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这里面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一是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二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而为了及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营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什么是账户呢?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
它应该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账户的设置也与账户的级次有关,也就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开设明细账户。
由于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总括核算指标,因而一般的只用货币计量。
而明细账户提供的是明细分类核算指标,因而除了用货币量度外,有的还用实物量度,进行辅助的计量。
从这一阐述当中可以看出,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他们的联系是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设置会计科目和开设账户的目的都是为了分类提供会计信息,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它们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具体结构;会计科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而账户则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往往作为同义词来理解,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第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既然账户是用来分类记录经营业务的,因而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
由于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来看,不外乎是增加。
帐户的意义及分类与结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但是如果会计只是提供关于这六个要素的会计信息,则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有关项目增减变化的具体内容提供分门别类的会计信息。
也就是要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非类记录和反映,这种专门的方法就是设置帐户。
设置帐户就是对会计要素加以分类,并使用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将每笔经济业务及其对诸会计要素的影响予以记录。
二、帐户的分类和结构(一)帐户的分类帐户的数量较多,为便于掌握和运用帐户,有必要对帐户按一定的标志进行分类。
1、按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帐户最基本的分类。
所谓帐户的经济内容,就是帐户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在企业中,这些具体内容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因此,帐户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帐户、负债类帐户、所有者帐户、收入类帐户、费用类帐户和利润类帐户六种。
2、按帐户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列入会计报表分类帐户按其提供的资料是否列入会计报表,可分为表内帐户和表外帐户。
上述六大类帐户均为表内帐户。
表外帐户则是对一些重要的经济事项进行辅助登记的帐户,其资料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可以不予列入,如证券公司的“代保管证券”帐户。
3、按帐户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略程度分类帐户按其提供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可分为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
如果总分类帐户所属的明细帐户较多,可增设二级帐户。
二级帐户是介于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之间的帐户,比总分类帐户提供的信息详细,但比明细分类帐户提供的信息概略。
4、按帐户期末是否有余额分类帐户按照期末是否有余额,可以分为实帐户和虚帐户。
实帐户在期末结帐以后仍然有余额。
资产类帐户、负债类帐户和所有者权益帐户一般属于实帐户。
虚帐户在期末结帐后一般没有余额。
收入类帐户、费用类帐户和利润类帐户一般属于虚帐户。
(二)帐户的结构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帐户不但要有明确的经济内容,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结构1.资产账户:资产账户记录着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其它经济利益的数量。
常见的资产账户包括:-现金账户:记录企业在手现金的数量,用于支付日常开支和交易。
-银行存款账户:记录企业在银行中的存款金额,用于日常结算和投资。
-应收账款账户:记录企业向其他实体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未收到的款项。
-存货账户:记录企业拥有的存货数量和价值,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固定资产账户:记录企业拥有的长期使用的资产,如房屋、设备和车辆。
-无形资产账户:记录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和软件。
-长期投资账户:记录企业在其它公司中持有的股份或债权。
2.负债账户:负债账户记录企业对外部实体的债务和承担的义务。
常见的负债账户包括:-应付账款账户:记录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商品或接收服务但未支付的款项。
-应付工资账户:记录企业欠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应付利息账户:记录企业欠债主体的利息。
-应付短期贷款账户:记录企业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
-应付长期贷款账户:记录企业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
-应付税款账户:记录企业所欠税款的数量。
-应收股利账户:记录企业向股东应支付的股息金额。
3.所有者权益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
常见的所有者权益账户包括:-资本账户:记录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注入的资本。
-股本账户:记录企业作为股份公司的所有者对企业注入的股本。
-公积金账户:记录企业通过盈余或其他合法途径积累的资本。
-利润分配账户:记录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如未分配利润和留存盈余。
总结起来,根据借贷记账法,各类账户结构主要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
资产账户记录着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其它经济利益的数量,负债账户记录企业对外部实体的债务和承担的义务,所有者权益账户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
这些账户结构为企业提供了对其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的完整记录和概述,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常用账户的结构与核算范围一、引言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常用账户是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账户是指企业日常运营所使用的各类银行账户、现金账户等。
本文将从常用账户的结构和核算范围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常用账户的结构常用账户可以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以下几类:1. 资金账户资金账户是企业最基本的账户形式,包括企业的主账户、子账户等。
主账户用于接收企业的主要收入,如销售收入、股东投资款等;子账户则用于管理企业的各项支出,如员工工资、供应商支付等。
2. 预付账户预付账户主要用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
企业在与供应商达成交易前,会提前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预付款项,以保证供应商提供货物或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
预付账户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预付款的收入及支出。
3. 押金账户押金账户主要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
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通常会要求客户支付一定的押金作为履约保证金。
押金账户的核算范围包括押金的收入、退还以及扣除等。
4. 贷款账户贷款账户是企业为了解决流动资金需求而向银行借款所开设的账户。
贷款账户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贷款的收入、偿还以及利息等。
5. 现金账户现金账户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使用的现金资金账户。
