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语言表达分类解说与训练 [扩展语句]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考点解读】《考试大纲》对“扩展语句”提出如下要求:“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扩展语句除训练表达能力外,还训练联想想象能力。
”扩展语句所给语料,都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相联系。
如2000年高考试题的两个扩展题“毕业典礼上的歌声”、“考试前夕的歌声”为扩展语料,2002年春考试题以“田径场上”为语料;2004年高考重庆卷以“爱心”、“相遇”为开头来扩展,江苏卷以“橡皮”、“圆规”、“直尺”为中心词来仿写;2005年高考山东卷是关于食品安全的公益广告,天津卷是向老师推荐一本书;2006年高考全国卷I以“和谐”为内容写3句话,北京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题,为奥运会进言献策,江苏卷以“银河”、“树影”、“蛙声”等词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等等。
这些都是与中学生的学习或生活紧密联系的,还有些是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
【常见题型】1、情景演绎式扩展:指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方法: 看清要求,抓住重点)例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解析:所谓看清要求,首先指情景不同,一为“毕业典礼上”,一为“考试前夕”;其次指对象不同,一为集体“同学们”,一为个体“我”。
所谓抓住重点,即都要以“歌声”为表达的中心,而且“歌声”是响亮的抑或低徊的,是温馨的抑或感伤的,要合乎规定情景。
[答案一]情景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聚集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依恋。
这时,不知谁唱起了《难忘今宵》,歌声很快传遍整个会场。
情景二:考试就要进行了,为了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我便在学累了之后,轻轻哼唱一首优美的歌曲,这样我就觉得心情格外舒畅。
解析:这两段话乍看写得不错,情景、语言都可以,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不符合要求,即重点不突出。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语句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扩展语句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扩展后的语句自然流畅,意思清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扩展语句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如添加修饰语、运用修辞手法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扩展语句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扩展语句的过程和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和修改。
四、课后作业1. 练习扩展语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字。
2. 选取一篇自己的文章,尝试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并附上修改前后的对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表达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等。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文章的修改和反思。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扩展语句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的扩展语句练习,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类扩展语句的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分析。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练习素材,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3. 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扩展语句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应用之扩展语句扩展语句着重考查学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使语句更加充实丰富的能力,目的是为了将内容说得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可以在原句或原词语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增加分句,使句子结构更复杂,文意更丰富,表达更具体,描写更生动。
在具体的考查中,扩展语句常常是仿写、续写的变式,综合运用修辞方法,达到连贯、得体、准确、生动、形象的要求。
扩展语句就是要使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明确,更富有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添加修饰成分法。
就是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学生给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具体生动。
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
例如:扩展“梅花开放了”,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要想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可以添加状语加以修饰限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当百花纷纷凋零的时候,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情景演绎法。
就是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例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这道题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后的内容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能以歌声为重点即可。
学生要根据规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与这些情景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洪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精神和报效祖国的斗志。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在走廊上放声歌唱,歌声带走了连月来复习的疲惫和内心的紧张,伴我轻松愉悦地迎接考试。
3.联想想象法。
即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景,把它描绘出来。
例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高考高考语言运用1.写题解题解多是对文章的题目和作品进行概括的解释,一般用在文选等比较严肃庄重的著作中,有的象注释一样放在文章后面,有的在题目的同一页正文后面加线条用小号字表明。
题解多是介绍作品的背景、意义、影响,作者最初的署名,作品最初发表的时间和刊物的名称等,有的还对作品作出评价或按读者对象的不同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与把握作品的内容。
题解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常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试题示例】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
(不超过100字)李白《蜀道难》杜甫《春夜喜雨》鲁迅《阿Q正传》朱自清《荷塘月色》写题解要紧扣题目,有的放矢。
