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泰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泰安市积极响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本文将结合泰安市的实际情况,探讨泰安市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措施。
一、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泰安市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泰山、岱庙、南山、天平湖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应该注重发掘乡村的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可以通过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举办文化旅游节、农民画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感受乡村的文化魅力。
建设乡村客栈、民宿等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饮食服务,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推进乡村旅游,可有效带动当地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乡村经济规模,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益农村是农业的主要生产场所,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泰安市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可以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合作社等途径,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调整种养比例,推进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值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泰安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可以建设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净化农村空气、水质等环境,提高乡村的宜居性和吸引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加强乡村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乡村振兴需要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泰安市泰山区六大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者:宿元香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2期乡村振兴战略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本文通过梳理泰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泰山区当地实际,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泰山模式。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乡村是一种人类活动聚落的总称,以农业作为其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为关键特征。
乡村一般是指以农、林、牧、渔业生产为常见经济活动形式的非城市地区,并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人文特征。
美丽乡村的“美丽”具有两层内涵:其一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建筑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其二是指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当地特色鲜明,社会关系和谐。
美丽乡村既要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的清洁和宜居,也涵盖农业产业、农村设施的发展完善。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举,乡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达到或超过城市居民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协调同步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多领域举措复合的系统工程,是“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的具体体现。
二、泰山區村居现状泰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泰山,南濒大汶河,北部与济南市毗连,是泰安市的市辖区,辖岱庙、财源、泰前、上高、徐家楼共5个街道办事处,省庄、邱家店2个镇,全区下辖115个村、72个社区,截至2020年底,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7%。
三、泰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案例(一)赏石碑,品石碑驴肉石碑村位于泰山区邱家店镇政府东北部10 km处,全村有850户,3202人,党员86人。
近年,村两委及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着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家园。
该村借助大汶河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不盲目发展工业,而是充分发挥当地空气质量好、水土污染少的环境资源优势,集中重点发展集约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泰安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周边城市。
基于DPM动态模型的泰安文旅品牌建设分析郜竞飞,石相娇摘㊀要: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旅游业发展迅速,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成为各地吸引游客㊁占领市场的有力手段㊂泰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浓厚㊁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在打造自己的文旅品牌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㊂文章以泰安为例,以对泰安市游客㊁居民对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品牌定位DPM动态模型来分析泰安市文旅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㊂关键词:泰安文旅品牌;DPM动态模型;品牌建设一㊁引言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下沉为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㊂根据携程‘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显示,目前,旅游消费人群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散㊂文化和旅游消费更趋日常化,引导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升级,也推动了旅游消费的进步㊂泰安市作为一个文旅资源丰富的三线城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在泰安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㊂同时,泰安市政府自2008年起就开始出台与泰安市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政策文件,旨在将泰安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名城㊂DPM动态模型(Dynamicpositioningmodel)是与品牌定位相关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当今时代是变化的,我们要保持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品牌定位的问题,才能让品牌的发展紧跟时代潮流㊂另外,DPM模型以消费者㊁竞争者㊁企业为主维度,以行业㊁宏观环境为辅助维度,从多个维度分析进行更准确的定位㊂二㊁调查问卷发放调查以泰安火车站附近游客㊁泰安市本地居民㊁泰山纪念品店商家为主要调查对象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样本为952份,有效率为95.2%㊂三㊁DPM模型分析泰安文旅品牌定位(一)主维度1.消费者由于泰安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泰安文旅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范围广泛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来泰安消费的主力军的年龄在18 70岁居多,其中主要包括大学生㊁已工作人员以及已退休人员㊂他们对泰安旅游文化的认知情况也不同,根据问卷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者都知道泰山,64%的人知道岱庙,20%的人了解水浒文化,10%的人听说过肥城㊂而大汶口文化㊁徂来山㊁泰山啤酒节㊁泰山封禅大典㊁泰山皮影等人们了解得较少㊂2.