现金账户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现金的收入、支出以及库存现金的管理等。
三、常用账户的核算范围常用账户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账户的开设、收入、支出、结算以及监督等。
1. 账户的开设企业在需要使用常用账户时,需要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设相应的账户。
开设账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证明,如企业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
2. 收入常用账户的收入主要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借款等。
收入的核算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支出常用账户的支出主要包括企业的采购支出、员工工资、租赁费用等。
支出的核算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 结算常用账户的结算主要包括与供应商、客户、员工等的结算。
基础会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一、资产账户:资产账户反映了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流动资产账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账户:包括不动产、设备、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
3.投资账户:记录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
4.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记录企业购买的债券等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
二、负债账户:负债账户反映了企业所欠债务和需提供的经济利益,可分为以下几类:1.流动负债账户:包括应付账款、短期贷款、预收账款等。
2.长期负债账户: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递延负债账户:记录由于企业获利但尚未实现的预付款项、递延所得税等。
三、权益账户:权益账户是指企业所有者或投资者对企业的权益份额,包括以下几类:1.股东权益账户: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公司资产净值的权益(股东投入的资本,减去公司的负债)。
2.易名权益账户:记载企业的留存收益,如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等。
四、收入费用账户:收入费用账户反映了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收入账户:记录企业主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
2.费用账户:记录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3.损益类账户:记录企业其他收入和费用,如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账户进行细分,例如分为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应收账款账户等。
这种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基础会计账户体系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基础,有助于清晰地了解和组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设置的,具有⼀定格式和结构⽤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讨科⽬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法之⼀
(⼆)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账户必须分为左、右两⽅,⼀⽅登记增加数,另⼀⽅登记减少数。
资产、费⽤、成本类账户借⽅登记增加额,贷⽅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类账户借⽅登记减少额,贷⽅登记增加额账户的基本结构⼀般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眉;(2)⽇期、即记录经济业务发⽣的⽇期;(3)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4)凭证号数,表明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5)⾦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每个账户⼀般有四个⾦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额、本期减少发⽣额和期末余额。
在正常情况下,账户四个数额之间的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额-本期减少发⽣额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三)账户与会计科⽬的联系和区别
1.会计科⽬和账户的联系
(1)分类对象同⼀,因⽽它们反映的经济内容是⼀致的。
(2)设置原则⼀致。
2.套计科⽬与账户的区别
(1)从时间上看,会计科⽬是在经济活动发⽣之前,事先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作出的分类规范.⽽账户则是在经济活动发⽣以后对其作出的分类记录。
(2)从分类上看,会计科⽬主要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途和结构分类。
(3)从设置上看,会计科⽬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规定的。
具有统⼀性;账户则是企业、事业、⾏政等单位根据会计科⽬的规定和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1、“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1)核算内容: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 (2)账户结构: 借 实收资本 贷 (3)明细账:投资人2、“长期借款”:负债类账户 (1)核算内容:借入的归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2)账户结构:借 长期借款 贷(3)明细账:贷款者和借款种类3、“短期借款”: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借入的归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账户结构:借 短期借款贷(3)明细账:贷款者和借款种类4、“财务费用”:费用类账户(1)核算内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理财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及手续费等。
(2)账户结构:结转后无余额.借 财务费用 贷(3)明细账::费用项目5、“应付债券":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发行的债券增减变动的核算(2)账户结构: 借 应付债券 贷(3)明细账: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6、固定资产: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2)账户结构: 借 固定资产 贷 (3)明细账户:种类7、在建工程: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进行各项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2)账户结构: 借 在建工程 贷 8、“在途物资”:资产类 (1)核算内容:在途材料的采购费用 (2)账户结构: 借 在途物资 贷 9、“原材料”:资产类账户 (1)核算内容:库存材料的增、减和结存 (2)账户结构: 借 原材料贷 (3)明细账:按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10、“应付账款":负债类账户 (1)核算内容:与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 (2)账户结构: 借 应付账款 贷 (3)明细账:供应单位 11、“预付账款”:资产类账户 (1)核算内容:预先支付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 (2)账户结构:借 预付账款 贷(3)明细账:供应单位 12、“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按规定计算应交各种税金和交纳 (2)账户结构:借 应交税费 贷(3)明细账:税金种类13、“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1)核算内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成本 (2)账户结构:借 生产成本 贷 (3)明细账:产品种类或类别 14、“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 (1)。
1、“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账户(1 )核算内容: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2)账户结构:借实收资本贷减少额收到投资实有数(3 )明细账:投资人2、“长期借款”: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借入的归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2)账户结构:借长期借款贷偿还借入尚未偿还额(3)明细账:贷款者和借款种类3、“短期借款”: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借入的归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账户结构:借短期借款贷偿还-借入尚未偿还(3)明细账:贷款者和借款种类4、“财务费用”:费用类账户(1)核算内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理财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及手续费等。
