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时间:2011-2-28 10:14:39 来源:zhang 阅读次数:278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答辩工作

(一)预答辩是指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初始把关。

(二)博士生培养学院负责确定学位论文预答辩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和秘书,预答辩小组至少应由本学科领域的3位专家组成,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得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三)论文定稿后,学位申请人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在预答辩会议前一周将学位论文送交预答辩小组专家,同时将预答辩登记表交预答辩小组负责人。

(四)预答辩小组听取申请人对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报告,审查申请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撰写是否规范、成果表述是否恰当、创新点描述是否确切等,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预答辩小组结论。(五)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时间不少于两周。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提出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申请。

(六)没有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须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至少两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七)学院研究生秘书在预答辩结束后,将《***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复印件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原件由申请人本人保管,待申请人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其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在学位论文送审时一并送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

二、盲审工作

(一)盲审是指送审学位论文中不出现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保密。

(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盲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和9月进行。

(三)研究生部负责盲审专家的选定、论文送审和盲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四)研究生部建立按二级学科分类的专家数据库,每个二级学科由10—15名专家构成。列入数据库的专家一般应是国内著名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五)研究生部在收到学位申请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式三份)后,应仔细检查其博士学位论文是否符合盲审要求,并将论文与专家评阅表送评阅人进行评审。

(六)研究生部负责将隐去专家信息后的专家评审意见反馈给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七)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分为四档,具体为:同意答辩(总分≥80分)、同意修改后答辩(70≤总分<80)、修改后重新送审(60≤总分<70)、不同意答辩(总分<60)。

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为不同意答辩或者有一份为修改后重新送审,视为未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预答辩和盲审。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以上(含一份)为同意修改后答辩,其余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视为基本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结果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参加答辩。

三份评审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视为通过盲审,可参加答辩。

(八)学位申请人可以提出盲审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专家一名。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结果有异议的,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同意后可以提出复审申请,研究生部提交校外专家进行复审。

(九)学校将根据盲审通过率对相关学位点和指导教师进行奖惩,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对博士论文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几点认识

对博士论文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几点认识 博士论文写作有四个重要关节点,开题、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关于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本人已有专文进行了阐述。这里从分析博士论文写作的阶段性特征入手,阐明中期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功能差异,探讨答辩会的组织者、评议专家组和答辩博士生应如何利用答辩会这个学术平台,有效推进博士论文的写作。 (1)从开题到中期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较为顺畅的一段。经过开题阶段的系统构思和反复斟酌,多数论文能在开题后顺利起步,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从思维活动的特点看,这段研究是从聚焦走向发散的过程,其间一些不甚成熟的“创意”或想法不断“涌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经过一段的发散思维之后,博士生一般面临两大困惑,一是在众多的“新想法”、“新观点”面前难做取舍;二是对遇到的矛盾或问题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研究工作即将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中期报告会上,评议专家或导师组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理清主线,校正研究方向,使博士生发散的思维定向、聚焦;二是对那些能够最终形成创新点的“创意”进行识别,并提示其深化、拓展的方向;三是分析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由于开题之后的研究是一个思维高度发散的过程,在“创意”不断产生的同时,迷惘和困惑也屡屡出现,这个阶段博士论文写作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偏离主题或产生变换选题的想法。一般来说,换题应十分慎重。对于那些“跑偏”的博士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进行适当校正,就可正常回归,还有的可能需要因势利导,进而培育出新的学术生长点。 识别创新生长点与寻求突破口往往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实际上,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产生的多数“新想法”、“新构思”是难以形成创新点的。只有剥离掉那些难成“正果”的奇思异想,才能使那些有学术价值的创意明晰化。同时,关键问题的破解也可能使研究论文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为创新点的生成打开思维的空间。这其中评议专家高屋建瓴的点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中期报告到预答辩是博士论文写作的攻坚阶段,该阶段博士生的理论功底、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在经受考验。正是通过这个阶段的“风雨洗礼”,博士生才能真正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形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进入预答辩,博士论文的主体已基本完成,但此时的论文还是一个“半成品”,需要做更细致的加工完善。进一步凝练提升创新点、消除论文中的瑕疵、对论文进行定型包装,是预答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要排查论文是否在观点、逻辑、表述、引用等方面有明显的错误,消除学术“隐患”。博士论文正式答辩之前,要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这是能否取得答辩资格的最重要一环。论文本身的“硬伤”是评审专家“说不”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在预答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或识别各种学术隐患,以确保外审万无一失。二是要对论文的关键部件(环节)进行加工提炼,从整体上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准。以下三项工作至关重要。第一,对论文的题目以及各个章节的标题进行斟酌、推敲,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表述更加准确、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更加严谨、贴切。一般来说,论文题目和章节标题是开题时拟定的,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内容可能进行了调整,研究方法也可能有所变更,学术观点也可能有所变化,这样就需要从整体上对论文的表述体系进行反思和梳理,力求准确无误。第二,要对创新点做进一步的提升、凝练。创新点是博士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博士论文的“点睛之笔”。创新点凝练不到位,可能使论文的价值打折,创新点表述不准确,易使评审专家质疑作者的写作功力,甚至学风是否严谨。在外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必看并反复推敲的就是创新点。因此,博士生要充分利用预答辩的机会,全方位吸收评议专家的意见,并在导师的帮助下,对创新点进行反复凝练和精细加工,力求做到特色鲜明、语句流畅、定位准确。三是要对论文的“摘要”、“引

