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线路的安装1】塑料护套线配线
- 格式:pptx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6
SGBZ-0626 塑料护套线配线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的塑料护套线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塑料护套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31C安全型压线帽有关要求见《SGBZ-0623 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1.5条有关内容。
2.1.4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磁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5接线端子(俗称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6辅助材料:镀锌木螺丝、焊锡、焊剂、木砖、钉子、铝卡子、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接线盒、瓷接头等。
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水平尺、线坠、水桶、灰铲、粉线袋。
2.2.2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手电钻、冲击钻(电锤)。
2.2.3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好木砖和过墙管。
2.3.2内装修工程全部结束。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保护(预埋塑料胀管)——护套线配线——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3.2弹线定位时,塑料护套配线应符合以下规定:3.2.1线卡距离木台、接线盒及转角处不得大于50mm。
线卡最大间距为300mm,间距均匀,允许偏差5mm。
3.2.2线路与其它管道相遇时,应加套保护管助且绕行;与它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见3—1、表3-2所示。
3.3预埋木砖和保护管。
3.4弹线定位。
3.5安装塑料胀管。
3.6护套线配线:根据原先预埋好的木砖和塑料胀管的位置,弹出粉线,确定固定档距。
4.10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4.10.1 塑料护套线敷设部位1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装饰面内或沿未经阻燃处理的建筑物木结构表面直敷布设。
2 塑料护套线易受损伤的部位应有保护。
3 导线进人接线盒内应留有余量。
4 护套线明敷设时,中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暗敷设时板孔内应无接头。
5 不得在室外露天场所明敷设。
6 建筑物顶棚内严禁采用护套线布线。
7 进户时,护套电源线必须穿在保护管内进人计量箱内。
8 塑料护套线不得直接埋入墙体或楼板抹灰层内。
9 塑料护套线与其他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以下规定:1)与蒸汽管平行时1000mm,在管道下边500mm2)与暖热水管平行时300mm,在管道下边200mm。
3)与煤气管道在同一平面上布置,间距50mm。
4.10.2 塑料护套线敷设高度及防护1 塑料护套线水平敷设高度应小于2.5m。
2 塑料护套线垂直敷设时距地面高度1.8m以下部分应有保护。
3 塑料护套线穿过楼板、墙壁时应用保护管保护。
4 护套线进入接线盒与电气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盒内或器具内。
4.10.3 塑料护套线弯曲半径及固定1 护套线敷设平直整齐、固定牢靠,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多根平行敷设间距一致,分支和转弯整齐。
2 护套线敷设后应无扭绞、死弯、绝缘层损坏和护套断裂等现象。
3 侧弯或平弯弯曲半径应分别不小于护套线宽度或厚度的3倍。
4 固定护套线的线卡间距宜为150~200㎜。
5 护套线终端、转弯中点、盒(箱)或设备器具边缘距离50~100㎜处用线卡固定。
4.10.4 质量通病1 塑料护套线直接敷设在墙体内。
2 塑料护套线接头明露。
3 塑料护套线敷设在顶棚内。
4 线卡间距不均匀或间距过大。
5 在潮湿场所或露天敷设。
(2) 凿眼并安装术榫在确信铁钉钉不进壁面灰层时,必须凿眼安装木榫
可沿线路走向在固定点直接用钉子将线卡钉牢。
在砖结构上,可
但在转角、分支、进木台和进用电器处应预埋木榫。
若线
可用环氧树脂或其他合适的粘合剂固定钢精轧片
对截面较大的护套线,为了敷直,可在直线部分两端各上一副瓷夹。
先把护套线一端固定在瓷夹中,然后勒直并在另一端收紧护套线,再固定到另一副瓷夹中,两副瓷夹之间护套线按挡距固定在钢精轧片线卡上,如图6-15b所示。
(6) 钢精轧片线卡的夹持护套线均置于钢精轧片的钉孔位后, 可按图6-16
所示方法用钢精轧片线卡夹持护套线。
护套线转弯时,用手将导线勒平服贴后,弯曲成型,再嵌入钢精轧片线卡,折弯
光通量(色温
光衰
显色指数(寿命。
