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2)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11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一、积累(30分)(2022湖北黄石初中教研协作体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0分)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当“太空教师”王亚平再度说出这句话,一堂()的太空授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其实,“天宫课堂”的教学场地——空间站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人造宇宙景观。
①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代表了中国人()宇宙所抵达的最远边界。
空间站里独特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物理学现象提醒人们,其后还有一个更为广袤.的未知世界。
一堂约60分钟的太空科普课,②背后的科技支撑十分复杂,凝聚了几代航天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更不必说,高难度高风险的出舱shì chá已成为中国航天员的“必备技能”,他们像搭积木一般搭建起美感十足的T字型中国空间站。
人类对科技的探索不会tíng zhì bù qián。
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公众和前沿科技“相遇”,会进一步③激发科学对人们的兴趣,④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摘编自余建斌《“天宫课堂”,“宇宙级”的知识浪漫带来了什么?》)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mào zīB.mào zhīC.máo zīD.máo zhī答案A注意方言和习惯性误读。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视查停置不前B.视察停滞不前C.视查停滞不前D.视察停置不前答案B注意同音字误写。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叹为观止游览B.别开生面游览C.别开生面漫游D.叹为观止漫游答案C“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
“漫游”指任意游赏。
4.下列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语句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①处修改为“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产品”。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期末质量检测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褴褛.(lǒu)撬.开(qiào)芦荡.(dàng)觅.食(mì)B.掺.杂(chān)玄.虚(xuán)麻醉.(zuì)墨.守(mò)C.涵.养(hán)箴.育(zhēn)豢.养(quàn)怨怅.(chàng)D.恪.守(kè)恁.地(nèn)拙.病(chū)赃.物(zā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腐烂哀愁自期欺人一代天骄B.秘诀劫掠持之一恒不可名状C.灰烬困厄形消骨立鸠占鹊巢D.祭祀炊烟觥筹交错水落石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B.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不二法门。
....。
C.小明每年植树节都要种下一棵树,现在他家附近都是他亲手种下的桑梓..的下场。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
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
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的一项是(3分)()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答卷时,请将密封线左侧的内容填写清楚,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1-6题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句子。
(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彰显了诸葛亮的人生志趣,他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明志。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断章取义前仆后继镊手镊脚斟酌损益B.死心塌地寻章摘句心恢意冷滔滔不绝C.面面厮觑一气呵成痛心嫉首引喻失义D. 哗众取宠眼花燎乱翻天覆地不屑置辩3.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寿终崩.殂,这是自然规律,望你节哀顺变,多多保重!”B.“这才八点(晚20时)就让我们睡觉,你把我们当成更定..及睡的老人了!”C.在儿子十六岁的生日宴上,父亲教导儿子:“若在古时候,早已加冠..,以后做事要稳重些。
2020-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练:句式变换及仿写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0-2022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测试句式变换及仿写一、单选题1.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闫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2.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想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
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______________。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
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B.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C.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D.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你不会不知道江西省部共建高校有三所吧?改句:你应该知道江西省部共建高校有三所。
B.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
浙江杭州拱墅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语文(R)杭州市拱墅区期末统考卷一、1.下面语段中加粗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修迄于清光绪十一年,中间几经兴废。
拱宸桥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桥面呈柔和弧形,两边风雨长廊豁然贯通,廊上亭台轩敞,余晖里,可见大运河金波脉脉。
A.qìxīngchǎngmàiB.qìxīngchǎngmóC.héxìngshàngmóD.héxìngshàngmài【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脉”是一个多音字,在表示“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这一含义时应该读mò。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文艺“易发病”,戏弄历史,亵渎经典,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让廉价的笑声淹没我们的生活。
B.但无论如何谀词套话飞舞,终究掩饰不住字句背后的肤浅与苍白,更不会有从心底流泻而出的诚意。
C.英国名将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使用的决战旗语:“帝国兴衰在此一战,英格兰希望每位军人恪尽责守!”D.“格物至知”真正有意义的有两方面: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并韧性坚持。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应为“亵渎”,C项应为“恪尽职守”,D项应为“格物致知”。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引领风骚是指在某个领域带动引导风气走向的变化发展。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基础知识(下面1---8小题都列有四个选项,均为单选题,多选无效。
共16分,每小题2分。
)1、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形式与内容的枘凿(ruìzáo),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B.这样走,可以省(shěng)却不少时间,小胡也可顺路回乡省(xǐng)视双亲。
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zhòng)了个相公,我所以带酒来贺你。
D.国力强(qiáng)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强(qiǎng)词夺理,独断专行。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张冠李戴。
B、干事情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地随声附合。
C、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真是不胜枚举。
D、郑培民以身殉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启程前来大陆,勇敢地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之旅。
B、学习成绩的南昌市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C、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D、父亲经常拿成功人士的例子对我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作者是唐代王维之手。
B、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全国观众受到好评。
