿轮上。a 、b 、c 、d 四个点中角速度ω与其半径r 成反比的两个点是( )

A .a 、b

B .b 、c

C .b 、d

D .a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同轴转动,c、d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

b、c紧密咬合的齿轮是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根据v=ωr得b、c两点角速度ω与其半径r成反比,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上海磁悬浮线路需要转弯的地方有三处,其中设计的最大转弯处半径达到8000米,用肉眼看几乎是一条直线,而转弯处最小半径也达到1300米。一个质量50kg的乘客坐在以360km/h不变速率驶过半径2500米弯道的车厢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弯道半径设计特别长可以使乘客在转弯时更舒适

B.弯道半径设计特别长可以减小转弯时列车的倾斜程度

C.乘客受到来自车厢的力大小约为539N

D.乘客受到来自车厢的力大小约为20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

2

v

=

a

R

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转弯半径越大,需要的向心加速度越小,乘客在转弯时感觉越平稳、舒适,A正确;

B.为了使列车行驶安全,在转弯时一般内轨比外轨低,让支持力的水平分力提供列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转弯半径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小,列车的倾斜程度越小,B正确;CD.根据

2

v

=

F m

R

代入数据可得,转弯时的向心力大约为200N,而车箱给人的合力

F=

539N

C正确,D错误。

故不正确的应选D。

14.如图是德国物理学家史特恩设计的最早测定气体分子速率的示意图.M、N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N的半径为R,内筒的半径比R小得多,可忽略不计.筒的两端封闭,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线匀速转动.M筒开有与转轴

平行的狭缝S,且不断沿半径方向向外射出速率分别为v1和v2的分子,分子到达N筒后被吸附,如果R、v1、v2保持不变,ω取某合适值,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当

12

2

R R

n

V V

π

ω

-≠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不同的狭条上

B.当

12

2

R R

n

V V

π

ω

+=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同一个狭条上

C.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到处都落有分子

D.分子不可能落在N筒上某两处且与S平行的狭条上

【答案】A

【解析】

微粒从M到N运动时间

R

t

v

=,对应N筒转过角度

R

t

v

ω

θω

==,即如果以v1射出时,转过

角度:1

1

R

t

v

ω

θω

==,如果以v

2射出时,转过角度:2

2

R

t

v

ω

θω

==,只要θ

1、θ2不是相差2π的整数倍,即当

12

2

R R

n

v v

π

ω

-≠

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不同的两处与S平行的狭条上,故A正确,D错误;若相差2π的整数倍,则落在一处,即当

12

2

R R

n

v v

π

ω

-=

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同一个狭条上.故B错误;若微粒运动时间为N筒转动周期的整数倍,微粒只能到达N筒上固定的位置,因此,故C错误.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一定明确微粒运动的时间与N筒转动的时间相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以v1、v2射出时来讨论微粒落到N筒上的可能位置.

15.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绳a 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 在水平方向且长为l,当轻杆绕轴AB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绳的张力可能为零

B .a 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 .若 b 绳突然被剪断,则 a 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

D .当角速度tan g

l ωθ

>,b 绳将出现弹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 绳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相等,可知a 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故A 错;

B 、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得,F a sinθ=mg ,解得sin a mg

F θ

=,可知a 绳的拉力不变,故B 错误.

