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7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非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1、早发现、早治疗,服从治疗,按医嘱服药,听从医务人员对自己疾病的分析,不能自行停药,因停药复发的概率较高。
2、发病期间严加看管,不能自行停药,防止伤人毁物。
精神症状缓解后,要尽量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恢复活动,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培养劳动习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3、服药后若浮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应平卧,切不可蓦地改变体位,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保证充足睡眠,禁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5、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服氯氮平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如白血球在正常以下既应停药复查。
遇发热、咽痛、腹泻、情绪反常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
6、要关心体贴患者,尊重其人格。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1、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绪高涨或者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一类精神病。
2、经抗躁狂或者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会好转或者痊愈,愈后较好。
3、发病期间病人表现兴奋躁动或者情绪低落、厌世等。
所以应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遵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此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间歇期较好,可参加正常工作。
5、定期复诊,如有病情复发先兆请随时去医院就诊。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非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三、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1、情绪低落是一种病,害处多,危害大,应及早治疗。
2、按时服药,坚持治疗,不能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3、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及早向医生报告,对有自杀史的病人,妥善保管药物,防止病人把药物积累后顿复,家属要提高警惕。
4、生活要安排的充实、协调,如读书、看报、运动及娱乐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遇到不顺心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早向亲朋好友或者医生倾诉,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匡助。
6、某些药物如部份抗高血压药可引起或者加重抑郁,因此患者若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或者服药时必须告知医生,定期来医院作心电图等检查。
对精神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摘要】实施健康教育在现代医院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既可以减少纠纷,另一方面又密切了医院与病家之间的感情交流。
本文就对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意义【中图分类号】r 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479- 01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干预模式,需要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强调与家属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体会家属在照料患者过程中所遇到的痛苦、负担和挫折,将患者和家庭的期望结合到教育计划中[1]。
形式主要有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小组活动、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提问讨论、个人咨询,有的辅以书面材料或视听资料,比如小册子,书籍,录像材料,多媒体资料等,可以加深和巩固口头传播的内容。
可以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药物、运动等进行有效的指导,以达到帮助其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和复发,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
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步伐的加快,各种疾病不断地肆虐着人类,使得各种疾病日趋年轻化。
对于每日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轮回的护理工作者,在捍卫健康的同时,已潜意识地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过程中的必要性。
笔者浅谈自己的见解以供同道磋商。
住院阶段:入院初期,特别是急性期,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含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医院不仅是单纯的治疗护理,而是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服务。
加之病人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病人在花钱看病的同时,认为医院不仅是为了治疗疾病,同时需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疾病的认知。
近年来,从医疗部门接受的投诉内容来分析,大量纠纷所涉及的案件,其实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或根本不存在医疗责任,而是缺乏医患沟通造成的[2]。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
一、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宣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治疗方法:必须告诉患者逐渐适应治疗过程,坚持治疗是关键。
即使病情有所缓解,也不要自行停药,否则将导致症状复发。
同时,为了避免副作用,必须遵守医生的处方用药。
2.预防措施:要告诉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避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重症状。
3.生活技能:尽可能帮助患者提高技能水平,包括学习新技能和重新学习曾经掌握过的技能等。
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4.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成员如何应对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如何避免引起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尊重患者权利的家庭环境。
二、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给予药物:精神分裂病人必须依照医生的指示定时给予药物,不能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2.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
如有必要,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控制环境:环境对精神分裂病人的情绪和症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护士应该尽量控制环境。
保持房间清洁整洁,避免嘈杂声和强光刺激等,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环境。
4.引导行为:如发现患者有自杀和伤害行为倾向,护士应劝导患者并监护其行为,防止其造成危害。
综上,精神分裂症病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不仅是医生,家庭成员和护士也要合作、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资料岩脚镇卫生院谭有任2014年6月15日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护理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
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二、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的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四、精神病家属护理的误区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
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四川省江油市精神病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精神病在我国临床上属于一种高发性疾病,不仅为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家庭中一旦有人患上精神病,全家人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掌握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1 精神病家属护理的误区 1.1与其他疾病一样,精神病也属于一种疾病。
其初期症状具体表现为生活懒散、性格孤僻、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
由于家属缺乏对精神病的正确认识,当患者出现以上行为时家属的不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耽误精神病人的早期治疗。
1.2当精神病人的异常言行表现的十分严重时,家属才可能会意识到其换患上了精神病。
但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担心会影响到患者的婚姻与前途,也会有忌讳就医的现象。
同时也有部分家属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患者可以不治而愈。
2 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护理 2.1家属在与精神病人交流的过程中,态度要亲和、专注,即使病人在交谈的过程中会分散注意力,但家属也不能忽视他。
同时,家属要合理控制语速,语气要平和,谈话内容要简单。
若要提问患者问题或者是吩咐其做事,也要一次只问一个问题,或者是每次吩咐其做一件事情。
一旦家属同时提出多个问题或者是吩咐其做多件事情,这就会导致其无所适从。
2.2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经常通过行动与语言来表达对患者的挚爱与关怀,同时也可以与患者谈论其儿时的回忆,为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2.3在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不管其有多大的进步,都要进行积极的鼓励,以此来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增强其自尊心,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抱怨,不责备。
2.4若家属发现患者内心存在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想法,就要尝试着去说服他,不要嘲笑或者是与其发生激烈的争辩,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同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资料全:1、过分宠爱:家属为了避免刺激病人,往往对其过分照顾,这样会使病人变得更加依赖家人,不利于康复。
2、误解病情:家属可能会对病人的病情产生误解,认为病人“只是有点心理问题”,导致延误治疗。
3、不合理的期望:家属会希望病人能够立刻康复,但是精神病康复需要时间和治疗。
正确的家属护理应该包括:理解病情、尊重病人、给予情感支持、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协助病人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面。
五、家属健康教育1、了解精神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症状、治疗方法、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2、掌握护理技能,如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如何防止病人自伤等。
3、了解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因照顾病人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4、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如加入精神病亲友会等组织,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避免因过度照顾病人而影响自身健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家属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1、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其早期症状包括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研究能力下降、失眠等。
家庭成员应该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识,及早认识到病人的症状,并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治疗的时机。
2、家属常常因为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甚至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但是,当病情加重时,家属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迫切请求治疗,但过份的懊悔和性急的治疗并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3、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同时,要合理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4、护理精神病患者需要专注而亲切的态度,缓慢、平和的讲话,简明的内容,每次只说一件事。
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对患者的关怀和挚爱,鼓励患者的进步,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避免抱怨和责备。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一、患者家属的角色及责任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在其治疗和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患者最亲密的人,家属不仅需要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还需要负责管理和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患者家属应承担的基本责任:1. 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包括提供合理的饮食、督促患者按时吃药、保持良好的卫生惯等。
2. 提供情感支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抑郁,家属需要通过倾听、陪伴和鼓励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家属可以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帮助患者进行物理锻炼、认知训练和社交技能培养等。
4. 监督患者的药物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常需长期服药,家属需要确保患者按医嘱定时服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二、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疾病患者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康复进程。
以下是一些家属应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1. 疾病知识普及:家属了解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及其症状特点,包括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
2. 康复和治疗方法: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包括认知训练、社交技能培养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 自我保护的方法: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和暴力倾向,家属需要研究如何自我保护并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4. 应对患者情绪的技巧:了解如何面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病理情绪,如情绪低落、焦虑等,研究合理的情绪调节技巧,以增强应对能力。
5. 寻求支持和参与支持组织:建议患者家属积极参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支持组织,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些支持组织常提供心理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帮助家属更好地应对患者的疾病。
结语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家属的角色和责任,并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增强家庭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