(2)账户结构:结转后无余额。
借财务费用贷发生冲销和结转(3 )明细账::费用项目5、“应付债券”: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发行的债券增减变动的核算(2)账户结构:借应付债券贷偿还数发行的面值和形成的利息尚未到期的债券本息(3)明细账:面值、禾利息调整、应计利息6、固定资产: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2)账户结构:借固定资产贷购建的原值 ______ 减少的原值期末实有原始价值(3 )明细账户:种类7、在建工程: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进行各项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2)账户结构:借在建工程贷购建时所发生的支出完工结转固定资产成本未完工的成本(3)明细账户:工程项目8、“在途物资”:资产类(1)核算内容: 在途材料的采购费用(2)账户结构:借在途物资贷在途材料的价款、采购费用验收入库结转成本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3)明细账:供应单位或材料的类别、品种9、“原材料”: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库存材料的增、减和结存(2)账户结构:借原材料贷入库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库存材料成本(3)明细账:按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10、“应付账款”:负债类账户(1)核算内容:与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2)账户结构:借应付账款贷已偿还应付未还(3)明细账:供应单位11、“预付账款”:资产类账户(1)核算内容:预先支付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2)账户结构:借预付账款贷已预付结算核销未结算(3)明细账:供应单位12、“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1 )核算内容:按规定计算应交各种税金和交纳(2)账户结构:借应交税费贷(13、“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1)核算内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成本(2)账户结构:借生产成本贷(3)明细账:产品种类或类别14、“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1)•核算内容:归集和分配企业车间范围内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
会计账户基本结构
一、账户名称
账户名称是账户的标识,用于标识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等。
二、日期
日期是账户记录交易的日期,用于标识交易的时间。
在记录交易时,需要按照交易发生的实际日期进行记录。
三、凭证号数
凭证号数是记录交易的凭证编号,用于标识交易的来源和顺序。
在记录交易时,需要按照凭证的编号进行记录。
四、摘要
摘要是对交易内容的简要描述,用于说明交易的性质和内容。
摘要应该简明扼要,能够清晰地表达交易的主要信息。
五、借方金额
借方金额是指交易中资金流入的金额,即资产或权益的增加金额。
在记录交易时,需要按照借方金额进行记录。
六、贷方金额
贷方金额是指交易中资金流出的金额,即资产或权益的减少金额。
在记录交易时,需要按照贷方金额进行记录。
七、余额
余额是指账户中资金的结余数,即账户中资产或权益的总和。
在记录交易时,需要根据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的变化来计算余额。
以上是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时,需要按照以上结构进行记录和核算。
账户的结构与格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账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账户的结构与格式对于财务管理和业务运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账户的结构与格式,包括账户的基本结构和账户的格式要求。
通过了解和理解账户的组成和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账户,提高财务安全性和效率。
首先,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账户的组成和关系。
一个账户通常由账户名称、账户号码、账户类型和账户所有人等基本信息组成。
账户名称是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账户的名称,例如个人银行账户、企业支付宝账户等。
账户号码是账户的唯一标识符,通过账户号码可以准确地识别和访问相应的账户。
账户类型则指明了账户的种类,比如储蓄账户、支票账户等。
而账户所有人则是指账户的持有人或归属单位,在银行开户时需提供相应的id明材料和证件。
其次,账户的格式要求是指账户的规范和要求。
不同类型的账户会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账户格式、账户命名规范和账户交易记录等。
账户格式要求是指账户信息的排列和格式化方式,比如在账户号码中的数字长度和顺序等。
账户命名规范要求是指账户名称的约定和规范,例如对于企业账户,通常会包括公司名、地区和账户类型等信息。
账户交易记录是指账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包括存款、取款、转账等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账户的资金流动和变动情况。
通过对账户的结构和格式要求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账户。
正确的账户结构和规范的格式要求不仅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还能够增加财务管理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了解账户的结构与格式,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账户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错误,并优化业务运营流程。
综上所述,账户的结构和格式对于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讲解,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账户的组成和规范,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账户,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
成本类——费用要素中的生产成本的组成内容共同类反映收入、费用二要素的会计科目归为损益类科目。
对于费用类科目中的反映生产成本内容的科目,在期末不直接结转计算利润,也单列为一类(即成本类)。
【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A.“库存商品”账户B.“应收票据”账户C.“累计折旧”账户D.“管理费用”账户[答案]ABC【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负债类的科目的有()A.短期借款B.应付账款C.实收资本D.预付账款[答案]CD【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的有()A.实收资本B.本年利润C.长期股权投资D.主营业务收入[答案]AB【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A.生产成本B.主营业务成本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答案]AC【例题•单选题】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是()A.生产成本B.主营业务成本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答案]A2.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应收账款——张三 100——李四 200——王五 300——赵六 4001000总分类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明细分类科目,也叫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的科目。
为了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有的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时,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分类只比会计科目的分类多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一致。
1.根据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又叫(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简称(总账),它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它可以提供概括的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总账以下都统称为明细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对于明细账的核算,除了用货币计量以外,必要时还需要用实物计量、或者用劳动量单位来计量。