D 、当b 绳拉力为零时,有:2mgcot m l θω= ,解得tan g

l ωθ

=

,可知当角速度tan g

l ωθ

>

,b 绳将出现弹力,故D 对; C 、由于b 绳可能没有弹力,故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故C 错误 故选D 【点睛】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 绳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相等,可知a 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由于b 绳可能没有弹力,故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全反射单元测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全反射单元测试题 一、全反射 选择题 1.如图,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 ,∠A =30o.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n .对紫光的折射率为2n .在距AC 边d 处有一与AC 平行的光屏.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 边射入棱镜.1 v 、2v 分别为红光、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则( ) A .两种光一定在AC 面发生全反射,不能从AC 面射出 B .1221::v v n n = C .若两种光都能从AC 面射出,在光屏MN 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 12 22122d n n ?? ?- ?--?? D .若两种光都能从AC 面射出,在光屏MN 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 1222144d n n ?? ?- ?--?? 2.如图所示,一光束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上表面,玻璃砖下表面有反射层,光束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砖上表面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 B .光束a 在空气中的波长较大 C .出射光束a 、b 一定相互平行 D .a 、b 两色光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时,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3.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 A .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 .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4.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60 θ=?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 B.OP之间的距离为 2 2 R C.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3 3 c D.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30° 5.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时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右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时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种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一定也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张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6.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六章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管,圆管内径很小,有一小球在圆管内做圆周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 gR B.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由零逐渐增大,圆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C.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内壁一定有压力 D.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 < B.在最高点时,若v gR 2 v -= mg N m R 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作用力越小; > 若v gR 2 v N mg m += R 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弹力越大。 选项B正确; C.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管内外壁均无作用力,选项C错误; D.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要有指向圆心的向心力,则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作用,选项D正确。 故选BD。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物块(可视为质点)。A和B距轴心O的距离分别为r A=R,r B=2R,且A、B与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 m,两物块A和B随着圆盘转动时,始终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则在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从0缓慢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所受合力一直等于A 所受合力 B .A 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指向圆心 C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D .A 、B 两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角速度ωm = 2m f mR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圆盘角速度比较小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两个物块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半径大的物块B 所受的合力大,需要的向心力增加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保持不变。当B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细线开始提供拉力,根据 2 m 2T f m R ω+=? 2A T f m R ω+= 可知随着角速度增大,细线的拉力T 增大,A 的摩擦力A f 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的摩擦力反向增大到最大,即A m =f f -时,解得 m 2f mR ω= 角速度再继续增大,整体会发生滑动。 由以上分析,可知AB 错误,CD 正确。 故选CD 。 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满足3:4:5的斜面体沿半径方向固定在一水平转盘上,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0.5。若木块能保持在离转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为40cm 处相对转盘不动,g =10m/s 2,则转盘转动角速度ω的可能值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2020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高一(上)物理月考试题

考试资料

一、选择题1. 一辆汽车正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 M 向 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下列图中画出的汽车所受合力 F 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 如图,物块从某一高度下落到一竖直弹簧上端,然后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不 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 物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 物块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3. 一快艇从离岸边100 m 远的河中保持艇身垂直河岸向岸 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 示,流水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 C. 快艇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 s D. 快艇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 m 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辆汽车正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不可伸长的绳子提升竖 井中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在汽车向右以V 0匀速前进的过程中,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v cos θ B. 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 0cosθ C. 汽车的输出功率将保持恒定 D. 被提起重物的动能不断增大 三、计算题 5. 如图所示,长度均为 L 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固定质量为 2m 的小球 A ,质量为 m 的小球 B , 支架悬挂在 O 点,可绕过 O 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无摩擦转动。开始时 OB 与地面相垂直, 放手后开始运动.

圆周运动典型例题学生版(含答案)

圆周运动专题总结 知识点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 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周圆运 动。 2、运动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 运动,而不是匀加速运动。因为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向 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3、特征: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ω、周期T 、转速n 、速率、动能都是恒定不变的;而线速度 v 、加速度a 、合外力、动量是不断变化的。 4、受力提特点: 。 随堂练习题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2.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作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即为其所受合外力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个恒力 3.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根细绳拉着一个小球在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运动下列物理量中 不变的是(A )速度 (B )动能 (C )加速度 (D )向心力 知识点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⒈线速度 ⑴物理意义:线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圆弧上运动的快慢程度。 ⑵定义: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l ?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描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其本质就是“瞬时速度”。 ⑶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 方向 ⑷大小:=v = ⒉角速度 ⑴物理意义:角速度反映了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⑵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围绕圆心转过的角度θ?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 ⑶大小:=ω = ,单位: (s rad ) ⒊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 ⒋周期和转速: ⑴物理意义:都是用来描述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 ⑵周期T :表示的是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转速n (也叫频率f ): 表示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n 的单位是 (s r )或 (m in r )f 的单位: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LearningNotes教案(无答案)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Unit1, Module 3) Vocabulary Revision Tha nksgiving Day Thanksg iving Day is the most truly American of the national Holid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 most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earliest history of the country. In 1620, the settlers, or Pilgrims(朝圣者), sailed to America on the Mayflower, seeking a place where they could have freedom of worship(信仰自由). After a stormy two-month voyage they landed at in an icy November, what is now Plymouth, Massachusetts. During their first winter, over half of the settlers died of starvation or epidemics(流行病). Those who survived began sowing in the first spring. All summer long they waited f or the harvests with great anxiety, knowing that their lives and the future existence of the colony depended on the coming harvest. Finally the fields produced a yield(产出,产量)rich beyond expectations. And therefore it was decided that a day of thanksgiving be fixed to the Lord and the local Indians who had helpe d them. Years late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roclaimed(宣布)the fourth Thursday of November as Thanksgiving Day every year. The pattern of the Thanksgiving celebration has never changed through the years. The big family dinner is planned months ahead. On the dinner table, people will find apples, oranges, chestnuts, walnuts and grapes. There will be plum pudding, mince pie, other varieties of food and cranberry juice and squash. The best and most attractive among them are ro ast turkey and pumpkin pie. They have been 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favorite food on Thanksgiving Day throughout the years. Thanksgiving today is, in every sense, a national annual holiday on w hich Americans of all faiths and backgrounds join in to express their thanks for the year’s bounty(恩典,恩赐)and respectfully ask for continued blessings. 1. The origins of Thanksgivi ng Day. Question: I n which paragraphs can we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s of Thanksgiving Day? Exercises: 1) The settlers ________ in search of a place where they could have freedom of worship. A. set about B. set down C. set off D. set up

