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等级换算标准-2014.10.09
- 格式:doc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字母含义度:kw·h一吨标准煤:tce卡路里:cal 1000cal=1大卡焦耳:J二、常用的能源换算1kw·h = 860大卡1tce = 7×109cal = 700万大卡1kw·h = 1.229×10^-4tce(当量值)1kw·h = 3.2×10^-4tce(等价值)---每年都变1tce = 8139.53kw·h(当量值)1kw·h = 3.6×10^6J三、主要能源品种单位换算系数(密度)汽油:1升=0.74千克重柴油:1升=0.92千克轻柴油:1升=0.87千克煤油:1升=0.81千克水:1升=0.001立方米(注:水无吨标煤换算)四、能耗计算公式能源消耗(吨标煤)=电(千瓦时)×1.229÷10000+煤炭(吨)×0.7143+汽油(升)×0.74÷1000×1.4714+柴油(升)×0.87÷1000×1.4571+天然气(立方米)×12.143÷10000+液化石油气(千克)÷1000×1.7143+煤油(吨)×1.4714+外购热力费用(千元)×1000÷37×0.03412五、当量值和等量值当量值: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1.229×10^-4吨标准煤计算的。
等价值: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年各不相同,2020年,每度电折3.2×10^-4吨标准煤,作为今后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
(4.04×10^-4)六、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吨标煤)/工业增加值(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吨标煤)/工业产值(万元)。
能效等级标准
能效等级标准是指根据产品的能效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标准。
能效等级标准旨在推动和鼓励高能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效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能效等级标准按照字母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E等,其中A级表示最高能效,E级表示最低能效。
有些
国家或地区还会加入更高级的等级,如A+、A++等。
在电器和电子产品领域,一些常见的能效等级标准包括能源之星(Energy Star)、欧盟能效标签(EU energy label)、中国
能效标识(中国能效符标)等。
这些标签通常会在产品上贴有相应的标志,以便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识别和选择高能效产品。
能效等级标准的设定通常会考虑产品的功耗、能源利用率、节能技术等因素,并结合产品的类别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控制和规范产品的能效,能效等级标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和经济的选择。
1、能源的实物量单位表1 常见的能源实物量计量单位及采用情况2、能量单位换算表2 能量单位换算表3、当量单位不同能源的实物量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
由于各种能源都有一种共同的属性,即含有能量,且在意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首先选定某种统一的标准燃料作为计算依据,然后通过各种能源实际含热值与标准燃料热值之比,即能源折算系数,计算出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的数量。
所选标准燃料的计量单位即为当量单位。
国际上习惯采用的标准燃料有两种:标准煤(又称煤当量)和标准油(又称油当量)。
标准煤(煤当量):我国GB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的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的燃料,称为1kg标准煤。
统计中可采用“吨标准煤”,用符号tce表示。
标准油(油当量):我国采用的油当量热值为41.87MJ。
常用单位有油当量(符号toe)和桶油当量(符号boe)。
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在《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了各类能源折算系数,详见表3-3。
表3 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应当说明的是:a)原则上煤炭类应采用企业实测单位质量的发热值。
如不具备实测条件时,可采用煤矿发货单上的单位质量的发热值,或参照原煤炭部1979年《煤炭质量规格及出厂价格》中的发热量计算。
b)各种燃气及生物质能的发热量应采用实测值,再折算成标准煤当量,如无条件实测时可参照表4中的数值进行计算。
通常,燃气的统计单位取KJ/m3,生物质能取kJ/kgc)某些耗能工质的平均等价热值与折算系数见表5。
表4 各类燃气及生物质能折算系数表5 某些耗能工质的平均等价热值与折算系数附录A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三级能效和一级能效电费计算公式嘿,咱来聊聊三级能效和一级能效电费的计算公式这事儿。
咱先得搞清楚啥是能效等级。
简单说,能效等级就是衡量电器用电效率的指标。
等级越高,就意味着越省电。
那三级能效和一级能效到底咋算电费呢?咱先得知道几个关键的东西。
比如说,电器的功率,使用的时间,还有电费的单价。
假设咱有一台空调,三级能效的功率是 1500 瓦,一级能效的功率是 1000 瓦。
咱每天都开 8 个小时,电费单价是 0.5 元一度电。
先算三级能效的电费。
功率 1500 瓦,换算一下就是 1.5 千瓦。
使用8 小时,那用电量就是 1.5×8 = 12 度电。
一天的电费就是 12×0.5 = 6 元。
再算一级能效的电费。
功率 1000 瓦,也就是 1 千瓦。
同样使用 8小时,用电量就是 1×8 = 8 度电。
一天的电费就是 8×0.5 = 4 元。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很清楚啦?长期下来,用一级能效的电器能省不少电费呢!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
他家新买了个冰箱,说是一级能效的。
我就好奇问他,为啥特意选一级能效的。
朋友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虽然一级能效的冰箱贵点,但是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电费呢!”我当时还不太信,就跟他一起算了算他家原来那个三级能效冰箱和新的一级能效冰箱的电费。
算完之后,我是彻底服气了,还真能省不少钱。
所以啊,咱们在买电器的时候,可别只看价格,还得看看能效等级,算一算长期使用的电费,这样才能选出真正实惠又好用的电器。
不然,只图一时便宜,后面交电费的时候可就得心疼咯!总之,掌握三级能效和一级能效电费的计算公式,能帮咱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省到就是赚到!。
能效等级表
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
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
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A+等级其能效指数为30%~42%,即在标准状况下实测耗电量相当于额定耗电量的30%~42%。