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技术要求一、材料要求1.塑料护套线进场时应核查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并核对出厂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和CCC认证标志。
2. 塑料护套线的绝缘层及护套层应完整无损,厚度均匀,外护层应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 线芯的导体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的导体》GB/T 3956的有关规定。
4. 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有关规定,对其导体电阻值进行复验,复验方式为见证取样送检。
二、工序控制要求1. 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好木砖和过墙管。
2. 弹线定位前,应完成墙面、顶面装饰工程施工。
3. 布线前,应确认穿梁、墙、楼板等建筑结构上的套管已安装到位,且塑料护套线经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无断线。
4. 布线后交付前,应做好防污染措施。
三、施工技术规定1.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物墙体内、抹灰层内、顶棚内、装饰面内或保温层内。
2. 塑料护套线外层护套不得紧贴在发热的管道及其构件上敷设。
3. 塑料护套线与保护导体或不发热管道等紧贴和交叉处及穿梁、墙、楼板处等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套上中型及以上塑料导管保护。
4. 塑料护套线在室内沿建筑物表面水平敷设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高度1.8m以下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
5. 塑料护套线应采用线卡固定,固定点间距应均匀,固定点间距宜为150mm~200mm。
6. 当塑料护套线侧弯或平弯时,其弯曲处护套和导线绝缘层均应完整无损伤,侧弯和平弯弯曲半径应分别不小于护套线宽度和厚度的3倍。
7. 塑料护套线线路应顺直、不松弛、不应出现扭绞、死弯、绝缘层破坏、护套断裂等现象。
8. 多根塑料护套线平行敷设应平整紧贴,分支和弯头处应整齐,弯曲半径应一致;不能紧挨在一起时,其间距应一致。
9. 塑料护套线在终端、转弯和进入盒(箱)、设备或器具等处,均应装设线卡固定,线卡距终端、转弯中点、盒(箱)、设备或器具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100mm。
塑料护套线配线工艺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塑料护套线配线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的塑料护套线明配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塑料护套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3 LC安全型压线帽有关要求见3—8、2.1.5条有关内容。
2.1.4 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5 接线端子<俗称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6辅助材料:镀锌木螺丝、焊锡、焊剂、木砖、钉子、铝卡子、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接线盒、瓷接头等。
b5E2RGbCAP2.2 主要机具:2.2.1 铅笔、卷尺、水平尺、线坠、水桶、灰铲、粉线袋。
2.2.2 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手电钻、冲击钻<电锤)。
2.2.3 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 作业条件2.3.1 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好木砖和过墙管。
2.3.2 内装修工程全部结束。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弹线定位时,塑料护套线配线应符合以下规定:3.2.1 线卡距离木台、接线盒及转角处不得大于50mm。
线卡最大间距为300mm,间距均匀,允许偏差5mm。
p1EanqFDPw3.2.2 线路与其它管道相遇时,应加套保护管且绕行;与其它包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见3—1、表3-2所示。
DXDiTa9E3d3.3 预埋木砖和保护管见3—9、3.2节有关内容。
3.4 弹线定位方法见3—9、3.l节有关内容。
3.5 安装塑料胀管见3—9、3.3节有关内容。
3.6 护套线配线:根据原先预埋好的木砖和塑料胀管的位置,弹出粉线,确定固定档距。
第一节室内线路的安装室内线路通常由导线﹑导线支持物和用电器具等组成。
室内线路的安装有明线安装和暗线安装两种。
导线沿墙壁﹑天花板﹑梁及柱子等明敷设称为明线安装;穿管导线埋设在墙内﹑地坪内或装设在顶棚里称为暗线安装。
按配线方式分,室内线路的安装有瓷(塑料)夹板配线﹑绝缘子配线﹑塑料护套配线﹑塑料槽板配线等。
一﹑室内线路的安装要求室内配线应使电能传送安全可靠,线路力求布置合理便利、整齐美观和经济,既安全、便利、美观、经济。
1.安全:在材料的选定、导线的连接、接地线的安装和导线的敷设等方面,均应考虑到人身、设备及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在安装过程中,不应损伤建筑物或减弱建筑物的强度。
