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版】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24.39 MB
- 文档页数:10
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知识指导1、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恐惧和不安,提高信心,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治疗。
2、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日午休0.5~1小时。
3、注意饮食控制:坚持低盐、低脂、低磷、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蛋、奶等。
4、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
5、坚持合理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6、自我监测:观察体重变化,并做好记录。
7、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1、造瘘术后需抬高肢体,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
2、避免术肢测量血压、静脉注射、提重物及长时间下垂。
3、衣袖要宽松,避免吻合口及周围血管受压。
4、每天检查吻合口是否震颤,内瘘是否通畅。
5、术后2周可进行一些轻微活动,如手指运动,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6、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8周,最好在术后6~8周后再使用。
7、遇紧急情况无法来院检查时,可暂时使用对侧肢体进行透析。
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指导1、置管处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穿脱衣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将导管拉出。
3、每次透析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如不通畅应及时处理。
4、每次透析后应记录导管的使用日期及封管情况。
5、若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定义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的健康管理方式。
二、目标1、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优化透析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
三、教育内容1、疾病知识:介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等。
2、血液透析知识:包括透析原理、过程、时间安排、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
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盐分等营养物质,避免营养不良和过度营养。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血液透析(一)原理: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
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
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
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二)适应症:(1)尿毒症综合征。
(2)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高血压。
(3)尿毒症并神经、精神症状。
(4)尿毒症性心包炎。
(5)血尿素氮≥28mmo1/L,血肌酐≥530~840μmo1/L。
(6)Ccr<l0ml/min。
(7)血钾≥6.5mmol/L。
(8)尿毒症性贫血,Hb<60克/L,HCT<15%。
(9)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排斥,移植肾失去功能时。
(10)其他:如部分药物中毒,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80m克/升。
二、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及设备的介绍血液透析室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较差,因此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气;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对人体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所以为了保持透析室的环境卫生,预防感染,患者进入透析室必须更换透析室专用拖鞋。
室内目前主要设有用于透析治疗的血液透析机、提供透析用水的水处理机、储藏药物的冰箱、空调以及供患者观看的电视机,还备有热水瓶供患者饮水。
三、病人须知小细节:1、透析前门诊病人根据需求须自带的物品有止血带,促红素注射液,降压药物,容易低血糖病人应带糖果,饼干等食物,插管病人自带换药时用的百多邦软膏。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因家庭自护不当引起透析意外。
如患者因情绪激动加上疲劳引起脑血管意外,因便秘时用力排便引起脑出血死亡,因透析后忘记放松止血的绷带引起瘘闭,因不注意控制饮食,体重增加过多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等[1]。
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的管理与治疗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透析患者做好家庭自护,对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156例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由原来的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和严格遵守。
有效控制了患者因自护不当而引发的透析意外,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原来的70%降至20%。
关键字:血液透析自我护理健康指导健康教育1 临床资料在我院2005-01/2007-01期间的156例住院患者,对其全部实行健康教育指导。
男80例,女76例,年龄22~83岁。
2 自我护理的措施2.1 正确的饮食方法(1)摄取优质蛋白质。
如:鸡蛋、牛奶、酸奶、牛肉、猪肉、香肠、鱼等。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 g/(kg·d)(体重以干体重计算)。
(2)充分补充热量。
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适量的糖类,适量补充植物脂肪[2]。
(3)避免摄入过多的水分和盐。
钠的摄入量取决于尿量的多少,钠盐的摄入量为2~3 g/d。
流质饮食每天允许摄入量为500 mL,加前1 d尿液的排出量。
(4)防止钾的过多摄入。
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3 g/d 。
应注意烹调时间长些,生的蔬菜要切细些使水分少些;含钾较多的食物有:香蕉、橘子、樱桃,新鲜蔬菜、薯类、豆类、香菇、果脯、紫菜、海带、咖啡、巧克力等。
高钾时的症状:口唇或舌部发麻、手脚发酸、无力、心悸、脉搏紊乱。
如出现以上症状赶快去医院。
(5)减少磷的摄入。
如果磷水平过高,身体为了保持体内平衡,会从骨骼中吸收大量钙离子,造成骨骼松脆易骨折;同时也会出现皮肤瘙痒症。
含磷较多的食物:乳制品、肉类、核桃类、豆类、带鱼、动物内脏、骨头汤、巧克力、干果等。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性肾脏治疗,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问题。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1. 饮食指导:透析患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限制,以帮助控制体内的电解质和液体平衡。