中国的空调、冰箱等产品能效等级分为5个等级。
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
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4、5共5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能效标识为背部有粘性的,顶部标有“中国能效标识”(CHINA ENERGY LABEL)字样的彩色标签,一般粘贴在产品的正面面板上。
电冰箱能效标识的信息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者,型号,能源效率等级、24小时耗电量、各间室容积、依据的国家标准号。
空调能效标识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者,型号,能源效率等级、能效比、输入功率、
制冷量、依据的国家标准号。
不同等级分别由不同的颜色和长度来表示。
最短的是深绿色,代表“未来四年的节能方向”,也就是国际先进水平,其次是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等级指示色标是根据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安排的,其中红色代表禁止,橙色、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环保与节能。
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A+等级其能效指数为30%~42%,即在标准状况下实测耗电量相当于额定耗电量的30%~42%。
中国的空调、冰箱等产品能效等级分为5个等级。
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
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4、5共5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能效标识为背部有粘性的,顶部标有“中国能效标识”(CHINA ENERGY LABEL)字样的彩色标签,一般粘贴在产品的正面面板上。
电冰箱能效标识的信息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者,型号,能源效率等级、24小时耗电量、各间室容积、依据的国家标准号。
空调能效标识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者,型号,能源效率等级、能效比、输入功率、制冷量、依据的国家标准号。
不同等级分别由不同的颜色和长度来表示。
最短的是深绿色,代表“未来四年的节能方向”,也就是国际先进水平,其次是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等级指示色标是根据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安排的,其中红色代表禁止,橙色、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环保与节能。
等级介绍等级1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能耗最低;等级2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产品能源效率为中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空调能效等级计算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空调能效等级的计算方法。
这可关系到咱们的用电开销和对环境的影响呢,可别小瞧了它。
先来说说啥是空调能效吧。
简单理解呢,就像是汽车的油耗一样。
汽车油耗低,开起来省钱又环保;空调能效高呢,用起来也是既省电又节能。
能效等级就是衡量空调能效高低的一个标准。
那这个能效等级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这得从空调的制冷量和制冷功率说起。
制冷量就是空调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从室内移除的热量,单位一般是瓦(W),这就好比汽车一次能加多少油能跑多远,制冷量越大,理论上空调制冷的能力就越强。
制冷功率呢,是空调运行时消耗的电功率,也是以瓦为单位的。
这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功率越大,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对空调能效计算特别迷糊。
有次他去买空调,看着那些能效标识就晕头转向的。
我就跟他说啊,计算空调能效比(EER)的公式就是制冷量除以制冷功率。
比如说,一台空调的制冷量是3500W,制冷功率是1000W,那它的能效比就是3500÷1000 = 3.5。
这个能效比数值越高,说明空调越节能。
咱们国家呢,根据这个能效比,把空调能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分为五级,就像学生考试的成绩等级一样。
一级能效那就是学霸级别的,能效比最高,最节能;五级能效呢,就有点像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能效比最低,比较费电。
那这些等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呢?不同类型和匹数的空调划分标准还不太一样呢。
以常见的1.5匹空调为例,一级能效的能效比可能要达到3.6以上,二级能效大概在3.4 - 3.6之间,三级能效在3.2 - 3.4之间,四级能效在3.0 - 3.2之间,五级能效就低于3.0了。
这就好比不同档次的运动员,一级能效的空调就像是顶级运动员,在能源利用上表现超级出色。
我还有个邻居张大哥,他就特在意空调能效。
他说:“这空调要是能效低,就像个吃钱的无底洞啊!”他家里之前有个老空调,能效等级低,每个月电费都特别高。
能效等级划分标准详细说明能效等级(Energy Efficiency Rating,EER)是指家电能耗与性能的比值,即每单位(常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功率与该功率所需的能耗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评估家电能源效率的一种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及建筑领域。
能效等级划分标准由政府或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其目的是鼓励厂商生产更节能、环保的产品,并引导消费者选择更高能效等级的产品,从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能效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说明:一、能效等级的划分国际上常用的能效等级划分标准有欧盟能效标签(European energy label)、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中国能效标识等。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GB/T 2136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功能和能效评价通用规范》定义了能效等级为:1. 非常低能效等级(Level 1,表示能效极差):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60%。
2. 低能效等级(Level 2,表示能效较差):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70%。
3. 中等能效等级(Level 3,表示能效一般):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80%。