2.便利:敷设线路时,操作要准确、简便。
开关插座等装置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便于操作。
3.美观:室内配线时,应注意美观,尽量避免损坏建筑物。
敷设的位置及灯具等用电备,都必须与建筑物相协调。
4.经济:在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应考虑选用较经济的器材,选择最短的敷线路径,采用最合理的安装方法,以减少费用。
二﹑室内配线的一般工序室内配线分动力配线和照明配线,按导线敷设的方法分类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
导线沿墙壁、顶棚、梁、柱等处敷设时,称为明配线;导线穿管埋设于墙壁、地板、楼板等处内部或装设在顶棚内,称为暗配线。
室内配线一般包括以下几道工序:(1)熟悉施工图,做预埋、敷设准备工作(如确定配电箱柜、灯座、插座、开关、启动设备等的位置)。
(2)沿建筑物确定导线敷设的路径,穿过墙壁或楼板的位置和所有配线的固定点位置。
(3)在建筑物上,将配线所有的固定点打好孔眼,预埋螺栓、角钢支架、保护管、木榫等。
(4)装设绝缘支持物、线夹或管子。
(5)敷设导线。
(6)导线连接、分支、恢复绝缘和封端,并将导线出线接头与设备连接。
(7)检查验收。
三、塑料护套配线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保护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具有防潮、耐酸和耐腐蚀、线路造价较低和安装方便等优点。
任务五两控一灯照明线路的安装电气照明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照明装置由电光、灯具、开关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任务要求】安装给定的电路图和施工图完成两控一灯的照明线路的安装。
【知识准备】一、塑料护套线配线1、用铝线线卡进行塑料护套线配线基本操作步骤:定位—画线—固定铝片线卡—敷设导线—铝片线卡的夹持。
(1)定位根据线路布置图确定导线的走向和各个电器的安装位置,并做好记号。
(2)划线根据确定的位置和线路的走向用弹线袋划线,方法如下:在需要走线的路径上,将线袋的线拉紧绷直,弹出线条,要做到横平竖直。
(3)固定铝片管卡根据每一条线上导线数量选择合适型号的铝片管卡,铝片管卡型号由大到小为0号、1号、2号、3号、4号等,在室内外照明线路中一般用0号和1号铝片管卡。
根据护套线布线原则,即线卡与线卡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弯角处管卡离弯角顶点的距离为50~100mm,离开关灯座的距离为50mm。
据此标记管卡的位置。
2、利用塑料卡钉进行塑料护套线配线塑料卡钉进行塑料护套线配线较为方便,现在使用较广泛。
再定位及划线后进行敷设,其间距要求与铝片线卡塑料护套线配线相同,具体步骤:卡钉—固定卡钉—收紧夹持护套线。
二、照明灯具的安装要求1、安装前,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并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2、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及用途,引向每个灯具的导线线芯最小截面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3、当在砖石结构中安装电气照明装置时,应采用预埋吊钩、螺栓、螺钉、膨胀螺栓、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严禁使用木楔。
当设计无规定时,上述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装置的重量相匹配。
4、在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应使用额定电压为36伏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采取保护措施。
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在变电所内,高压、低压配电设备及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通常采用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方式。
(一)明敷设明敷设配电线路有绝缘子配线(瓷夹配线、瓷瓶配线)、槽板配线,穿管明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等。
1、瓷夹配线。
瓷夹配线是将导线放在瓷夹中,瓷夹用木螺钉固定在木橛子上或用粘接剂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4mm2时,瓷夹的间距不超过700mm2;当导线截面为6~10mm2时,瓷夹间距不超过800mm。
瓷夹配线适用于一般办公和住宅建筑物。
2、瓷瓶配线。
瓷瓶配线是将导线用绑线绑扎在瓷瓶上,再用木螺钉或粘接剂将瓷瓶固定在墙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4mm2时,瓷瓶间距不大于2000mm;当导线截面为6~10mm2时,不大于2500mm。
瓷瓶配线适用于潮湿、多尘场所,如食堂、水泵房等。
3、槽板配线。
槽板配线是将导线放在槽板底板的槽中,底板用铁钉或木螺钉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上,上面再加上盖板。
槽板配线有木槽板和塑料槽板两种。
