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是会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为一名企业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明白,中国现在采取的记账方法就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有自己的规则,会计人员一定要遵守。
如果不太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别担心。
本文就针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和大家做一个相关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答: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
主要特点如下:(1)记账符号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
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
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
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
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2)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具体表现在: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
或者说,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进行联系地记录;第二:在记入有关账户时,有的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有的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不能全部记入借方或全部记入贷方,即有借必有贷;第三: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即借贷必相等。
(3)账户结构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都必然保持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又称会计基本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用会计的专业术语来表达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方程式。
这一平衡公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例题1·单选题】下列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沽少额=期末余额C.收入-费用=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会计的基本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题2·多选题】会计基本等式是下列()的理论依据。
A.试算平衡B.复式记账C.设置账户D.成本计算[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也是企业会计设置帐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负债表的理论理依据。
注意:这里的试算平衡应该是余额试算平衡。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假定2009年12月1日,黄河公司期初资产为680万元,期初权益为680万元。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如:2009年l2月10日,黄河公司接受甲公司投资200万元,存入银行。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如:2009年12月12日,黄河公司从银行存款中提取10 000元现金备用。
(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如:2009年12月15日,黄河公司以银行存款100万元归还借款期限为两年的借款100万元。
(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如:2009年12月20日,九华公司将黄河公司原欠的“应付账款”50万元转作对黄河公司的投资,已办妥有关手续。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九种基本类型:(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例题】假设华泰公司2009年l2月1日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如表所示。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客观题:一、判断正误题1.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记账采用复式记账法。
( )2.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 )3. 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 )4. 一般地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
( )5. 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是动态资料,而期初和期末余额则是静态资料。
( )6. 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
( )7. 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登记减少额,其贷方一定用来登记增加额。
( )8.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一公式适用于任何性质账户的结账。
( )9. 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若借贷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准确无误。
( )10. 平行登记是指在登记总分类账户的同时,必须登记明细分类账户,两者不得分别进行登记。
( )二、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是( )。
A.会计要素的名称B.报表的名称C.账户的名称D.账簿的名称2.按照复式记账原则,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 )相互联系地登记。
A.一个资产账户、一个负债账户中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C.一个总账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户中D.一个账户的借方,另一个账户的贷方3. 借贷记账法事前对所有账户( )。
A.可以不固定分类B.必须固定分类C.可以分类,也可以不分类D.不涉及分类问题4. 借贷记账法的借方表示( )。
A.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B.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C.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D.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5. 借贷记账法的贷方表示( )。
A.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B.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C.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D.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6.“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70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为3000元,贷方本期发生额为12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应为( )。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账户和复式记账式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学习要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1、会计科目 2、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4、复式记账原理5、借贷记账法本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
A账户的名称 B账簿的名称 C报表项目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2账户结构一般分为。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D前后两部分 3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相同 D无关 5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增加额B减少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6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7登记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原则是。
A根据总账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账记总账C根据凭证分别登记 D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8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账后应是。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 C没有余额 D借方或贷方余额 9“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A借方5 000 B贷方3 000 C借方7 000 D贷方2 00010在借贷记账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
A账户的结构B账户的作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11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12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D盈余公积 1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借贷记账法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借贷记账法》一节选自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系列辅导用书之《会计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贷记账法就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法;2、它既是前一内容的延续,又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前提。
3、如果本节内容未研习,教材后面内容的教学将无法展开。
二、学情分析我现在效力的对象就是一年级财会班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较低,可塑性弱不易鼓励,并且经过了有一段时间的专业课自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掌控了一些自学方法。
但同时,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连贯性、整合性上存有缺乏,他们的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意识除了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l 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掌控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l 能力目标:能掌握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并进行简单的登记。
l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教导”与“学”,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介绍,培育学生自学专业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分析,融合教学大纲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1、复式记账的概念2、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含义与记账规则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格式2、专业名词和术语的认知四、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会计专业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理论容易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法,其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
(1)教导为主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项目三理解借贷记账法任务一了解记账方法教学内容:1、单式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教学目标:1.了解单式记账法;2.掌握复式记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复式记账法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201×年5月2日,奕力公司向烟台新烟面粉厂购买面粉500千克,每千克4.64元,共2320元,当天面粉送达公司,奕力公司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货款。
对于这笔经济业务,奕力公司应该如何记账?新课讲授: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经济业务之后所产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会计信息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特点: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
2.由于复式记账法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任务二掌握借贷记账法教学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3、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并能运用借贷记账法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确认应计入的账户、方向及金额;2.能够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教学重点及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会计分录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导入新课:201×年5月2日,奕力公司向烟台新烟面粉厂购买面粉500千克,每千克4.64元,共2320元,当天面粉送达公司,奕力公司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货款(暂不考虑相关税费)。
请问在借贷记账法下,奕力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新课讲授: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借贷记账法大约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意大利沿海城市的海上贸易发展瞩目,,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教学设计
1
基础会计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二课时 45分钟(一课时)
[课 题] 第三章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期发生额、余额的含义,理解发生额与余额的关系,
掌握借贷记账法账户的结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分析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
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培
养学生对财务工作的热情,为以后从事经济工作奠定感情
基础。
[教学重点] 账户中余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各类账户的结构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双向互动,共同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工具] 电脑、投影仪和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5分钟)
1、问题:超市中散装大米销售后剩余的量怎样计算? (动画演示添加及
出售大米的过程)
2、过渡:什么是账户?如果将账户比作米筐,期末账户余额怎样计算?