物理圆周运动经典习题(含详细答案).

圆周运动练习题 1. 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力 加速度为g =10 m/s 2,若已知女运动员的体重为35 k g ,据此可估算该女运动员( ) A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2 N B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 C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m/s 2 D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2 m/s 2 图4-2-11 2.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 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 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 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4-2-12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 B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 C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D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图4-2-12 3. (201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4-2-13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置于正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 边长略大于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 为g ,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恰好无作用力,则( ) A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小于2πR g B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2πR g C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小于2mg D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大于2mg 图4-2-13 4.图示所示, 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 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r 1r 2n D .从动轮的转速为r 2r 1 n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新高一衔接班语文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新高一衔接 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 是:() 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2.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词性() 1) 我在北京。 2) 游击队员们战斗在华北平原。 3) 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4) 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A.动词副词介词介词B.动词副词副词介词 C.介词动词副词介词D.动词介词副词介词 3. 对划线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霞升起来了。(助词) 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 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 D.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 4. 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A.并列: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 B.偏正:新的语法大操场上跟我们学非常激动 C.动宾:复习短语洗热水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 D.补充:热起来做下去疼得发紫读两遍 5. 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 A.大江两岸B.温故知新C.学习计划D.襟怀坦白

6. 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苏州园林布局幽雅。D.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7. 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A.纯洁高尚全面衡量热烈响应热切希望 B.分析成分巩固胜利战胜敌人散发香气 C.灿烂异彩重放光明热情鼓励放射光芒 D.感觉良好完全彻底修饰限制搭配适当 8. 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9. 选出对下边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并列复句B.选择复句C.转折复句D.因果复句 10.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1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竦峙(shì)崎岖(qū)莽莽榛榛 (zhēn)浅草才能没马蹄(mò) B.磬石(pán)崔巍(wēi)千山万壑 (hè)著我旧时裳(zhù) C.山麓(lù)峰峦(luán)山崩地裂 (bēng)金樽清酒斗十千(dóu)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 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已知集合,,则() A.AüB B.BüA C.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中最小的数是1 B.若,则 C.若,,则最小值是2 D.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 3. 下列关于空集的叙述:①;②;③.正确的个数为() A.B.C.D. 4. 已知U={2,3,4,5,6,7},M={3,4,5,7},N={2,4,5,6},则 () A.4,6 B. C.D. 5.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6. 设,.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A.B.C. D. 8.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 () A.,或B. C.,或D. 9. 设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2 B.4 C.8 D.16 10. 已知,且A中至少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A共有()A.11个B.12个C.15个D.16个 二、多选题 1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的充要条件是 B.,是的充分条件 C.命题“,使得”的否定是“都有”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2. 对任意A,,记,并称为集合A,B的对称差.例如,若,,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A,且,则 B.若A,且,则 C.若A,且,则 D.存在A,,使得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考生注意: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答案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凡是答题不规范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 5 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man probably go to the doctor? A. This afternoon. B. This evening. C. Tomorrow morning.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Jason’s future. B. Their opinions of Jason. C. The education Jason received. 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day? A. Visit a doctor. B. Do an experiment. C. Attend a lecture. 4. Where is the man’s envelop e now? A. At the front desk. B. In his own room. C. At the post office. 5. What did Alice ask the man to do? A. Borrow some magazines for her. B. Give some magazines back to her. C. Return some magazines to the library. 第二节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