竞争者泰安文旅的主要竞争者为三四线城市旅游景点,如扬州㊁镇江㊁绵阳㊁台州㊁兰州等㊂相比于其他旅游城市,泰安市的优点体现在文化资源丰富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㊁交通便利㊁气候宜人,民俗风情特点突出㊁旅游体验不单一㊂缺点为发展不稳定㊁市场竞争力不足㊂发展不稳定体现在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泰安文旅始终没有把握准自己的品牌定位,并加大宣传㊂只靠着泰山的名气维持着泰安旅游业的发展㊂市场竞争力不足体现在泰安文旅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文旅产业创意不足,旅游纪念品样式单调㊁品质不一,旅游过程不智慧化,很难吸引游客前来㊂3.企业泰安文旅企业数量多,但基本都是小规模企业,品种繁多,品质良莠不齐㊂对于特产的生产也缺乏一个知名度高㊁有代表性的大企业来生产高品质的泰山特产,游客在选择特产购买时往往会迷茫㊂(二)辅助维度1.行业旅游业带来的消费在居民消费领域中是增长最快的,并且仍在逐年上升㊂在2019年,我国旅游经济持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㊂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㊂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㊂2.宏观环境疫情的爆发给旅游行业带来了苦难和机遇㊂疫情之后,国家鼓励旅游来复苏经济,给旅游业带来了机遇㊂这就需要泰安文旅升级景区设施,培养员工素质,开创智慧化服务㊂四㊁泰安文旅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导致游客对泰安文旅的认知不足泰安拥有泰山民俗文化㊁泰山文化㊁水浒英雄文化㊁大汶口历史文化㊁等,但是被大部分人们所熟知的只有泰山文化,且无人对这些文化进行整合讲解,这会导致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感到空洞㊁迷茫㊂(二)泰山文旅不够智慧化,旅游设施开发不足很多游客会感到泰山文旅与其他地方同质化明显,且旅游过程较为烦琐疲惫㊂(三)人才短缺,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泰安市作为三线小城市,人才吸引政策落后,泰安文旅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导致泰安文旅在整个市场上竞争力不强㊂五㊁对策及建议(一)政府要出台人才吸引政策,引进相关从业高素质人才㊂制订对文旅企业的扶持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对旅游业投资体系的建设㊂(二)整合泰安旅游资源,明确泰安文旅的市场定位㊂加大广告投入,提高泰安文旅品牌的知名度㊂(三)进一步加深文旅融合,实现旅游产品㊁旅游项目上的创新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现智慧旅游,方便游客㊂参考文献:[1]张燕华.生态补偿视角下泰安旅游业低碳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19(4):49-51.[2]高爱霞,满广富,高春霞,姚兴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4):42-48.[3]季文媚,宁尚明.乡村旅游发展中村民参与度影响因素:以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北部山区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9,42(6):51-56.[4]申健健,李宁.自媒体背景下泰安市旅游业提升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32):96-98.作者简介:郜竞飞,石相娇,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㊂82。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对策研究作者:王瑞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7期本文主要以品牌建设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进行研究。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特征和类型的叙述,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必要性,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确立品牌定位,采取内部、外部和“互联网+”共同进行品牌形象传播推广,以达到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创建旅游品牌,加大市场营销”。
此意见的出台预示着在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品牌的建设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已经呈现出上升的发展态势,乡村旅游自身的特点和所呈现的发展形式都需要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传播,它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外在助推器和催化剂。
一、乡村旅游的形式和发展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为依托,将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合理运用,以农民为主体,将乡村独有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田园风光、民俗民情、农耕文化等进行集中表现,来满足消费者休闲、度假、娱乐、养生、餐饮、购物等活动内容,将乡村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走进农家、走进农耕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
乡村生活中的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生态文化都是旅游开发的对象,针对乡村文化的内外在表现形式,可开发成如下旅游类型。
如表一表一乡村旅游类型对于目前的消费者而言,单一农家乐、采摘、观光等游玩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主题化的乡村旅游形式将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应向多纬度方向发展,其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体现农业文化情调,特色鲜明,更重要的是在保留“农”味的同时增加“农”情、“农”乐、“农”品,不仅能够看得到,还需尝得到、摸得到。
河南地处中原,又是有名的农业大省,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以地理状况而言,有大别山、桐柏山、太行山、伏牛山等山川资源;有黄河、淮河、洛河、小浪底等水利资源,这些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城市,来到乡村寻找自然、文化、历史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这也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较于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特色与规模较小的文化传承,旅游体验更为深入,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度与品牌形象的影响力也变得愈加重要。
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
本文将结合实践案例,从策划、营销、服务三个方面,来谈谈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方法和秘诀。
一、乡村旅游品牌的策划乡村旅游品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定位,本质上是为了达到旅游市场的推广效果。
品牌的定位,即是明确品牌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优点,进而彰显品牌的核心价值。
1、深入挖掘资源,找到品牌诉求点在乡村旅游品牌定位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资源。
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品牌的诉求点,并将其制成品牌的核心卖点,使市场和承接旅游服务的人员发掘出全方位的品牌诉求点。
2、制定定位战略在挖掘资源和诉求点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品牌的核心卖点,选出品牌的两三大阵地,使品牌的核心价值得以有效传递。
同时,需要精选细节,精心编撰品牌故事,使品牌主张以内容质量和可行性为主。
3、全方位品牌策划乡村旅游品牌定位后,就需要进一步实施品牌策划。
依照定位战略的具体目标和品牌的核心卖点,推行一系列品牌活动,包括:品牌LOGO设计,名片设计,产品策划,网络宣传和公共关系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的设计和视觉呈现都非常重要,要注重传达核心卖点和品牌的价值感。
二、乡村旅游品牌的营销乡村旅游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旅游形式,其营销策略也与城市旅游具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推广乡村旅游品牌时,需要针对不同受众人群,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1、围绕线上和线下渠道持续营销乡村旅游的营销方式,常以基础营销为主。