把与本题有关的主要内容告诉读者,为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神。
可有可无的或无关的内容都应尽行删去。
因此,题解的文字要力求简明扼要,详略得当,一般应控制在几十字到一百字左右。
文章长、内容丰富的,题解可适当长些。
答案示例:李白《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杜甫《春夜喜雨》——这首诗是唐上元2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成都,建起草堂时写的。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它抒发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之情,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本诗的题目言简意赅,是理解诗意的钥匙。
它既点明了所写对象发生的季节──春,时间──夜,对象──雨;又点明了诗人的心情──喜。
全诗就是紧扣这几点来写的。
鲁迅《阿Q正传》——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评论得最多的一部小说。
在国外,它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内,一代一代的读者都欢迎它,阿Q的名字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
语言表达题训练——扩展语句1、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它更形象。
(1)牧场上长着酥油草,溪水在漫流。
(2)鼓声传到远方。
2、“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黄冬草尽”,试从这四季的草中选出两种,各写一个比喻句加以扩展。
3、扩展下面语句,要求描写梅花生存的环境以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不少于30个字。
)梅花踏着风雪来了。
4、增加词语,使下面一段文字分别表现出清新明丽和凄清苍凉两种意境。
原文:早晨,太阳放射出光芒,树上的鸟唱着,树下的水流向远方。
(1)表现清新明丽的意境:(2)表现凄清苍凉的意境:5、参照画横线句子,续写出一个相应的句子。
不得再重复“诗人”身份。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玛拉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用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舞姿的变化和旋转的美丽。
6、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情景二:人生某阶段7、根据情景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
(词语可以调整,不少于30个字。
①用“风、树、雨”表达自己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
②用“风、树、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后按文意补写结尾,不超过70个字。
(不得使用否定句。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因此,这将使这将使这将使9、把下面的三句话扩展成100字左右的一段话。
石缝中的花是单薄的,悬崖上的松是孤独的。
不过,这种单薄与孤独也是风景。
人,也是如此。
参考答案:1、(1)辽阔的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2)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淌过草地,掠过村庄,飘过山冈,一直传到远方2、春草:春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
“扩展语句”题的分类及能力培养“扩展语句”题的分类及能力培养山东省五莲县叩官中学窦金波“扩展语句”,一般来说,是指根据要求对一句话进行修饰、限制或生发,使内容更具充实、完整,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从培养能力着眼,有必要从外延方面明确“扩展语句”题的一般分类。
㈠从语法角度考虑,可分为“单句扩展”型和“复句扩展”型。
1、单句扩展型。
就是对一个单句的中心语添加修饰或限制成分,使句子丰满起来,符合规定的要求。
例①:将下列句子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句话,不少于5个字。
屋檐把大会堂轮廓勾画出来。
新句:2、复句扩展型。
就是通过丰富的分句内容或增加分句,使原复句生动形象、丰满细腻。
例②:扩展下面复句,造成一种“风高浪急”的气氛,不少于30个字。
浪头高,渔民们把桅杆横起来压风浪。
新句:㈡从修辞角度考虑,根据“考纲”精神,常见的有五种类型:比喻扩展型、排比扩展型、比拟扩展型、夸张扩展型和兼格扩展型。
1、比喻扩展型。
就是指定用比喻手法扩展句子。
例③:用比喻手法扩展下列句子,不少于30个字。
肥沃的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子孙。
新句:2、排比扩展型。
就是用排比手法扩展句子。
例④:用比喻手法扩展下列句子,不少于20个字。
溪水时时变换调子。
新句:3、夸张扩展型。
就是用夸张手法扩展语句的`内容。
例⑤:用夸张手法扩展下列句子,要突出句中的“雾”,不少于35个字。
新句:4、兼格扩展型。
就是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扩展语句的内容。
例⑥:用拟人、比喻等手法扩展下列句子,不少于30个字。
车轮、锭子发出嗡嗡嘤赢的声音。
新句:在实际练习当中,应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突出扩展重点,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既要考虑单复句类型,又要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以上两大类是语句扩展常用的基本类型,方法也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㈢从出题材料之间关系考虑,可分为单则材料扩展型和多则材料比较扩展型。
前者如上文的例①—例⑥便是,后者如2000年全国卷高考题。
相比而言,多则材料比较扩展型的难度较大一点,平素要多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语言运用表达专题一扩展语句第一篇:语言运用表达专题一扩展语句语言运用表达专题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就是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简单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充得具体、丰富、鲜明、形象。
扩展语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命题灵活性大,常常与其他考查形式,如修辞、仿句等结合在一起进行。
(一)遵循原则(1)辨情景(2)明重点(3)巧想象(4)善表达新增扩的语句要合乎事理,合乎规定语境,合乎原句的色调、风格和意境,自然得体。
2.弄清题目扩写的对象是什么,突出扩写的重点,不转换话题。
3.选好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说明、议论和抒情),特别注意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选用。
同时还要注意排比、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扩展后的语句要使语意在原句的基础上更充分、具体、形象、透彻,有蕴致。
5扩展后的语句要通顺、流畅,不得出现语病。
不要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或改头换面。
(二)扩展语句的题目类型1、情景演绎式扩展:主要指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让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相信使之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有与情景相一致,且融进提供的词即可。
2、话题开放式扩展:只提供扩展的话题,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扩展,拓宽了考生的思维空间,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3、中心阐发式扩展:指提供一句话或一句诗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阐释、发挥,使之明确、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古诗文佳句扩展,提供的大多是写景的句子,要善于依据意境,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4、续写补写式扩展:指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文中心一致,文意相通,语境和谐,句式相类,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一致。
