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5章 EXCEL电子表格
- 格式:ppt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56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表格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Microsoft Excel创建、编辑和格式化电子表格。
3. 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4.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电子表格的定义电子表格的应用领域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2. 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和操作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鼠标和键盘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和操作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2. 教学难点:电子表格的高级功能和技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算法和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和操作。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电子表格的实际应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电子表格的界面和操作演示。
计算机:进行电子表格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演示:讲解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和操作,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电子表格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了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了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和操作。
在学生练习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电子表格的实际应用,巩固了所学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性和兴趣。
计算机基础教案(2020 ~2021 学年第一学期)开课院系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授课教师职称课程简介第4教学周/ 第1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教学类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计算机系统组成;键盘操作:快捷键;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2、掌握键盘中按键的位置和作用3、掌握按键的正确使用方法4、掌握常用快捷键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键盘按键正确使用方法难点:常用快捷键使用教学过程:第一章指法练习第二章计算机系统一、计算机系统组成1、概念: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电子类、机械类和光电类器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相关文档和数据的总称。
2、组成结构图二、键盘基本操作1、键盘的键数:常用的有104键、107键2、键盘区域划分:教学设计:讲授法、启发式、PPT演示等直观教学法3、PC104键说明4、常用控制键、组合键Caps Lock :大写锁定键,大写时灯亮Shift+ 双字符键:上档键。
可输入双字符键的上面一个字符Shift + 字母键:在小写状态下可输入大写字母;反之输入小写字母Tab键:跳格键Alt+Tab:窗口切换键Ctrl+Esc:开始菜单Print screen:截屏键Alt+print screen:窗口截图键Numlock:小键盘锁定键Ctrl+Alt+delete:启动任务管理器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设计第 4 教学周/ 第2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教学类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计算机系统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键盘中按键的位置和作用2、掌握按键的正确使用方法3、掌握常用组合键、快捷键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键盘基本操作难点;组合键、快捷键基本操作教学过程:第一章指法练习实验1 指法练习及中文输入一、实验内容:1、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2、键盘的布局3、键盘操作基本指法4、中文输入法5、组合键和快捷键操作二、操作要点:1、键盘的基本指法身体姿势:操作者正对机身和键盘, 人机距离约20cm,坐势端正,背部挺直,胸部挺起,略为前倾,双膝平行,双脚平放地面。
第五部分电子表格一、单项选择题1.Excel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表格处理,文字处理,文件管理B.表格处理,网络通信,图表处理C.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图表处理D.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2.当启动Excel,将自动打开一个名为______的工作簿.A.文档B.Sheetl C.Bookl D.EXCELl3.Excel工作簿就是______。
A.书B.记录方式C.工作表D.Excel 文件4.Excel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约定为______。
A.DOX B.TXT C.XLS D.XLT5.Excel新建的工作簿中默认有______工作表。
A.1个B.5个C.3个D.多于3个6.表格是保存在______中.A.工作表B.纯文本文件 C.工作簿D.模板文件7.Excel应用程序窗口最后一行称做状态行,Excel准备接受输入的数据时,状态行显示______。
A.等待B.就绪C.输入D.编辑8,在Excel工作表中,当前单元格只能是______。
A.单元格指针选定的一个B.选中的一行C.选中的一列D.选中的区域9.在Excel工作表中,选取一整行的方法是______。
A.单击该行行号B.单击该行的任一单元格C.在名称框输入该行行号D.单击该行的任一单元格,并选“编辑”菜单的“行”命令10.编辑工作表时,选择一些不连续的区域,需借助______。
A.SHIFT B.ALT C.CTRL D.鼠标右健11.在Excel中,下列______是正确的区域表示法oA.al#d4 B.a1..d5 C.al;d4 D.al:d412.单元格中的内容______。
A.只能是数字B.只能是文字C.不可以是函数D.可以是文字、数字、公式13.在A1单元格输入“计算机文化基础”,在A2单元格输入“Excel”,在A3单元格输入“=A1& A2”,结果为______。
A.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 B.“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C.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 D.以上都不对14.如果某单元格显示为#VALUE!这表示______。
第五部分电子表格一、单项选择题1.Excel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
A.表格处理,文字处理,文件管理B.表格处理,网络通信,图表处理C.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图表处理D.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2.当启动Excel,将自动打开一个名为______的工作簿.A.文档B.SheetlC.BooklD.EXCELl3.Excel工作簿就就是______。
A.书B.记录方式C.工作表D.Excel 文件4.Excel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约定为______。
A.DOXB.TXTC.XLSD.XLT5.Excel新建的工作簿中默认有______工作表。
A.1个B.5个C.3个D.多于3个6.表格就是保存在______中.A.工作表B.纯文本文件C.工作簿D.模板文件7.Excel应用程序窗口最后一行称做状态行,Excel准备接受输入的数据时,状态行显示______。
A.等待B.就绪C.输入D.编辑8,在Excel工作表中,当前单元格只能就是______。
A.单元格指针选定的一个B.选中的一行C.选中的一列D.选中的区域9.在Excel工作表中,选取一整行的方法就是______。
A.单击该行行号B.单击该行的任一单元格C.在名称框输入该行行号D.单击该行的任一单元格,并选“编辑”菜单的“行”命令10.编辑工作表时,选择一些不连续的区域,需借助______。
A.SHIFTB.ALTC.CTRLD.鼠标右健11.在Excel中,下列______就是正确的区域表示法oA.al#d4B.a1..d5C.al;d4D.al:d412.单元格中的内容______。
A.只能就是数字B.只能就是文字C.不可以就是函数D.可以就是文字、数字、公式13.在A1单元格输入“计算机文化基础”,在A2单元格输入“Excel”,在A3单元格输入“=A1& A2”,结果为______。
A.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B.“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C.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D.以上都不对14.如果某单元格显示为#V ALUE!这表示______。
《电子表格基本操作》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本节课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五章第2节。
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Excel是办公自动化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的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
这个知识点是为以后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打基础,(2(1)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
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三、说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四、说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
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以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信息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及个别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依托,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使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直观,营造出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