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策略一、挖掘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首先要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
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将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通过文化特色展示,让游客在体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
二、提升旅游体验提升旅游体验是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注重旅游线路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通过提升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三、强化品牌营销强化品牌营销是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关键。
要制定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新兴媒体,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增强品牌的传播效果。
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展览、推广活动等,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基础。
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状况、住宿条件、通讯网络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要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是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保障。
要加强对旅游管理、导游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事业,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需要从挖掘文化特色、提升旅游体验、强化品牌营销、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
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进行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通过十个小节展开回答,以探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的相关问题。
一、乡村旅游市场分析乡村旅游市场的分析是制定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的基础。
要了解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特点,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和研究报告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乡村旅游市场的消费群体、偏好和旅游行为,为品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目标的确定确定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目标是制定推广策略的前提。
品牌目标应该与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
例如,品牌目标可以是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改善服务质量、打造特色体验等。
三、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是品牌建设的核心。
通过使用适合的标识、logo、口号等,可以使品牌形象与众不同,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要注重构建品牌故事和品牌文化,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推动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
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可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特色民宿、乡村观光游等。
此外,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也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五、质量管理与提升为了确保乡村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和提升至关重要。
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对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解决和改进,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互联网平台为乡村旅游品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展社交媒体推广、与在线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可以增强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用户反馈和评价管理也是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
七、品牌合作与联盟建设品牌合作和联盟建设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品牌建设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捧,许多农村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品牌建设成为了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策划目标、资源评估、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品牌建设、推广与宣传、管理与运营、安全保障、协作与联盟、环境保护等十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策划目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品牌建设需要明确策划目标。
首先,要明确乡村旅游的整体定位,是打造休闲度假胜地、文化体验基地还是生态观光胜地等。
其次,要确定发展周期和目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具体的发展指标和时间安排。
二、资源评估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等;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民俗、历史遗迹等;人力资源包括导游、服务人员等。
评估后,明确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三、市场定位根据目标群体和当地资源特点,对乡村旅游进行市场定位。
明确目标客户是家庭、学生、青年还是老年人,了解其需求和消费能力,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定位。
四、产品定位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定位。
产品定位包括游玩项目选择、住宿设施、餐饮食品等,要符合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独特、高品质的体验。
五、品牌建设乡村旅游需要进行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品牌建设包括命名与标志设计、形象宣传、服务提升等方面。
要注重传承本土文化,弘扬地方品牌的独特魅力。
六、推广与宣传推广与宣传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线上媒体、线下推广、旅游展会等。
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口碑营销,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管理与运营乡村旅游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
包括人员配备、培训机制、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同时,要注重游客意见的反馈和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的研究
作者:李晓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04期
[摘要]品牌化建设是目前乡村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乡村旅游同质化程度愈来愈高,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已经无法吸引众人的目光。
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现阶段该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的现状。
[关键词]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76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言
