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报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0.08 KB
- 文档页数:2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实证分析摘要:上市公司年报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公开信息来源。
证券分析师通过分析公共信息及私有信息,向市场提供价值。
而过去的文献没有涉及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与年报审计质量的关系。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年报审计质量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的高低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高的审计质量增加了分析师的预测跟进人数,提高了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审计师是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的“看门狗”(watching dog),是年报信息的第一道过滤关卡。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在促进信息流动、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年报信息则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公开信息,也是分析师进行盈余预测的重要信息来源(Schipper,1991; Knutson,1992)。
胡奕明(2003)在对中国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年报也是中国证券分析师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且中国证券分析师已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所认识。
以前的研究文献大多从股价信息中看市场参与者对审计质量的评价和反应,Holthausen和Watts(2001)指出基于股价信息来研究报表使用者对年报质量的经验研究很少能控制住不同决策者差异化的影响。
因此,本文研究审计质量的高低对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证券分析师是否有影响。
一、理论与研究假说(一)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与参与预测的证券分析师数量Bhushan(1989)认为,对于某家上市公司而言,证券分析师数量由分析师预测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这一模型描述了各种公司特征变量如何影响供求曲线的交点,进而影响分析师的均衡数量。
高质量的公开信息对于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减少了信息使用者做决策的风险,且高质量的公开信息相较于私人信息具有成本优势,如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值得信赖,则证券分析师可以在保持盈余预测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私人信息的获取,从而减少了盈余预测的生产成本,证券分析师预测的供给曲线将右移。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1张瑶(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510275)[摘要]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其使用者关注,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
理性的使用者不仅应当关注盈余的数量,还应关注盈余的质量。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随时间变化有无提高。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盈余质量的定义和属性,回顾了检验盈余质量的常用模型,并构建了一套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模型,然后对我国1994-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盈余价值相关性不强;盈余的总体质量并没有随时间改变而展现出明显一致的提高趋势。
最后,本文对可能影响盈余质量变化的会计准则、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盈余盈余质量证券市场一、绪论(一)研究目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会计信息披露的中心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利润表,盈余(或收益,在本文中两者无区别)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
在针对会计盈余展开的大量研究中,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相对于其他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标准来说,投资者更多地依赖于盈余信息(Biddle et al. 1995;Francis et al. 2003;Liu et al. 2002)。
投资者通常根据会计盈余给股票定价,因为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动可以反映投资者能够辨别并据以进行适当定价的、与公司目前及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有关的信息(Hawkins,1998)。
管理者同样将盈余看作是投资者和分析师评估公司价值的关键尺度(Graham et al. 2003)。
在Hirst 和Hopins(2000)设计的一个研究分析师评估活动的有趣实验中,分析师对盈余信息的关注也是显着的,但是他们对盈余质量的关注并不显着,他们不能很好的识别盈余管理。
中国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研究述评【摘要】证券分析师的一大工作就是对企业未来的盈余进行预测,然而,近十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已经通过实证手段证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存在,本文将文献从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两大理论基础进行区分并综述,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分析师制度的改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一、引言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现在也只是处于初期阶段,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有效性很弱,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不断扩张,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投资者数目也不断攀升,而企业的财务报表正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由于上市公司提供的年报往往对于阅读者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因此也就需要有证券分析师这样一群专业人士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解读,他们的分析与预测对投资者起到了巨大的参考作用。
对于分析师行为及结果进行的研究无论对资本市场还是分析师制度的完善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证券分析师的一大工作就是根据公司提供的年报以及私人渠道得到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盈余做出预测,而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现象是指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与企业实际盈余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偏差。
我们可以将其按过高预测和过低预测两种倾向分为乐观偏差以及悲观偏差。
由于分析师对于企业未来的盈余预测已经逐渐成为投资者对企业盈余预期的代表,且往往会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同时,准确性低的预测也很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降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众多学者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程度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三、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产生的原因在有效市场理论下。
有效市场理论在会计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最经典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学术界一直也有着众多的拥趸。