D、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成为我们增强民族自信,重铸辉煌历史的契机。
5、下列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故乡》-闰土-鲁迅-现代B、《小橘灯》-小姑娘-冰心-现代C、《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D、《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法国6、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A、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其他132.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在工作组召集的大会上,他也不检查,也不辩解。
(_______)(2)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_______)(3)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_______)【答案】并列复句选择复句并列复句【解析】【详解】考查复句的类型。
(1)“他也不检查,也不辩解”属于并列复句。
(也……也……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2)“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属于选择复句。
(与其: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毋宁: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选择或赞成的一面)(3)“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为并列分句。
(肯定一个,否定一个)13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3)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4)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答案】(1)排比(2)引用(3)比喻(4)反问【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与理解。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①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②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③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期末专项复习—字音·字形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每空0.5分,共20分)1.pīng婷()冠miǎn()旁wù()强guō不舍()2.xiè渎()pián进()gōu偻()大发雷tíng()3.承chóu()驰chěng()fà琅()自吹自léi()4.晨xī()zhēn言()gān尬()jiǎo揉造作()5.广mào()困è()huī下()附yōng风雅()6.轻qù()tān塌()jì祀()niǔ捏作态()7.è然()chī笑()恣suī()自惭形huì()8.bǐ谷()寒jìn()zāo蹋()形xiāo骨立()9.lán褛()牡lì()wū蔑()jiū占鹊巢()10.dùn词()huàn养()qiáo夫()俯shí即是()二、根据意思写出成语(每小题1分,共20分)1.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2.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3.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________________4.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________________5.伟大的功绩。
________________6.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7.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________________8.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________________9.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________________10.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________________11.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精编部编⼈教版九年级上册语⽂全册教材(期末)测试卷(含答案)部编⼈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积累与运⽤(27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全部正确的的⼀项是( )(2分)A 嗔.怒(zhēn))娉.婷(pīn) 亵.椟(xia) 怄.⽓(òu)矫.揉造作(jiāo)B.恪.守(ka) 恣睢.(.suī ) 豢.养(huàn) 容赦.(sha) ⾯⾯厮觑.(qù)C.纶.⼱(lún) 朴.⼑(pú) 佝.楼(gōu) 寒噤.(jìn) 彬.彬有礼(bīn)D.聒.噪(ɡuō)愧赧.(nán) 箴.⾔(zhēng) 栈.桥(zhàn) 根深蒂.固(tì)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项是()(2分)A.旁骛趱⾏江⼭多娇顿开茅塞B.诘据恁地矫揉造作附庸风雅C.兀⾃尴尬⾃惭形秽与⽇具增D.惘然脏物附庸风雅相得益彰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的题⽬。
(3 分)①中国当代⽂坛巨匠巴⾦的读书⽅法⼗分奇特,读书⽽⽆书。
②换句话说就是读记忆中的书。
⽤巴⽼形象的说法是,静坐椅⼦上或仰靠在床上回忆曾经读过的书,就像⽜反刍⼀样。
③我们也应该培养读书⽽⽆书。
④凭借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点点,⼀定会有新的、新的、新的启⽰。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的横线上。
(1分)(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的横线上。
(1分)(3)请将下⾯词语的选项依次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1分)A.收获B.咀嚼C.理解4.阅读选⾃名著《⽔浒》中的⼀段⽂字,做后⾯的题⽬(4分)“万卷经书曾读过,平⽣机巧⼼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计⿁神惊。
”这⾸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简洁的⽂字写出两个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1)⼈物:(2)情节:、。
5.古诗⽂默写。
(8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基础试卷(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语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文段,给加点的汉字注音,再将划线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它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部《爱的教育》,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的心;《傅雷家书》更是一部苦心孤诣. ( )的教子篇,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培根的随笔中那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让我们真正体悟:知识就是力量。
2.根据示例,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2分)示例:只要我们有信心,就一定能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条件复句)A.既然你这么有爱心要帮助他,那就成全你吧。
()B.李京京随即又抬起头来,并且举起了手。
()C.如果没有过去失败痛苦的考验,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D.他在山路上一边飞快地跑着,一边不停地挥着手。
()3. 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病句序号,再加以修改。
(2分)①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②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④也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
(1)(2)4.名句积累。
(每题1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共4分)①佳节又重阳,,。
(李清照《醉花阴》)②,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是:广开言路;第二是:;第三是:。
(用四字短语)④请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与“愁或愁绪”有关的完整诗句(课内外均可):,。
5.图表题。
(2分)下图是孔子学院(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承办,旨在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和合作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标识。
请从构图角度说明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60字。
6.名著阅读。
(2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
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
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
请从下面推荐的6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保尔·柯察金诸葛亮鲁智深香菱阿廖沙①我选__________,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②理由:7. 诗词鉴赏。