4. 高能效等级(Level 4,表示能效较高):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低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90%。
5. 非常高能效等级(Level 5,表示能效最好):该等级下的产品的能耗与功率之比高于等于国家能效限定值的90%。
二、能效限定值的确定国家制定能效限定值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市场,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保护环境。
能效限定值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产品功能和性能:同类产品之间需要有共同的功能和性能标准,以便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比较。
2. 市场需求:能效限定值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产品升级与降低家用电器能耗的目的。
3. 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能效限定值需要符合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原则,不能过高或过低。
国家标准公告2014年第24号——关于批准发布《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等33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10.10
•【文号】国家标准公告2014年第24号
•【施行日期】2014.10.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公告
(2014年第24号)
关于批准发布《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等33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等33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能效等级标准能效等级标准是指根据产品的能效水平,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标准。
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消费者选择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促进能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能效等级标准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并对相关产品进行认证和监督管理。
首先,能效等级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能源消耗也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定能效等级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选择更节能的产品,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能效等级标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产品的能效等级标准一般是根据产品的能效指标和性能参数来划分的,产品的能效等级越高,代表其能效水平越好。
企业为了达到或超过能效等级标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再次,能效等级标准对于促进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满足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
同时,能效等级标准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能效水平,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制定能效等级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建立健全的认证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的抽检和监督,确保能效等级标准的有效执行。
总之,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节能环保、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市场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加强合作,科学制定能效等级标准,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效管理等级划分要求及评定标准
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它主要是依据能效比来划分的。
我国把能效比3.40以上或电冰箱能效标识为1、2级的定为一级能效。
具体来说,能效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
1.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
2.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
3.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4.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5.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根据不同等级要求,对于各种家用电器,都规定了相应的能效等级。
其中,空调的能效等级分为三级,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其他家电的能效等级也分为五级。
在评定能效等级时,通常会考虑产品的能效比、待机功率、关机功率、关机电流等参数。
其中,能效比是指空调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这个数值越高,产品的能效等级也就越高。
待机功率是指在待机状态下输入功率的均值,这个数值越低,产品的耗电量就越少。
关机功率是指空调在关机状态下输入功率的均值,这个数值越低,产品的耗电量就越少。
关机电流是指空调在关机状态下输入电流的均值,这个数值越低,产品的安全性就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家用电器,其能效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家用电器时,应关注产品的能效等级和能效标识,以便选择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
能效等级的标准
能效等级的标准是一种根据能源使用效率来判定电器、电子设备等产品能源消耗性能的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制造商和消费者使用更加高效、省钱、可持续的产品。
一般来说,能效等级标准是通过制定标准测试程序,以及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成绩来进行的。
在欧盟和美国,能效等级的标准已经被许多国家、地区所采用。
