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气密性检查1
- 格式:doc
- 大小:810.50 KB
- 文档页数:1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在化学实验中,保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实验装置有漏气现象,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带来危险。
因此,定期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水浴法水浴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查的实验装置或设备完整浸入水中,确保装置完全被水覆盖。
2.观察在装置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气泡冒出,表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现象。
3.若无气泡冒出,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二:化学气体法化学气体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如下:1.将实验装置与气源连接,并通过泵或其他方式将气体充入装置中。
2.关闭气路,观察一段时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
若气体压力实验装置中持续上升或下降,说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3.若气体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三:压力检测仪法压力检测仪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高要求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连接压力检测仪到实验装置上。
2.打开仪器并进行压力校准。
3.通过压力检测仪监测实验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化,若有明显波动,则可能存在漏气问题。
4.若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查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对化学实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气密性检查方法1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实例【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方法方法方法:方法静置几【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例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分析: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 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C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2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安装仪器前的重要步骤。
在装入试剂或调整仪器时,连接处常会松动,所以装入试剂后对装置整体再次作气密性检查很有必要。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如图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如图3所示,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第三、四、五这三种检查方法,不受仪器玻璃厚薄、装置大小和装入试剂与否的限制,且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出检查结论,检查后,装置内部和尾端导管仍保持干燥。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具体如下: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二、注水法(液差法)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若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
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渗漏测试:使用压力测试装置将装置置于一定的压力下,观察一段时间内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果压力不断下降,则说明装置存在气密性问题。
2. 水浸测试:将装置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存在漏气现象。
3. 烟雾测试:在装置内注入一定量的烟雾,观察是否有烟雾从装置外部泄漏出来。
如果有泄漏现象,则说明装置存在气密性问题。
4. 声音测试:使用声音检测设备,将其靠近装置表面,观察是否能够听到明显的气体泄漏声音。
如果有,则说明存在气密性问题。
5. 热成像测试:使用红外热像仪扫描装置表面,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热量泄漏点。
如果存在明显的热量泄漏点,则说明存在气密性问题。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
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1、微热法: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3、液封法4、水压法5、吹气法6、抽气法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三、基本步骤: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
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 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来说,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制取气体,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中考考试大纲中,将“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求层次定为最高层次“理解”,足以说明该考点的重要性。
此类题目变化较多,易出错,因此我们需重点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睛】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使要检查气密性的装置(及附加的装置)构成封闭体系,设法改变体系内气体压强,观察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具体步骤:①观察装置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液封等方法,使装置构成封闭体系。
②采用改变温度、加水增压、鼓气或抽气等改变封闭体系内的气体压强。
③观察水柱、液面升降、气泡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2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方法(1)热敷法如图,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热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
(2)注水法如图,先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锥形瓶中液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鼓气法如图,使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向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4)抽气法如图,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然后松手,一段时间后,注射器能恢复原状,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题精讲】例1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1)关闭止水夹,从a处通入空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关闭导气管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如图,使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制取气体时,为确保实验成功,防止气体泄漏,要对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手捂法
如图1,将导气管末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一会儿,观察导管末端有无气泡产生,松开手后观察导气管内是否有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
若无上述现象则说明装置漏气,应着重检查各连接处,后再检验。
图1
二、堵孔法
如图2,用合适的橡皮塞塞紧长颈漏斗口,将导气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上述手捂法检查其气密性。
图2
三、液封法
如图3,图4,用适量的水将长颈漏斗下端封住,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水捂法检查。
四、水压法
如图5,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口处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是否有稳定的水柱。
若有,装置不漏气;若水灌满整个试管,则说明装置漏气。
图5
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堵孔、液封、水压法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