06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送审工作管理办法

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送审工作管理办法 (2012年9月修订)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送审 每位博士毕业生须至少送3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给国内外3位同行专家(注:具有教授职称的校外博士生导师)进行评阅,论文送审由研究生院全部采取双盲评审的方式进行。(注:进行双盲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出现导师、作者等信息,待送审结束后再署名并正式印制。)根据评阅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做出是否同意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或其他处理的决定: 1.3份评阅书的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申请答辩; 2.如有评阅意见为修改后答辩,则博士生须根据评阅意见认真修改,然后由相关学科点或学院组织专家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评估和认定,给出书面意见并做出是否同意申请答辩的决定; 3.如有2名以上(含2名)评阅人的意见为不同意答辩,不能组织答辩;如有1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可由研究生院增聘2名评阅人进行评阅,增加的两位评阅人中如仍有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认定本次学位论文评阅未通过,不能组织答辩。论文作者应根据评阅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深化论文课题研究,经过半年以上修改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二、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送审

每位硕士毕业生须送2份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全文给国内2位同行专家(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校外硕士生导师)进行评阅。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送审分三种情况进行: 1.质量跟踪对象的学位(毕业)论文送审 下列情况的硕士研究生,其学位(毕业)论文列为质量跟踪论文,送审工作由研究生院采取双盲评审的方式进行。 (1)在学期间研究生课程有出现不及格情况的研究生,其学位(毕业)论文列为质量跟踪论文; (2)未能按期进行论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或因选题不当、课题不稳定中途改变论文研究课题的研究生,其学位(毕业)论文列为质量跟踪论文; (3)研究生导师近三年所指导的各类研究生(包括各类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中,有出现学位(毕业)论文学校查重率超过30%(含30%),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全部列为质量跟踪论文; (4)研究生导师近五年所指导的各类研究生(包括各类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论文,被国务院学位办抽查出现不合格,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全部列为质量跟踪论文; (5)研究生导师近三年所指导的各类研究生中,学校论文抽查送审有出现论文评阅成绩不合格者,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全部列为质量跟踪论文,对于研究成果特别突出的研究生可以不列入质量跟踪对象。 2.质量抽查学位(毕业)论文的送审 研究生院从各学院学位点申请学位(毕业)论文送审的研究生中抽查一定比例学位(毕业)论文进行论文质量抽查送审,抽取方式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时间:2011-2-28 10:14:39 来源:zhang 阅读次数:278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答辩工作 (一)预答辩是指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初始把关。 (二)博士生培养学院负责确定学位论文预答辩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和秘书,预答辩小组至少应由本学科领域的3位专家组成,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得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三)论文定稿后,学位申请人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在预答辩会议前一周将学位论文送交预答辩小组专家,同时将预答辩登记表交预答辩小组负责人。 (四)预答辩小组听取申请人对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报告,审查申请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撰写是否规范、成果表述是否恰当、创新点描述是否确切等,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预答辩小组结论。(五)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时间不少于两周。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提出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申请。 (六)没有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须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至少两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七)学院研究生秘书在预答辩结束后,将《***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复印件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原件由申请人本人保管,待申请人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其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在学位论文送审时一并送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 二、盲审工作 (一)盲审是指送审学位论文中不出现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保密。 (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盲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和9月进行。 (三)研究生部负责盲审专家的选定、论文送审和盲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四)研究生部建立按二级学科分类的专家数据库,每个二级学科由10—15名专家构成。列入数据库的专家一般应是国内著名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五)研究生部在收到学位申请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式三份)后,应仔细检查其博士学位论文是否符合盲审要求,并将论文与专家评阅表送评阅人进行评审。 (六)研究生部负责将隐去专家信息后的专家评审意见反馈给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七)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分为四档,具体为:同意答辩(总分≥80分)、同意修改后答辩(70≤总分<80)、修改后重新送审(60≤总分<70)、不同意答辩(总分<60)。 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为不同意答辩或者有一份为修改后重新送审,视为未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预答辩和盲审。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以上(含一份)为同意修改后答辩,其余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视为基本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结果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参加答辩。 