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班 开展宪法主题教育活动,争做宪法卫士活动
- 格式:docx
- 大小:15.6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宪法小卫士》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热爱祖国,争做宪法小卫士”
二、活动时间:2019年11月26日
三、活动地点:
1、观看视频:二年级班(一、二年级)、四年级班(三、四年级)、五年级班(五、六年级)
2、宣读宪法条例:操场
四、活动目的:
1、通过宣读宪法条例,让学生知宪法、守宪法、爱祖国。
2、通过观看视频,使同学们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行为,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3、进一步深化我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做文明小市民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4、通过交通安全法制讲座,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五、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少年违法乱纪、少年自我保护及尊长爱幼的美德少年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日常生活中美德。
3、了解一些常见自我保护措施及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小公民。
六、活动过程:
1、学校德育主任李余主持会议。
2、法制副校长黄尚渊警官交通安全讲座。
3、德育主任李余老师带领学生宣读《宪法条例》。
4、集中全体师生观看视频。
5、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宪法宣传周—学法—宪法》主题班会活动记录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促进班级管理和校园管理的规范化。
2.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树立法制观念。
3. 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守法。
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XXXX活动过程:一、开场白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宪法宣传周—学法—宪法”。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保障我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
通过学习宪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管理和规定,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主题的学习。
二、讲解宪法基本知识主持人: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宪法的基本知识。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它保障了哪些权利?下面请老师来给我们讲解一下。
老师讲解:(老师根据PPT进行讲解)1. 宪法的基本内容: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等。
2. 宪法的保障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三、互动环节主持人:了解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后,我们来玩一个互动游戏。
游戏规则是: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要尽可能快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准备好了吗?开始!问题1: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答案1:每年的12月4日。
问题2:我国的国旗是什么?答案2:五星红旗。
问题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案3: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可以设置多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四、结语主持人: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不仅了解了宪法的基本知识,还参与了有趣的互动游戏。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法守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让我们一起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学习宪法班级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治体制,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宪法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因此,我们计划组织开展学习宪法的班级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法治观;3. 增进学生对宪法的了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三、活动内容1. 宪法知识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宪法诵读比赛、宪法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宪法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原则和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2. 宪法日参观组织学生前往法院、监狱、司法警察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地参观,深入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机构,了解宪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3. 宪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宪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谈论宪法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意义,分享宪法学习的心得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宪法的浓厚兴趣。
4. 制定宪法宣誓仪式组织学生制定并开展宪法宣誓仪式,呼吁学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
5. 宪法知识测试组织学生开展宪法知识测试,通过问答、竞赛等形式,检验学生宪法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对宪法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6. 组织学生开展宪法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宪法宣讲活动,参与社区义务宣传,向社会传播宪法知识,促进社会公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活动时间安排本次活动将在学期初进行宪法知识讲解和宪法日参观,中期进行宪法主题班会和宪法宣誓仪式,末期进行宪法知识测试和宪法宣讲活动。
2024中小学宪法日主题班会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宪法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遵守法制的思想道德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定义、宪法的性质、宪法的地位。
2. 宪法的作用:宪法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3. 宪法的构成:宪法序言、宪法、宪法附则。
4. 宪法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保护人权原则。
5. 宪法的遵守:宪法的遵守意义、宪法的遵守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作用、构成和原则。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宪法,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制的意识。
5. 总结: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作用、构成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宪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宪法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宪法应用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宪法知识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遵守宪法的情况,提高法制意识。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宪法宣传视频,加深对宪法的了解。
2. 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
3. 举办宪法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察讲解宪法的重要性。
4.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警察局,感受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宪法宣传视频:寻找适合学生的宪法宣传视频,增加学习趣味性。
2.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整理宪法知识竞赛题库,用于课堂练习或课后自学。
学校国家宪法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为大力弘扬法制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决定举办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以开展“法律进学校”为主线。
根据上级精神,我校通过开展国家宪法宣传月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建设法治学校的进程,使全校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明显提高。
二、活动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校园。
三、活动时间安排:11月15到12月15结束四、宣传要点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展板、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宪法宣传。
五、活动安排本次宣传月活动期间,学校将结合实际、围绕主题,认真开展好下列各项活动:1、营造一个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学校在醒目位置悬挂宪法宣传标语,各班级出好一期宪法教育宣传专题板报。
2、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各班级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的契机,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召开一次“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对学生开展《宪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
确保全校班班有活动,个个都参加,师生都受教育。
3、进行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宪法宣誓活动。
12月4日,学校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旗下全校师生进行守法宣誓,校长要在国旗下做一次生动的讲话。
