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漂亮的小钟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漂亮的小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钟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
1.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漂亮的小钟表;
2.教师准备的练习题;
3.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漂亮的小钟表,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钟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如何读取钟表上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读取钟表上时间的方法。
3. 练习
教师可以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钟表,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钟表的基本知识和读取钟表上时间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钟表的基本知识和读取钟表上时间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本,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来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漂亮的小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读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钟表的喜爱,培养他们的仔细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读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块漂亮的小钟表、一块大屏幕。
2. 课件准备:包含钟表构造和使用方法的图片和动画。
四、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块漂亮的小钟表,让学生观察一会儿,然后问学生们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平时都是如何读时的。
Step 2 导入新课(10分钟)1. 引入课题: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让他们对钟表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分享漂亮的钟表图片: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漂亮的钟表的图片,让学生们欣赏钟表的美丽外观。
Step 3 学习钟表构造(20分钟)1. 展示钟表构造图:通过课件展示钟表的内部构造图,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表盘、时针、分针、秒针等。
2. 注重细节:对每个构造部分进行解释,并强调每个部分的功能和重要性。
Step 4 学习钟表使用方法(15分钟)1. 展示钟表使用方法图:通过课件展示钟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拿取钟表、调整时间和防水等。
2. 强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钟表的时候要轻拿轻放,避免摔坏。
Step 5 读时练习(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打开练习册上的相关页面。
2. 模仿演示:老师通过投影或手持钟表模拟教学,教给学生如何正确读时,并做示范。
3. 学生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钟表模仿老师的示范,跟读钟表上的时间,并互相检查。
Step 6 游戏与评价(15分钟)1. 时间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人拿着钟表,开始进行时间接力赛,要求他们按照指定的时间跑到指定地点,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漂亮的小钟表教案漂亮的小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运动规律,能够读懂钟表上的时间,能够辨认不同钟表的外观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运动规律;2. 钟表上的时间读法;3. 不同钟表的外观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钟表的指针运动规律的教学;2. 钟表上时间读法的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多个样式漂亮的小钟表;2. 大小儿童表练习册;3. 老师准备的教辅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入:向学生展示几个漂亮的小钟表,学生欣赏后,提问:“你们喜欢这些小钟表吗?觉得它们漂亮吗?”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对美的欣赏。
2. 导入:让学生分别拿出自己的手表,观察手表的外观特点并描述。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手表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等特点。
Step 2 教授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运动规律1. 手表的基本构造让学生观察手表,并向学生展示一个手表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表盘、小时指针、分钟指针和秒针等部分,确保学生理解手表的基本构造。
2. 指针的运动规律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手表,观察指针的运动规律。
然后,让学生观察示意图上的指针的运动规律,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指针的运动规律。
Step 3 教授钟表上的时间读法1. 认识时针在钟表上依次指出时针、分针和秒针,告诉学生时针是最短的指针,每小时转动一圈。
2. 读分钟指着钟表上的分钟刻度,让学生发现60分钟等于1个小时。
3. 读小时指着钟表上的小时刻度,告诉学生1个小时有12个小时刻度。
4. 示例演练以具体的时间为例,结合小钟表示意图,向学生示范如何读取时间。
Step 4 同步练习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第三课漂亮的小钟表范文大全第一篇: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第三课漂亮的小钟表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相似。
教学难点:包扎前的计划性。
教具准备: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大笑。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1、构思。
2、包扎。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教学反思:第二篇:漂亮的小钟表教案教学设计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三课《漂亮的小钟表》一、教材分析钟表是与人们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物品,不仅能让人准确掌握时间,同时可以美化居室、环境,另外它还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进化的足迹。
《漂亮的小钟表》是一节手工课。
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
这节课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
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
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水平。
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理解表盘上的时间,实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钟表的外部基本结构,学习钟表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卡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今天我们讲课之前先来猜个谜语,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谁想打答案了,举手告诉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说出谜底。
这位同学一下就想到了,很棒,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做一个漂亮的小钟表。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讲授新课1、我们先来理解钟表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样子的钟表:有老式的座钟和挂钟,还有数字式和指针式的钟表,还有多功能数字表和数字及指针式手表,我们今天要学着制作的是指针式座钟,谁来说说看为什么这种钟表叫座钟?(因为有个底座能够放在桌子上,所以叫座钟。
)钟表不但能告诉我们时间,还是一件有趣的艺术品,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有趣的艺术品吧!(播放课件)2、欣赏完这些艺术品,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钟表(1)、首先来分析一下钟表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有没有同学能够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好,请坐,有没有同学还有补充的?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来看看这个钟表到底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表盘、表针、刻度、数字、装饰。
就是这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表。
我们来看看数字是怎么摆的,12在上面,3在最右边,6在下面,9在左边。
等下千万不要把数字放错了地方哦。
多数的钟表都有3根表针,你能说出表针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差别?我们先来说秒针,秒针有什么特点?(长得最细,跑得最快)我们再来看看分针,分针又有什么特点呢?(身体长得最高大)我们最后来看看时针,时针有什么特点呢?(身体最短,走得最慢)我们一定要记清楚它们的特点,要是它们三个长得一样我们就认不出来时间了。
《漂亮的小钟表》教学设计3篇《漂亮的小钟表》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漂亮的小钟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漂亮的小钟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三册第三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业。
钟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各异的钟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应为孩子们所喜爱。
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有的华丽精美,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可爱动人,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
通过这节课,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二年级的数学课有认识钟表的内容,本节课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出来;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表现自己的想法,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
5、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种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二年级上美术漂亮的小钟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物品》中的第三节《漂亮的小钟表》。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钟表的制作过程,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漂亮的小钟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钟表的制作方法,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关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小钟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钟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的小钟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如瓶盖、纸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漂亮的小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小钟表吗?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怎么做出来的?”2. 讲解:讲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盘、时针、分针、秒针、数字等。
同时,介绍制作钟表的方法和步骤。
3. 示范:现场演示制作小钟表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基本结构:表盘、时针、分针、秒针、数字等。
2. 制作方法:画、剪、贴等。
3. 创作要点:创意、美观、实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制作一个漂亮的小钟表。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钟表基本结构的认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上。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幼儿《漂亮的小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 教会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如整点、半点等。
3.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理解时间的概念。
难点:教会幼儿如何制作漂亮的小钟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图片、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手工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钟表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让幼儿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钟表的制作过程,包括剪、贴、折等步骤,以及如何将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漂亮的小钟表,让幼儿仔细观察制作过程,并在一旁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动手制作: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亲手制作自己的小钟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制作的小钟表展示出来,让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手工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对钟表的认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制作更多样式的小钟表,增进亲子关系。
2. 主题展览:组织一次“我的小钟表”主题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心。
3.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小钟表师傅”角色扮演,让幼儿教同伴如何制作小钟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
2. 评价幼儿对钟表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能正确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理解时间概念等。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分享、互助、耐心等。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有教师在场指导,避免意外发生。
每日一面幼儿《漂亮的小钟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材《创意美术》第四章《时间与我》,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漂亮的小钟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和作用,学会认识时间,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钟表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认识时间,懂得珍惜时间。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钟表的运转规律,学会认识时间。
重点:培养幼儿动手制作小钟表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钟表模型,讲解钟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教师演示钟表的运转规律,让幼儿观察并学会认识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制作小钟表,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钟表。
5. 互动环节(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等。
2. 认识时间:小时、分钟、秒。
3. 制作小钟表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漂亮的小钟表。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小钟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让幼儿了解了钟表的组成和作用,学会了认识时间,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适时进行拓展延伸,如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钟表的运转规律,学会认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