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格式:pdf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80
中国哲学专业博士论文答辩
日期:5月28日上午8:00
地点:本院会议室
主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向世陵教授
成员:刘大钧教授易学中心博士生导师丁原明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钧林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颜炳罡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
林忠军教授易学中心博士生导师
刘玉建教授易学中心博士生导师
王新春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构成:
注:自己的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院会的成员。
1。
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实施办法(试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防止论文评审过程中人情等主观因素对论文评价结果的干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匿名外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范围和方法(一)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人,除符合学校免匿名外审条件者,其论文在答辩前必须进行校外专家匿名评审。
匿名外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由学校进行抽查,比例约为15%—20%,由校学位办公室(以下简称学位办)负责送审;一部分由学位办从校外专家库中随机匹配专家,由培养单位负责送审。
博士生数量较大的培养单位也可采用由学院委托与我校层次相当高校的对口学院进行评审的方式,采用此种方式的单位由学位办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确定。
培养单位确定拟送审学校名单后需报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联系寄送。
两份论文原则上需分送不同的学校进行评审。
(二)凡我校硕士学位申请者,其论文在答辩前必须参加学校的论文匿名外审抽查。
抽查比例在5%--10%之间。
外审工作由学位办负责。
未参加抽查者不再接受其答辩申请。
(三)符合学校免匿名外审条件的博士学位论文可免匿名评阅(具体条件见附件),但须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和我校的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审工作。
(四)每个博士生培养单位免匿名外审的博士论文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学位申请人数的20%,如符合免匿名评阅条件的人数超过20%,须由培养单位进行排序并采取淘汰排后者的方式确定名单。
(五)免匿名外审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工作由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审查博士研究生答辩资格时进行,并在拟申请博士学位名单中注明。
审核结果须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一周。
二、工作程序(一)各培养单位按学校规定的时间(见《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对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的资格和论文内容进行审查后,将拟申请学位人员名单(一式两份)报研究生院各相关办公室,同时将名单的电子表格报学位办。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及答辩工作规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水平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答辩程序,防止论文答辩中的形式主义,特对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做如下规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
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包括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向校学位办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工作。
(一)学位论文预答辩的内容1.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学术作风、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情况;2.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论文的创新点等;3.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4.作出论文是否通过预答辩的决议。
(二)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要求1.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后,一般在正式答辩3个月之前;2.由导师或培养单位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聘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5人(校内、校外不限)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并报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3.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公开举行,由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4.学位论文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每位答辩人的预答辩过程不少于60分钟;5.预答辩委员会应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6.预答辩委员会采取评议方式做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意见。
对有争议者,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7.预答辩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填入《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交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山东大学学位论文规范(试行)为提高学位工作水平和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在结构和格式上的规范与统一特作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提倡并鼓励用中、外文撰写理学、工学、医学类博士学位论文须用中、外文撰写人文社科类博士学位论文提倡并鼓励用中、外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3-10万字摘要为3000字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2-5万字摘要为1000字左右二、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论文封面;(2)扉页;(3)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4)中、外文论文目录; (5)中文摘要;(6)外文摘要;(7)符号说明;(8)论文正文(包括文献综述);(9)附录、附图表;(10)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11)致谢;(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14)外文论文三、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一)论文封面:采用研究生院统一印制的封面封面的论文题目需要中、外文标示用小二号加重黑体字打印封面的中文论文题目用三号加重打印封面外文论文题目四号加重黑体字打印脊背处论文题目和封面作者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合作导师姓名和专业技术职务、论文完成时间、密级、学校代码、学号、分类号等内容论文题目不得超过30个汉字分类号须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标注(二)扉页:论文设扉页其内容与封面相同送交校学位办公室、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论文其扉页由本人用碳素钢笔填写(三)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在向校学位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提交论文时必须在要求签名处签字(四)论文目录:论文需要有中外文目录各一份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并注明页码标题应简明扼要中文的"目录"标题字用小三号加重黑体字打印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外文的"目录"标题字用加重小三号字体大写字母打印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字体小写字母打印(五)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及意义等并注意突出论文中的新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的成果并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中文摘要" 标题字用小三号加重黑体字打印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六)外文摘要:外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并在其后列出与中文相对应的外文关键词"摘要"标题字用加重小三号字体大写字母打印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字体小写字母打印(七)符号说明:介绍论文中所用符号表示的意义(八)论文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论文应在前言中包含必要的文献综述并用小标题标明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其行文方式和文体的格局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不同而变化灵活掌握论文题目用小三号黑体字打印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打印一般每行32~34字每页29~31行每页要有页眉其上居中打印"山东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字样页码标注在页面低端(页角)外侧论文中的章的标题用小三号加重黑体;节的标题用四号加重黑体;目及子目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加重黑体打印标题应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九)附录、附图表: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实验性图片;程序全文及说明等(十)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应有详细的引文出处格式应规范一般标注于论文每一页的下方或每一章节的结尾位置参考文献按文中使用的顺序列出并注明文献的作者、题名、刊物(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页码等理学、工学、医学类学位论文按国际惯例执行(十一)致谢:系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之词(十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清单包括顺序号、论文题名、刊物名称、卷册号及年月、起止页码、论文署名位次(十三)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论文答辩通过后送校学位办公室、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论文需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填入《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中(十四)外文论文:1.