(3分)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运用哪种表现手法?突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1分)(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精妙在何处?(2分)8.综合性学习。
(3分)南充希望中学九年级(3)班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在“革命英雄人物栏”活动环节中,你将向同学介绍(人名),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业迹是:。
(3)在“文化名人画廊”活动环节中,你将向同学介绍(人名),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二、阅读探究实践(40分)(一)《母亲教我一首歌》(11分)①言传与身教似乎是两首听不够的歌谣。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言传的方式是拿别人的事明理,母亲身教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
两首歌的歌词一对唱,听起来言传的声音更响亮,其实心里都敬佩身教的力量。
②母亲目不识丁,形象也不算美丽。
不知为什么,她经常唤起我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仰望;母亲不会循循诱导,只欣赏事实,只相信勤劳这首生命的赞歌。
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停地干活,凡是自己能干的从不求人。
忙忙碌碌一生简朴,即使在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她宁可舍掉金钱,也不浪费食物。
小气的她经常惹我怪怨,她不解释,用沉默代表一种坚信。
如今,暗暗回味才知道是自己的轻浮。
③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④我发现她经常暗自流泪,一旦有人来访,马上会擦干眼泪,用笑容回敬对方,生怕自己的心事传染给别人。
但影响我的是沉稳,不急躁,不亢不卑,用一双永不消闲的手在暗中传递一种力量。
我们也在收敛自己的行为模仿一种高尚,我们也在规劝别人提醒自己,可我们很难无视自己的存在,想尽办法体现一种能力,生怕别人忽视。
这种有意表现与默默的习惯一对比,脆弱与坚韧不辩而知。
⑤她眼中的优秀子孙,不是天生聪明坐享其成,而是勤劳勇敢不怕流汗。
她永远深信勤能补拙的常理。
这些似乎我们都知道,为啥我们眼中的灿烂一种是财富一种是智慧,唯独要隐去勤劳善良这幅貌不惊人的风景?也许动与静,行与想永远要包裹人间的真伪,混淆天妒英才与我不逢时的无奈。
当我们的人生感慨用血泪清洗时,不能不回望母亲那双从不疲倦的手还在耕作,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像一种无声的希望在祈祷。
⑥她用勤劳养育了一群子孙,用简朴与低调谱成世界上最美的歌谣。
⑦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不是她的错,没听到她有过任何的怨言,然而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
看似举手之劳有点滑稽,细细一品,原来是感恩的情敬畏的魂留恋还在燃烧的生命。
当一群子孙围绕着她称颂她的功绩时,她的笑容最美最甜,像个孩子,不知把那份激动分享给谁更满意。
然而苍老的皱纹里,还在卷曲所有儿女的心事,疲倦的双手还在修改动听的歌词。
⑧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
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只有汗颜,愧疚与无尽的悔恨。
她不为金钱贪心,不为贫穷自卑,凭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
给我留下三间草屋和一生勤俭持家的习惯,可是我不敢说她不富有,不敢说她不高尚。
她的身教远远胜过书本里的豪言。
⑨这首歌也许唱了几百代,也许我们都在唱。
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对此,谁能平静于心?我终于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勤劳这首一直传承的歌谣,是用血和泪凝聚成的财富,听懂它,就能享用一生荫及子孙,改写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魅力。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滑稽:愧疚:10.请从选文中找出几组反义词。
(至少找出两对,2分)11.作者说“母亲教我一首歌”,请你阅读全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首歌的主旋律。
(2分)12.请你谈谈对末段中句子“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的理解。
(2分)13.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文中的“我”或“母亲”两个人,谁更幸福?请你当一当文中“我”的代理发言人,以第一人称说说这种“幸福”的感受。
(50字左右)(3分)(二)《瞄准》(10分)①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②除了轻微的声音,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
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百发百中的猎枪。
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团黑影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③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
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滩,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
午后的阳光,将江滩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
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④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鹳嘴鸭,还有叫声响亮的瑟嘴鸭,他认得它们,就像熟悉的邻居。
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
他的目光从它们身上掠过。
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标。
⑤他继续在江滩上搜寻。
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
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是它们。
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
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
一二三,四,对,果然是四只。
它们埋头在江滩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
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
没错,就是它们,东方白颧,整个地球上不足三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⑥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
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弹,然后,装上消音器。
⑦他端起猎枪,瞄准。
十字准星,从江滩上划过。
一只鸟,又一只鸟。
准星所及,无不打个寒战,似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⑧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颧的身上停了下来。
一只东方白颧,又一只东方白颧。
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
最后,他的目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颧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颧显得紧张。
⑨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
这也是他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
做完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滩扔去。
⑩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颧,也拼命地扇动翅膀,向前奔跑,企图飞起来。
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
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也很困难。
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
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铁夹夹上后,它竟然能拖着鸟夹,逃开了。
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
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⑾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
另○外三只东方白颧在空中盘旋,等待着它们的伙伴。
它吃力地飞向它们。
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扣动扳机。
⑿“砰——”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⒀东方白颧一个趔趄。
○⒁打中了!一个黑影,从半空坠落。
正是那只金属鸟夹。
子弹将鸟夹与东方白颧的脚的○连线,击断了。
⒂东方白颧,鸣叫着,向天空飞去。
它的细长的双腿,有力振动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
⒃他收起枪,仰视天空。
多么蓝的天啊。
○⑵段交代猎人神准的枪法有何作用?(2分)14.文章在第○15.猎人为捕杀东方白鹳做了周密准备,但“他”最后为什么又放走已经瞄准的这只东方白鹳呢?(2分)16.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17.文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主题?(4分)(三)《学会转身》董建昌(9分)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
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
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