三份评审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视为通过盲审,可参加答辩。 (八)学位申请人可以提出盲审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专家一名。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结果有异议的,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同意后可以提出复审申请,研究生部提交校外专家进行复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各个培养环节,成绩合格,并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可申请论文答辩: 『特别说明: 1不论是哪一级的博士生(从事军工项目研究的除外),在2006年7月1日起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向SCI刊物投稿一次,同时向学院研究生科提交《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SCI收录刊物投稿审定表(见附件1)》、SCI收录的刊物投稿的原文及稿件接受函; 2博士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截止时间:3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申请学位者,分别必须在1月26日、4月26日、7月26日和10月26日底前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规定份数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学位论文评阅书等材料交到学院研究生教育科。研究生教育科在收到以上材料并审查符合要求后立即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点击“学院确认”按钮予以确认,系统将自动开始计时。并报一份符合双向隐名评审要求的学位论文和评阅书到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凡是在截止时间后提交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其学位申请将列入下一次学科/学部学位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核。』 98级之后00秋季之前入学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1)已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见附件)A类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 (2)至少发表、录用1篇论文被SCI、EI收录(发表学术论文都应为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首的第二作者); (3)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 (4)获得署名在第1-4名之间的省部级一、二等科技成果奖。 00秋季入学(含00秋)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1)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2)获得署名在第1—第4名之间的省部级一、二等科技成果奖; (3)已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见附件)A类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工学门类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至少1篇A类论文,另一篇A类论文可用2篇B类论文替代; (4)至少1篇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SSCI或AHCI收录; 被ISTP、ISSHP录用的每篇学术论文可按1篇A类刊物论文计。 02年春季及秋季入学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下文给大家带来的是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完成之后都需要参加统一的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前需要学生进行开场白,也就是对个人的姓名、论文题目、导师、以及论文的创作背景等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希望此次带来的论文答辩流程,对大家论文答辩有所帮助。 一、博士研究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同意进入论文答辩程序。 二、预答辩由院系组织本专业的2-3名专家进行,预答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答辩申请。 三、答辩申请登入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账号名为学号,密码为出生日期)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答辩申请。请留意答辩申请的安排。 四、资格审核院系进行答辩资格审核。 五.、论文抽检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名单中进行抽检。 六、论文评审 A:未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可以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博士学位申请材料,由院系组织论文评审。 未被抽中盲审的论文评阅人为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的专家),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至少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评阅意见有不合格的论文不能组织答辩 B: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上提交匿名论文,根据盲审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抽中盲审的由学位办送出盲审,评阅人为3人,如果院系有另外要求,按院系的规定执行。 关于盲审结果的处理办法请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组织答辩工作的几点说明》(修订) 论文评阅结束,并且结果全部为同意答辩的登陆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学位申请材料 七、论文答辩答辩前一个星期,答辩委员会秘书向校学位办提交有关论文预答辩材料(预答辩记录需导师签字),领取表决票,同时在网上对答辩进行公告(研究生答辩网上公告系统)。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尽可能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八、学位申请博士生答辩结束后,申请学位。按上交材料清单向院系和研究生院学位办报送相关材料(校学位委员会于每年3、6、9、12月召开例会,对应接受材料截止时间为2、5、8、11月底);博士生将论文电子版报校档案馆(论文上传系统)。 九、信息采集请在网上填报--研究生学位授予网报系统。网上提交后请打印此登记表,本人签名后连同学位申请材料一并送交学位办。 阅读延伸:你需要知道的论文答辩技巧 1、PPT的制作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办法 (修订) 为提高我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盲审是指送审学位论文中不出现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保密。 二、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分为学校盲审和学院盲审两种方式。学校盲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和9月进行,学院盲审时间由各学院自主确定。 三、学校盲审 (一)研究生院负责学校盲审论文的抽取,盲审比例一般为10%左右。盲审论文抽取采取“普遍抽检+跟踪抽检”的方式,在保证抽检到所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的情况下,对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二级学科和导师进行跟踪抽检。 (二)研究生院负责论文送审和盲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三)学校盲审采用第三方电子评阅系统,盲审论文电子版一律通过研究生系统进行提交,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应在研究生系统中审核学生提交的电子论文是否符合盲审要求。 (四)研究生院负责将隐去专家信息后的专家评审意见

