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护士带教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18
医院轮转护士带教计划目标:1)培养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浓厚的专业兴趣,高昂的工作热情,激发护理人员热爱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2)掌握儿科各项常规护理和部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3)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
4)能正确、规范、清晰地书写儿科护理病历。
5)掌握儿科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护理,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基本掌握危重患儿的抢救配合工作。
7)逐步培养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时的工作能力。
具体措施:第一月1、介绍病区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
对护士形象,礼仪有要求2.强调儿科护理是面对的是儿童这一特点,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慎独精神。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进行法制教育,培养新护士的法律意识。
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程序和优质服务的理念进行工作。
3. 熟悉各班工作流程,三短、六洁、五无、九知道,护士职责,核心制度,熟悉儿科常用药品的换算方法。
(儿科常见药物剂量及换算方法(公式):a氨茶碱×0.04ml(250mg/10ml),b安乃近×4,(0.5g/2ml),c非那根×0.04ml(25mg/ml),d西地兰×5ml(0.4mg/2ml,e安定×0.2 ml (10mg/2ml),f普鲁卡因×0.05ml(40mg/2ml)。
4.掌握专科健康教育内容5、操作:儿科晨间护理、口腔护理、雾化、皮试、静脉输液。
6.学习三基理论知识。
7、操作,理论考核。
第二月:1.掌握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输血制度、抢救制度等。
2.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常见),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3.熟悉抢救物品摆放位置及抢救药品的顺序、剂量及用途。
4.能够独立完成护理病历。
5.学习三基理论知识6.操作:小儿保留灌肠。
医院护理人员轮转制度一、培训总目标通过1年的培训,使新毕业的护士能够达到:具有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医院和护理人员的形象,无违纪行为,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各种操作考核达标;能够胜任临床各种班次的护理工作,能够为病人提供有效地护理;能够理解和陈述护理质量标准,并能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实践;通过护士专业注册考试。
二、培训方法将1年的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1、岗前培训重点:使新护士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文化、服务理念和操作标准。
岗前培训时间:1周培训地点:行政楼大会议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培训课程:2、岗位培训的重点: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使新护士逐步熟悉医院的环境、适应临床工作,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培养专业护理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岗位培训时间:1年培训地点:临床各病房具体方法:1、岗位培训第一阶断:时间为3个月,为带教老师指导下的临床见习阶段,培训重点是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熟悉临床环境。
各病房的培训内容:讲解各班职责和工作程序,并见习各班工作;带教老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新护士进行各种基础护理操作;讲解专科的基本护理常规;在专人负责带教的前提下,安排新护士与不同的护理人员合作使其尽快熟悉本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由病房护士长讲解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2、岗位培训第二阶段:时间为9个月,为带教老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阶段,培训的重点是使护士逐步适应临床环境并在此环境中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护理实践,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士的角色转变,并能够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解决临床中遇到的护理问题。
各病房的培训内容:指导、带教临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督导临床各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培训指导。
由病房护士长讲解护理程序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培养新护士的临床思维;三、评价方法:采取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考核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以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的分数为量化指标。
120急救站护士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安排
第一个月
1.熟悉院前急救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掌握院前急救护士工作职责。
2.熟悉急救站工作环境和救护车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和药品配置。
3.熟悉急救站绩效考核方案。
4.跟班熟悉各班次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5.学习护理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
6.基本技能操作考核:生命体征测量,各种注射法。
7.理论考核:江苏三基260-299页和相关制度职责
第二个月
1.掌握主要急救药品药名、剂量、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跟车出诊,掌握现场急救的流程和方法。
3.学习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4.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习院前急救基本理论和技术:止血法、包扎法。
5.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各种铺床法、无菌技术。
6.理论考核:江苏三基300-372页、相关制度职责以及急救药品药名、剂量、用途和使用
注意事项。
7.专科技术考核:止血法、包扎法。
第三个月
1.掌握危重病人转运中的观察、监护要点。
2.掌握主要急救药品药名、剂量、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3.学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习院前急救基本理论和技术:固定法、病人搬运法。
5.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6.理论考核:江苏三基145-189页、相关制度职责以及急救药品药名、剂量、用途和使用
注意事项.
