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中成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63 KB
- 文档页数:3
《在挫折中成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课程名称:《在挫折中成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1课时(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3.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
二、教学重点:
1.挫折对个人成长的正面影响。
2.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挫折案例、小奖品
2.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5分钟)
1.向学生介绍课程主题:《在挫折中成长》。
2.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你们有没有经历过挫折?对挫折有什么看法?” 3.谈论学生的回答,并激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
Step 2:探究(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讲述一则挫折案例,例如:“小明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结果取得了低分。他觉得非常沮丧和失望,甚至想要放弃数学。你们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2.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3.随机抽取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补充。
Step 3:讲解(10分钟)
1.通过课件,向学生讲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例如:提高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逆境应对能力、培养自信心等。
2.引导学生明确挫折不是失败,而是学习和成长的机遇。
3.提醒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应该保持积极对待的心态。
Step 4:小练习(5分钟)
1.教师给学生分发纸和笔,让学生写下自己最近或者曾经经历过的挫折。
2.学生将纸折叠好后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匿名收集。
3.教师从纸堆中抽取几个纸条,读出学生的挫折经历,并邀请其他同学分享如何应对这种挫折。
Step 5:总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问:“我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有哪些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6:拓展活动(5分钟)
1.教师提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挫折案例或者游戏,例如一个解谜游戏,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
2.教师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给予做出积极应对的学生小组。
五、课后作业:
1.引导学生回家后思考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挫折,写下对这次挫折的反思和得到的启示。
2.学生可以选择分享自己的故事,以激励他人勇敢面对挫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引入,引起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课件讲解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和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小练习和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整个课程设计紧凑,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