他们应该限制摄入高钠、高蛋白质、高磷和高钾的食物,并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 液体管理:透析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尿量以及透析治疗后的体重变化来控制液体摄入量。
过多的液体摄入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和钠水潴留。
3. 药物管理:透析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血液指标。
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药物可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4. 日常护理:血液透析患者需要保持透析血管通畅,定期清洗透析插管部位,注意防止感染和受伤。
他们还应注意皮肤健康,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擦伤和划伤。
5. 运动与活动:透析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
但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6. 心理支持: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焦虑、压力和抑郁。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透析患者应对情绪变化和心理困扰。
7. 定期复查和检测:透析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尿液和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包括饮食管理、液体管理、药物管理、日常护理、适度运动、心理支持和定期检查等内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应与医生和专业护士密切合作,共同管理透析治疗。
如何开展透析健康宣教,提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血透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维持性透析,所以需要较为漫长的治疗过程,在此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一、宣教内容1、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心比较特定环境中,以及在透析间期进行的延续性专科护理,这个过程是“以透析患者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相结合,帮助透析患者建立良好的透析生活管理模式,以达到提升肾病透析治疗质量,以及更好的回归社会生活。
2、血液透析中心健康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提升患者的透析管理依从性,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促进健康生活管理和延长透析龄。
3、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分析以往在健康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过程有许多“不适宜”和(或)并未达到宣教目的的宣教。
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健康宣教工作中,切实以把握健康教育核心。
二、患者的管理与护理1、定期透析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肾脏几乎没有毒素排出了,因此应使用透析将尿毒素降低至合理水平。
充分利用一次性透析器:每周透析2至3次,确保足够的血液流动,这是定期进行透析的前提。
2、血压控制血压过高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并可能导致脑出血。
准时吃药,并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调整用药或透析程序。
3、改善贫血贫血的常见症状:面色苍白,嘴唇白皙,呼吸急促,疲倦,头晕,睡眠不佳等。
改善贫血的方法包括坚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叶酸,维生素等。
4、定期检查以评估血液透析的质量肾功能,电解质,血液常规,铁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和其他基本检查应每1-3个月检查一次。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输血前8项。
有时还需要进行胸部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5、动静脉瘘的保护(1)保持皮肤清洁。
最好在下一次透析的前一天洗澡,注意在穿刺部位贴上防水胶带。
如果穿刺处有穿刺点或沿其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有分泌物,应立即就诊治疗。
(2)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被刺破的侧臂过度弯曲,以免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穿刺血管破裂导致皮下出血。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⒈血液透析概述⑴血液透析的定义⑵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⑶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⑷血液透析的常见类型⒉血液透析前准备⑴检查和评估⑵血管通路的建立⑶患者及家属心理准备⑷饮食调整⒊血液透析过程⑴血液透析装置的设置和操作⑵护理措施及并发症处理⑶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观察⑷血透出口物的观察及记录⒋血液透析后护理⑴透析后护理安全要点⑵并发症管理及处理⑶透析后的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⑷定期复查和随访⒌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指导⑴饮食指导⑵运动指导⑶用药指导⑷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⒍透析并发症及其防治⑴血透感染的预防和处理⑵动静脉瘘并发症的防治⑶透析相关性骨病的预防和治疗⑷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⒎辅助治疗手段及技术⑴血红蛋白监测和调控⑵膜材料选择⑶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联合技术⑷血液净化的新技术附件: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手册注释:⒈血液透析:一种通过人工装置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
⒉血管通路:通常是通过建立动静脉瘘或使用血管内导管来获得的透析通路,用于连接血液透析机。
⒊并发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疾病。
⒋血透感染:指透析过程中发生的血流感染,如导致脓毒症或肝炎感染等。
⒌动静脉瘘: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形成一种血流通路,使得动脉血流量增加,方便透析操作。
⒍透析相关性骨病:由于透析过程中骨骼代谢紊乱引起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等病症。
⒎血红蛋白监测和调控: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水平,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⒏膜材料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膜材料,以提高透析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⒐血液滤过:一种通过滤过膜清除废物和液体的治疗方法,比传统的血液透析更为温和。