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直属教师招聘条件及报考人数

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直属教师招聘条件及报考人数 在应聘教师岗位的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内容,找到合适于自身的岗位,根据教师招聘信息内容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才能为考上教师提供前提保障。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同学们整理的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直属教师招聘条件及报考人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3.遵守纪律、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教师资格及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5.适应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身体条件; 6.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16日至2002年3月16日期间出生,下同),部分岗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以具体招聘岗位中要求的年龄为准。 (二)不得报考或取消聘用资格的情形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受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以及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 3.在各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4.聘用后即构成应回避关系的人员;

5.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尚未履行义务的人员; 6.福建省在编教师、普通高等院校在读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政策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人员。 (三)具体要求 1.岗位要求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是指报考者通过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于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且执行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高等院校,并按教学计划完成学业后所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学历。报考者填报的专业、学历(学位)层次须存在对应关系,并与报考岗位所需专业,学历(学位)层次相匹配,与本人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学历(学位)层次相一致。 留学归国人员、香港或澳门地区学习人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福建省人事行政部门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身份认定审核表》、《港澳地区学习人员身份认定审核表》。通过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而取得国内学历、学位的应聘人员,应由国内院校出具相关证明;取得国外学历学位的,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联合办学学历学位评估意见书》或《联合办学学历学位认证书》。 2.本次招聘按照《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19年)》(以下简称《专业指导目录》)进行专业条件的设置和审核,报考者可以通过三明市教育信息网查询。专业条件设置为“××类”的岗位,报考者所学专业应与《专业指导目录》中“××类”所列的某一专业一致;专业条件设置为具体专业名称的岗位,报考者所学专业与所列专业一致者方可报考;取得双学历(位)的报考人员可以选择符合招聘岗位专业条件的任一学历(位)报考(有学位要求的,其学历、学位均须与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对应);报考者专业的确认,以毕业证书所署的专业名称为准。 3.报考者的学历应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上可查询认证;有学位要求的,应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简称学位网)上可查询认证。根据《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经修读达到毕业条件并获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报考者,其“双学位”、“双专业”所对应的学历学位,应在福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上“便捷查询”栏目的“双学位双专业”可查询认证。学历认证材料,应在面试前资格复核时与其他材料一并提交招聘单位审核。 4.报考者的学历(学位)、资格条件或相关资历要求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16日,通过考试但未取得证书的,须在面试前资格复核时,提供由相关部门出具的成绩单及是

圆周运动经典习题带详细答案

1. 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 力加速度为g =10 m/s 2 ,若已知女运动员的体重为35 k g ,据此可估算该女运动员( ) A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2 N B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 C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m/s 2 D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2 m/s 2 图4-2-11 2.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 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先生和先生家在三个月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4-2-12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 B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 C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东)高外(西)低 D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东)低 图4-2-12 3. (2010·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4-2-13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置于正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边长 略大于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恰好无作用力,则( ) A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小于2πR g B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2πR g C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小于2mg D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大于2mg 图4-2-13 4.图示所示, 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 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确的是( )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r 1r 2n D .从动轮的转速为r 2 r 1 n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集合{}4,3,2,1=A ,{}6,5,2,1=B ,则= B A A .{}2,1B .{}4,3 C .{} 6,5D .?2.设2log 3=a ,3log 2.0=b ,2.05 =c ,则A .c b a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得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m1、m2、m3,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r3,且r1>r2>r3,其中m2为同步卫星,若三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则() A.相同的时间内,m1通过的路程最大 B.三颗卫星中,m3的质量最大 C.三颗卫星中,m3的速度最大 D.m1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小于24小时 2.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v l=1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块以v2=2m/s的速度水平向左滑上传送带后,对物块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终从传送带左端滑落 B.将以1m/s的速度返回光滑水平面 C.先向左匀减速后向右一直匀加速并回到光滑水平面 D.若增大v l,物块向左运动的位移将减小 3.如图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a和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两者的高度差为L.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ab段中点c有一固定细绳套.若细绳套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 ac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为() A.B.2 C.D. 4.如图所示,质量为2kg和3kg的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25N/m的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且处于原长状态.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设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圆周运动经典题型归纳