外文论文写作的形式:可根据本学科的实际选择以下写作形式的其中一种①与中文全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一致的外文全文②两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可以在外文期刊上发表(含已发表)的外文论文2.外语写作的要求:学位论文外语写作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符合该种语言的写作规范能准确反映作者的学术思想论文内容用小四号字体小写字母打印四、学位论文的打印与装订论文用A4标准纸输出双面打印博士学位论文一式25份硕士学位论文一式15份装订成册并按要求送交有关部门(送校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论文需线装)中、外文学位论文原则上一起装订如篇幅过长可分别装订除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外其它学科的学位论文一律中文论文在前外文论文在后五、本规范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1. 引言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文科博士学位是山东大学文科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学位,对于毕业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
2. 申请条件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对申请人的学术能力和背景有一定要求。
一般而言,申请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潜力;•有良好的学术品德和研究素质;•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 课程学习为了获得文科博士学位,申请人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
具体要求如下:•修读一定学分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可根据个人研究方向的需要选择相关课程;•可以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扩展学术视野。
4. 研究计划在申请文科博士学位时,申请人需要提交一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和现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研究计划需要经过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审核,确定后开始进行实际研究。
5. 学术论文申请人需要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以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要求:•选题新颖、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科学、可操作;•数据分析准确、有说服力;•结论明确、有创新。
学术论文需要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6. 学术报告申请人需要进行学术报告,以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学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结果和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术报告需要经过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7. 学位论文申请人需要撰写一篇学位论文,以总结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学位论文应具备以下要求:•研究内容全面、详细;•研究方法科学、可靠;•结果分析准确、有说服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结论明确、有创新。
附件1山东大学关于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工作的规定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吸引优秀博士生生源,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硕博连续培养(以下简称硕博连读)研究生工作做以下规定。
一、开展硕博连读学科、专业的基本条件及审批(一)申请开展硕博连读工作的学科、专业,应是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
(二)开展硕博连读工作的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应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较好的可供研究生进行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条件,已建立起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完整课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拟开展硕博连读工作的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人选确定(一)人选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全日制本科毕业且获学士学位;2、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且成绩优秀、或推荐免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3、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新计分方法不低于425分)或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课程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4、定向、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需有定向、委培单位人事部门同意硕博连读的书面意见。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人选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时确定,复试前由申请人向培养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培养单位按学校下达的当年度硕博连读计划数,考核确定硕博连读名单。
确定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应签署相应的协议。
硕博连读研究生人选也可在硕士生入学一年后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时确定。
三、硕博连读工作的基本要求(一)计划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工作的学科、专业应该根据学校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规定,制订本专业或本一级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资格考试、综合能力培养、学位论文及成果要求等。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报研究生院审批。
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原创实用版】目录1.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概述2.具体毕业要求内容3.毕业要求对博士生的影响正文【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概述】山东大学(简称:山大)作为我国一所享有盛誉的学府,对文科博士生的毕业要求有着严格的标准。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本文将对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进行简要概述,并详细解析其具体内容及毕业要求对博士生的影响。
【具体毕业要求内容】1.学分要求:山大文科博士生在学期间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分的获取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等途径。
2.论文发表:山大文科博士生在毕业前需在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 2 篇学术论文。
这是为了确保博士生具备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3.论文开题与答辩:博士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和答辩。
开题报告是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答辩则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最终检验,需要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4.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山大文科博士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次数的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
这有助于拓宽博士生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
5.教学工作:山大文科博士生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如助教、辅导等。
这有助于锻炼博士生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毕业要求对博士生的影响】山大文科博士毕业要求对博士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分要求,博士生能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论文发表和学术活动使博士生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社会实践和教学工作锻炼了博士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