誓词为:“我宣誓:我立志做一名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忠于宪法,遵守法纪,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今天做好学生,明天做好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4、请我校法制副校长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邀请领导对全校师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讲座。
五、活动要求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全校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全国宪法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
认真制定好本校的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好宪法宣传月活动。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我校于2022年10月25日开展了“宪法小卫士”主题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的定义、作用、地位等;2. 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3.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4.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活动过程1. 班主任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班会开始,班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的定义、作用、地位等。
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对宪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宪法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宪法知识竞赛。
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竞赛结束后,班主任对获奖同学进行了表彰。
3. 观看宪法宣传片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宪法,班主任播放了宪法宣传片。
宣传片生动地展示了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学们深受感动。
4. 宪法演讲比赛为了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宪法演讲比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了良好的演讲水平。
5. 宪法宣誓仪式在班会接近尾声时,班主任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宪法宣誓仪式。
同学们庄严宣誓,表示要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活动总结本次“宪法小卫士”主题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宪法意识得到了增强。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同学们对宪法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2. 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3. 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演讲水平;4. 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后续工作1. 将宪法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宪法素养;2. 定期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3. 组织学生参加宪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宪法教育。
“誓做宪法的守护者”主题班会802班活动背景:做好宪法知识宣传活动,举行“誓做宪法的守护者”主题班会,积极响应号召。
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活动方式: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活动过程:一、主持入开场导语说明设立宪法日的意义。
思懿:大家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全班同学回答,思懿点击幻灯片——宪法日)雅娜:是的,每年的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纪念日。
思懿:雅娜同学,那你知道国家设立宪法日的意义吗?雅娜:不止我知道,在座的所有同学们也都知道呢。
请大家跟我一起说—(全班同学回答,思懿点击幻灯片——设立宪法日的意义)首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杈威。
其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再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2011 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
二、一起来分析和讨论(一)你对法律知多少:1、思懿:同学们真棒,知道的真多。
那么我要考考大家了,你们对法律知道多少呢?你们能说出多少法律法规的名称呢?(思懿播放幻灯片--“说出你所知道法律法规的名称。
”)2、雅娜:关于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我所知道的有《宪法》、《刑法》,还有《义务教育法》,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雅娜拿话筒下去让同学们回答,并进行衔接解说)3、雅娜:同学们对法律法规知道的还真不少,看来同学们是下过一番功夫去学习了。
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宪法小卫士队活动反思
标题: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宪法小卫士——活动反思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这次“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宪法小卫士”活动的一些反思。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参与此次宪法宣传活动的同学和老师们。
你们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使得这次活动得以成功举行。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遵守和维护宪法。
然而,在这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对宪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上。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宪法、研究宪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宪法。
此外,我还注意到,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忽视了宪法的存在。
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应该将宪法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宪法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宪法,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身在宪法学习和实践中的不足。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对待宪法,用心去学习宪法,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宪法小卫士。
在此,我希望所有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能积极参加到未来的宪法学习和宣传活动中来,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严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反思,如果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向我提出。
宪法教育主题班会今天上午,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宪法教育主题班会。
在这次班会上,我们深入学习了宪法的重要性,了解了宪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明白了作为公民应该怎样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一起回顾了宪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权威。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权利,规范了国家机构的行为,确保了国家的治理有序和有效。
了解宪法的历史和背景,让我们更加珍惜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自由。
接着,我们一起学习了宪法的重要内容。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利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等。
了解宪法的内容,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宪法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对宪法的理解和感悟。
有的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应该倍加珍惜和遵守;有的同学认为宪法是人民的守护神,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宪法义务。
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最后,在班会结束时,我们共同签订了《宪法守则》,约定了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宪法、尊重法律、履行公民义务的具体行动。
通过这次宪法教育主题班会,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宪法对我们的重要性,坚定了我们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决心,也增强了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宪法教育主题班会结束了,但是我们对宪法的学习和理解将永远不会停止。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的举办,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牢记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让宪法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让法治精神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开展宪法主题教育活动,争做宪法卫士活动
八年级(6)班孟文元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2.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主持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
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幻灯片打入: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幻灯片打入: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主持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幻灯片打入: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主持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们应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小结:
班主任:在保证自我守法不犯法的同时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