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总复习:第23讲 考点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8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明考纲要求理主干脉络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一、焓变反应热1.定义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ΔH,单位:kJ/mol (或kJ·mol-1)。
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
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二、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能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101 kPa条件下,2_mol气态H2和1_mol气态O2反应生成2_mol液态H2O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_kJ。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四、盖斯定律及应用1.含义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它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
如,则有ΔH=ΔH1+ΔH2。
两个关系:①⎭⎬⎫A ――→ΔH 11aBaA ――→ΔH 2B ΔH 2=a·ΔH 1②AΔH 1ΔH 2B ,ΔH 1=-ΔH 2。
五、能源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2)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 ) (3)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ΔH =-57.3 kJ/mol ,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H 2SO 4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第34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复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内能、焓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内能和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从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摩尔燃烧焓的概念及能源利用的意义。
考点一反应热焓变1.体系与环境(1)体系:人为划定的研究对象(物质系统)。
(2)环境: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2.反应热与内能(1)反应热(Q):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内能3.反应热与焓变4.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0,即ΔH为负值。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ΔH>0,即ΔH为正值。
(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ΔH>0) 放热反应(ΔH<0)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弱电解质的电离④盐类水解⑤C和H2O(g)、C和CO2的反应①中和反应②燃烧反应③金属与酸或与氧气的反应④铝热反应⑤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1)从能量图分析(2)从化学键变化分析1.浓H2SO4稀释是放热反应()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3.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4.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5.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反应产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6.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答案 1.× 2.× 3.× 4.√ 5.√ 6.×一、对反应过程能量图的理解1.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202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真题试卷模拟——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单选题A .完全沉淀废液中的2Pb +,I -的效果不如B .z 点,()()(2-2+3sp Q=c CO c Pb <K PbCO ⋅C .()sp 2K PbI 的数量级为1410-D .3PbCO 转化为2PbI 的反应趋势很大5.(2023秋·浙江金华·高三统考期末)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A .A -是HA 的共轭碱C .增大pH 过程中,()()A HA c c -的值减小()()HA A 1.0δδ-+=7.(2023·山东·模拟预测)室温下,向柠檬酸A .C 6H 8O 7的K a1为10−3.13B .曲线b 表示δ(677C H O -)随pH 的变化C .在C 6H 6Na 2O 7溶液中,(677C H O -)>(66C H O D .pH 大于6时,发生的反应主要为2667C H O -8.(2023·辽宁·模拟预测)25℃时,用同一NaOH 液,pM[p 表示负对数,M 表示()()-c A c HA 、()2+c Cu ]与溶液易溶于水,一般认为反应的平衡常数5K>10时反应进行完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A 为一元弱酸,25℃时7.4a K =10-B .线①代表滴定4CuSO 溶液时pM 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C .滴定HA 溶液至x 点时,溶液中()(c HA >c AA.图①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B.图②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C.图③表示25℃时分别稀释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Ⅱ表示氨水A.常温下,水的电离程度:④B.②点时,()(3c CH COOH>c CHC.由②到③点过程中() ()-+c OHc H,()(二、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4NH Cl 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10-B .3P 对应溶液;()-1c Cl 0.05mol L-<⋅C .水的电离程度:123P P P <<D .4P 对应溶液:()()()-+4323c Cl =2c NH +2c NH H O⋅14.(2023·山东聊城·统考二模)天然溶洞的形成与岩石中的CaCO 3和空气中CO[已知:()-8.54sp 3K CaCO =10;pM=-lgc(M),M 为233HCO CO --、或2+a C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③代表-3p(HCO )与pH 的关系B .()2-hl 3K CO 的数量级为10-4C .m 2.57=D .pH 由4到8的过程中-3c(HCO )增大的比2-3c(CO )快三、工业流程题15.(2023秋·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末)以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 5(PO 4)3F]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体FePO 4的实验流程如下:(1)用磷酸、硫酸“分步浸取”磷灰石制备H 3PO 4,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a 5(PO 4)3F +7H 3PO 4=5Ca(H 2PO 4)2+HF↑Ca(H 2PO 4)2+H 2SO 4+2H 2O=CaSO 4·2H 2O ↓+2H 3PO 4①磷灰石也可直接用硫酸溶解。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识整合】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单位:mol·L-1·s-1、mol·L-1·min-1。
(3)速率大小判断方法:对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的方法是将其换算为同一种物质再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其单位是否统一,若单位不统一,要先将单位统一,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
①对反应物来说,Δc=c(始)-c(终);对生成物来说,Δc=c(终)-c(始)。
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
例如反应:mA(g)+nB(g)pC(g),其速率比为v(A)∶v(B)∶v(C)=m∶n∶p。
③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
其他因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照、放射线辐射、超声波等。
(1)当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不同,取决于反应的热效应和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当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