⒑血液净化的新技术:包括血液灌流、血浆交换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新型的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时,血液透析就成为了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简单来说,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的过滤,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再输回体内。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血液做了一次“大扫除”,帮助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二、为什么需要血液透析肾脏就像是身体的“过滤器”,当肾脏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就会堆积大量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等。
血液透析可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帮助排出这些有害物质,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三、血液透析前的准备1、建立血管通路这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
常见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
动静脉内瘘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血流丰富的通道,便于穿刺和血液引出。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术后要注意保护内瘘,避免受压、碰撞。
2、心理准备面对疾病和治疗,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无助。
此时,家属要给予关心和支持,患者自身也要积极调整心态,了解血液透析的过程和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身体准备透析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评估身体状况,确定透析方案。
同时,要控制好血压、血糖,预防感染。
四、血液透析中的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患者自身也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穿刺部位的护理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活动过度导致穿刺针移位或脱出。
如果穿刺部位出现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要及时处理。
3、饮食和水分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口渴,但要严格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汇报人:日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教育•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目•总结与展望录01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识赋能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如何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以适应血液透析治疗的需求,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会自我观察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如何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升遵医行为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更好地理解医嘱,提升遵医行为,从而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会向患者介绍可能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早期发现并发症:通过自我观察,患者能在并发症早期发现迹象,及时就医,防止并发症恶化。
总的来说,健康教育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02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教育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电解质和水分排出体外,同时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原理血液透析通常在医院或透析中心进行。
患者的血液通过透析机中的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交换,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经过净化的血液再返回患者体内。
过程血液透析的原理和过程血液透析的治疗目标和效果治疗目标血液透析的主要目标是纠正尿毒症症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清除体内多余水分。
同时,透析还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果通过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然而,透析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患者仍需注意饮食、药物等方面的管理。
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常见并发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发热等并发症。
透析患者健康指导
1、心理护理
(1)对初始透析患者,护士应该给予特别的关心,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取得患者信任。
对患者讲解有关疾病与透析方面的常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将已“康复”的透析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对现代医疗水平充满信心,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2)对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护士在与其长期相处中,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形成合作联盟。
在治疗上要保证患者的透析品质,在精神上鼓励患者,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积极支持与帮助患者走出家庭-医院的循环圈,回归社会,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即增加了收入,又再次融入了社会,使患者的心理更接近于正常人,同时能充份体现患者的自我价值。
2、饮食护理
1)仔细询问患者饮食习惯,食欲情况,所摄入的食物类别和日常活动能力,以便了解患者饮食类别是否在血透患者的允许范围内。
2)制定合理食谱,并经常进行营养指导,以增加患者对营养治疗的顺应性。
血透患者进食的基本原则为:优质高蛋白,控制水分、钾、盐等含量。
因此,护士必须要熟悉主要食物成分的含量,并根据其饮食标准,计算患者所进食物蛋白质、水、钾等含量,纠正其饮食偏差及进食的量,保证患者每日必须的营养且防止饮食过量。
3)个体化饮食治疗:当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下降是,我们应更频繁地修订营养治疗计划,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能解释的减少、急性炎
症或伴有分解代谢增高的并发症等,应每星期或每月修订营养计划。
4)护士要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的劝导患者确实遵守各种治疗计划,优化患者行为,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诸如要注意限水、限钾、限钠限磷的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改善贫血,EPO的应用。
指导唤着正确服用钙片、磷结合剂,特别是磷结合剂,需要拌饭而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