欧盟对能效等级标准的要求比较严格,根据2017年1月1日生效的法规,欧盟已经为大多数电器、电子设备(如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制定了最低的能效指标,这些能效指标对应的能效等级从A+++到D,A+++代表最高级别,D代表最低级别。
为了保证能效等级标准的有效性,在欧盟地区,仅允许销售能满足A+级别及以上的产品。
美国对能效等级标准的要求相对较宽松,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标准,电视、冰箱等产品需要达到能效等级制定的最低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但是,美国能效等级标准的指标基本与欧盟相同,对应的能效等级也是从A+++到D。
除了欧盟和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也都有自己的能效等级标准,尽
管它们的标准指标和等级可能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鼓励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加珍视能源、保护环境,同时使得消费者能够选择到更加高效、节能的产品。
因此,我们在购买电器、电子设备时,不仅需要留意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还要注意到产品的能效等级标准,以此来选择真正环保、省电、高效的产品。
电动机能效等级标准国际上制订电动机效率标准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我国已于今年初公布了电动机的能效标准,并将于20**年的8月1日起正式实施。
美国电动机的EPACT效率指标是根据美国电机制造商协会(NEMA)90年的标准NEMA12-10(即NEMA12-6C)的规定制订的。
加拿大电动机标准(CSA-390),与美国EPACT效率指标一样,而墨西哥、巴西电动机标准的效率指标则采用美国NEMA于1989制订的高效电动机标准NEMA12-9(即NEMA12-6B),其效率较美国EPACT指标低0.6~1.5个百分点。
上述四国关于电动机效率的测试方法均采用美国EPACT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即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112-B方法。
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效率指标基本上与欧盟CEMEP指标一样,试验方法也均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34-2方法。
由此可见,目前国际上电动机能效标准,美国和欧盟的标准各具一定代表性,下面对这两方面标准的进展作进一步介绍。
1、欧盟标准欧盟CEMEP标准对每一规格电动机规定了高低两档效率指标,产品效率值低于低指标的称为eff3电动机,介于低指标与高指标之间的称为eff2电动机,高于高指标的称为eff1电动机。
2、美国标准美国NEMA在制订了效率标准NEMA12-10以后,考虑到对更高效率水平的需求,又制订了NEMA E设计标准,即NEMA12-11标准,其效率指标较NEMA12-10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但其起动性能则有所降低。
近年来,由于美国电力供给又趋紧张,由美国各州电力公司为主组成的能源效率联盟(CEE)与美国NEMA联合制订了起动性能与EPACT要求一致的超高效率电机(Premium Efficiency)指标,其效率水平接近NEMA E设计,较EPACT指标提高了1~3个百分点,损耗又较EPACT下降了20%左右。
由于我国电源频率、功率与尺寸计量的标准以及电动机的功率等级及安装尺寸的关系均与欧州一样,同时我国对于电动机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也和欧洲一样符合IEC标准,再考虑到我国电动机的出口量目前已达相当数量,其中3/4是销往欧洲和亚太地区,仅有1/4销往北美地区,因此我国电动机能效标准以欧洲CEMEP低档值作为最低能效限值,即在国内生产和进口的电动机均要到达此指标,而以CEMEP高档值作为节能评价值,即到达或超过此指标的电动机才可称为高效率电动机或节能电动机。
能效等级换算标准
一、标准摘要
2012年4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第G/TBT/N/EU/35号通报,通报了即将执行的关于灯和灯具的新的能效标签要求。
通报法规草案规定了灯的能效标签要求及产品信息要求,如:
(a) 钨丝灯、
(b) 荧光灯、
(c)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d) LED灯。
同时还对操作该类灯的灯具提出了标签要求。
通报法规草案明确了供应商、经销商就能效标签及产品信息应承担的责任。
它将替代有关家用电光源能源标识的98/11/EC指令,并将于2013年9月1日生效。
1.电灯的标签
图1给出了电灯的能源标签示例
①为供应商的名称或商标
②为供应商的型号识别符,也就是编码,通常为字母数字,以用于区别同一商标或供应商名称的某一特定灯的型号
③为根据表2确定的能效等级
④为每1000小时的加权能耗EC,用kWh表示,并根据要求四舍五入至最近的整数。
如果标签打印在包装上,且I、II、IV的信息出现在包装其他位置,那这些信息可不包含在标签上,产品的标签应从以下示例任选其一。
按照草案的要求,光源的能效等级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EEI=Pcor/Pre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其中,
Pcor—无需外部控制器型号产品的额定功率(Prated); 以及需要外部控制器型号产品依额定功率(Prated)通过表11修正得来的值。
表11模块要求外部控制装置的功率修正
Pref——从模块常用光通量(Φuse)中获得的参考功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Φuse<1300lm的模块,Pref =0.88√Φuse +0.049Φuse
对于Φuse≥1300lm的模块,Pref=0.07341Φuse
加权能耗(EC)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EC= Pcor×1000h/1000
灯的能效等级可根据表2进行确定
表2灯的能效等级
二、能效等级换算
在指定额定光通量下,灯允许的最大额定功率必须符合98/11/EC 指令,家用灯的能效标签指令,简称ELLA ,对家用灯的能效进行评级,并规定了标签的使用;指令只需要测试灯的输入功率P 、输出光通量Φ,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能效等级划分:
定向灯能效等级判定:
当P≤0.13√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当P≤0.18√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当P≤0.40√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非定向灯能效等级判定:
当P≤0.11√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当P≤0.17√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当P≤0.24√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A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当P≤0.6√Ф+0.0103Ф时,直接划分为B级;
额定功率、最小流明和最小光效对应如下
附录
名词解释:
EEI——能效指数
Ec——加权能耗
定向灯——指的是至少有80%光输出在TTsr的立体角范围内(相当于120°锥角)的灯
非定向灯——指的是一种不是定向灯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