7.专科技术考核:固定法、病人搬运法。
ABC 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杨蜀元Application of ABC Time M anagement on Teaching f o r Rotating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Y AN G S huy uan摘要:目的探讨A BC 时间管理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将急诊科轮转护士53人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人)和观察组(26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法与A BC 时间管理法带教。
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1)。
结论应用A BC 时间管理法带教,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关键词:轮转护士; A BC 时间管理法; 急诊科; 临床带教中图分类号:R47;C93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4152(2009)05-0022-02 D OI :10.3870/hlxzz .2009.05.022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210008)杨蜀元(1975-),女,本科,护师收稿:2008-11-05;修回:2008-12-12 时间管理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了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水平,护理部规定毕业3年以内的新护士必须在急诊科轮转。
如何使轮转护士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急诊科工作,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值得临床带教者探讨的问题。
我科运用美国企业管理顾问艾伦·莱金提出的ABC 时间管理法[2],通过对比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更易调动轮转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学习,更为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轮转的新护士53人。
将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轮转护士27人作为对照组,女24人、男3人,年龄20~24(21.53±1.26)岁。
轮科护士带教计划(5篇)轮科护士带教计划篇1 一、结合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的带教计划如下:1、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科的护生,详细讲解科室带教规定,介绍科室的人文环境,使她们迅速进入角色。
2、运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严格执行带教制度,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毫无保留的认真负责带教,做到既带技术又带作风,使她们既掌握临床护理的一般技能,又掌握专科护理的特点。
3、经常与护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因为她们不少都是外地人,在关心她们的工作,学习,思想动态之于,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解决她们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她们有家的感觉。
4、教会护生操作中如何评估,操作过程中如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带教老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正规操作现象及表现出色者应及时与护士长交流,以便护士长及时了解护生情况,对带教工作作出指导及评价。
6、认真完成对护生的实际操作和理论考核,尽量不与其他科室重复,并将成绩记录在实习生手册上,实事求是的写出科评语。
二、目标熟悉病区环境,布局,了解本病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掌握各班次护士的工作流程、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的放置、医疗垃圾的分类;了解抢救设备与器械的使用;了解各项院感管理制度、护理文件的书写、骨科及外科护理常规。
强调“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等。
三、带教周计划1. 第1周要求(1)熟悉环境、护理工作制度、医院规章制度、各班职责等。
(2)掌握出入院病人的护理(3)掌握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及生命体征的测量。
(4)熟悉换药室、治疗室的相关制度。
(5)熟悉无菌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小讲课:入院病人的护理流程提问:三查七对内容操作技能:2. 第2周要求(1)了解护理文书的书写,能正确绘制体温单。
(2)熟悉骨外科的护理常规。
带教时间带教内容M W第一个月1w1.熟悉科室环境:五室一库及物品管理。
2.熟知并掌握科室相关规定,知晓科室特色。
3.熟悉科室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责任班工作职责及流程。
4.熟知妇科、计生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及观察要点。
2w1.熟知并掌握妇科、计生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治疗方法。
2.熟知妇科计、生科常规护理工作及治疗操作:备皮,会阴护理,更换引流袋,阴道指检查宫口等。
3.熟知妇科护理工作操作流程规范:术前准备、交接班、交接手术病人、会阴护理、更换引流袋等等。
4.掌握科室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及流程。
3w1.掌握科室基本操作:测血糖,氧气吸入,会阴护理,备皮等。
2.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及治疗方法。
3.掌握妇科护理工作操作流程规范:备皮,会阴护理,更换引流袋,阴道指检查宫口等。
4.掌握科室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及流程。
1.参与科室护理查房2例。
第一个月4w 2.独立完成妇科常见疾病护理查房1例。
3.熟知并掌握科室抢救流程常规、应急预案、急救药品等。
4.熟悉并掌握乳腺科疾病术后常规护理。
5.掌握乳腺科乳癌术后肢体功能锻炼。
第二个月1w1.掌握PICC的常规冲管、封管方法。
2.知晓PICC的常规护理。
3.知晓乳腺科乳癌患者化疗注意事项。
4.知晓乳腺科、妇科、计生科患者出院宣教。
5.掌握中夜班工作职责及流程。
2w1.掌握乳腺科、妇科、计生科患者出院宣教。
2.参与乳腺科疾病护理查房1例3.独立完成乳腺科疾病护理查房1例。
4.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治疗方法。
3w1.熟悉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及观察要点。
2.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常规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更换流程规范。
3.掌握胃肠减压的常规护理及更换流程规范。
4.掌握腹腔引流管的更换流畅常规。
5.掌握导尿、胃肠减压操作。
第二个月4w1.熟悉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及观察要点。
2.参与外科常见疾病护理查房1例。
3.独立完成外科常见疾病护理查房1例。
ICU轮转护士带教方法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03-22T09:37:18.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期作者:梅甜甜[导读] 目的:研究ICU轮转护士带教模式。
梅甜甜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省宜昌市 443001摘要:目的:研究ICU轮转护士带教模式。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ICU轮转的实习护士4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23例。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导师1对1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教学效果。
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采用导师1对1的带教模式,可提高轮转护士的理论、事件操作及综合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ICU;轮转护士;带教方法;1对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场所,也是医院护理操作最多,医疗器械、设备最繁多的地方。
这里的患者病情紧张,需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精湛的护理操作水平和对患者的观察能力,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在突发情况下,可迅速判断和处理危机[1]。
我国对ICU护理人员的选拔、培养没有统一的标准,当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使轮转护士在ICU快速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且短时间适应ICU的护理工作,是提高ICU护理水平的关键。