反馈给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四、学院盲审 学院负责对学校盲审论文以外的其他所有论文的盲审 工作。学院盲审应参照学校盲审规格,对送审的论文隐去学生和导师姓名,并且送审专家姓名应对学生和导师保密。每篇论文应送三位专家盲审,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具体盲审细则由各学院自行制定。 五、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分为四档:A.同意答辩(总分≥85),B.同意稍作修改后直接答辩(70≤总分 <85),C.修改后重新送审(60≤总分<70),D.不同意答辩(总分<60)。根据评阅意见确定如下三类结果: 1. 通过盲审。评阅意见为3A,可直接参加答辩。 2. 基本通过盲审。评阅意见3A以下、3B(含3B)以上,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结果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参加答辩。 3. 未通过盲审。评阅意见有1份为C(含C)以下,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如有意见为D,则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盲审。 六、学位申请人可以提出盲审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专家一名。 七、学位申请人如对未通过盲审的专家评阅意见存在异议,且评阅意见至少有1份为A、只有1份为C、没有评阅意见为D,或评阅意见两份为A、一份为D的,经指导教师和学位

硕士论文盲审意见

硕士论文盲审意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试行) 研发[xx]52号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的总结。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完善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和学位授予的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原则 1、遵循《中华人民 __学位条例》的有关原则与规定; 2、有利于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3、有利于促使研究生和导师重视学位论文环节; 4、有利于加强学位点建设,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机制。 二、对象及范围

1、所有申请硕士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按比例随机抽取,各专业抽取比例不低于当年申请学位人数的10%;对于在国家、省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不理想的专业,抽取比例适当提高; 2、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原则上要参加盲审; 三、实施方法 学位论文盲审工作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学院组织实施,各二级学院(部)协助开展。 1、盲审论文的选取采用以下方法: (1)随机抽取。由研究生学院组织,二级学院(部)监督,随机抽取,随机抽取时间一般是答辩前三个月。盲审 __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2)由二级学院(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 2、盲审论文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外校两位专家进行盲审。 3、送审学位论文要求

送盲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不能出现学校、导师、作者以及其他有可能辨认出论文的字样。 (1)论文封面及扉页删掉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保留学科专业和论文题目; (2)作者和指导教师请勿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上签字; (3)删掉致谢页、本人发表论文、获奖等内容; (4)去掉页眉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样; (5)其它严格按照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执行。 4、盲审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材料(一式三份)经二级学院(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人审查后,应在答辩前50天送至研究生学院,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外校评审。如未能按时提交送审材料,按延期答辩处理。

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

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论文题目 专业 申请学位类别 论文编号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部制

尊敬的专家: 您好! 按照我校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需在答辩前聘请专家进行评审,鉴于您在本学科的造诣和学术声望,特聘请您为学位论文评阅人,现送上我校编号为的硕士学位论文及评阅书,请您对这篇论文进行严格审查、评议,并于年月日前将评阅意见书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给我们,或转交贵校研究生院(部、处)学位办寄给我们。 感谢您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支持。 联系地址: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中国民航大学XXXX学院XXXX办公室邮政编码:300300 联系人: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传真:XXXXXXX E-mail: XXXXXXX 中国民航大学XXXXXX XXXXX办公室 年月日 评阅专家简况 论文评阅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请用正楷字体填写清楚) 评阅人工作单位 现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博导□硕导 身份证号(必填)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备注 (本页单独成页,由研究生部负责保存和保密)