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
(三)、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1.枝加叶法。
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份(定语、状语和补语)。
语言表达·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本世纪开始时高考新增加的一个考点,就全国卷来说,只直接考过一两次。
但是,因为它是新考点,又只考过一两次,所以要分外留意。
扩写语句的基本要求是,根据规定的情境,丰富一句话的内涵或进行扩写(包括续写)补足意思。
一、扩写的形式扩写语句的形式,通常有三种:1.根据情境扩展的一段话这种形式一般是提供几个相关的词语,作为一种情境,要求根据这种情境写一段话。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种情景,把它们分别扩写成不少于30个字的一段话情景一:清晨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情景二: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本题提供两种情景,一是“清晨”,表时间,“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表示描写的景物。
要注意“就要”的限制,不要误以为是太阳升起来了,应该接着描写“就要升起来了”的情景。
二是“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应描写“升起来了”的情景。
2.对句子本身作适当的扩展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所给的句子是完整的,它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所谓扩展,就是增添附加成分,使之更丰富鲜明。
例2:阅读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位置上增加四个修饰成分,使句意更丰足。
傍晚,我离开人群,坐在山顶上,看着云霞,思索着人生奥秘。
增加修饰成功,首先要准确理解原句提供的情境。
原句的时间是“傍晚”,人物是“我”,事件是“离开人群”、“坐在山顶”、“看云霞”思考人生“奥秘”的增加的修饰成分,就要与这种情景相契合并丰富意蕴。
可以在“离开”之前加“悄悄”,在其后加“喧闹”;可以在“坐”之前加“独自”、“山顶”之前加“幽静”;可以在“云霞”之前加“变幻莫测”、在“人生”前加“难以捉摸”。
增加了这些修饰成分,语意更丰富,情味更浓郁。
3.续写句子这种扩展的形式,一般开头提供一句话,要求顺着这个句子的意思向下扩展。
例3:以下面的句子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个分句不少于30个字。
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
所给的原句是“总说”读书要兼顾“博”与“专”两个方面,扩展的句应先说“博”,再说“专”。
语言表达分类解说与训练[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顾名思义,即对题目给出的语句补充、展开,以使其更丰富、充实。
近年高考试题中还没有为"扩展语句"单独设题,这一方面的考查往往与其他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
例如1999年高考第五大题第27小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这道题目在考查"扩展语句"(由一组三个比喻句,扩展为四个比喻句)的同时,还考查了"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扩展语句"首先需要对原有语句的内容和形式给予关注和理解。
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语句--即在整个语段中妥贴,与上下句关联适当,句子本身也要通畅。
[训练题]
1.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
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的潇洒,有曹孟德"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①有________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_________,_________,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简析:本题考查重点是"扩展语句","扩展"的手段有"仿用句式",还有概括语句。
参考答案:①(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 (有)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潇洒),(或)(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2.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②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简析:题目考查"扩展语句",兼顾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要特别注意连贯性与合理性,三个小题又有兼顾性。
参考答案:①壮而好学,如正午之日(或:如正午之光;如日中之光;如当空之日;如繁星之光;如霞
蔚之辉;如艳阳之照;如燎原之火);②老年,我爱你的德行(或:目光,风范,静默、胸襟,豁达,沧桑,深邃,慈祥,持重,故事,淡泊,智慧,心灵,阅历,成熟)③少年是梦幻的,一个一个地编织(或:浪花的,一朵一朵地跳跃;阶梯的,一级一级地迈进;美术的,一笔一笔地描绘;玉石的,一点一点地雕琢;蓝图的,一页一页地绘制;晨曦的,一层一层地明亮;朝阳的,一点一点地升起;空白的,一页一页地填写;花蕾的,一朵一朵地绽放)。
3.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内容完整,形式连贯、整齐。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
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________。
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简析:这是一道以考查"扩展语句"为主,兼顾考查"仿用句式"的题目。
参考答案: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
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
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
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4.修改加横线的词和句,并在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比喻句。
当今世界,竞争无所不在,"竞争",已成为这个世界的口号。
学生间的竞争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性质是同样的,________。
竞争也许会使世界飞跃进步,但竞争必定影响同学关系。
简析:本题的考查点有二:一、"修改病句--正误之改、优劣之改";二、"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又是"选用句式")。
参考答案:当今世界,竞争无所不在,"竞争",已成为这个世界的特征。
学生间的竞争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性质是同样的,也是世界竞争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竞争影响着世界的格局,竞争也必定影响同学关系。
5.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要大体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_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_________的储蓄。
这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本题考查点为"扩展语句"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对偶、排比"。
参考答案: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
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