根据我院护理部的轮转计划,新护士必须到ICU病房轮转学习,以促进其专业成长,有利于护理人员熟悉各科患者的不同护理要点,培养护理人员分析、判断、处理应急事物的能力[2]。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轮转的46名轮转护士,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轮转,入组前均经1年的综合实习,未正式参加临床护理工作。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3名。
观察组:男2例,女21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32±1.37)岁。
医院护士轮转管理制度一、目的与意义医院护士轮转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护士间的交流与合作,满足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需求,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通过轮转管理,护士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病种和护理技术,增加经验和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二、轮转范围和内容1.轮转范围:适用于全院所有护士,包括执业护士和实习护士。
2.轮转内容:包括科室轮转、岗位轮转和职级轮转。
(1)科室轮转:护士可以选择在医院内不同科室进行轮转,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轮转时间一般为3-6个月。
(2)岗位轮转:护士可以选择在不同岗位进行轮转,如门诊、病房、手术室、急诊等,轮转时间一般为6-12个月。
(3)职级轮转:护士可以选择在不同职级间进行轮转,如护士岗、主管护师岗、高级护师岗等,轮转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
三、轮转管理的程序1.选择科室和岗位:护士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进行轮转的科室和岗位,并书面提出申请,经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审批。
2.制定轮转计划:医院护士管理部门根据护士的申请和医院的需求,制定轮转计划,确定轮转的科室、岗位和时间,并通知相关护士。
3.轮转过程中的培训和指导:轮转护士在进入新科室或岗位后,由接收科室或岗位的带教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适应和掌握相关的护理工作。
4.轮转过程中的考核评价:轮转护士每个阶段结束后,由接收科室或岗位的护士长、上级护士长和相关评估人员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向护士本人反馈评价结果。
5.轮转结束后的总结和交流:轮转护士在轮转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感悟,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轮转管理的权益和义务1.护士的权益:护士在轮转期间享受与原科室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有权利参与轮转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并接受科室或岗位的带教护士的培训和指导。
2.护士的义务:护士在轮转期间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严格按照科室或岗位的要求进行护理工作,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职业操守,并接受考核评价和指导意见,不得擅自离岗或延迟轮转时间。
轮转护士带教计划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我院关于临床轮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队伍的水平,不断增强年轻护士观察病情,紧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了解专科技术及具体操作程序,结合我院具体的实际,并根据我科现有仪器设备和我科治疗护理的特殊性、重要性制定如下轮转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重点培训“三基”(即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本专科临床实践结合。
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
二、培训要求轮转护士入科室后要爱岗敬业,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遵守劳动纪律,响应科里各项号召,团结同志,紧密配合。
入科前2周由带教护士进行带教,2周后独立值班,由对班护士带教、指导、解决疑难问题。
三、实施计划带教护士或护士长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并在操作前给予讲解与示范。
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第1个月第1周科里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熟悉疗区环境,各种药品、物品摆放位置,掌握急救药品名称、剂量、用法、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
第2周学习循环系统组成,常见症状、体征、护理。
第3周学习心电图常规导联,正常心电图图形及其生理意义,心电图测量方法和范围,心电图阅读方法,常见异常心电图特征。
第二阶段学习专科理论知识第4周学习心衰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
急性肺水肿抢救配合。
第5周学习心律失常概念、传导系统组成,心律失常原因、分类、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心脏骤停抢救配合,心脏电复律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护理。
第6周风湿热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护理。
第7周CAD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护理。
溶栓病人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护理配合。
第8周PCI射频消融术护理。
第9周高血压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级、治疗、护理。
第三阶段培训专科技能第10周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仪操作流程。
第11周微量泵BD操作流程。
四、考试考核考核分为阶段考核和最终考核。
医护士人员轮岗交流工作方案(7篇)医护士人员轮岗交流工作方案(通用7篇)医护士人员轮岗交流工作方案篇1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规定临床护理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人力,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以医嘱形式下达级别,分成一、二、三级护理和特级护理,并作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黄色,三级护理为蓝色或可不设标记)。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一、特级护理1、指征:⑴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⑵重症监护患者;⑶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⑷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⑹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⑺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床头及病员一览表上以特护标记表示。
⑴24小时专人看护,并班班床头交接;⑵安置病人于重症病房或单人病房。
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观察指标,评估安全风险隐患,并做好记录。
⑷抢救仪器、器械和药物呈备用状态。
⑸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⑹落实各项专科护理及风险预防措施并详细记录。
⑺危重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填写重危特级护理记录单,监护病人至少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
病情栏随时记录患者的特殊变化及特殊治疗,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⑻了解影响病人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
⑼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每日整理床单位,保持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每日2次帮助患者清洁面部和梳头;每日2-3次口腔护理,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根据患者病情至少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一次,进行压疮预防及护理,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及失禁等会阴护理;每2日床上温水擦浴1次;每周床上洗头一次及时修剪患者指/趾甲,协助患者更衣。