序号评审内容论文评审指标项目满分实际得分 1 论文选题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综述 与总结。 20 2 论文水平学术水平;正确性;系统性;先进性。40 3 理论与实践坚实性;运算能力;科学性;实验手段;应用能力; 工作量。 30 4 论文写作材料组织;结果表达;条理;逻辑;文笔;学风; 格式规范性;计量单位。 10 总分综合评定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 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60分。 100分 是否同意答辩□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不同意答辩(< 60分) 评阅人对本学位论文 研究内容熟悉程度 熟悉较熟悉一般 存 在 问 题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提交说明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提交说明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应在预答辩通过、论文修改完成且格式审查无误后进行。送审时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填写完整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1份。 2.匿名处理的装订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2册。 (1)删除学位论文中博士生姓名、导师姓名及其相关信息,删除论文中致谢和个人简历;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需隐去所有作者的姓名,但要标出博士学位申请人在该文中的作者排序。 如:轴对称条件下层状弹性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求解.工程力学.2004,21(4):204-208.(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轴对称条件下层状弹性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求解.工程力学.2004,21(4):204-208. 3.匿名评审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意见”2份。 (1)在网上(研究生院博士学位相关下载栏目)下载、填写并用A4纸打印; (2)“评审意见”封面及内页中,需电子录入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和所属学科(二级学科),论文编号和送审日期由研究生院负责填写。 4.与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直接相关的已发表或已正式录用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章1篇(一式两份,匿 名处理双面打印或复印)。 5.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要求导师、院(系)主管领导签字齐全。(学术论文由研究生系统录入并打印) 6.发表论文原件或论文检索证明(会议论文必须携带检索证明,原件并非指网上下载打印版本)。 7.持“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交费单”(网上下载,网址同上)到校财务处缴纳匿名评审费980元,收 据送交学位办核实。 8.非涉密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以便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 论文进行检查。要求为word格式(删除扉页、目录、原创性及使用授权说明、致谢、个人简历部分),文件名为“姓名_学号.doc”。提交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bsxwgl@https://www.doczj.com/doc/1c17396144.html,。 9.涉密博士学位论文,需提交保密处出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定密通知单》及2份《哈尔滨工 业大学送审论文保密提醒通知书》。 10.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需提交两位推荐专家名单。 为避免不公正评议,非涉密论文可以提交不超过5名要求回避的专家名单;涉密博士学位论文可以提交不超过5个要求回避的单位名单,回避专家及回避单位名单须经导师签字确认。 学位办在每周二、周四受理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事宜,办公地点为行政楼318室。由于各高校寒暑假起止日期不同,放假前寄出的论文因对方院校无人受理很容易出现差错,故放假前5天不受理匿名送审事宜。为保证校学位会、各分委会的学位审核工作,在每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前后各一周内不受理匿名送审(校学位会每年4次,一般为1月、7月第二周周四及4月、10月第四周周四)。请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及相关材料。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报告doc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报告 篇一: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 注:⒈论文/奖励级别:论文级别按A类、B类或SCI、EI、SSCI、AHCI等填写。 ⒉作者署名:作者超过2人时,只须填写研究生本人署名,并在括号中注明序号。 篇二:博士论文学位申请书 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鲁新便指导教师王允诚教授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学位级别博士 论文题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 年月日填 (二)学位论文情况 (四)课程学习 注: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者的综合水平统考和外语统考在主考教师栏内填写合格证书编号 (五)指导教师推荐意见、思想政治审查意见 篇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XX年4月版) 标签: 研究生博士论文答辩 2分钟前 一、学位申请者要认真学习《研究生手册》中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等文件,进入HUB系统------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学位答辩流程图,提交学位申请并录入相关信息。 二、申请答辩资格 1.学位申请者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规定的学分。 2.通过了研究环节,文献阅读、开题报告、中期报告(XX级以后的学生)、学术报告(XX级以后的硕博连读生、直攻博的学生)成绩交研究生科。 3.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4.所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格式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 5.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含三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

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试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试行) 研发[2012]52号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的总结。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完善培养质量的保证和监督机制,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和学位授予的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原则 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原则与规定; 2、有利于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3、有利于促使研究生和导师重视学位论文环节; 4、有利于加强学位点建设,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机制。 二、对象及范围 1、所有申请硕士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按比例随机抽取,各专业抽取比例不低于当年申请学位人数的10%;对于在国家、省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不理想的专业,抽取比例适当提高; 2、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原则上要参加盲审; 三、实施方法 学位论文盲审工作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学院组织实施,各二级学院(部)协助开展。 1、盲审论文的选取采用以下方法: (1)随机抽取。由研究生学院组织,二级学院(部)监督,随机抽取,随机抽取时间一般是答辩前三个月。盲审名单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2)由二级学院(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 2、盲审论文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外校两位专家进行盲审。 3、送审学位论文要求 送盲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不能出现学校、导师、作者以及其他有可能辨认出论文来源的字样。 (1)论文封面及扉页删掉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保留学科专业和论文题目; (2)作者和指导教师请勿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上签字;