(3)温度对吸热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压强对体积减小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
3.利用有效碰撞理论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方法】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两个问题(1)灵活应用“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这一公式求算化学反应速率,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与焓变①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符号: H②焓变(ΔH):在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符号:,单位:或1)所有的燃烧反应;1)化学反应的特征:2)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键断裂能量,化学键生成能量。
3)某种物质的能量与化学性质的稳定性、键能的关系:物质的能量越高,化学性质越,键能越;反之,能量越低,化学性质越,键能越。
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又能表示化学表示化学反应的。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1)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般用以下字母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溶∆H为负值,反应;∆H>0或∆H为正值,反应。
5)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未标明则表示是在25 ℃(298K),101kPa条件下的反应热。
6)化学计量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三、反应热的计算与大小比较(一)反应热的计算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计算公式:∆H = 的总能量 - 的总能量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公式:∆H = 的键能总和 - 的键能总和= 反应物断键的能量 - 生成物成键的能量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计算计算依据:(1)一个反应的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成;(2)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反应热大小,符号。
4.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都是一样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无关。
(2)意义: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反应,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2. 理解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3. 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感知高考1.[2020·浙江7月选考,22]关于下列ΔH 的判断正确的是( )233CO (aq)H (aq)HCO (aq)-+-+= 1ΔH2-323CO (aq)H O(l)HCO (aq)OH (aq)--++ 2ΔH2OH (aq)H (aq)H O(l)-++= 3ΔH332OH (aq)CH COOH(aq)=CH COO (aq)H O(l)--++ 4ΔHA. 12Δ<0Δ<0H HB. 12Δ<ΔH HC. 34Δ<0Δ>0H HD. 34Δ>ΔH H【答案】B 【解析】碳酸氢根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则CO 2-3(aq)+H +(aq)=HCO -3(aq)为放热反应,所以△H 1<0; CO 2-3(aq)+H 2O(l)HCO -3(aq)+OHˉ(aq)为碳酸根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O 2-3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H 2>0;OHˉ(aq)+H +(aq)=H 2O(l)表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 3<0; 醋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 4<0;但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中会吸收部分热量,所以醋酸与强碱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小于强酸和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则△H 4>△H 3;故仅B 选项符合题意。
2.[2018·课标全国Ⅱ,27节选]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H 4(g) ΔH =-75 kJ·mol -1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C(s)+12O 2(g)===CO(g) ΔH =-111 kJ·mol -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________kJ·mol -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4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S(s)在纯氧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B.1 mol SO2和0.5 mol O2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1 mol SO3C.1 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 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D.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2.(2018甘肃天水一中高三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 ℃、101 kPa,1 mol S(s)和2 mol S(s)的标准燃烧热相等B.1 mol H2SO4(浓)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 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标准燃烧热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O2(g)CO2(g) ΔH1①C(石墨)+O2(g)CO2(g) ΔH2②C(石墨)C(金刚石) ΔH3=+1.9 kJ·mol-1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ΔH3=ΔH1-ΔH2D.ΔH1>ΔH2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H2+Cl22HCl ΔH=-a kJ·mol-12SO2(g)+O2(g)2SO3(g) ΔH=-98.3 kJ·mol-1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 P4(白磷)4P(红磷) ΔH=-4b kJ·mol-15.(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中)已知:1 g 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 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绝密★启用前2020年暑假新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狂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 ﹣1)P ﹣P :198 P ﹣O :360 O═O :498则反应P 4(白磷)+3O 2→P 4O 6的能量变化为( )A . 释放1 638 kJ 的能量B . 吸收1 638 kJ 的能量C . 释放126 kJ 的能量D . 吸收126 kJ 的能量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2CH 4(g)+4O 2(g)===2CO 2(g) + 4H 2O(l) ΔH =+890 kJ·mol −1B . CH 4(g) +2O 2(g)===CO 2(g) +2H 2O(l) ΔH =+890 kJ·mol −1C . CH 4(g) +2O 2(g)===CO 2(g) +2H 2O(l) ΔH =-890 kJ·mol −1D .12CH 4(g) +O 2(g)===12CO 2(g) +H 2O(l) ΔH =-890 kJ·mol −13.25 ℃、101 kPa 下,2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2H 2(g )+O 2(g )====2H 2O (1) ΔH =﹣285.8 kJ·mol −1B . 2H 2(g )+O 2(g )====2H 2O (1) ΔH =+571.6 kJ·mol −1C . 2H 2(g )+O 2(g )====2H 2O (g ) ΔH =﹣571.6 kJ·mol −1D . H 2(g )+O 2(g )====H 2O (1) ΔH =﹣285.8 kJ·mol −14.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mol N 2H 4(g )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 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