槽板配线导线不外露,使用安全,整齐美观。
适用于办公及住宅建筑。
4、穿管明配线。
穿管明配线是将钢管或塑料管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或支架上,导线穿在管中。
这种方式多用于工厂车间或实验室。
5、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配线是目前民用建筑照明工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配线方式。
塑料护套线是指两根或三根导线被一层塑料包在一起的一种导线。
用铝皮卡钉或塑料卡钉将塑料护套线直接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天天跟我学(电气专业)----25 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一)明敷设(二)暗敷设暗敷设即穿管暗配线。
是将穿线管预埋在墙、楼板或地板内,而将导线穿入管中。
这种配线方式看不见导线,不影响屋内墙面的整洁美观,但费用较高。
一般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或标准较高的建筑物中。
常用的穿线管有电线管、焊接钢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等。
穿管配线,线管管径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多根导线穿于同一管内,线管内截面不小于导线截面积(含绝缘层和保护层))决和的2.5倍;单根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导线外径的1.4~1.5倍;电缆穿管时,电缆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课程名称电工实训授课课题护套线配电电路的安装课次授课专业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标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理念。
2.提升学生维修电工技能水平与素质。
3.树立企业“6S管理”意识。
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型技能实践课课时小时教法与学法(教具)教、学、做一体化课后作业填写实训报告册教学后记授课教师邓翅飞备课时间年月日主要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一:电路原理图:二:布置及接线图:三关于护套线配线的工艺要求: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聚氯乙稀塑料护套的双芯线或多芯导线,具有防潮、耐酸防腐蚀等性能,可直接敷设在空心楼板和建筑的表面,用钢精扎片或线卡作为导线的固定支持物,广泛用于室内照明及其他配电线路。
配线方法:1 定位划线:根据用电器件安装位置,确定好线路走向,用弹线袋划线;2 确定线卡的位置:直线部分:间隔150——200cm ,其他各种情况间隔:50——100cm ,划定线卡的位置;3 凿眼安装木榫(钢钉、铁钉钉不进的地方};4 钢精扎片或线卡固定,钢精扎片有0 1 2 3 4 好五种号越大,长度越长,室内一般用0好和1 好;5 放线:两人合作,一人把整盘线套入手中,另一人将线头套向前拉,注意:导线不要拉乱,不可使导线产生扭曲现象;导线不要放在地上拖拉,以免损伤护套层;按实际长度需要,留有一定余量,将导线剪断,以便于操作;6 敷设:横平竖直,一只手拉紧导线,另一只手将导线固定在钢精扎片上(或用线卡固定);四注意事项:1 护套线截面的选择:室内:铜芯线不小于0。
5 ;室外:不小于1 ;铝芯线:不小于1。
5 ;不小于2。
5 。
2 护套线的保护:敷设时不得与接地体或发热管道接近,当接近或交叉时,要加强绝缘隔热;容易机械损伤的部位,穿钢管(现在有专用塑料管)保护;不宜直接埋人入抹灰层;若走明线{要走暗线可穿管},不宜在室外露天场所长期敷设;大容量电路不宜采用;3 线路高度要求:离地面最小高度不应小于500mm ;在穿越楼板及离地面高度低于150 mm 时,应穿管保护。
六、塑料护套经线配线
1.塑料护套线不得直接埋入抹灰层内以及在露天场所敷设。
杨经理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准位置、弹出水平线和垂直线然后平均布置线卡间距,线卡间距要根据导线截面而定,一般要求150~200㎜;护套线终端、转弯中点、电气照明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50~100㎜。
2.护套线在转弯时,不得损环护套和线芯的绝缘层。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线下径的3倍。
配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松驰、扭绞和曲折现象。
护套线和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加绝缘直管做保护,易受机械损伤处宜用钢管做保护。
3.在中间和分支连接处应装设塑料接线盒,盒子的固定应牢固平正,在潮湿和多尘场所应用密封式塑料分线盒,护套线进入接线盒与电气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盒内或器具内。
4.护套线在空心楼板内敷设时,应能保证更换导线,穿入后不可损伤护套层,导线在板扎内不应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或器具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