该理论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价值总是反映了公司的真实价值,且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各自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我国财务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研究财务分析师的远期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及在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远期盈余预测预测期越长偏差越大,上市公司受财务分析师的关注程度和上市公司的未来非营业利润的比重两大因素,始终显著地影响财务分析时的远期盈余预测精度。
关键词:远期盈余预测;财务分析师;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投资者如何利用财务分析师提供的盈余预测来提高回报,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热烈讨论的话题。
随之而来,财务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活动本身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对财务分析师的远期(1年)预测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广泛研究。
Collins 、Kothari、 Shanken 和Slone (1994)以及Liu 和Thomas(2000)的研究发现,加入未来年份的盈余指标后的模型解释能力大大提高。
Copeland 、Dolgoff 和Moel(2004)又研究发现,下一年盈余预期的改变和对未来第3-5年的长期盈余预期增长率的改变都与市场调整后回报有显著的关系。
这些证据表明,财务分析师的有关未来远期盈余预期,具有信息含量。
我国的财务分析师行业起步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胡奕明等,2003),但已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财务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a)实证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年度)盈利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年度)盈利预测准确;徐跃(2007)发现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季度盈利预测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比利用年度盈利的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更加准确。
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b)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公开的盈余预测进行套头交易策略研究,及王征、张峥和刘力(2006)对六大券商财务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组合研究,都证明了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统计上显著。
分析师预测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会计分析师预测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高鸣含摘要:与西方国家的分析师行业相比,我国的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它在资本市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也是企业向市场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些能够影响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因素,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分析师;盈余预测;盈余管理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
其中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是影响资本市场完善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学术界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上,他们由浅入深,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热门话题。
在已有的研究中,一部分文献探讨了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表现形式。
Athanasakou 等(2009)讨论了公司是否会为了保证盈余达到分析师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
Degeorge(1999)也在实践中发现,盈余管理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与分析师预测相符合。
而另外一部分文献研究了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相互作用的内部因素。
比如,杨尔稼等(2012)提出,证券分析师为了发掘被隐藏的盈余过程,会想尽各种办法获取并分析信息,即使分析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弄清楚公司真实的盈余管理过程。
同时他们证明了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及行为的确会受到其获取盈余的方1式的影响。
这是对二者关系内因的探讨。
二、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在市场中是“藕断丝连”的。
很多因素能够影响二者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因素也是他们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中一部分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相对较多的信息,做决策时就会处于优势地位。
而掌握信息程度较低的人就将处于劣势地位,没有足够可利用的信息。
具体说来,可能出现逆向选择或者产生“道德风险”。
这也正是分析师存在的意义。
(二)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盈余持续性对分析师预测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7年之间证券分析师对盈余预测的影响特征,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持续性质量对分析师预测结果表现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并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盈余持续性越高,分析师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小。
关健词:盈余持续性,分析师预测,1、引言证券分析师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他们的工作包括选择某些行业中的一些上市公司来分析,通过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和走向,行业前景和风险,然后结合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写出研究报告并提供给客户。
分析师报告不仅要介绍他们对上市公司未来前景的看法,还要做出对公司未来会计收益的预测,然后根据这些收益预测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并向客户提供投资决策建议。
因此,这些预测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也影响着企业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本文着重研究盈余质量对证券分析师对盈余预测有何种影响呢?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研究盈余质量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和分析师预测表现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盈余质量越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低。
2 文献综述Brown,Griffin,Hagerman和Zmijiewski发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比单纯运用统计模型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
国内,岳衡和林小驰(2008)也有类似的发现。
Fried 和Givoly以及Brien等则发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此外,Brown,Richardson和Schwager以及Lys和Sohn等实证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能够带来显著的市场反应,说明分析师预测具有信息含量。
作为早期的分析师行为研究,此类文献大多以描述分析师预测特征为主,并没有解释造成分析师之间预测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