一、圆周运动基本物理量与传动装置 1共轴传动 例1.如图所示,一个圆环以竖直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则环上M、N两 点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 为___________. 2皮带传动 例二.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 3齿轮传动 例3如图所示,A、B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是z1、z2,各自固定在 过O1、O2的轴上,其中过O1的轴与电动机相连接,此轴每分钟转 速为n1.求: (1)B齿轮的转速n2; (2)A、B两齿轮的半径之比; (3)在时间t内,A、B两齿轮转过的角度之比 4、混合题型 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 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则A、B、 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线速度之比va:vb:vc= 二、向心力来源 1、由重力、弹力或摩擦力中某一个力提供 例1:洗衣机的甩干桶竖直放置.桶的内径为20厘米,工作被甩的衣物 贴在桶壁上,衣物与桶壁的动摩擦因数为.若不使衣物滑落下去,甩干 桶的转速至少多大 2、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三个物体A,B,C,Ma=Mc=2Mb,他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等。他们到转轴的距离的关系为Ra<Rb<Rc,当转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哪个物体先开始滑动,相对盘向哪个方向滑 A. B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B B先滑动,沿半径向内 C C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D C先滑动,沿半径想内 3、一质量为的小球,用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1)当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多少(2)当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取g=10m/s 2 ) 2、向心力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 (1)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

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三明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A x x =<∣,{} 31x B x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1A B x x ?=>∣ B .A B R ?= C .{} 0A B x x ?=<∣ D .=A B φ? 2.设角α的始边为x 轴非负半轴,则“角α的终边在第二、三象限”是“cos 0α<”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方程2log 5x x =-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A .()1,2 B .()2,3 C .()3,4 D .()4,5 4.函数()()log 01|| a x f x x a x =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5.已知1tan 3α=-,则2cos sin cos ααα -+的值为( ) A .3- B .34- C .43 - D . 3 4 6.设0.3 45a ??= ???,0.2 54b ?? = ???,125log 4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a >> B .a b c >> C .c b a >> D .b a c >> 7.中国的5G 技术领先世界,5G 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2log 1S C W N ? ? =+ ??? . 它表示:

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C 取决于信道带宽W 、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S 、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N 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W ,而将信噪比S N 从1000提升至8000,则C 大约增加了()lg 20.3010≈( ) A .10% B .30% C .60% D .90% 8.已知函数() 22log log a a y x x =-+对任意10, 2x ?? ∈ ??? 时都有意义,则实数a 的范围是( ) A . 11322a ≤< B . 11322a << C .1 12 a << D .11322 a ≤≤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函数()sin f x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x 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B .()f x 的最大值为 2 C .()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 x π = D .()y f x =的图象关于(),0π中心对称 10.实数a ,b 满足2510a b ==,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有( ) A . 111a b += B . 212a b += C . 12 2a b += D . 1212 a b += 11.设0a >,0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 b ++ ≥ B . 2ab a b ≥+C 22 a b ≥+ D .()114a b a b ??++≥ ?? ? 12.已知()()()52 log 1,1 22,1 x x f x x x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2018年2月4日晚,我国台湾省花莲县1小时内发生12起地震,其中7起达到4级以上。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灾区某地正上方,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伤病员抬头看感觉直升机正在上升 B.直升机驾驶员感觉地面上的树木向后运动 C.救生员向下看感觉地面正在上升 D.直升机驾驶员看救生员抱着伤病员感觉他们正在上升 2. 北京已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 B.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 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 3. 下图是我校往届校运会同学竞赛照片,本月我校将举行第51届田径运动会,希望2020级高一新生积极报名参加并在此届校运会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下列有关运会会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冠军小张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 B.在200m短跑决赛中,小李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大小为200m C.小俞同学在100短跑决赛中,最后1秒的瞬时速度达到8m/s,小俞取得冠军同学们为其欢呼 D.在10点45分小谢同学参加3000m对决,比赛开始后他在11分59秒末冲到终点,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以上用时概念指的是时刻。 4.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 D.速度变化量增大时,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加快 5. 如图所示,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像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小于物体2的速度 C.v-t图像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 D.v-t图像中,t4时刻物体4开始反向运动

2020年10月福建省三明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三明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次月考 高三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氯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其中的“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关于有机化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此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甘油与水 3.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供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Cu丝冷却后插入乙醇中,Cu丝表面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④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溶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析出银镜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4.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 A.C10H14B.C11H16C.C12H18D.C13H20 5.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的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C2H4B.CH4、C3H4C.C2H4、C3H4D.C2H2、C3H6 6.反应后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苯酚与FeCl3溶液B.淀粉与碘水 C.酸性K2Cr2O7溶液与C2H5OH D.C3H7Cl与NaOH溶液 7.二溴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为M,M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只能得到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