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体制1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8
德国教育制度德国基本法赋予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德国的教育政策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自由选择学校、培训场所和受教育的方式。
德国对教育的投资额很大,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费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整个教育事业置于整个国家监督之下。
教育的管辖权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文教部。
但教育的立法与行政管理的绝大部分的职权归各州所有。
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各州的教育事务。
德国实行10年普通义务制教育。
儿童满3岁可进入幼儿园。
6岁上小学,小学学制为4年。
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中学。
普通中学学制为4~5年,其毕业生再经过3年职业教育,大多数成为技术工人;实科中学学制6至7年,是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文理中学学制9年,其毕业生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无需大学入学考试可申请进入大学学习。
在进入大学前,一般需要接受13年的基础教育。
综合中学提供实践、文理和实践文理相结合的各种综合性教育。
在综合性学校中,无论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生还是以文理为主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学校。
综合中学也许更易合作或更好联系。
合作性的综合中学保留了将传统的单科学校中不同学科归合为一的构架。
这种结构会使不同的能力均得到发挥,又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统一的综合中学不再分科。
将不同能力的学生置于一个更为统一的班级。
该学校的学生在第5或第6年级时上同样的课,对于学时没有区别,成绩的优劣决取于其自身表现。
二、高等教育第一类:1.大学(Universitaet),一般指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科(Geisteswissenschaft)、理科(Naturwissenschaft)、工科(Ingenieurwissenschaft)、法学(Rectswissenschaft)、医学(Medizin)、经济学(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和神学(Thelogie)等学科。
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学校体制威廉?福勒克德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从原西德1948年时发展而来的。
在1990年东西德统一时,需要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统一的教育体系。
为此,原东德各州在1991年中同意效仿西德的教育体系,对自己过去的体系进行调整,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教育体系随之走向瓦解。
本章将主要介绍在西德发展起来的及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现行教育体系。
大多数德国人接受的是公共教育体系的教育。
公共教育体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为残障学生提供的公共教育体系。
虽然德国也有私立学校,但只起辅助作用,它在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
公共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将在以下简要介绍。
本文重点将介绍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小学、中学。
在介绍这两种教育体系之前,对每个不同教育体系中作一小结,对将公共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框架中来考察会大有帮助。
以下的讨论包括不同教育层面和对德国公共教育组织和行政部门的总评,较详细地分析了公共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结构。
教育体系小结从任何单个学生的角度看,德国教育设置十分考究: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
以下将对每个教育层次的教育情况和重点作介绍,并包括一些数据和趋势展望,有助于了解德国教育总的状况。
教育权利德国的义务教育从6岁开始,通常持续12年。
其中,至少9年必须是全日制学习。
学生在进校的第9年后辍学时,必须参加3年的非全日制假期学习班。
前东德的一些州要求学生必须受满10年的全日制教育,这样对学生义务教育的年限将增加到13年。
在德国各州,对教育权利的具体要求会因地而异。
学龄前教育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
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
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
德国的学前教育是对家庭培养和照看等方面的补充,也是对儿童知识的获得和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