在2006年我国确定了“乡村旅游年”的旅游主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人乐于尝试的娱乐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的特色旅游项目,但是仅仅局限于“农家乐”与“村寨游”等活动,没有特色也不具备上升发展的空间。
本文主要对泰安市旅游品牌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划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其主要从提升品牌知名度、确定品牌定位、展示乡村旅游个性以及扩大宣传范围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具有一定意义。
1 泰安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1.1 自然旅游资源
泰安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包含山水旅游资源以及原生态旅游资源等。
泰安市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是山东省的重要旅游城市。
泰安市野生动物、植物种类也很多,在乡村经常可以看到奔跑的野兔以及其他动物,十分适合农家乐活动的进行,同时可以组织其他乡村旅游活动拓宽该市乡村旅游项目的范围。
1.2 田园旅游资源
泰安市的田园资源主要指的是富有魅力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例如桃园中的采桃乐趣、草莓园中的摘采乐趣以及乡间鱼塘的垂钓乐趣。
泰安市本身的田园资源十分充足,各种高科技科技园及植物园、动物园繁多,为未来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田园文化的充足是泰安市进行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1.3 社区旅游资源
泰安市的社区旅游资源主要是指以古镇、古村为特色的建筑。
这些古镇古村建筑不仅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为游客提供别有风情的农间乐趣,还能为当地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
有效地进行泰安市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为该市农村旅游开辟出与众不同的道路,并对泰安市农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
2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品牌知名度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缺乏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较为成功的四川成都、贵州以及河北周边城市均以较为有特色的花卉为主题打造出不同的乡村品牌旅游文化。
贵州打造出“文化千岛、生态贵州”的口号,塑造出具有主题特色的整体性乡村旅游名片。
而泰安市没有突出的乡村旅游特色,虽然泰安市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田园旅游资源以及社区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寻找适合泰安市进行主体发展的方向,缺乏响亮的品牌名称。
总的来说,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缺乏知名度。
2.2 品牌差异化较小,缺少个性与特色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差异化较小,不具备突出的地方特色。
个性是品牌的必然属性,是品牌的活力所在。
山东省的许多乡村现有旅游资源都比较相似,因此,泰安市乡村旅游没有从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
去过泰安旅游的游客反映,泰安市乡村旅游环境与其他城市基本相似,并无个性之处。
2.3 没有体现泰安乡村环境的本色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没有体现乡村环境的最佳本色。
近年来的普遍现象是乡村中的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生活,乡村中一般只有年迈的老人及经商者,淳朴的村民气氛逐渐丧失、无法被传承。
除此之外,城市浓烈的商业气息逐渐覆盖乡村,泰安市乡村旅游缺乏这种浓郁的乡村本色,来此地游玩的游客无法体会独特的山东文化及泰安风光,自然觉得泰安乡村旅游毫无特色、索然无味。
2.4 乡村旅游宣传不足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宣传。
国内许多乡村旅游城市存在的通病就是没有利用发达的网络进行乡村旅游宣传,泰安市乡村旅游项目缺少集体意识,很少有主动进行团体宣传的活动,集体促销意识也不够强。
另外,泰安市乡村旅游大多是村民自主经营,缺乏专业的指导,因此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3 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的策略
3.1 树立泰安乡村旅游品牌
泰安市必须正确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品牌具有无形的宣传效应,优秀的品牌会为产品带来无穷的正能量,为产品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
对泰安市乡村旅游来说,建设旅游品牌是必然的,目前泰安市旅游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例如乡村田园品牌,独有特色的梨园与苹果园令乡村旅游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泰安乡村旅游果园采摘可以自己种植果树,这令果园采摘活动有了不同的意义。
3.2 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品牌
泰安市必须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文化。
品牌正确定位有利于提升客户的选择度,泰安市必须找准乡村旅游的市场目标与实现目标,理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充分认清拥有的乡村旅游资源。
找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旅游特色,一定要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的真正含义,与城市旅游严格区分开,开设类似古镇旅游文化的旅游空间,正确定位乡村旅游品牌。
除此之外,泰安市还要找准正确的竞争对手,树立有别于其他乡村旅游景区的个性化体验,设置符合客户需求的旅游项目,寻找更加适合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定位。
3.3 保护乡村环境本色,提升旅游文化建设
泰安市必须对乡村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提升旅游文化建设。
乡村旅游建设必须以保护乡村自然资源为前提,保持最本色的乡村旅游环境。
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原因正是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差异,游客在厌倦了城市的繁华与嘈杂之后想要感受淳朴的田园风光,如果乡村建设像城市一样就失去了吸引游客的产品。
因此,泰安市必须立足于保护乡村环境本色,设计原汁原味的乡村服务体验,维持村庄环境、农家住所,设计符合乡村情趣文化的景观,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同时,一定要避免产品和服务城市化的趋势。
3.4 运用传播工具进行品牌传播
泰安市必须运用网络传播工具进行品牌推广。
想要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就必须利用品牌的持续性将有关品牌的信息传递到客户的耳中,再美丽的田园风光没人知道也是徒劳。
因此,利用网络等传播工具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对目前的泰安市乡村旅游来说尤为重要。
泰安乡村旅游部门还应规划出全面的旅游线路及价格,并进行详细的休闲活动介绍,方便游客准确而快速的选择。
泰安市旅游局首先要利用各种方式展示且传递泰安乡村旅游自然风光,例如在电视上播放广告、田园风光旅游视频以及知名乡村旅游设施等,让全国观众了解乡村旅游文化、了解泰安市乡村旅游风光。
除此之外,泰安市乡村旅游还应重视各种风景名胜的保护,并在塑造品牌文化的同时注意品牌的保护。
4 结语
伴随着乡村旅游同质化程度愈来愈高,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已经无法吸引众人的目光。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的特色旅游项目,但是仅仅局限于“农家乐”与“村寨游”等活动,没有特色也不具备上升、发展的空间。
本文主要对泰安市旅游品牌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丽坤.新农村建设与辽宁乡村旅游品牌化战略初探[J].生态经济:中文版,2009(10).
[2]刘洋.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6(2).
[3]毛峰.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6(4).
[4]侯加阳,李军祥,张清民.以泰山百景系统创作为载体的泰山旅游品牌推广研究[J].绿色科技,2016(11).
[5]李青,单福彬.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6).
[6]陈友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化”及其建设路径浅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
[7]董正秀,周晓平.乡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以苏南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6).
[8]冉燕.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