(3)删掉致谢页、本人发表论文、获奖等内容; (4)去掉页眉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样; (5)其它严格按照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执行。 4、盲审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材料(一式三份)经二级学院(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人审查后,应在答辩前50天送至研究生学院,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外校评审。如未能按时提交送审材料,按延期答辩处理。 5、评审专家由相关学科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评审专家根据评审指标(标准)采用百分制打分,给出总体评价和评审结果,并于答辩前20天将评审结果返回研究生学院。 四、评审结果及处理办法 盲审结果做为研究生答辩资格的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1、两份盲审结果全部收回的,盲审意见有效。 2、盲审结果为:同意答辩;对论文进行修改后答辩;不同意答辩三种。(评分标准见评审表) (1)盲审意见中,若两名专家均同意答辩,该研究生可直接参加答辩,同时对论文评阅中修改意见认真做出修改; (2)盲审意见中有一名或两名专家意见为修改后答辩,则论文需进行修改并提交修改说明,由导师审查签字后可以参加答辩; (3)盲审意见中有一名或两名专家意见为不同意答辩,则不能参加答辩,应推迟半年答辩。研究生必须根据盲审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如论文题目更改,需进行重新开题,且做论文时间不少于六个月。在修改或重做后,重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并参加复审。复审的意见如仍有一名专家意见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答辩资格。 3、盲审结果返回,研究生学院将进行公示,并把评审意见和结果根据情况转交相关二级学院(部),由二级学院(部)通知导师和研究生。 4、盲审意见中有一名或两名专家意见为不同意答辩的学生,研究生学院将对该学生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行重点检查,第二年将指定抽查其指导的下一届学生的学位论文,如仍有出现此类情况,将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 5、研究生对盲审的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结果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

清华大学研究生答辩流程提示

清华大学研究生答辩流程提示 一.检查培养要求完成情况 1.研究生自查是否达到学科培养要求 2.研究生教务根据研究生入学时的培养方案以及学校和院系的相关要求,检查研究 生是否达到学科培养要求 3. 注意事项虽已达到培养要求、但仍有在学课程未获学分的,不能进入答辩程序 二.论文送审 (一)论文送审前 1.研究生1)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并根据导师意见修改 2)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密级 3)按照院系规定时间提交论文进行学术规范检查初检 4)向院系提交学位论文做格式审查 5)登录“论文评审与答辩”系统维护答辩申请相关信息、打印材料2.研究生导师1)审查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表明是否同意送审 2)拟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名单(涉密论文按保密规定送审) 3)初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集中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由院系确定) 3.研究生教务1)检查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成情况 2)向研究生发布学位论文抽查通知并落实抽查工作 3)学术规范检查、发布研究生论文查重的时间节点 (各院系可按照本单位规定在论文送审前或分委员会前进行学术规范检查) 4)进行学位论文格式审查(一般是先规范检查,后格式审查) 5)检查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要求 6)指定硕士集中答辩秘书,安排硕士学位论文集中答辩事宜 7)对答辩秘书进行培训 4. 注意事项1)经导师同意论文送审的博士生,至少于答辩前6周向所在院系研究 生管理部门提出送审申请

2)经导师同意论文送审的硕士生,至少于答辩前4周提出送审申请(二)论文送审至答辩前 答辩秘书1)协助送审论文(涉密论文的送审需符合保密规定) 2)回收并检查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 三、论文答辩 (一)论文答辩前 1.研究生在“论文评审与答辩”系统中维护答辩信息 2.研究生导师填写“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拟定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 3.答辩秘书1)协助导师检查论文评阅人以及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规定 2)整理、填写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意见并汇总 3)检查审批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准确、齐备 4)审批材料报所在单位院系主管领导审批 5)审批材料报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批(提示:于答辩前至少1周时间完成) 6)领取答辩表决票(加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公章有效) 7)准备答辩横幅,张贴答辩公告 4.分会主席1)审查学位论文评阅是否符合要求 2)审查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特长与申请答辩学生论文研究内容是 否相关 3)审查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规定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规定: ●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七人组成,成员应是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正 高职称专家,其中:(1)半数以上应具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博士生指导 资格;(2)至少包含一位论文评阅人;(3)有校外专家二至三人,校内 专家不少于三人;(4)属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应聘一至二位相关学 科的专家;(5)至少包含一位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特殊情况可由分委员 会指定教师代替)。 ●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具有正高职称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论文答辩委 员会秘书应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我校具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的专 业人员担任。初次担任秘书工作的,院系须对其进行专门培训。 ●指导教师(最多一人)可作为委员参加论文答辩会,但不能担任主席; 申请人的论文答辩被抽查时,其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2013年5月17日) 一、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答辩流程