明细账是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指标,它是对总账账户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3)总账和所属明细账核算的内容相同,都是核算和反映同一事物,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同科目)。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是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表账户是为利润表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的作用账户作用有三方面:(1)是用来分门别类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2)是提供日常会计核算的资料和数据;(3)是为编制报表提供依据。
2.账户的结构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其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一)盘存账户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现金、银行存款和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实存额的账户。
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账户。
(二)结算账户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1、债权结算账户,主要奶“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2、债务结算账户。
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
(三)所有者投资账户所有者投资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资伯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主要有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实收资本”账户。
(四)集合分配账户集合分配户是用来汇集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并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账户。
如“制造费用”账户。
(五)跨期摊提账户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各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于各个会计期间的账户,包括“待摊费用”账户。
(六)成本计算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取得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包括“生产成本”、“材料采购”账户。
(七)收入账户收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本期损益的各项收入的账户。
主要有“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账户。
(八)费用账户费用账户主要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直接影响本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并计算最终财务成果的账户,主要有“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等账户。
(九)财务成果账户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某一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的全部净收入的计算和分配情况的账户。
包括“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
(十)计价对比账户计价对比账户是用来对经营过程的某一阶段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核算对比,借以确定该阶段业务成果的账户。
什么是账户,账户的格式是怎样的⼀、什么是账户
会计科⽬是对会计对象的组成内容进⾏科学分类⽽规定的名称。
对会计对象划分类别并规定名称是必要的,但要全⾯、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变动情况,还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具体的形式和⽅法,这就是开设和运⽤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设置的,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
会计科⽬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因⽽账户应该根据会计科⽬的分类相应地设置。
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从需要和科⽬的特点出发,根据总分类科⽬、⼆级科⽬和明细分类科⽬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于分类、归集、总括和具体、详细地核算数据。
⼆、账户的格式
账户作为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种形式,其基本功能是便于对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的变动数额进⾏分门别类和有条不紊地进⾏归集、汇总。
要使账户发挥其功能,不仅要确定其名称和进⾏分类,还要使其具备相应的结构。
所有经济业务的发⽣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
因此,每个账户起码要划分出两个⽅位:即⼀⽅登记增加额,另⼀⽅登记减少额,这是⼀切账户的基本结构。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简化为左右两⽅,即“丁字形”。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这里面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一是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二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而为了及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营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什么是账户呢?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
它应该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账户的设置也与账户的级次有关,也就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开设明细账户。
由于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总括核算指标,因而一般的只用货币计量。
而明细账户提供的是明细分类核算指标,因而除了用货币量度外,有的还用实物量度,进行辅助的计量。
从这一阐述当中可以看出,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他们的联系是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设置会计科目和开设账户的目的都是为了分类提供会计信息,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它们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是分类核算的
项目,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具体结构;会计科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而账户则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往往作为同义词来理解,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第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既然账户是用来分类记录经营业务的,因而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
由于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来看,不外乎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
因此,账户结构也相应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账户要依附于薄记开设,也就是账簿。
这样呢,每一个账户只表现为账簿中的某章或某些帐页,它们一般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账户的名称,也就是会计科目。
日期和摘要,就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教材40页,例示了账户的一般格式。
这种格式是手工记账经常采用的格式。
其左右两方的金额栏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增减相比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余额按其表示的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因此,在账户中所记录的金额有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这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来表示:期末余额= 期出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可把上述的账户简化为“丁”字型或者是英文字母“T”字型的账户,只保留左右两方其它略去,将余额写在下面。
至于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
对这个问题也可这样来表述:账户的左右两方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首先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这章内容就介绍到这里。
下边是本章的复习思考题,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