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展示空间版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7.98 MB
- 文档页数:75
《展示设计》教材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展示设计概述习题及答案1、商业活动在展示行为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答案:人类的商业活动是展示行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方面商业通过广告造成的视觉、感觉映象以及诱导往往会勾起消费者的现实购买欲望;此外广告能较好地介绍产品知识、指导消费。
广告是影响范围很广的展示行为,企业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介或者形式刊播、设置、张贴广告;另一方面商业展示空间的也促进展示行为的发展,商业空间既要具有新颖美观的形态,又要符合经济、技术的实用要求,目的在于突出其商品及展示环境的特点,增强视觉冲击力进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广告橱窗是购物环境的重要部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都市景观之一。
2、简述展示设计的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案: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并在各个发展时期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
作为一门综合了艺术与诸多技术领域知识内容的设计专业学科,现代社会的展示设计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涉及诸多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容的社会行为。
从展示设计与社会学关系出发,展示设计已经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传播方式;展示设计与市场营销学关系出发,展示设计是在企业营销理念指导下的一个重要的销售与树立良好形象的环节,是围绕企业营销策略进行的系统策划活动;从展示设计与传播学关系出发,展示设计是一种社会信息传播形态,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信息传播趋势、传播技术,开拓展示设计媒体优势,对展示设计十分重要;从展示设计与艺术美学出发,展示设计审美的源泉非常丰富,包括来自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哲学思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自然的联想与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对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形态与色彩形式规律的追寻等;从展示设计与统计学关系出发,展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其目标十分明确。
运用统计学获得市场以及信息传播受众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展示设计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之上。
《橱窗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橱窗展示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7133218(二)课程英文名称:Windows Display Design(三)开课对象:06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本科(四)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课程,(五)教学目的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要点及发展趋势,掌握展示的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展示设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展台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设计理念与社会背景,国家政治,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潜在联系,提高学生设计创意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学内容:1:概论(3学时)内容:a展示设计的产生,发展。
b展示设计的范畴。
要求:1,要求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社会的现状及发展。
2,要结合专业性质讲解展示设计的范畴应包括哪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并认识。
2: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6学时)内容:a,设计的视觉原理。
B,展示设计常用的形式法则。
要求:1,要求教师从点,线,面的原理提高学生对物体形态的认识。
2, 要求教师结合自然科学的内涵从设计角度进行论述。
3:展示的总体设计(4学时)内容: a,展示设计的程序。
B,总体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和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整个展示活动的策划并以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2, 要求教师经常关注国际展示艺术和其他相关艺术风格流派的变化和动态,具备敏锐艺术觉察力和鉴赏力。
4:展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6学时)内容: a,展示设计中的尺度和视觉问题。
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人机工程学原理。
2,要求教师加强对视觉特点的研究,了解各种不同场所的照度标准。
5: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4学时)内容:a,空间的组合形式。
B,展示区域的功能形式。
要求: 1,要求教师结合空间的性质及变化法则对展示动态空间形式进行分析。
2,要求了解各展示空间的特点,以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
6:展示的版式设计(2学时)内容: 展示设计中的版式设计。
(完整版)展示设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第一课《面积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学习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用面积来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能够运用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认识面积的概念,体会面积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能够运用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运用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难点:面积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地面、桌面、课本封面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面积。
2. 探究面积的概念: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面积的概念,即物体表面的大小。
3. 认识面积单位: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让学生感受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
4. 运用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让学生用学到的面积单位来描述教室地面、桌面、课本封面等物体表面的大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描述一些常见物体的表面大小,如课本、书包、教室墙壁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运用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__________。
(2)计量面积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来描述桌面的大小。
答案:(1)面积(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平方分米2. 应用题:教室的长是10米,宽是6米,求教室地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