二、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到校学位办盖表决票章时需携带的材料 1.全日制博士: (1)选题报告:学院已签字备案; (2)评定书(一)、(二)(含3份盲审评语和2份同行评议人评语):申请人、导师、学院该签字盖章的地方都签好、盖好,该填写的时间都填好。 (3)《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 (4)带有导师亲笔签名并附有“同意送审”字样的博士学位论文红皮一本; (5)《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科研论文初审表》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及检索证明(上有学院审核人签字、盖章),特殊情况下带科研论文原件; (6)学院发送的答辩公告电子版(学院网站与研究生院网站挂网至少3天后才允许答辩) (7)《拟授予博士/同力博士学位情况简表》纸质版2份; (8)若5份评语中有1份或以上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后答辩”的,请提交《答辩前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修改说明》(下载地

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位管理2013-05-20),并对照原页码修改论文,同时提交修改后的学位论文1本(注:此本论文应该是(4)的修改稿)。 2.同等学力博士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以下材料:(全日制博士不需) (10)资格审查表2份; (11)答辩申请表2份; (12)省部级获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11)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13)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 三、关于学位信息录入的方法 1.2007级以前的学生到学院去填写学位上报信息的EXCEL电子版,可由学院汇总后发送电子版至校学位办; 2.2008级及以后的学生提交有本人签名的学位上报信息纸质版,具体操作步骤为: 1)进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1c17396144.html,/; 2)进入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本人的学号,“类别”选择“学生”,进入系统; 3)点击“个人信息”—“学籍卡片”页面,填写完整个人信息,上传学位照片后,点击“更新”保存; 4)点击“学位授予”—“科研论文登记”页面,添加并提交科研论文; 5)点击“学位授予”—“学位上报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分别点击“提交”、“打印”或“导出word”,打印一份并签字。

2018-2019-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 篇一:关于试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的规定 公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试行版)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保证博士生学位授予 质量,特制定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公管学院的所有博士生只有通过学位 论文预答辩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预答辩制度的相关规定如下: 1、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后,在学位论文正式送审前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 2、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应在完成开题答辩三个月之后。同时,为配合学院每个季度的送审时间,申请本季度论文送审的博士生务必在本季度论文送审材 料提交前完成预答辩。(四个季度学位论文送审时间分别为:12月下旬、3月 下旬、5月下旬、9月下旬) 3、预答辩应在所属学科、专业范围内公开进行。博士生应提前将学位论文初稿送达预答辩专家,并在预答辩前2天以上,将预答辩信息公告发至研究生管理 办公室邮箱,由学院予以挂网公告。 4、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由申请人导师所在研究所组织,学位论文初稿由3-5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组成,申请预答辩的博士生,应在预 答辩前10天将学位论文初稿交给答辩专家。 5、预答辩通过者,填写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表》,交至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存档。 6、预答辩通过者,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评阅申请。对预答辩不通过者, 必须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提出的意见,针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在导师的 指导下,作出实质性的修改,三个月后可再次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 7、预答辩专家费由学院和导师共同承担。专家答辩费建议标准为400元/专家,其中,学院承担标准为200元/专家。学院与导师仅在预答辩通过时承担相应的费用,未获通过的预答辩,相关费用由博士生自行承担。

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暂行办法

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条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好学位论文的“盲审”工作,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位论文“盲审”是指在学位论文送审及评阅过程中隐去研究生、指导教师以及评阅人姓名等个人基本信息的一种“双盲”审阅方法。参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的人员严格遵守“双盲”原则,不得将研究生、导师以及评阅人姓名等信息泄露,研究生及导师也不得从任何途径了解评阅人情况,妨碍评阅的公正性。 第三条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0%“盲审”制度。 博士学位论文的“盲审”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实施。论文评阅人为四名博士生导师、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由研究生院从“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选出,或委托兄弟院校研究生院(处)等单位确定。四名论文评阅人中,原则上以校外专家为主,校内至多一名。 硕士学位论文的“盲审”工作由相关学院(中心、研究院/所,下同)负责实施,论文评阅人为两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由学院从“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选出,或委托兄弟院校研究生院(处)等单位确定。两名论文评阅人中,原则上以校外专家为主,校内至多一名。 第四条提交“盲审”的学位论文,必须事先作隐名处理方可提交,不得显示申请人及其指导教师的姓名以及其他有可能泄露申请人与指导教师信息的内容。 第五条为了避免因学术观点等原因导致学位论文评阅结果出现异议,导师可在学位论文提交“盲审”时提出论文评阅需回避的专家(限两名),但不能提出回避单位的要求,研究生院(或学院)在送审论文时将对这些专家实行回避制度。 第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为45天,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为30天。研究生院(或学院)应以适当方式及时公布论文评审进度,及时反馈论文评审结果。 第七条“盲审”评阅意见的处理: (一)学位论文是否可以进行答辩,一律按“评阅人对学位论文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处理; (二)若评阅专家不同意答辩,认为学位论文需修改后再送审,则该学位论文须按照专家要求修改后送原评阅专家再次评审; (三)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中,若出现专家认为“未达到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同意答辩”时,则该生需重新进行论文工作,推迟一年送审、答辩,并向学校补交这一年所需的有关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2008.08更新) 来源:研究生院作者:研究生(汤桂红转发)发表日期: 2008-5-26 9:13:21 阅读次数: 6610 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答辩前的准备 1、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培养环节。 2、完成学位论文预审,对预审意见已作相应修改。学位论文预审须 在答辩前二至三个月进行。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少在本专业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含 三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1篇A类文章 或2篇学术论文,且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4、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执 行。 二、论文评阅 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在答辩 前一个半月将论文及与学位论文有一定关联度的公开发表的至 少1篇A类文章或2篇学术论文一起送交5-7位校内外同行专 家评阅,评阅专家对关联度大小及学位论文作相应评价。 2、聘请的评阅人必须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 少3名,校内专家至少2名。评阅人中校内外至少各有2名博 士生导师。 3、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 意见,及时将“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学院(系、 所)。 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5-7人,除本校专家外还应聘请2-3名校 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至少2位相关