3、激励:账户怎样实现它的工具作用?它的结构怎样?引导学生研究本
节问题: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二、共同探索、研究新课(约25分钟)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板书课题)
1、账户的基本结构(板书)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教学设计
2
[识记]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增
减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根据时间不同分为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联想](问)各种金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剩余大米的量的计算
(答)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形成概念]屏幕演示肯定答案,板书强化学生记忆。
[迁移]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账户有不同的性质,那么不同性质的账户
中,增减金额的登记方向怎样确定?引入下一个问题。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板书)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识记]借贷记帐法下,账户左右方分别称作借方、贷方,本期发生额即为
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分别有借(贷)方期初余额、借(贷)方期末
余额。其基本结构即为“借、贷、余”三栏。
[实例]具体结构为①账户名称②日期③ 编号④摘要⑤借贷金额⑥余额。
(演示帐页实例)
[尝试、探究]根据基本关系式得出不同性质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①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板书)
(屏幕演示登帐方法,学生用基本关系式尝试资产账户余额计算公式,
教师肯定答案)
资产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②权益账户的结构 (板书)
提示旧知:权益对立于资产,启发学生讨论其结构与余额计算公式。(屏幕
演示学生讨论结果。)
权益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教学设计
3
③收入账户的结构(板书)
提示旧知:收入的增加可认为是权益的增加,启发学生得出收入账户与权
益账户增方一致,既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由于月终计算利润,所以期末
一般无余额。(屏幕演示)
④费用账户的结构(板书)
费用与收入对立,故与收入账户相反,启发学生得出其结构。(屏幕演示)
[归纳总结]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资产 增加 资产 减少
负债 减少 负债 增加
所有者权益 减少 所有者权益 增加
成本 增加 成本 减少
收入 减少 收入 增加
费用 增加 费用 减少
[创新思维]账户结构是以后做会计分录必须熟练掌握的,为使同学们记忆方
便,介绍“左手法则”。即:左手手心为资产和费用,手背为权益
和收入。大拇指表示增加,小拇指表示减少。左边为借方,右边为
贷方。(动画演示)
三、巩固练习,反馈回授(约10分钟)
1、分析下列业务应记入账户的借贷方向:
[业务1] 11月15日,以银行存款3000元偿还应付账款。
[业务2] 11月11日,接受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价值80000元。
[业务3] 11月20日,收到营业外收入200元。
[业务4] 11月22日,计算出当月应付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2、判断正误:
①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借方栏、贷方栏和余额栏。
②所有账户的左方均记录增加额,右方均记录减少额。
③账户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教学设计
4
④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
四、归纳小结,深化目标(约5分钟)
1.小结:账户中余额的计算方法、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2.作业:①基础:习题册第24页 习题二
②拓展:记忆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其他方法
[板书设计]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左方 账户 右方 借 资产 贷 借 权益 贷
+ - - +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借 费用 贷 借 收入 贷
=期末余额
+ - - +
[教学后记] 本节课所介绍的”左手法则”,帮助学生记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能让学生长时间记住这种化繁杂为简单
的学习方法.