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41.34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治法研究进展张素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中医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关键词】 肝硬化;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 R -05;R 575.20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7)07-668-03作者简介张素杰(6),女,副主任医师,硕士。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研究方向肝病。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 is ,HF )为一病理组织学概念,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 2lu -lar matrix ,E CM)过度沉积的结果。
现已公认,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的病变[1],若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则难以逆转。
抗肝纤维化研究已成为肝病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中尤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引人注目,治疗方法研究也十分活跃,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理论,遵循“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扶正”、“补益”、“健脾”、“疏肝”、“利湿”等治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现就国内近年来中医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法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水平,为肝纤维化的逆转起到应有的作用。
1 扶正化瘀法肝纤维化的病因除瘀滞外,尚与人体正气不足,日久受损有关,所以在运用活血化瘀法贯穿整个肝病治疗始终的同时,配合应用扶正法是非常重要的。
李召忠等[2]研究活血化瘀兼补气养阴法的血隆冲剂(生水蛭、醋鳖甲、鸡内金、炙黄芪、炒白术、怀牛膝、枸杞子、郁金、虎杖、党参、五味子)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发现血隆冲剂能明显降低造模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组织中纤维组织增生。
刘平等[3]通过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扶正化瘀方(丹参、桃仁、冬虫夏草菌丝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扶正化瘀方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抗肝损伤作用,能显著促进胶原的重吸收及肝功能的复常,可抑制炎症活动期导致肝纤维化显著增高的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