学科专家作为委员参加答辩会。 3.导师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则答辩委员会至少有6名委员,且 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 4、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并尽可能聘请 本学科、专业点和外单位相同学科、专业点的博士生导师。 5、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博士生导师人数至少4人(不包括导师), 校外专家2-3名中至少有1位是博士生导师。 6、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 7、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具有中级职称,应由我校在职人员 担任。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答辩时协助 主席办理有关事务,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四、博士生答辩前须递交的审核材料 1、同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审批表 2、博士研究生预审评阅意见书(至少2份) 3、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至少5份)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1本) 5、申请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含封面、目 录、正文首页、封底)一式一份,其中至少有1篇A类文章或 2篇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6、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在校时间超过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时 间超过4年,均须提交已批准的延期答辩申请表,最长学习年 限不超过5年。 答辩相关表格登载在研究生院网站上(https://www.doczj.com/doc/1c17396144.html,),进入“教学培养”下载。 五、答辩审核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时间:每周二上午及周五上午。在答辩日前至少提前一个星期由答辩秘书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材料交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经批准同意方可举行论文答辩。未经批准擅自举行论文答辩,此次答辩无效。在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同意答辩的意见签署日后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答辩,否则必须到研究生院培养处重新审批后方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秋季学期.doc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秋季学期) (2013年9月13日) 一、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答辩流程

二、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到校学位办盖表决票章时需携带的材料 1.全日制博士: (1)选题报告:学院已签字备案; (2)评定书(一)、(二)(含3份盲审评语和2份同行评议人评语):申请人、导师、学院该签字盖章的地方都签好、盖好,该填写的时间都填好; (3)《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 (4)带有导师亲笔签名并附有“同意送审”字样的博士学位论文红皮一本; (5)《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科研论文初审表》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及检索证明(上有学院审核人签字、盖章),特殊情况下带科研论文原件; (6)学院发送的答辩公告电子版(学院网站与研究生院网站挂网至少3天后才允许答辩);

(7)《拟授予博士/同力博士学位情况简表》纸质版2份; (8)若5份评语中有1份或以上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后答辩”的,请提交《答辩前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修改说明》(下载地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位管理2013-05-20),并对照原页码修改论文,同时提交修改后的学位论文1本(注:此本论文应该是(4)的修改稿)。 2.同等学力博士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以下材料: (10)资格审查表2份; (11)答辩申请表2份; (12)省部级获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11)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13)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 三、关于学位信息录入的方法 1.2007级以前的学生到学院去填写学位上报信息的EXCEL电子版,可由学院汇总后发送电子版至校学位办; 2.2008级及以后的学生提交有本人签名的学位上报信息纸质版,具体操作步骤为: 1)进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1c17396144.html,/; 2)进入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本人的学号,“类别”选择“学生”,进入系统; 3)点击“个人信息”—“学籍卡片”页面,填写完整个人信息,上传学位照片后,点击“更新”保存; 4)点击“学位授予”—“科研论文登记”页面,添加并提交科研论文; 5)点击“学位授予”—“学位上报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分别点击“提交”、“打印”或“导出word”,打印一份并签字。 经济学院研工办 2013.9.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