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5.72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三单元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知道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是发生在大气圈内的。
3.知道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是灾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断是否需要带雨伞,学会以降水这一标准区分天气。
2.经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的过程,了解天气的相关知识。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与工具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2.学习科学家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的坚毅品质。
教学重点:自主提出与天气相关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天气日历”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创设情境,区分天气。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可是有时候阴,有时候晴,还有时候下雨那我们上学都需要带些什么呢?怎样才知道户不会下雨?要带上雨伞吗?说说理由。(预设回答:需要,可能下雨。/需要,遮太阳。/不需要,不下雨,带着重)大家意见也不同意,你们还需要什么信息能够做出判断呢?(预设回答:天气预报)
2.出示天气预报图,现在你们觉得需要带雨伞吗?(预设回答1:不需要,没有下雨。)问:你是从哪里知道不会下雨的?(引出“天气图形符号”)(预设回答2:需要,遮太阳。)问:大家觉得用雨伞遮太阳好吗?出示雨伞,简单介绍,确定雨伞更适合在下雨天或下雪天使用。
3.回顾天气类型。那你还知道哪些天气需要使用雨伞,哪些天气不需要呢?板书记录。
4.小结:大家了解的天气知识真不少,看来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
二、问一问——整理感兴趣的天气疑问。 1.现在我们整理了这么多天气类型,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有关天气的知识呢?(问题:1.什么是天气?2.天气发生在哪里?3.同地不同时的天气一样吗?4.同时不同地的天气一样吗?5.什么是灾害天气?)
大家列举了这么多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帮忙解答?请举例说明。需要老师提供一些资料帮忙回答吗?
三、学一学——了解观测天气的方法,制作天气日历。
1.相信大家对于天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平时都是如何了解天气的呢?(预设回答:天气预报)
2.如果让你担任校园气象员的工作,你可以胜任吗?你们缺少了观测天气的方法,想知道吗?
观测。观测需要工具,除了感觉器官外,你知道哪些观测天气的工具呢?(展示气温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的图片。)这些是我们常见的气象工具,在接下来的课中,老师会详细介绍它们。
记录。你知道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是谁吗?他对我们国家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之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资料。观测得到的结果要记录下来,我们要记录每天的天气,像不像日历?我们叫它“天气日历”,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师生交流:随着我们对于天气和观测工具的学习,我们对于天气的描述要更加全方位,填写的内容也要增加。)
分析。完成天气日历后,我们还要对天气进行分析。看看哪种天气类型最多、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等信息。
四、小结:
看来你们已经具备了成为学校气象员的潜力。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班级天气日历表,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我们要全班合力完成这张天气日历,可以做到吗?老师期待你们完成的天气日历表。
板书:
气温计 雨量器 风向标 风速仪
2、认识气温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能说出气温计的基本构造。
2.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是“℃”,读作“摄氏度”,并会读会写。 过程与方法
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特别是零下温度的读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对工具要爱护。
2.培养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探究各种各样温度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温度计
1、谈话: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水的冷热程度我们叫水温,人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体温。那么空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出示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温度计图片,请大家认一认。
2.提问:那么第一单元我们来测水温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哪个温度计?如果有个小朋友来跟我说感觉身体有些发烧,到底有没有发烧,我们用哪个温度计来测?今天这个单元我们要了解天气,测得是哪个?(气温),大家看,如果我要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大家选哪个温度计?那我们来看看气温计长什么样。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
(一)活动一:我会观察
1.明确观察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按顺序完成学习任务:
⑴连一连: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⑵填一填: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符号表示是什么?
2.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轻声讨论。说清楚要求后下发材料和学习单,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贴一贴温度计的构造,下面同学核对,如有问题提出来。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温度的单位,教师板书“摄氏度”请学生一起书空,
强调符号小圈的位置扛在大C的肩上。提一提右侧的华氏度,强调我们要看左侧的刻度和数值。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1.认识了气温计的构造,我们来细细看看气温计的中间刻度部分,拿出气温计模型,强调看蓝色一面,左侧刻度和数值。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位置非常特别,也非常重要的数值?引导学生关注0。
2.教师把气温计模型的液柱拉到0℃,请学生说写作和读作,教师板书示范。
3.学习零上温度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10℃、23℃,学会看整十的刻度和数格数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梳理零上读数的方法——零上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结合抽拉气温计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来抽拉。小组每人一次抽拉的机会,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抽拉。
4.学习零下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5℃、-12℃,学会看5这条刻度线和零下数的方法,总结——零下温度,从零开始往下数。
完成学习单上的读数练习,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请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纠错,再次巩固方法。
6.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我们来看看气温计上显示的今天我们这个报告厅里的气温是多少?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天气日历表中示范下记录。以后我们可以每天利用气温计观测气温,并把它记录到学习单上。
7.学生思考并交流: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精准测量,可知冷暖,长此以往,发现规律。
提供小资料进行阅读,简单交流气温的测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三、比较: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5分钟)(机动环节)
1.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示从构造、最高温度、一大格、一小格、用途这些方面去观察。
2.交流发现。
四、 小结: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基本结构相同,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对应。
3、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过程与方法: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2、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3、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明白正确测量气温。
教学难点:认识气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
2.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测气温
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
(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
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
三、测量气温
1、选择好气温计。
2、将气温计放置在阳光照晒不到的地方。
3、悬挂在空气中。
4、保持干燥。
四、正确的温度计的读数。
1、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2、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五、利用柱状图表示
参照46页进行柱状图练习。
板书:
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4.测量降水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知道雨量的等级和标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