120急救站轮转护士第一阶段带教目标120急救站轮转护士第一阶段带教目标引言:在120急救站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轮转护士,第一阶段的带教目标是帮助她适应急救站的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和救治技能,增强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为她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1. 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的熟悉- 介绍120急救站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 熟悉急救站内部的各个科室和相关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 了解120急救站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 掌握急救站的各种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法2. 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学习了解常见的急救疾病及其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急性心梗、中风等-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心电监护等- 学习安全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如呼吸机、除颤器等- 掌握药物的使用和剂量,以及各种急救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熟悉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如血压计、血糖仪等3. 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 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和应对方法,如判断病情紧急程度、制定处理方案等- 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技能和反应能力- 学习沟通技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病情和处理方案- 学习有效的团队协作和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4. 专业素养的培养- 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如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等- 学习与其他医疗人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培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习惯,如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做到忠诚、主动、细致、耐心结论:通过第一阶段的带教,新上岗的轮转护士将逐渐融入120急救站的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和救治技能,并能够快速反应和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急救治疗。
同时,新上岗的轮转护士也将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的关怀,为120急救站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产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轮转阶段是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科轮转护士的带教,全面提高轮转护士的带教质量,丰富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其应急能力,使她们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了解专科特点,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现特制定我科的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如下:一、我科轮转护士总带教徐晓健,全面负责轮转护士的带教安排与考核.二、建立“轮转护士管理记录本”,记录每批轮转护士的个人信息、授课记录、考核记录及出入科座谈会内容。
三、轮转期间要求参加科室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四、轮转护士在我科轮转时间为三个月,根据轮转时间并结合我科特点制定详细的各周带教计划:第一周:1、介绍产科的环境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并强调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2、介绍我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并由护士长或总带教召开入科座谈会,了解各轮转护士相关信息及其需求.3、介绍在我科所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内容、考核项目及安排。
4、介绍各班的工作流程,熟悉各班职责,尽快适应产科工作。
5、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第二周:1、讲解注射法、常用皮试液的配制、结果判断.2、讲解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3、讲解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周:1、了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主动巡视病房,做好宣教.2、熟悉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3、讲解各消毒液的配制,严格无菌操作.第四周:1、掌握治疗班工作流程,主动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调节滴速.2、对心肺复苏的操作进行考核。
3、了解轮转护士目前需要知道的那些知识,并进行相应带教调整。
第五周:1、掌握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2、掌握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3。
产科常用的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第六周:1、掌握各消毒液的配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2、掌握孕产妇健康宣教,了解产褥期的生理变化及分娩.产程观察等相关理论知识。
3、掌握分娩及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第七周:1、掌握新病人入院,出院程序。
新护士的临床带教在医院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的情况下,针对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能够帮助她们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实现由新护士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熟悉医院环境及业务,克服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将消毒隔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快地担当起传染病专科护士的角色,成为迫切的需要。
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带教可以使新护士加强了责任心,消除了对新工作的紧张和压力感,能够尽快的适应各班次的工作,独立值班.1 带教教师的选择带教教师必须由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素质高有经验的资深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实行一对一专人带教,在工作中多鼓励、少批评,以实例说明问题,做到“勤问、勤讲、勤查”,对新护士的工作执行情况要勤问;对安全措施、护理措施要勤讲;对工作质量要勤查。
要言传身教,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
带教教师的具体要求:1。
1 正确的专业思想首先教师应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专业思想,带教教师的言谈举止要充分体现对专业的热爱、对所在集体的维护,以便在新护士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2 良好的工作作风带教教师应具有严谨、认真、求实、勤奋、责任心强的工作作风,和蔼、端庄、乐观、开朗及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态度。
使新护士体会到可信、可靠和安全的感觉。
1.3 正规的操作、扎实的理论带教教师应有正规的示范和操作,让学员学到准确性高的技能。
在知识和理论上,带教教师应是勤奋好学、有上进心的护士,并能充分利用时间在理论上指导学员,给学员讲小课,能抓住机会,如抢救危重及特殊病例时,带领新护士结合理论知识护理患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4 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带教教师要了解新护士的个体差异,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并最大限度地欣赏新护士,从而帮助新护士认识本病房与其他病房的区别,指导新护士适应新的临床环境,建立真诚、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带教内容2.1 培养高度强烈的责任感护士必须要有高度强烈的责任感,不但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还要鼓励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